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黃萬鵬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簡介

全臺詩
李望洋(1829~1901)字子觀,號靜齋,清噶瑪蘭廳頭圍堡(今宜蘭頭城鎮(zhèn))人。
幼從祖母鄭氏讀書,因家道中落而幾乎廢學(xué)。
十六歲負笈堂叔家就傅讀書,先后師事朱品三與俞昭文,二十歲起設(shè)館訓(xùn)蒙為生。
咸豐四年(1854)中秀才,九年(1859)中舉人,與楊士芳、李鏡如、黃佩卿、陳摶九等請將噶瑪蘭廳與淡水廳分學(xué),并與楊士芳倡修仰山書院及五夫子祠。
同治十年(1871)以大挑一等簽分甘肅試用知縣(十一年六月到任),歷任渭源、河州、狄道州,頗有政聲。
獲左宗棠賞識而不次拔擢,官至知州。
光緒十年(1884)聞法軍佔領(lǐng)基隆,乞假歸蘭陽。
游宦十三年后有感于宦海浮沉,人心叵測,因此報請開去河州知州實缺,在故鄉(xiāng)協(xié)助辦理善后勸捐、清賦與團練事宜,主講仰山書院。
李氏素與鸞堂關(guān)系密切,據(jù)聞甘肅任內(nèi)即有「飛鸞問政」之事,回宜蘭后不但倡建「新民堂」,且充當(dāng)鸞生。
這種由士人高度參與鸞堂活動的現(xiàn)象,乃臺灣頗為獨特的宗教現(xiàn)象〖編者按:參見王見川〈李望洋與新民堂——監(jiān)論宜蘭早期的鸞堂〉,《宜蘭文獻》十五期?!健?div id="hlcvme4" class='inline' id='people_64705_0_9_comment'>
日本治臺初期,李氏獲聘為宜蘭支廳參事,授紳章,且為宜蘭參加「揚文會」的代表。
  李望洋著《西行吟草》兩卷,明治三十四年(1901)出版,由其二子登第、登科與女婿張鏡光校訂發(fā)行,目前流傳的版本乃龍文出版社出版的《臺灣先賢詩文集匯刊》第二輯(以下簡稱《匯刊》本),并參考陳漢光《臺灣詩錄》(以下簡稱《詩錄》)、連橫《臺灣詩乘》(以下簡稱《詩乘》)、《臺灣省通志》(以下簡稱《通志》)、《宜蘭縣志》(以下簡稱《縣志》)等文獻進行編校。
(黃憲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