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愫

相關(guān)人物:共 5 位。
共 8 首
大地山川皆我?guī)煟_z法此分支(煙客太常侄,有耳患。)。
聞塵欲斷憑雙目,妙手將揮費(fèi)三思。
豪貴難求倪瓚畫,朋儕兼得右丞詩(圖成,得意者必系以詩。)
兒郎也授南宗派,略比書家羲獻(xiàn)之。
虎丘山背玉蘭樹,千春疑有神明護(hù)。
臃腫拳曲仍高撐,腹空嵌石同兒乳。
干如虬龍根積鐵,天成轉(zhuǎn)似人工鑄。
花開冷艷漫云衢,覆蓋招提遍瓊璐。
行人高望眩銀海,清氣逼馀難久注。
傳聞花石成綱年,朱勔采訪窮民間。
搜巖剔藪貢洛下,苑囿仿佛三神山。
此樹撥遺置吳苑,何異高士云中眠。
于今艮岳久灰燼,海涌一樹偏流傳。
客來正值花繁會,坐對霜華增感概。
朱氏子孫遭迸逐,潛逃郊外依蒿萊(去。)。
種花花巷轉(zhuǎn)成名,相沿祖業(yè)擔(dān)花賣。
惟馀巖畔最高柯,曾歷宣和舊侈忲。
人生鳥影電光同,卉木蒼涼閱朝代。
拙政山茶久已枯,梅村歌后艷吳都。
筆墨從來能壽世,賦詩作繪仗通儒。
坐中恰有丹青手(王、梁二君。),倩寫晴嵐古雪圖。
⑴ 朱勔家綠水園,吳人逐其子孫,潛逃郊外種花,今名花巷。
逸園圖三章 清 · 沈德潛
四言詩
慕逸園名久,癸酉春往游。主人迎客,坐高臺,眺花林,酌清酒,至晚始別。后屬題畫卷,因述前事,并及為園之由,見予之重主人,不獨(dú)以園之佳也。
太湖之濱,潭山之側(cè)。
孝子廬墓,依親體魄。
孝子之子,樂志邱樊。
日月既久,葺而成園。
因山為壁,引泉為池。
古木為門,繁花為籬。
舉世勞勞,斯人獨(dú)逸。
眠云葆真,何有纓紱。
課奴種樹,呼兒讀書。
此外無求,其樂何如。(一章)

梅林承足,高高平臺。
主客共登,攀蘿陟階。
俯窺寒林,晴雪千堆。
忽連忽斷,閑云往來。
遙接湖光,迷漫無涯。
主人留客,兩忘形骸。
芼彼山蔬,酌以清醅。
談諧世外,超然塵埃。
清風(fēng)送香,花片入杯。
醉心忘還,夕陽緩催。(二章)

黃癡倪懶,會而成圖。
筆分理合,詎論形模。
此卷亦然,或蒼或腴。
南宗正傳,歸于王家(葉。)。
大阮存素(名慷。),小阮日初(名昱。)
樓閣煙云,水天竹樹。
虛白無痕,遙青欲露。
指點(diǎn)高丘,舊經(jīng)行處。
一回披攬,一回神遇。
時涉名園,無煩杖屨。(三章)

存素留寓楓橋已經(jīng)匝歲,翰墨之馀與其子蓼庵兼修梵行。日來小住青瑤池館,因言婁水百馀年詞學(xué):鹿樵生體綜北宋,未極幽妍,至小山、漢舒、今培、囧懷、素威、穎山出,乃能上繼浙西六子,同時作者,武林則樊榭授衣,廣林則魚川、橙里,陽羨則淡存及位存兄弟,槜李則南薌、春橋、谷原,吳中則企晉、湘云、策時、升之,共二十馀家,各擅其工,即南宋未有其盛也。眾以為快論。微吟薄醉之馀,填此記之。
水榭吟鷗,山齋簇蝶,尋春此住。
喜連朝、側(cè)帽同來,拓畫譚禪,不厭臨風(fēng)絮語。
見說倚聲姜張后,逮秋錦、茶煙皆妙緒。
今何許。
是一曲婁江,重新樂府。

烏衣無限佳侶(謂小山、滓虛、香雪、別花四詞。)
況論到曇花猶共詡。
盡東吳西楚,舞裙歌扇,留傳法部。
蘭舫半帆溪湖近,試按拍、飛觴同證取。
憑君數(shù)。
付麻沙、并傳千古。
昔逢??驼勫?,蒼茫氣象無能侔。
我欲向之問端倪,但指天際云悠悠,即云即??胀饬鳌?div class="knfx1un" id='poem_sentence_1_311867_comment'>
今看好手弄狡獪,滿紙淋漓吁可怪。
不知墨氣并云氣,唯見紫瀾萬疊聲澎湃,即海即云壁上掛。
我聞黃山之云天下奇,仙靈變幻那得知。
欲往觀之勞我思,異境恍惚移于斯。
一縷初生上遙漢,煙交霧集漸浩瀚。
云作奇峰峰作云,云峰片片相凌亂。
俄然南北東西合,浮天沒地?zé)o邊岸。
三千白月照難窮,九萬長風(fēng)吹不散。
神仙欲到輒引去,河伯無端望洋嘆。
云邪海邪誰能判,咫尺相從游汗漫。
乃是三十六峰入臂腕,掃卻一片錦繡段,非海非云任君看。
畫理通化工,對之開心胸。
我將陋木華之《海賦》,隘屈子之《云中》。
契達(dá)觀于漆園,等妙諦于大雄。
天地溟悻,古今混同。
何有乎日月之循環(huán),宇宙之始終。
而況人世之得失窮通,一一歸虛空。
精靈忽與丹青聚,置身已在天都峰。
囊括千朵萬朵之芙蓉,割取千間萬間之琳宮,踏倒千年萬年之長松。
誓從王夫子,游戲入無窮。
繁華(戊申) 清 · 趙翼
七言律詩
繁華局里一年春,差喜歸來未染塵。
公瑾有醇堪醉客,劉輿猶膩解污人。
一經(jīng)可教聊存素,八口無多易救貧。
慚愧親朋說高尚,無官豈即許巢身。
漁洋《居易錄》云:「長椿寺見明李太后像及田妃寫真。」《日下舊聞考》云:「一為九蓮菩薩李太后,一為莊烈母劉太后,無田妃像?!菇袼虏禺嬒裰挂惠S,諦審題字,尚可辨識。上方金書「宏慈極圣智上菩薩」八字,下注「崇禎庚辰年恭繪」七字,確是孝純劉太后,非九蓮像。時帆先生《存素堂文集》有《重裝慈壽寺明孝定李太后像記》,或漁洋當(dāng)日所見即此像,后移于慈壽寺歟?今長椿寺有乾隆間戴奉常璐手書唐東江、蔣心畬并其尊人匏齋諸先生詩一幅,皆指此像為李太后。或彼時尚存二軸,而詩中何以不及孝純一語?曾賓谷先生詩注以為誤也。
昔聞金塔樓,尊奉九蓮像。
漁洋曾見之,雙軸光爓朗。
燕舟留客話,其時像猶兩。
蓮臺錦袈裟,寂寞塵蛛網(wǎng)。
厥后戴奉常,錄詩及唐蔣。
像已失其一,仙李空瞻仰。
皆云慈圣容,作詩感疇曩。
紛吾考舊聞,疑信時惝恍。
今觀莊嚴(yán)相,毗盧儼相仿。
佛號并紀(jì)年,金書尚題榜。
思陵幼失恃,追溯心悵惘。
宛轉(zhuǎn)求畫工,指示煩母黨。
六宮紛雨泣,專殿崇肸蚃。
從此真容出,亦資佛力廣。
緬思作繪年,時事益紛攘。
遺像下神霄,悽顏動天仗。
孝定有前徽,冥漢合并享。
不知慈壽寺,后來孰移往。
詩龕重潢治,記載應(yīng)不爽。
此寺屬卯金,呵護(hù)有龍象。
近時曾南城,題句發(fā)遐想。
想見皇覺初,棲霞馀梵響。
《西涯圖》,文衡山為長沙李文正作也。文正致仕后,于正德九年與文宗嚴(yán)太仆、喬白巖禮部昆弟為慈恩之游,賦詩四章,感舊紀(jì)事,屬太仆侄衡山寫圖。大小凡二圖成,而文正已捐館。此其小幅也,與文正詩卷連裝,喬跋詳記顛末,時白巖已為大司馬矣。后有康熙年間仁和湯西涯右曾跋并次韻詩。咸豐六年八月,潤臣侍讀持以示余。余復(fù)從侍讀假觀詩龕居士《存素堂文集》,記文正居阯、別業(yè)、祠墓甚詳。其《西涯考》多采取湯跋。又跋,蔣湘帆影摹西涯詩帖及西涯跋詩,并云于蘇齋睹石田《移竹圖》,又得文待詔《西涯圖》摹本,蓋即從此圖臨摹者。十二月,侍讀復(fù)以蘇齋屬石門方蘭士薰之友陳默齋所摹西涯《別業(yè)圖》并朱野云鶴年補(bǔ)摹成齋《竹舫圖》(陳璚,字玉汝,長洲人,官南京都衡史,西涯門人。)合卷見示。翁詩有「豈執(zhí)衡山卷似無」之句,蓋亦未見文跡也。侍讀獲此二妙,可謂翰墨奇緣矣。
慈恩寺接西涯西,西涯門外沙筑堤。
停云一片照積水,至今煙樹猶凄迷。
懷麓老人老安歸,案無魚菜田無畦。
惟有門生數(shù)來就,尋秋時復(fù)尊酒攜。
酒酣得句晚鐘外,層樓秋色不可梯。
瑤琴三弄意未足,曲終一奏神尤悽。
豈惟釣游感今昔,亦因時事傷羈棲。
南山猛虎誰敢射,湘江鷓鴣空自啼。
當(dāng)時賦詩寓鶴嘆,更藉妙繪留鴻泥。
圖成人去客悲慨,潭柳不聞班馬嘶。
孫叔衣冠子孫落,晏嬰市宅塵土低。
祗馀卷尾數(shù)行跋,珍若截肪十襲緹。
文章領(lǐng)袖擅前代,楊李大名先后齊。
即論篇翰見風(fēng)操,湖州畫待坡公題。
后來西厓尚傾慕,詩筆雙絕超凡蹊。
鳳閣家藏有夙好,袖出萬頃青玻瓈。
方朱兩本并落手,墨緣直欲誇覃溪。
對山偃蹇茶陵病,史論自公堪互稽。
我從詩龕證詩境,豁如銀海遭金鎞。
石田移竹雖未見,拙老油素?zé)o煩赍(蔣湘帆衡以油紙影摹文正詩。)。
崢嶸鄉(xiāng)思忽滿眼,白巖遺墨曾攀躋。
⑴ 喬莊簡宇,吾鄉(xiāng)先輩,今平定、盂、壽、樂平山中多白巖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