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楊文會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10 首
二月二日 其二 清 · 袁枚
七言絕句
兩家爭把壽星迎(又愷侄、楊仁山世講。),兩只花船載酒行。
同到觀音山下泊,蓮花座上祝長生。
丁酉秋,余游南昌翠巖寺,已傾圮,僅馀數(shù)椽,遇廬山至善禪師棲息于此,年八十四矣。專修凈土,每日誦佛號二萬聲,數(shù)十年不輟。余諷以接引后進,慮有未備,而禪師殷勤懇到,勸余念佛,真可謂善者機也。其念佛之法,標舉《普賢行愿品》,以念念相應(yīng)為主,異于散心念佛者。邇來支那末法不絕如線,至善與石埭楊仁山居士,蓋其卓卓者矣。
持誦佛號念相應(yīng),此境原通上下乘。
掛屩楓前感今昔,何緣得遇雁門僧。
石埭楊仁山居士文會,深通釋典,廣約同志重刻《釋藏》,又與日本僧南條文雄約,凡宋以前經(jīng)典著述未入《大藏》,日本有之而支那闕佚者,寄歸刊布,得千馀卷。如隋智者之臺宗、唐一行之密教,皆鴻寶也。慧鐙留照,于斯可信,任荷大法,非君而誰?余與交十年,嘆為古德。又且歷游歐土,精研西學(xué),多聞好善,望之盎然。專習(xí)華嚴賢首宗派,兼修凈土往生之愿,當自踐之。然豈徒蓮宗之嫡子,要為金粟之功臣也已。
獅子身蟲自吃肉,百年象教將沉湮。
佛門倘有策勛簿,君是白馬馱經(jīng)人。
火劫冰期接混茫,小之陵谷巨滄桑。
有形潛逐人心改,創(chuàng)世誰憐我主忙。
明日觀身已非昨,微生歸命向何方。
文殊師利維摩詰,隨順重開大道場。
文殊師利維摩詰,一一云中自出音。
各各分途戒定慧,亭亭三界去來今。
乾坤尚燬易何有,神鬼不知心所深。
愿為恒沙留莂偈,依然建業(yè)暮鐘沈。
而為上首普觀察,承佛威神說頌言。
一任血田賣人子,獨從性海救靈魂。
綱倫梏以喀私德,法會極于巴力門。
大地山河今領(lǐng)取,庵摩羅果掌中論。
厚地高天萬想澄,并澄亦遣想何曾。
名言景教演三一,知覺治心論級層。
密印自持百鬼穴,現(xiàn)身猶是半跏僧。
儼然未散靈山會,智者而還續(xù)此鐙。
楊仁山居士聽說法 清末至民國 · 陳三立
五言律詩
車馬喧馳道,人天有寤歌。
初尋居士語,烏鵲散庭柯。
大地不知處,萬靈相與過。
病為眾生病,已悟病維摩。
老向一切佛,夢中開錫蘭。
為言菩提樹,枯盡忽糾蟠。
西去飾徒眾,東歸飛鷲鸞。
光明還震旦,初念已?漫。
宜黃歐陽鏡芙學(xué)佛于楊仁山居士之門有年矣,焚修精進,無異枯僧。居士既蛻化,而經(jīng)論刊布未竟,鏡芙乃走關(guān)隴,就同參蒯生,獲資歸,完居士之悲愿遺畫焉。一日相過話故舊,寫示留隴上諸詩,喜其奇宕,賦餉一篇。
莘莘學(xué)佛子,久棲不二門。
授記古德前,悲淚洗垢昏。
十載卻葷酌,孤探天地根。
宿業(yè)堆物象,吐作虛空塵。
導(dǎo)師倏埋照,經(jīng)帙倚刊存。
焉得金布地,終煩火傳薪。
絕續(xù)一大事,挺起扶法輪。
掉頭走關(guān)隴,云月隨崩奔。
履穿虎豹窟,衣破荊棘痕。
荒漠黃沙飛,手拂楊枝春。
邊城躋凈域,藹藹道侶親。
咄嗟滿囊篋,壓馱歸裝新。
至今雨花廬,再見宗風(fēng)振。
長案聚指爪,梨版縱橫陳。
日疲校讎役,薰炷吹儒巾。
過我話無始,高篇復(fù)璘彬。
文字出劍戟,恐剸迷途魂。
對子怪且嘆,試技疑眩人。
萬緣自推轉(zhuǎn),萬蠕自吟呻。
生天亦安之,守死嚌其真。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