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乃徵

相關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
黃浚(1891-1937) 字秋岳,室名"花隨人圣庵"。福建閩侯人。幼為京師譯學官學生,有詩名,孫雄收其詩入《四朝詩史》。17歲畢業(yè),在京任七品小官。民國后梁啟超任財長時聘為秘書。1924年任國務院參議,為汪精衛(wèi)看重,招為南京行政院秘書。后因向日本出賣情報,接頭時被捕獲,以漢奸罪處決。汪辟疆所著的《光宣以來詩壇旁記》中稱"黃秋岳如凝妝中婦,儀態(tài)萬方"。 有《尊古齋古鉥集林》、《衡齋藏印》、《衡齋金石識小錄》、《尊古齋造像集拓》、《尊古齋陶佛留真》、《壺舟筆記》、《花隨人圣庵摭憶》及《補編》等。施蟄存在《詞學》第四輯上發(fā)表之《花隨人圣盦詞話》即從《花隨人圣盦摭憶》中選出。
聆風簃詩·陳序
秋岳少治詩,與仲毅、芷青、敷庵諸子知名當世,既而從余治小學、史學、為駢體文,彷佛治公羊治大戴之儀鄭堂,治尚書治墨子之問字堂,五七言亦遂與前數子者小異。余生平論詩,以為必具學人之根柢、詩人之性情,而后才力與懷抱相發(fā)越,三百篇之大小雅材是已。今人為詩,徒取給于漢魏六朝唐宋諸名家,雖號稱鉅子,立派別,收召才俊,免于風而不失之憾者蓋寡。然余言者,吷庵、審言、無識數人而已。今秋岳短章長謠,骎骎雅材而不遺風人旨趣,近賢中況諸廣雅、澗于,殆足方駕,亦以難矣。秋岳為朝官,困王城中,不廢嘯歌,閒歲出游,求江山助,悽惋之作,都千百篇,付刊將成,敘以勖之,不足為不知者道也。乙丑冬月,石遺老人書于匹園。
聆風簃詩·梁序
光緒丙午,識哲維于北京,年裁十六耳,訥于言,約敕如宿儒,而治學甚力。
越三年,己酉,同筆硯大學文科,不久皆棄去。
國變后,時時相見談詩,或縱論時事。
未幾,樊樊山、易實甫、周沈觀、俞恪士、梁任公輩皆集京師,每有賞會,輒并舉余與哲維,于是世人遂以齊名相指目矣。
顧哲維汎愛而嗜吟,海內之稱詩者,鮮不往復唱和,名乃益盛,然獨昵近余,每有作,必就商,安而后已,如是者八九年,逮庚申政變,余為逋人,蹤跡始稍稍遠矣。
哲維少好駢儷之文,方弱歲時,即馳書老輩,爭論文體,故其為詩亦沈博頑艷,喜作才語。
儉腹者讀之,如入五都之市,目不暇給。
顧獨謠孤賞,亦嘗為淡遠閒適之言,乃知能者之不可以一方囿也。
哲維未冠入官,浮沉記室者幾三十年,頗不自得。
丁丑秋,戰(zhàn)事初起,遽以事見法,蓋其平日審度國勢,主款最力,既不得抒,每有出位之謀,又不自檢括,動為讎者所藉口,既以身殉,而國亦隨破。
及今思之,向者之燭照幾先,明若布算,使其言行,其所全不更大耶?
余維古今文人,張華、潘岳、陸機、陸云、謝靈運、謝朓、溫子升、薛道衡、陳子昂、宋之問、李邕、盧仝、張羽、高啟、孫蕡之倫,或死于冤,或中于法,當時之毀譽愛憎,亦至不一矣。
及時易事遷,世人誦其文章,震其風采,往往有生不同時之恨,彼貴壽考終,與草木同腐者,使人轉不詳其名氏,然則人生所尚,殆在此不在彼矣。
哲維既喜談政,胸中抑塞不平之氣,一寓于詩,其所非議刺譏,或當或不當,然函孕史事,比附故實,如珠玉出篋,光采爛然,并世作者,未之或先也。
方哲維未逝時,書坊賈人將流布其詩,其后遂怵禍謝絕。
余急收其稿,以歸其子劼之,釐為《聆風簃詩》八卷,且集貲使授諸梓,而以長短句附焉。
嗚乎!
哲維亡矣,其不亡者僅此,余以三十年之交舊,申之以姻亞,追維平日文酒之樂、離合之跡,雖風逝電謝,不可摶捖,然一展卷間,彷佛遇諸紙上,令人悲咽不可仰。
回憶哲維臨命之歲,序余《爰居閣詩》,脫稿視余,并幾賞析,宛然前日事耳。
今劼之既刻《聆風簃詩》,乃徵余序,輒以淚濡筆,書此以塞其意,哲維有知,其許我耶。
辛巳春,長樂梁鴻志。
(錄入:顧青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