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沈承瑞

相關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明律篇第四之三
釋性璞,字印含,姓王氏,吳人也。
與隱微理為同母兄弟,友愛天成,志趣不歧。
兄性好佛,遇有道場,嘗切觀摩,璞必相隨,及肩恐后。
由是研心經(jīng)咒,參訪名宿,互為探討,動則與偕。
居恒相謂曰:“安得名師而歸依之?
”明萬歷四十三年乙卯,古馨至蘇,應香馀說戒之請,夜夢二蜂率小蜂無數(shù)飛投于懷,詰旦見璞兄弟懷香求具,適符其兆,古祖感念,因留意焉。
遂同至古林,終日與兄瞑息對坐,各有會心。
理依古祖,智慧聿啟,德性堅定,命代說般若,頗開覺悟,因以紫衣、法物、著述諸書付之。
及理示疾,以席遜璞,辭之再四,理曰:“祁奚舉午不避親,趙祖讓弟不私子。
我觀四眾誰可與言?
且既出世,志在弘法,更無他望,又何所嫌,汝其勿辭。
”崇禎十年,召見賜紫。
清室初興,入主中夏,定鼎燕京。
世祖萬機之暇,尋味釋典,雅慕高僧,企璞道望,詔入京師,參訪要妙,時契帝心,賜紫還山。
際遇兩朝,恩禮有加,人或榮之,璞獨傷焉。
以清順治三年十一月十二日示寂,壽七十有八,臘四十有四,塔于天隆玉環(huán)山后。
當古祖香馀說法之時,年已垂暮,而璞年最少,嘗語人曰:“孔門學者聰明才辯不為不多,而一貫之傳乃在后進曾子。
吾道其在璞乎?
”后接席十年,恪守祖訓,大弘律學,四方景仰,卒如其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23—約1695 【介紹】: 明末常州人,本姓邢,名沅,字琬芬。蘇州名妓。從養(yǎng)母姓。貌美善歌。崇禎末為田貴妃父田弘遇(一說周后父周奎)所得。擬獻給思宗,帝不納。遂獻為吳三桂妾。李自成破北京,得之。三桂引清兵陷北京,復得圓圓,從至云南。傳后出家,法名寂靜,字玉庵。一說清兵平定三藩,投蓮花池死?;蛑^先卒。
詞學圖錄
陳圓圓(1623-1695) 本姓邢,名沅,字畹芬。常州武進(今屬常州)人。蘇州名妓,善歌舞。初為田畹歌妓,后吳三桂納為妾。吳三桂出鎮(zhèn)山海關,李自成克京,陳圓圓曾被俘。吳三桂降清,清軍攻陷北京,仍歸三桂,從至云南。晚年為女道士,改名寂靜,字玉庵。
閨秀詞鈔·卷九
字圓圓,一字畹芬,武進人。有《舞馀詞》。
眾香詞
小傳:圓圓初為女優(yōu),名擅吳中,與某公子有生死盟。田皇親購得之,公子遣盜劫之江中,誤載他姬以還,盜再往,已有備矣,力戰(zhàn)易歸,已而事露,禍且不測,公子度不能爭,遂以獻,既至,無寵,雜佩梨園中。三桂以父蔭入覲,皇親出家伎侑觴,一見陳沅,問鄉(xiāng)里,遂屬意焉。酒半,則供奉者已易人矣,蓋家伎有上次兩班,初出供客,猶其次也。三桂頻問陳沅,皇親知其意,輦送旅中,時邊報日急,三桂一宿馳去。既而流賊陷京師,陳沅已為賊部權將軍某所得,三桂入關,首遣親騎四出,懸重賞購歸,寵之并嫡,宮中呼陳娘娘。壬子以前,時達官解餉至滇,官本吳人,娘娘召見便殿,問吳中某某無恙乎,皆平昔所交厚者,蓋猶未忘情也。太倉吳梅村祭酒有《圓圓曲》紀其事。
婦人集
圓圓色藝擅一時,如皋冒先生常言:“婦人以姿致為主,色次之,碌碌雙鬟,難其選也。
蕙心紈質,淡秀天然,生平所見,惟圓圓一人耳。
”冒襄注:家伯兄有贈畹芬絕句“瀟湘一幅小庭收,菡萏香馀暮色幽。
細細白云生枕簟,夢園吟夜不知秋。
”“秋水波回春月姿,淡然遠岫學雙眉。
清微妙氣輕噓吸,谷里幽蘭獨許知?!?div id="1hbv6zc" class='inline' id='people_72654_3_5_comment'>
小匏庵詩集
陳圓圓,于吳逆死衡陽,既遁跡為尼,滇城外瓦村尼庵尚存小影二,一少年靚裝,一尼裝,兵燹俱歸羽化矣。因志一絕“讀罷梅花曲,吳宮草不春。畫圖已零落,何況畫中人。”

人物簡介

夢鶴軒梅澥詩鈔·序
余生也晚,不獲與鄉(xiāng)先輩之治詩者聯(lián)唫詠,接謦欬,每引以為憾。
而新學后生,見聞尤淺,自薄其鄉(xiāng),以為無詩人。
吁,何其謬也!
遼東詩人,至金代始見稱。
遼陽張浩然、熊岳王黃華,皆卓卓可傳誦。
元代以湛然居士為尤著,有清一代,作者益夥。
熙朝雅頌集所載,多數(shù)為遼東人,顧不盛歟。
金鎧近年以來,每以搜求掌故之心,表章文獻之志,旁蒐博采,如戴遂堂、李廌青、陳石閭、馬雷溪、曹楝亭、朱海愚、夢文子、尹望山、高章之、沈香馀、劉仙樵、王雪樵諸家詩集,罔弗購求。
其無刻本者,則借鈔之。
省內外友朋譚文藝喜購書,知孳孳此事,每代為留訪,馳書相告,且有舉以相遺者。
將伯相助,惠我良多,尤可感佩。
于是有金君息侯贈繆公蘭皋詩稿之事。
稿系寫本,得于海王村書肆。
時公之曾孫太史東麟先生正編輯遺稿,猶憾缺失。
余以息侯所贈者轉送先生處,俾以問世。
頃將付印,屬金鎧為序,不獲辭。
公號梅澥,別號蘭皋,沈陽人,以善書名。
能詩,精篆刻,工寫蘭。
早年隨宦江南,與陽湖洪稚存交最篤。
歸里后,更與錦縣金鑾坡、鐵嶺尚鐵峰、魏子亨、遼陽王義門、莊河多雯溪諸君時相唱和。
公詩不以錘幽鑿險為能,襟懷高澹,天籟自鳴,語語真摯,至情流露,能使讀者如見其人。
今幸東麟先生之誦揚先芬,昌明詩學,而金鎧以鄉(xiāng)里后輩,于搜訪文獻之馀,獲良朋之貺,俾不至鄉(xiāng)賢遺,稿終于散失。
益當振刷精神,專壹志趣,將吾鄉(xiāng)先輩著述遍事搜羅,俾其傳播,使后之學者不菲薄先民,而因以擴見聞。
奉為師楷,其于吾鄉(xiāng)之文化,或不無小補耶。
遼陽袁金鎧序。
夢鶴軒梅澥詩鈔·跋
捧讀大集見獵心喜因不揣固陋吟七律四章 【 詩錄于前】 繕寫呈上先生如果見許即以為題詞可也大集中佳處每不勝收擇其言尤雅者錄出非阿好也昔新城尚書為愚山作摘句圖仆之去取敢比阮翁而先生之詩何殊尚白五古如自吟述略周爽亭印譜七古如行路謠纂輯詩鈔自識石佛寺古松等作敘次詳明沈郁頓挫大有古人風緣篇幅太長不能備錄姑錄近體如干于左五言如客怨傳清笛閨情托遠砧明月入秋水遠鐘敲暮煙葉盡山容瘦苔枯石骨寒楊花不入水飛過小平橋涼露墜高樹素河明遠天白剩幽巖雪青飛遠岫煙不落言詮自然高妙都從韋柳門徑中過來七言如漫成云我嘆東風難作主拙鳩呼雨鵲呼晴暖日不消頭上雪清宵常憶夢中人獨酌云蝶夢自酣蛩自語鴉翻成陣雁成行書懷云明蟾當戶夜將半落葉打窗秋欲深即事云詩草為嫌輕費紙每裁簡尾入彫奩漫吟云方書不著醫(yī)貧藥人世虛傳避債臺詠武瞾云不似玉環(huán)貪作母清平一曲怨青蓮詠半山云青苗竟使蒼生困贏得人稱拗相公山村云一片閒云過山去入簾秋色遠峰多寄鐵峰云收花入硯香生筆把酒當軒月滿卮獨酌漫吟云人情冷暖黃金盡詩句蒼涼白發(fā)多夜坐云官釀初開陶令酒山園小熟戴公柑春郊即事云桑林雨霽鳩呼婦麥隴風和雉引媒夜坐漫吟云鬢雪不容詩筆掃愁城暫借酒兵開此例數(shù)十句雍容大雅寄意遙深要不愧作家手筆異日者輶軒下采收入詩筒未必不是一段韻事佳話不知先生以我為知音否也壽潛符芝敬識
夢鶴軒梅澥詩鈔·跋
夢鶴軒梅澥詩鈔者先曾王父助教公之所作也助教公性沖澹喜游佳山水幼侍先直牧公宦江南如金焦太湖胥江虎邱梅花嶺露筋祠以及言林虞墓二陸故居均為足跡所到雷塘瓜步猶后焉舉業(yè)之暇間為騷歌既秋試累見屈遂棄帖括專肆力于古工書翰善篆隸尤精寫蘭每作一花輒題一詩畫既以書法行之詩尤得蘭之趣時人有詩不如字字不如畫之評實則未窺三昧非篤論也蓋所為詩大旨本于敦厚溫柔不喜填用故實得味恒在語言之外皮傅者但以尋常目之誤矣集中纂輯詩鈔自識一篇已道其詳初從丹徒張秋渚江都賈漢庭游繼赴北闈遇陽湖洪稚存于王家營一見傾倒遂訂交同作吊谷城項王冢詩洪見贈有云邂逅得識張季鷹雅志不復矜飛騰其推重如此行年五十考補盛京官學助教官學接萃升書院近一時名士若錦縣金鑾坡鐵嶺尚鐵峰遼陽王義門吉林沈香馀咸奉為騷壇牛耳繼之者福介五符壽潛多雯溪倡和無虛日也魏子亨王雪樵最晚出尤泰斗視之九梅村聽雨樓兩集中并有崇獎之什獨孫笠山謂詩多山林氣其然豈其然乎國外人則朝鮮李魯山金清山李桐漁樸晚悟函牘往還時相贈答貢使道沈陽有不識繆蘭皋先生者至引為闕憾助教公本號梅澥以寫蘭故又號蘭皋云以乾隆丙子六月生道光辛丑六月卒年八十六著有夢鶴軒詩鈔二十四卷未梓為夫已氏借觀遂致散失所存者首尾不完之初訂本正編前六卷及續(xù)編后四卷又己亥未繕本一卷至嘉慶癸酉迄道光戊子并丁酉戊戌先后十八年之作胥付闕如矣共和癸亥入都齊先生照巖見示一函云書賈求價者仍正編前六卷也顧值昂用就家藏殘闕者鈔補歸之越乙丑原函竟入袁潔珊先生手展轉而仍歸 【 潤紱】 于虖噫嘻失而復得冥漠中豈真有主之者歟抑何巧也顧安所得如天之福已失之珠而盡還合浦哉蓋不勝馨香祝之將付石印用綴瑣言以志巔末共和丁卯曾孫潤紱謹跋
夢鶴軒梅澥詩鈔·跋
夢鶴軒梅澥詩鈔者,沈陽繆立莊先生之遺稿也。廿四編卷,比數(shù)花信之春風;一百馀年,莫仰冰壺之秋月。名句摘于卷尾,造鳳騰輝;大著富于等身,全牛莫覯。蕊舒花筆,宴預竹林。茅店鳴雞,壁寫和陶之句;金臺走馬,門停御李之車。披傭書東觀之編,刊投契北江之什。黃河遠岸,青桁遙山,一見心傾,十年齒長。凡倡酬之有作,悉典麗以無前。旗鼓相當,金聲玉振;沆瀣一氣,地角天涯。遺帙六篇,選為四卷。維名山之巨制,列遼海之叢書。惠播藝林,光垂桑梓。肉嘗一臠,即勝七日之香;詩靳五言,尚符長城之寄。因檢卷葹之集,用彰報李之詩。原字公儼,足徵。文獻,蓋先稱而后易,詎今是而昨非。恭校初成,謹綴數(shù)語。烏虖千年華表,慰遼鶴之重來;一夢滄桑,譜江梅而弄笛。歲次丙子,序屬仲春,徒河后學王暉謹跋。

人物簡介

三槐書屋詩鈔·序
文必徵實,詩貴憑虛。然運實于虛文之道,能通乎詩,則其詣絕而其境超矣。余未能詩,而酷好音韻,如陶靖節(jié)不解音律,興至撫琴,不自嫌其無弦也。廿年前,連城太翁館余于府上,時午亭公年未及望,以就外傳,遂疏款洽。迨今年己卯,其封翁復處余以西席,而午亭公適家居待銓,因得聞議論,識風采焉。暇以詩冊示余讀之,喜其清新刻露,絕無饾饤陳因之氣?;厮紨?shù)年前耳公之文名者久矣,孰知公之風雅!宜人如是乎。公作秀才時,乙丑在留都,迎鑾獻賦,與朝鮮奉使諸臣往復最久,酬和亦多。如樸慈庵、南濟卿、李學山、金清山者,莫不恨相見之晚。至若宏文館學士洪樗庵、尚書司郎高竹軒,臨別贈言,有觀君之才,及君之貌,絕非久留林泉下者,勉之勉之之語。然則人言豈欺我哉!年來東人之朝于京師者,凡遇錦人,尚思問公之起居,而公亦以遠不及見言之,常怏怏焉。夫氣類之感,不限方隅,而知遇之恩,多緣文字。人生患無知己耳,而公之為東人所器重如此,此豈鄉(xiāng)曲之譽所可同日而語耶?余謂公之事業(yè)文章,他日當更有進,此特其嚆矢云爾。 嘉慶二十四年歲次己卯榴月下浣,蕓亭劉鼎銘書。
三槐書屋詩鈔·序
鑾坡,字西侯,錦州鑲黃旗漢軍人,倜儻士也。肄業(yè)沈陽書院,天資穎邁,雄視文壇,與余訂交四年矣。丙寅春,余補官官學助教,學舍與院相望也。于是時相往來,更復唱和,因出所作詩相質。閱其雕章琢句,自具性靈,而詩人溫厚和平之意,盎然流露于楮墨間。異日者飛黃騰達,鼓吹休明,為吾鄉(xiāng)振興風雅,而啟迪來茲,殆其人乎,殆其人乎。歸其詩并志數(shù)語于首簡。 嘉慶十一年歲次丙寅九月二十有三日,沈陽繆公恩梅澥氏題于夢鶴軒之南窗下。
三槐書屋詩鈔·序
人之富貴貧賤,莫不有命存焉。
至于學識之淺深,似非氣數(shù)之所得而拘也。
而余則以為人之愚智與人之窮通,皆若有命存焉,而非可以預必也。
何則?
人有意于為學,而苦于無自,及得一二良師友,而處之非其地,遇之非其時,雖欲從之,末由也。
又有一人焉,未嘗知學之為貴也,而有一二良師友為之誘掖之,獎勸之,其人亦漸與之,化而不自知。
至于生非其地,事非其為,而適然相遇,以至于多聞多見,而實非從前意料之所及者,是豈偶爾者哉?
嘉慶己未,余赴沈陽應童子試,與梅澥先生相遇于治中署前,見其春風和氣,心識為有道人也。
乃蒙垂訊,遂同請謁。
時以同試故,并晤其二公子焉。
及余已游庠頻年,肄業(yè)于書院,而梅澥又補官于右翼助教,花晨月夕,時親就正。
猶憶爾時日從事于帖括,于聲律,初非真知篤好,乃以公之獎勸與公之誘掖,若迫我而為之。
又有尚鐵峰、沈香馀二君子,相為先后。
余雖簡陋荒蕪,難比諸萬一,然而不畏難,不自是,是亦無棄予者焉。
今梅澥年近古稀,將己衰老,余亦久不獲睹顏色,即鐵峰香馀亦相處離索,求其日事切劘,如曩日之集思廣益,豈可得耶?
又況人事日多,記性日拙,中夜自思,良可浩嘆。
比之人亦孰不欲富貴,然而一命之榮,數(shù)金之蓄,欲求多焉,而卒未能,是固無如命何也。
因刪錄舊草,追憶往時,覺此景如昨,已難回首,自非忘情,能無盛衰之感,與今昔之慨乎?
道光二年歲次壬午六月中浣,午亭金朝覲,書于京邸。
三槐書屋詩鈔·跋
先高祖午亭公手寫三槐書屋詩鈔四卷,早歲為親串蕭某所假,雖先君子不知也。嗣以諸父過其家,獲睹是書,歸以語芳。芳驚喜,急請索回,幸未污損。歲辛未,游沈陽,藏之行篋,適繆太史東麟公自山左來。太史者,詩鈔中繆公梅澥之曾孫也,于芳有通家之誼,因請為序,以付手民。詩卷甫投,而有九月十八日之變,芳倉猝西奔,太史亦去。沈陽非但剞劂無日,即此卷之有無,亦不可知矣。踰年歸,詢知太史所在,具函存問,得悉此卷無恙。惟太史則以年老力衰,寄回原詩,辭不為序。沈陽有刊行遼海叢書之議,芳以為言,承允刊入,屬芳校其字。芳以先高祖不朽之盛事,自此乃不朽也,因忘其庸愚,欣然從事。??奔犬?,并識其始末如此,俾知撰述者固匪易,保存者亦不可忽云。癸酉冬,義州金景芳謹記。
維基
金朝覲(1785年—1840年),字西侯,號午亭,一號鑾坡,內務府鑲黃旗漢軍人。嘉慶戊辰科舉人,辛未科進士。歷任四川雅州府榮經(jīng)縣知縣,崇慶州知州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