人物:釋靜芳

相關(guān)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僧衒 朝代: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并州人。出家。素以學(xué)行著美譽(yù)。年九十六。始遇道綽禪師講觀經(jīng)。及見安樂集。而后知念佛之業(yè)。誠不可廢。于是日夜自課禮彌陀佛一千拜。稱誦名號八百萬口。五年之間不稍怠。將終謂弟子曰。阿彌陀佛親授我衣香氣可念。觀音勢至列住于前。化佛滿空。從是而西皆凈土也。言訖而終。時(shí)有啟芳圓果二法師。住藍(lán)田悟真寺。共于觀音像前。發(fā)愿求生凈土。乃以楊柳一枝。插像手中曰。茍于一夏必獲如愿往生者。此楊柳枝。當(dāng)見七日不萎。果不萎者至七日。于是念佛誦經(jīng)如法。已而芳夢身處大池內(nèi)。俄又飛入東面大寶帳中。有僧語以但專念佛。必生于此矣。又夢觀音垂足坐。芳遂捧足頂戴。旁為蓮池。阿彌陀佛適從西來。芳因問佛。閻浮眾生。依經(jīng)念佛得生此否。佛答勿疑。定生我國。且見娑婆世界。純是山川。極樂世界。坦然清凈。音樂寶帳。自西而往無所間雜。忽有一僧。自名法藏。御一大車以迎芳。見其身坐百寶蓮華上。成等正覺。釋迦牟尼佛。與文殊菩薩。贊嘆妙法華經(jīng)。又見直西三道寶階。其第一道。并是白衣。其第二道則緇白半。其第三純緇也。云皆往生之人。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四 讀誦篇第八之一
釋僧衒。
并州人也。
本學(xué)該通解行相副。
年九十六遇道綽禪師著安樂集講觀經(jīng)。
始回心念佛。
恐壽將終。
日夜禮佛一千拜。
念彌陀佛八百萬遍。
于五年間一心無怠。
大漸告弟子曰。
阿彌陀佛來授我香衣。
觀音勢至行列在前。
化佛遍滿虛空。
從此西去純是凈土。
言訖而終。
時(shí)有啟芳法師圓果法師。
于藍(lán)田縣悟真寺一夏結(jié)契念阿彌陀佛。
共折一楊枝。
于觀音手中誓曰。
若得生佛土者愿七日不萎。
至期鮮翠也。
又夢在大池內(nèi)東面有大寶帳。
乃飛入其中。
見僧云。
但專念佛并生此也。
又見觀音垂腳而坐。
奉足頂戴見一池蓮華。
彌陀佛從西而來。
問佛曰。
閻浮眾生依經(jīng)念佛得生此否。
佛言。
勿疑定生我國也。
且見極樂世界平坦如鑒。
娑婆世界純是山川。
音樂寶帳直西而去。
有一僧名法藏。
御一大車來迎。
見自身坐百寶蓮華成等正覺。
釋迦牟尼佛與文殊贊法華經(jīng)。
復(fù)見三道寶階向西直往。
第一道階上并是白衣。
第二階有道俗相參。
第三階唯有僧也。
云皆是念佛人往生矣。
芳果二師躬云己見云。
釋紹鐙 朝代: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靈感篇第六之一
釋紹鐙,姓陳氏,古田人。
生時(shí)異香滿室,紫胞覆首。
幼不茹腥,七歲入塾,聰穎絕倫。
授以經(jīng)書,如睹舊物。
十年,辭親出家,禮潭州開?,Q為師。
精通《法華》,試經(jīng)得度。
受具之后,瓶錫游方。
造當(dāng)陽玉泉芳禪師法席,一見針芥相投,頓忘荃蹄。
及還鄉(xiāng)里,深自蹈晦。
郡守向道,延主陀??塔院,緇素歸敬。
一日示疾,索浴更衣。
鳴鐘集眾,乃說頌曰:“吾年五十三,去住本無貪。
臨行事若何,不用口喃喃。
”儼然示寂,瞑目無聲。
已踰兩宵,偶聞鐘音,忽然而蘇。
自是身心澈瑩,超然生死。
元豐中,福州大旱。
太守孫公仰其靈跡,延之禱雨。
經(jīng)筵既啟,甘霖立沛。
孫公欣慕,遷居文殊。
爾后每逢旱魃,郡中官吏輒相祈求。
府主許公、察院王公、左司葉公皆先后致敬,恭請諷經(jīng)。
燈一詣壇,誠心持咒,雖晴烘烈日,曾不崇朝,遠(yuǎn)視天色已,油然作云,俄而霈然。
三農(nóng)沾足,人民忭舞,年復(fù)大有。
故自燈禱雨十?dāng)?shù)年間,甘澤所降,從不愆期。
遐邇欽企,視若神僧。
后移主圣泉,凡三坐道場,提撕后學(xué),警策尤多。
上堂,僧問:“如何是圣泉境?
”燈曰:“目前無異草。
”曰:“如何是境中人?
”燈曰:“往來無掛礙。
”曰:“人境己承指,向上宗乘事若何?
”燈曰:“驢足未去,馬足又來。
因言般若門中,縱說百千妙義,不增一豪。
直饒結(jié)舌亡鋒,豈減少分。
若論玄之又玄,終非沙門。
鳥道魚蹤,早傷涂轍。
何也?
蓋為出此入彼,去者不至其方,來者不得其所。
舉一明三,莫窮厥趣。
更不用續(xù)鳧截鶴,夷岳盈壑,霄壤相望,去道轉(zhuǎn)遠(yuǎn)。
正當(dāng)與爾時(shí),衲僧門下作何觀感?
”良久乃曰:“昨夜三更月到窗?!?div id="ao0lhks" class='inline' id='people_103175_0_42_comment'>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子淳(?
~一一一九),俗姓賈,劍門(今四川劍閣縣北)人。
幼出家大安寺,弱冠為僧。
初參玉泉芳禪師,次扣大溈真如之室,后徹證于芙蓉道楷禪師。
住鄧州丹霞。
為青原下十二世,芙蓉道楷禪師法嗣。
徽宗宣和元年卒。
嘉泰普燈錄》卷五、《五燈會元》卷一四有傳。
今錄詩二百一十首,編為二卷。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19 【介紹】: 宋僧。劍州梓潼人,俗姓賈。弱冠為僧。芙蓉楷禪師法嗣。住鄧州丹霞,學(xué)眾千人,盛冠諸方。終住洪山保壽而化。
補(bǔ)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
子淳。劍州梓潼賈氏子。依縣之大安寺為童子。年二十七。祝發(fā)受具。禮道凝上人為師。通貫教乘。練達(dá)藝學(xué)。至大陽訪芙蓉老人。叩以大事。芙蓉目師偉器。示之曰。古人謂空劫已前承當(dāng)。佛未出世體會。汝但退步就己。萬不失一。安用多言。師言下大悟。侍芙蓉有年。芙蓉。舉立僧。學(xué)識威儀。為眾標(biāo)表。芙蓉深器重之。以為洞上孤宗。斯人可托。自是名起叢林。崇寧間。王公信玉。按刑京右。聞師名德。請住南陽丹霞山。道聲益著。師說法直捷警悟。位下多賢哲士。如了如悟如預(yù)。后皆為天人師。但道熟世疏。能為左右周旋。使師得一意安唱。不至闕陷者預(yù)也。久之。以疾退居唐州大乘西庵。隨州太守向公。復(fù)以洪山保壽為迫。不得已應(yīng)之。遂終于保壽。師性孤潔。氣和而貌剛。心慈而言厲。自髫齔立志。至老不渝。以忘機(jī)為化本。以離識為宗通。故能妙唱五位。橫壓諸方??芍^丈夫矣。塔在洪山南。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二
釋守忠者,匡廬僧也,為靈隱玉山禪師弟子。
至治辛酉,應(yīng)請來主太平興國寺。
禪學(xué)之士,日滿其室。
泰定乙丑之歲,寺燬于火,忠方憂之。
會文宗潛邸金陵,感忠精誠,憫茲古跡,有意作新。
于是,行御史臺與郡縣之吏,皆爭出金幣以為民先。
一時(shí)風(fēng)動,遠(yuǎn)近云集,富者輸財(cái),貧者效力,一歲垣廡成,再歲屋室具。
其可以名書者,曰方丈,曰北山閣,曰經(jīng)樓,曰香積,曰水陸堂,曰白蓮堂,曰伽藍(lán)祠,曰大僧堂,曰道林堂,曰新蒼院,曰耆宿之舍,而大宏興鐘三門,皆次第而成。
方忠之始治寺也,舊有蒲盧之澤,見奪于豪家,前僧訟之累不決,忠至,讓而弗辯,奪者愧而歸之。
及天歷改元,更建宏祠于寺北,曰“大崇禧萬壽寺”,賜號“宏海普印曇芳禪師”,命主新祠兼領(lǐng)舊寺。
未幾,加授“廣慈圓悟大禪師”,領(lǐng)寺如故。
至順元年秋,御史守丞趙世安傳敕,召守忠入朝。
九月九日,吏部尚書王士宏,以忠入見于奎章閣,奏對稱旨,命太禧宗禋院日給稟餼,賜金襕伽黎衣與青鼠之裘。
十二月二日賜設(shè)于圣恩寺,乃召學(xué)士虞集至榻前,命為文以記,俾忠歸刻諸石,具詳《靈谷寺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4—1555 【介紹】: 明湖廣武陵人,字宗禹。
弘治九年進(jìn)士。
授刑部主事,轉(zhuǎn)員外郎,善決獄。
正德時(shí)知漳州,下車不久,即查獲奸吏,置諸法。
在任修府志,浚龍溪陂。
累擢云南按察使。
嘉靖初巡撫江西,官至兵部侍郎。
五十八歲致仕歸。
居高吾山下,自號高吾子。
有《靜芳亭摘稿》、《治世余聞》等。
明詩紀(jì)事·丁簽·卷七
洪謨字宗禹,武陵人。
弘治丙辰進(jìn)士,授刑部主事。
出為漳州知府,歷云南按察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撫江西,入為兵部侍郎。
贈兵部尚書。
有《靜芳亭摘稿》八卷。
維基
陳洪謨(1476年—1527年),字宗禹,湖廣武陵縣人。
弘治丙辰進(jìn)士。
嘉靖年間官至兵部侍郎。
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進(jìn)士,授刑部主事。
正德五年(1510年)任福建漳州府知府,有惠政。
累擢云南按察使。
嘉靖初年,巡撫江西,重建滕王閣。
遷兵部左侍郎,與桂萼不和,致仕歸。
鄉(xiāng)居高吾山下,筑靜芳亭,自號高吾子。
有孫陳思育,嘉靖進(jìn)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