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智賢

相關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55—439 【介紹】: 即慧睿。十六國時僧。魏郡長樂人,十八歲出家。從師僧賢。年二十二,博通經論。二十四歲,游歷名邦,后至關中,為后秦王公所崇敬,姚興敕給俸恤吏力人輿。參與鳩摩羅什譯場為助譯,為其主要弟子之一。嘗為《大智度論》、《十二門論》、《中論》、《大品般若經》、《法華經》等作序。有《二秦眾經論》。
全晉文
睿,魏郡長樂人,師事道安。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一 弘法科
魏郡長樂人。
史失其氏。
年十八為沙門。
師事僧賢法師。
博通經論。
聽僧朗講放光般若。
每致難詞。
朗謂曰。
睿殊有膽氣。
其難。
吾多不能通。
真佳弟子也。
羅什至關中。
譯禪要三卷。
始乃鳩摩羅陀所造。
終乃馬鳴大士所造。
而其中多外國圣之語。
亦稱菩薩禪要。
睿精練之。
分為五門。
偽司徒姚嵩。
雅相禮敬。
興問嵩曰。
睿公誰可比。
嵩曰未見其比。
興嘗法集。
公卿咸在。
見睿謂嵩曰。
四海僧望也。
竺法護出法華經語曰。
天見人人見天。
什誦至此曰。
義與西域同。
但其辭過質耳。
睿曰。
將非人天交接。
兩得相見乎。
什然之。
睿講成實論。
什曰。
此諍論中。
有七處文。
破毗曇子。
能辨之乎。
睿舉其處以應。
皆當什意。
曰子真精識。
傳譯有賞音者。
吾何恨哉。
睿求生安養(yǎng)。
坐臥不敢背西。
臨終謂同學曰。
身口意業(yè)。
或相違犯。
愿施以大慈。
為永劫法侶也。
于是浴罷。
禮拜合爪。
西向歿。
壽六十七。
有同學僧楷。
有高行。
與睿齊名。
高僧傳·卷第六 義解三
釋僧睿。
魏郡長樂人也。
少樂出家。
至年十八始獲從志。
依投僧賢法師為弟子。
謙虛內敏學與時競。
至年二十二博通經論。
嘗聽僧朗法師講放光經。
屢有機難。
朗與有濠上之契。
曰。
睿比格難。
吾累思不能通。
可謂弟子也。
至年二十四。
游歷名邦處處講說。
知音之士負帙成群。
常嘆曰。
經法雖少足識因果。
禪法未傳厝心無地什后至關。
因請出禪法要三卷。
始是鳩摩羅陀所制。
末是馬鳴所說。
中間是外國諸圣共造。
亦稱菩薩禪。
睿既獲之日夜修習。
遂精鍊五門善入六凈。
偽司徒公姚嵩深相禮貴。
姚興問嵩。
睿公何如。
嵩答。
實鄴衛(wèi)之松柏。
興敕見之。
公卿皆集。
欲觀其才器。
睿風韻??流含吐彬蔚。
興大賞悅。
即敕給俸恤吏力人輿。
興后謂嵩曰。
乃四海標領。
何獨鄴衛(wèi)之松柏。
于是美聲遐布遠近歸德。
什所翻經。
睿并參正。
昔竺法護出正法華經。
受決品云。
天見人人見天。
什譯經至此乃言。
此語與西域義同。
但在言過質。
睿曰。
將非人天交接兩得相見。
什喜曰。
實然。
其領悟標出皆此類也。
后出成實論令睿講之。
什謂睿曰。
此諍論中有七變處文破毗曇。
而在言小隱。
若能不問而解可謂英才。
至睿啟發(fā)幽微果不咨什而契然懸會。
什嘆曰。
吾傳譯經論得與子相值。
真無所恨矣。
著大智論十二門論中論等諸序。
并著大小品法華維摩思益自在王禪經等序。
皆傳于世。
初睿善攝威儀弘贊經法?;卮酥T業(yè)愿生安養(yǎng)。
每行住坐臥不敢正背西方。
后自知命盡。
忽集僧告別。
乃謂眾曰。
平生誓愿愿生西方。
如睿所見或當?shù)猛?div id="73ftkgv" class='inline' id='people_6472_3_73_comment'>
未知定免狐疑成不。
但身口意業(yè)或相違犯。
愿施以大慈為永劫法朋也。
于是入房洗浴。
燒香禮拜。
還床向西方合掌而卒。
是日同寺咸見五色香煙從睿房出。
春秋六十七矣。
時又有沙門僧楷。
與睿公同學。
亦有高名云。

人物簡介

全后魏文·卷六十
優(yōu)波扇多一作伏陀扇多,北天竺人,宣武時傳譯法師。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 譯經科
華言覺定。
自正光間至元象二年。
于洛都白馬寺。
鄴都金華寺。
譯金剛上味等經十部。
沙門法場于洛都。
譯辨言長者問經一卷。
般若流支。
華言智希。
瞿曇氏。
婆羅門種。
南天竺波羅奈國人也。
熙平間。
至洛都。
自元象元年。
至興和末。
譯正法念圣善住回諍唯識等經論。
凡一十四部。
八十五卷。
于鄴都沙門曇琳僧昉等筆受。
當時菩提流支與般若流支。
前后出經。
而傳寫者。
率去上字。
但云流支。
故雨流支淆雜。
難得詳定。
周文帝二年。
波頭摩國律師攘那跋陀羅。
華言智賢
與耶舍崛多等。
譯五明論。
五明者。
聲醫(yī)工術符印也。
沙門智仙筆受。
武帝天和間。
摩勒國達磨流支。
華言法希。
為大冢宰晉陽公宇文。
護。
譯婆羅門天文二十卷。
又摩伽陀國禪師阇那耶舍。
華言藏稱與其弟子阇那崛多等于長安故域四天王寺。
譯定意天子問經六部。
沙門圓明道辨城陽公蕭吉等筆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魏僧人。一作菩提留支,意譯道希。北天竺人。學宗世親大乘瑜伽,通三藏,工咒術。神悟聰敏,洞善方言。北魏宣武帝永平初至洛陽,住永寧寺,率領七百梵僧,主持翻譯佛經。后隨東魏遷鄴城,繼續(xù)譯經,前后近三十年。有《入楞伽經》等三十部,一百零一卷。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 譯經科
華言道希。遍通三藏。妙入總持。志在弘法。永平初。東臻洛都。宣武皇帝處之永寧大寺。時梵僧七百。推為元匠。初翻十地。帝親筆受。及孝靜帝。遷都漳鄴。歷天平二十馀年。出佛名入楞伽法集深密等經。勝思惟大寶積法華涅槃等論。沙門僧朗道湛侍中崔光等筆受。凡三十九部。一百二十七卷。時信士李廓撰眾經目錄。其標擬流支尤悉。嘗謂其所居之室。經論梵夾殆盈萬。所翻藁本。滿一間屋。 然而神悟聰敏。洞善方言。妙工祝術。嘗漱灌。人無為汲者。因作梵語。以柳指并。才數(shù)遍。水上涌井欄。就酌用之。
續(xù)高僧傳·卷第一 譯經篇初
菩提流支。
魏言道希。
北天竺人也。
遍通三藏。
妙入總持。
志在弘法廣流視聽。
遂挾道宵征遠蒞蔥左。
以魏永平之初。
來游東夏。
宣武皇帝。
下敕。
引勞。
供擬殷華。
處之永寧大寺。
四事將給七百梵僧。
敕以留支為譯經之元匠也。
其寺本孝明皇帝熙平元年。
靈太后胡氏所立。
在宮前閶闔門南御道之東。
中有九層浮圖。
架木為之。
舉高九十馀丈。
上有金剎復高十丈。
出地千尺。
去臺百里已遙見之。
初營基日掘至黃泉。
獲金像三十二軀。
太后以為嘉瑞。
奉信法之徵也。
是以飾制瑰奇窮世華美。
剎表置金寶瓶。
容二十五斛。
承露金盤一十一重。
鐵鎖角張。
盤及鎖上皆有金鐸。
如一石甕。
九級諸角皆懸大鐸。
上下凡有一百三十枚。
其塔四面九間。
六窗三戶。
皆朱漆扉扇。
垂諸金鈴。
層有五千四百枚。
復施金鐸鋪首。
佛事精妙。
殫土木之工。
繡柱金鋪驚駭心目。
高風永夜鈴鐸和鳴。
鏗鏘之音聞十馀里。
北有正殿。
形擬太極。
中諸像設金玉珠繡。
作工巧奇冠絕當世。
僧房周接千有馀間。
臺觀星羅參差間出。
彫飾朱紫繢以丹青。
栝柏楨松異草叢集。
院墻周匝皆施椽瓦。
正南三門樓開三道三重。
去地二百馀尺狀若天門。
赫奕華麗。
夾門列四力士四師子。
飾以金玉莊嚴煥爛。
東西兩門例皆如此。
所可異者。
唯樓兩重北門通道但路而置。
其四門外樹以青槐。
亙以淥水。
京師行旅多庇其下。
路斷飛塵不由渰云之潤。
清風送涼豈藉合歡之發(fā)。
乃詔中書舍人常景制寺碑。
景河內人。
敏學博通知名海內。
太和十九年。
高祖擢為修律博士。
有詔令刊定條格。
永成通式。
景乃商攉今古。
條貫科猷。
即魏律二十篇是也。
歷官中書舍人黃門侍郎秘書監(jiān)幽州刺史。
居室貧儉事若農家。
唯有經史盈車。
所著文集百馀篇。
給事中封煒伯。
作序行世。
寺既初成。
明帝及太后共登浮圖。
視宮中如掌內。
下臨云雨上天清朗。
以見宮內事故。
禁人不聽登之。
自西夏東華游歷諸國者。
皆曰。
如此塔廟閻浮所無孝昌二年。
大風撥屋拔樹。
剎上寶瓶隨風而墮入地丈馀。
復命工人更安新者。
至永熙三年二月。
為天所震。
帝登淩云臺望火。
遣南陽王寶炬錄尚書長孫稚。
將羽林一千來救。
于斯時也。
雷雨晦冥霰雪交注。
第八級中平旦火起。
有二道人不忍焚燼投火而死。
其焰相續(xù)經馀三月。
入地剎柱乃至周年。
猶有煙氣。
其年五月。
有人從東萊郡至云。
見浮圖在于海中光明儼然。
同睹非一。
俄而云霧亂起失其所在。
至七月。
平陽王為侍中斛斯椿所挾。
西奔長安。
至十月。
而洛京遷于漳鄴。
先時流支奉敕。
創(chuàng)翻十地。
宣武皇帝命章一日親對筆受。
然后方付沙門僧辯等。
訖盡論文。
佛法隆盛英俊蔚然。
相從傳授孜孜如也。
帝又敕清信士李廓。
撰眾經錄。
廓學通玄素條貫經論。
雅有標擬。
故其錄云。
三藏流支自洛及鄴。
爰至天平二十馀年。
凡所出經。
三十九部。
一百二十七卷。
即佛名楞伽法集深密等經。
勝思惟大寶積法華涅槃等論是也。
并沙門僧朗道湛。
及侍中崔光等筆受。
具列唐貞觀內典錄。
廓又云。
三藏法師流支房內經論梵本。
可有萬甲。
所翻新文筆受藁本。
滿一間屋。
然其慧解與勒那相亞。
而神悟聰敏。
洞善方言兼工咒術則無抗衡矣。
嘗坐井口。
澡罐內空。
弟子未來無人汲水。
流支乃操柳枝聊撝井中。
密加誦咒才始數(shù)遍。
泉水上涌平及井欄。
即以缽酌用之盥洗。
傍僧具見莫測其神。
咸共嘉嘆大圣人也。
流支曰。
勿妄褒賞。
斯乃術法。
外國共行此方不習。
謂為圣耳。
懼惑世網遂秘不宣。
于時又有中天竺僧勒那摩提。
魏云寶意。
博瞻之富理事兼通。
誦一億偈。
偈有三十二字。
尤明禪法意存游化。
以正始五年初屆洛邑。
譯十地寶積論等大部二十四卷。
又有北天竺僧佛陀扇多。
魏言覺定。
從正光元年。
至元象二年。
于洛陽白馬寺及鄴都金華寺。
譯出金剛上味等經十部。
當翻經日。
于洛陽內殿。
流支傳本。
馀僧參助。
其后三德乃徇流言。
各傳師習不相詢訪。
帝以弘法之盛。
略敘曲煩。
敕三處各翻訖乃參校。
其間隱沒互有不同致有文旨。
時兼異綴。
后人合之共成通部。
見寶唱等錄。
初寶意沙門神理標異。
領牒魏詞偏盡隅隩。
帝每令講華嚴經。
披釋開悟精義每發(fā)。
一日正處高座。
忽有持笏執(zhí)名者。
形如大官云奉天帝命來請法師講華嚴經意曰。
今此法席尚未停止。
待訖經文當從來命。
雖然法事所資獨不能建。
都講香火維那梵唄咸亦須之。
可請令定。
使者即如所請見講諸僧。
既而法事將了。
又見前使。
云奉天帝命故來下迎。
意乃含笑熙怡告眾辭訣。
奄然卒于法座。
都講等僧亦同時殞。
魏境聞見無不嗟美。
時又有沙門法場于洛陽譯辯意長者問經一卷。
雖闕傳對而是正文。
見法上錄。
又熙平元年。
有南天竺波羅柰城婆羅門。
姓瞿曇氏。
名般若流支。
魏言智希。
從元年至興和末。
于鄴城。
譯正法念圣善住回諍唯識等經論。
凡一十四部。
八十五卷。
沙門曇林僧昉等筆受。
當時有沙門菩提流支與般若流支前后出經。
而眾錄傳寫率多輕略。
各去上字但云流支。
而不知是何流支。
迄今群錄譯目相涉難得詳定。
又期城郡守楊衒之。
撰洛陽伽藍記五卷。
故其序略云。
三墳五典之說。
九流百氏之言。
并理在人區(qū)而義非天外。
至如一乘二諦之言。
六通三達之旨。
西域備詳東土靡記。
若夫頃日感夢滿月流光。
陽門飾毫眉之象。
夜臺圖紺發(fā)之形。
爾來奔競其風遂廣。
至如晉室永嘉寺。
惟有四十二。
皇魏受圖嵩洛京寺出馀千數(shù)。
皆帝王士庶篤信經營。
名僧異瑞紛綸間起。
今采摘祥異者。
具以注之。
文多不載。
時西魏文帝大統(tǒng)中。
丞相宇文黑泰。
興隆釋教崇重大乘。
雖攝總萬機而恒揚三寶。
第內常供百法師。
尋討經論講摩訶衍。
又令沙門曇顯等。
依大乘經。
撰菩薩藏眾經要及百二十法門。
始從佛性終盡融門。
每日開講。
即恒宣述以代先舊。
五時教跡迄今流行。
香火梵音禮拜唱導。
咸承其則。
雖山東江表乃稱學海。
儀表有歸未能逾矣。
至周文帝二年。
有波頭摩國律師攘那跋陀羅。
周言智賢。
共耶舍崛多等。
譯五明論。
謂聲醫(yī)工術及符印等。
并沙門智仙筆受。
建武帝天和年。
有摩勒國沙門達摩流支。
周言法希。
奉敕為大蒙宰晉陽公宇文護。
譯婆羅門天文二十卷。
又令摩伽陀國禪師阇那耶舍。
周言藏稱。
共弟子阇那崛多等。
于長安故域四天王寺。
譯定意天子問經六部。
沙門圓明道辯。
及城陽公蕭吉等筆受。
阇那崛多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隋僧。犍陀羅國人,姓金步氏,譯名德志。父為國之宰輔。崛多髫齔之年立愿出家。隨本師歷游諸國。北周明帝武成時初至長安。武帝時為造四天王寺居住。尋西還,至突厥,為所留。入隋,文帝開皇中再入京師。召居大興善寺翻譯佛經。所譯有《佛本行經》、《法炬》、《威德》、《護念》、《賢護》等經一百七十六卷。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 譯經科
華言德志。
北賢豆揵陀羅國人。
髫齔出家于其國之大林寺。
既登戒品之三夏。
年方二十有七。
即與其落發(fā)師勝名。
得戒師志賢。
游方弘法。
路由迦臂施國踰大雪山。
備嘗崄岨。
至鄯州。
則西魏后元年也。
以周明帝武成初。
駐錫長安之草堂寺。
未幾譽徹上聽。
詔偕勝名智賢二師。
后園論法。
且為造四天王寺。
傳度梵文。
則十一面觀音。
金仙所問經是也。
會譙王宇文儉鎮(zhèn)蜀。
邀俱往。
止龍淵寺。
建德廢教。
逼從祿仕。
以死辭。
詔放歸。
北陷突厥。
連丁二師喪。
初沙門寶暹。
道邃。
僧曇等。
以齊武平間西訪經法。
獲梵本二百六十部。
以東。
至是亦宿留突厥。
以避周禍。
相得歡甚。
會隋受禪。
而暹等先以所獲經來。
上詔訪宿德傳譯。
開皇五年。
崛多偕使者。
謁文帝于洛陽。
即詔就職于大興善寺。
時耶舍已亡。
久曠元匠。
更詔婆羅門僧達磨笈多。
居士高天奴。
高和仁。
兄弟。
同傳梵語。
置十大德。
沙門僧休。
法粲。
法經。
慧藏。
洪尊。
慧遠。
法纂。
僧暉。
明穆。
曇遷。
等。
監(jiān)掌翻事。
銓定宗旨。
明穆彥琮重對梵本。
詳審文義。
開皇二十年崛多唱滅。
春秋七十又八。
始終出經三十七部。
一百七十六卷。
則佛本行集。
法炬。
威德。
護念。
賢護。
等是也。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 譯經篇二
阇那崛多。
隋言德志北賢豆。
賢豆。
本音因陀羅婆陀那。
此云主處。
謂天帝所護故也。
賢豆之音。
彼國之訛略耳。
身毒天竺。
此方之訛稱也。
而彼國人。
總言賢豆而已。
乃之以為五方也。
揵陀啰國人也。
隋言香行國焉。
居富留沙富羅城。
云丈夫宮也。
剎帝利種。
姓金(俱凡反)步。
此云項也。
謂如孔雀之項。
彼國以為貴姓。
父名跋阇邏婆啰。
此云金剛堅也。
少懷遠量長乘清范。
位居宰輔燮理國政。
崛多昆季五人。
身居最小。
宿殖德本早發(fā)道心。
適在髫髫便愿出家。
二親深識其度。
不違其請。
本國有寺名曰大林。
遂往歸投。
因蒙度脫。
其郁波弟耶。
此云常近受持者。
今所謂和上。
此乃于闐之訛略也。
名曰嗜那耶舍。
此云勝名。
專修宴坐妙窮定業(yè)。
其阿遮利耶。
此云傳授。
或云正行。
即所謂阿阇梨也。
亦近國之訛略耳。
名曰阇若那跋達啰。
此云智賢。
遍通三學偏明律藏。
崛多自出家后。
孝敬專誠。
教誨積年。
指歸通觀。
然以豆圣境靈跡尚存。
便隨本師具得瞻奉。
時年二十有七。
受戒三夏。
師徒結志游方弘法。
初有十人。
同契出境。
路由迦臂施國。
淹留歲序。
國王敦請其師。
奉為法主。
益利頗周。
將事巡歷。
便踰大雪山西足。
固是天險之峻極也。
至厭怛國。
既初至止。
野曠民希。
所須食飲無人營造。
崛多遂舍具戒。
竭力供待。
數(shù)經時艱。
冥靈所祐。
幸免災橫。
又經渴啰槃陀及于闐等國。
屢遭夏雨寒雪。
暫時停住。
既無弘演。
棲寓非久。
又達吐谷渾國。
便至鄯州。
于時即西魏大統(tǒng)元年也。
雖歷艱危心逾猛勵。
發(fā)蹤跋涉三載于茲。
十人之中過半亡沒。
所馀四人僅存至此。
以周明帝武成年。
初屆長安。
止草堂寺。
師徒游化已果來心。
更登凈壇再受具足。
精誠從道尤甚由來。
稍參京輦漸通華語。
尋從本師勝名。
被明帝詔延入后園。
共論佛法。
殊禮別供充諸禁中。
思欲通法無由自展。
具情上啟。
即蒙別敕。
為造四天王寺。
聽在居住。
自茲已后乃翻新經。
既非弘泰。
羈縻而已。
所以接先闕本。
傳度梵文。
即十一面觀音。
金仙問經等是也。
會譙王宇文儉鎮(zhèn)蜀。
復請同行于彼三年。
恒任益州僧主。
住龍淵寺。
又翻觀音偈佛語經。
建德隳運像教不弘。
五眾一期同斯俗服。
武帝下敕追入京輦。
重加爵祿逼從儒禮。
秉操鏗然守死無懼。
帝憫其貞亮。
哀而放歸。
路出甘州北由突厥。
阇梨智賢還西滅度。
崛多及以和上。
乃為突厥所留。
未久之間和上遷化。
只影孤寄莫知所安。
賴以北狄君民頗弘福利。
因斯飄寓。
隨方利物。
有齊僧寶暹道邃僧曇等十人。
以武平六年。
相結同行采經西域。
往返七載將事東歸。
凡獲梵本二百六十部。
行至突厥。
俄屬齊亡。
亦投彼國。
因與同處講道相娛。
所赍新經請翻名題。
勘舊錄目轉覺巧便。
有異前人。
無虛行苦同誓焚香共契宣布。
大隋受禪佛法即興。
暹等赍經先來應運。
開皇元年季冬屆止京邑。
敕付所司訪人令譯。
二年仲春便就傳述。
夏中詔曰。
殷之五遷恐民盡死。
是則居吉兇之土。
制短長之命。
謀新去故如農望秋。
龍首之山。
川原秀麗卉木滋阜。
宜建都邑定鼎之基。
永固無窮之業(yè)。
在茲可域。
城曰大興城。
殿曰大興殿。
門曰大興門。
縣曰大興縣。
園花池沼其號并同。
寺曰大興善也。
于此寺中傳度法本。
時崛多仍住北狄。
至開皇五年。
大興善寺沙門曇延等三十馀人。
以躬當翻譯音義乖越。
承崛多在北。
乃奏請還。
帝乃別敕追延。
崛多西歸已絕。
流滯十年。
深思明世重遇三寶。
忽蒙遠訪欣愿交并。
即與使乎同來入國。
于時文帝巡幸洛陽。
于彼奉謁。
天子大悅賜問頻仍。
未還京闕尋敕敷譯。
新至梵本眾部彌多。
或經或書。
且內且外。
諸有翻傳必以崛多為主。
僉以崛多言識異方字曉殊俗。
故得宣辯自運。
不勞傳度。
理會義門句圓詞體。
文意粗定銓本便成。
筆受之徒不費其力。
試比先達抑亦繼之。
爾時耶舍已亡。
專當元匠。
于大興善更召婆羅門僧達摩笈多。
并敕居士高天奴高和仁兄弟等。
同傳梵語。
又置十大德沙門僧休法粲法經慧藏洪遵慧遠法。
纂僧暉明穆曇遷等。
監(jiān)掌翻事銓定宗旨。
沙門明穆彥琮。
重對梵本再審覆勘整理文義。
昔支曇羅什等所出大集。
卷軸多以三十成部。
及耶舍高齊之世出月藏經一十二卷。
隋初后出日藏分一十五卷。
既是大集廣本。
而前后譯分。
遂便支離。
部帙羈散。
開皇六年。
有招提寺沙門僧就。
合之為六十卷。
就少出家專寶坊學。
雖加宣導恨。
文相未融。
乃例括相從。
附入大部。
至于詞旨愜當未善精窮。
比有大興善寺沙門洪慶者。
識度明達。
為國監(jiān)寫藏經。
更釐改就所合者。
名題前后甚得理致。
且今見翻諸經。
有多是大集馀品。
略而會之應滿百卷。
若依梵本。
此經凡十萬偈。
據以隋文可三百卷。
崛多曾傳。
于闐東南二千馀里有遮拘迦國。
彼王純信敬重大乘。
宮中自有摩訶般若大集華嚴三部。
王躬受持親執(zhí)鎖鑰。
轉讀則開香華供養(yǎng)。
或以諸餅果誘引小王令其禮拜。
此國東南可二十馀里。
山甚巖險有深凈窟。
置大集華嚴方等寶積楞伽方廣舍利弗花聚二陀羅尼都薩羅藏摩訶般若八部般若大云經等凡十二部。
減十萬偈。
國法相傳防衛(wèi)守護。
又有入滅定羅漢三人。
窟中禪寂。
每至月半。
諸僧就山為其凈發(fā)。
此則人法住持。
有生之所憑賴。
崛多道性純厚神志剛正。
愛德無厭求法不懈。
博聞三藏遠究真宗。
遍學五明兼閑世論。
經行得道場之趣。
總持通神咒之理。
三衣一食終固其誠。
仁濟弘誘非關勸請。
勤誦佛經老而彌篤。
強識先古久而逾詣。
士庶欽重道俗崇敬。
隋滕王遵仰戒范。
奉以為師。
因事塵染流擯東越。
又在甌閩道聲載路身心兩救為益極多。
至開皇二十年。
便從物故。
春秋七十有八。
自從西服來至東華。
循歷翻譯合三十七部。
一百七十六卷。
即佛本行集法炬威德護念賢護等經是也。
并詳括陶冶理教圓通。
文明義結具流于世。
見費長房三寶錄。
初隋高祖又敕崛多。
共西域沙門若那竭多開府高恭恭息都督天奴和仁及婆羅門毗舍達等。
于內史內省。
翻梵古書及乾文。
至開皇十二年。
書度翻訖。
合二百馀卷。
奏聞進內。
見唐貞觀內典錄。
時又有優(yōu)婆塞。
姓瞿曇氏。
名達磨般若。
隋言法智。
父名般若流支。
備詳馀傳。
智本中天國人。
流滯東川遂向華俗。
而門世相傳祖習傳譯。
高齊之季為昭玄都。
齊國既平佛法同毀。
智因僧職轉任俗官。
再授洋州洋川郡守。
隋氏受禪。
梵牒即來。
有敕召還使掌翻譯。
法智妙善方言。
執(zhí)本自傳。
不勞度語。
譯業(yè)報差別經等。
成都沙門釋智鉉。
筆受文詞銓序義體。
日嚴寺沙門彥琮制序。
見隋代經錄。
僧波頗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65—633 【介紹】: 唐僧。中天竺人,剎利王種,姓剎利帝氏。通內外學。高袒武德中至京,敕住興善寺。與慧乘、玄謨等譯有《寶星經》及《般若燈大莊嚴論》等。卒于勝光寺。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 譯經科
華言作明知識。一名波頗。華言光智。中天竺人也。本王種。姓剎帝利。十歲出家。隨師習學。誦一洛叉大乘經偈。受具后。因習律部。略通戒綱。心樂禪觀。更從勝德習定。閱十二年。南游伽陀國。那蘭陀寺。時戒賢師。方弘十七地論。復獲聽受。然以此論兼明小教。仍誦小乘論一洛叉偈。門人般若因陀羅跋摩傳燈本國。托以紹承。乃展轉北行。達于西面可汗葉護衙。以法訓勖。曾未浹旬。可污信向。武德九年。高平王使而見之。將載與俱。而葉護君臣未即許。高平驲奏聞。詔葉護津發(fā)。毋滯留。十二月偕高平詣京師。謁帝。詔居興善寺。賜?段納帔。從僧加常供給。問勞勤至。三年三月。詔所司。??揚碩德一十九人。就波頗所居寺傳譯。沙門慧乘等證義。沙門玄暮等譯語。沙門慧賾。慧凈。慧明。法琛。等綴文。上柱國。尚書。左仆射。房玄齡。散騎常侍。太子詹事。杜正倫。參助銓定。光祿大夫。太府卿。蕭璟??傊O(jiān)護。出寶星。勝光。般若燈。大莊嚴經論。合三部三十五卷。六年繕寫云畢。上聞。賜波頗?百假。馀賜束帛有差。當是時?;蛑r以為故聚名達。廢棄講貫。僥倖取譽。誠非弘通本意者。監(jiān)護使以沙門靈佳之辨弗聽。會太子疾。迎入內。承顧問。寵眷益隆渥。然其氣剛志確。終以前謗。不能平。遂分散衣資。造諸凈業(yè)。貞觀六年四月六日。觀佛坐逝于勝光寺。遺表施身。詔阇維收舍利起塔。
續(xù)高僧傳·卷第三 譯經篇三
波羅頗迦羅蜜多羅。
唐言作明知識。
或一云波頗。
此云光智。
中天竺人也。
本剎利王種。
姓剎利帝。
十歲出家。
隨師習學。
誦一洛叉大乘經可十萬偈。
受具已后便學律藏。
博通戒網心樂禪思。
又隨勝德修習定業(yè)。
因修不舍經十二年末復南游摩伽陀國那爛陀寺。
值戒賢論師盛弘十七地論。
因復聽采。
以此論中兼明小教。
又誦一洛叉偈小乘諸論。
波頗識度通敏器宇沖邃。
博通內外研精大小。
傳燈教授同侶所推。
承化門人。
般若因陀羅跋摩等。
學功樹績深達義綱。
今見領徒本國匡化。
為彼王臣之所欽重。
但以出家釋子不滯一方。
六月一移任緣靡定。
承北狄貪勇未識義方。
法藉人弘敢欲傳化。
乃與道俗十人展轉北行。
達西面可汗葉護衙所。
以法訓勖曾未浹旬。
特為戎主深所信伏。
日給二十人料。
旦夕祇奉。
同侶道俗咸被珍遇。
生福增敬日倍于前。
武德九年。
高平王出使入蕃。
因與相見。
承此風化將事東歸。
而葉護君臣留戀不許。
王即奏聞。
下敕徵入。
乃與高平同來謁帝。
以其年十二月達京。
敕住興善。
釋門英達莫不修造。
自古教傳詞旨。
有所未踰者。
皆委其宗緒。
括其同異。
內計外執(zhí)指掌釋然。
徵問相讎披解無滯。
乃上簡聞。
蒙引內見。
躬傳法理無爽對揚。
賜?四十段。
并宮禁新納一領。
所將五僧加料供給。
重頻慰問勞接殊倫。
至三年三月。
上以諸有非樂。
物我皆空。
眷言真要無過釋典。
流通之極豈尚翻傳。
下詔所司。
搜揚碩德備經三教者一十九人。
于大興善創(chuàng)開傳譯。
沙門慧乘等證義。
沙門玄謨等譯語。
沙門慧賾慧凈慧明法琳等綴文。
又敕上柱國尚書左仆射房玄齡。
散騎常侍太子詹事杜正倫。
參助勘定。
光祿大夫太府卿蕭璟。
總知監(jiān)護。
百司供送四事豐華。
初譯寶星經。
后移勝光。
又譯般若燈大莊嚴論。
合三部三十五卷。
至六年冬。
勘閱既周。
繕寫云畢。
所司詳讀乃上聞奏。
下敕各寫十部散流海內。
仍賜頗物百段。
馀承譯僧有差束帛。
又敕太子庶子李百藥制序。
具如論首。
波頗意在傳法。
情望若弦。
而當世盛德自私諸己。
有人云。
頗僥倖時譽取馳于后。
故聚名達廢講經論。
斯未是弘通者時。
有沙門靈佳。
卓犖拔群妙通機會。
對監(jiān)護使具述事理云。
頗遠投東夏情乖名利。
欲使道流千載聲振上古。
昔符姚兩代。
翻經學士乃有三千。
今大唐譯人不過二十。
意在明德同證。
信非徒說。
后代昭奉無疑于今耳。
識者僉議攸同。
后遂不行。
時為太子染患眾治無效。
下敕迎頗入內。
一百馀日。
親問承對不虧帝旨。
疾既漸降辭出本寺。
賜綾帛等六十段并及時服十具。
頗誓傳法化不憚艱危。
遠度蔥河來歸震旦。
經途所亙四萬有馀。
躬赍梵本望并翻盡。
不言英彥有墜綸言。
本志頹然雅懷莫訴。
因而搆疾自知不救。
分散衣資造諸凈業(yè)。
端坐觀佛遺表施身。
下敕特聽。
尋爾而卒于勝光寺。
春秋六十有九。
東宮下令給二十人。
輿尸坐送至于山所。
阇維既了。
沙門玄謨收拾馀骸。
為之起塔于勝光寺。
在乘師塔東。
即貞觀七年四月六日也。
有識同嗟法輪輟軫。
四年之譯三帙獻功。
掩抑慧燈望照惑累。
用茲弘道未敢有聞。
既而人喪法崩歸??斯及。
伊我東鄙匪咎西賢
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