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佐賢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2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渠陽送竹朋醇夫歸粵東 其一 (甲申、乙酉) 清 · 祁寯藻
五言律詩
故國頻年夢,他鄉(xiāng)送客心。
秋風(fēng)一吹去,滄海萬重深。
佩有靈均草,囊空陸賈金。
自憐衡浦雁,無計逐南禽。
渠陽送竹朋醇夫歸粵東 其二 (甲申、乙酉) 清 · 祁寯藻
五言律詩
舊日浮查路,孤帆出嶺云。
峽僧曾識我,瀧吏又逢君。
紅樹秋江見,青鐙夜雨聞。
蠻鄉(xiāng)樽酒地,離思各紛紛。
洪江放舟再送竹朋醇夫(甲申、乙酉) 清 · 祁寯藻
五言律詩
夜涼閉官閣,初日開林霏。
風(fēng)軟水無骨,草長山有衣。
勞人且暫息,游子行將歸。
把酒問三老,得魚何處肥。
五羊城郭萬花莊,云母屏風(fēng)牡蠣墻。
海市人家巢翡翠,山村兒女醉檳榔。
橫樓蠻榼宵開宴,古寺訶林晝納涼。
偏我勾留緣太淺,荔枝紅過未橙黃。
竹朋以詩草見質(zhì)賦答(癸未、甲申) 清 · 祁寯藻
七言律詩
一卷新詩當(dāng)記程,某山某水說分明。
直從珠海天邊路,唫到桃源洞口行。
庾嶺寒花應(yīng)入夢,楚江春樹也關(guān)情。
他時載向篷窗去,莫笑歸裝似紙輕。
著書君笑長卿渴,招客吾思匡鼎來。
忽枉新篇爭入眼,更呼濁酒為添杯。
看花莫惜三春過,埽徑還聞二仲陪(頃聞令弟自粵西來。)。
病退便須謀后約,南堂早晚藥欄開。
曾受彭鏗舊研田,欲尋黃石已飛仙。
白頭剩有春明客,略記城南幼學(xué)年。
⑴ 左田研,文勤贈壹齊,再傳及余。此卷成時,余甫十歲。
當(dāng)時臘酒對春盤,染翰聯(lián)吟興未闌。
老輩風(fēng)流今眼見,已過五十六消寒。
一編三絕畫書詩,小景尤工是大癡。
試把晚菘園并看,十年前憶出山時。
按:內(nèi)府綿紙本,高五寸五分,長三丈八尺,董文恭題「消寒積玉」四字。書舊詩者,彭文勤、劉文清、朱文正,又戴文端書丁亥消寒江右諸老輩和文勤詩并文端和作,趙謙士(秉沖)書其先人詩,黃勤敏師舊作并和文勤《冬庖八詠》,李云松(堯棟)、蔡生甫(之定)、陳雪香師、周石芳(系英)、陳伯恭(崇本)、余秋室(集)、錢裴山(楷)、陳荔峰(嵩慶)、曹山甫(德華)、法梧門(法式善)、周載軒(厚轅)諸先生和詩并舊作。畫者惲廷楫梅花、勤敏師唐花四種。又消寒七事,張船山(問陶)松竹,秋室日長添線,裴山雪景,馬秋岳(履泰)雪意并跋附一絕句。文勤復(fù)間錄小詩于諸作前后。時嘉慶歲在壬戌、癸亥之間,老輩風(fēng)流勝事,令人遠想慨然。今藏山左李竹朋太守家。(并記。)
⑴ 余藏壹齋師癸酉歲早梅晚菘小幅,此則十年前初被薦入直懋勤殿時作也。
黃侯嵩洛游,訪碑自開元。
杖策汜水東,山勢橫蜿蜿。
遂叩崇高門,取徑由轘轅。
少林倚少室,面壁初無言。
石闕何岧峣,篆刻遺荒原。
森森漢時柏,劫火不敢燔。
尚疑啟母石,秘簡緘玙璠。
岳祠鎮(zhèn)中央,眾峰四屏藩。
石淙下無地,上接天池源。
黃蓋間積翠,塔幢連頂蹯。
玉笙出緱嶺,鸞鳳鳴且鶱。
盧君舊草堂,武子(虛谷。)新山軒。
千載有同調(diào),幽澗琴潺湲。
石交榻頻下,勝彼稚與蕃。
洛陽名跡多,白馬雄祇園。
龍門香山間,樂天昔攀援。
北邙望太行,丹翠秋陽暄。
歸途及冬朔,去時籬菊繁。
氈蠟留手痕,一洗沈埋冤。
蓬萊老仙吏,畫鹿雙輪轓。
岱圖世并傳,墨采騰龍鹓。
竹朋得其龍,觀齋闖其樊。
謰謱為題句,幸止廿四番。
向禽儻作繪,五岳詞更煩。
自嘲復(fù)自解,坐客且莫喧。
詩境倡先聲(每圖覃溪先生皆有題記。),諸老和篪塤。
近者何太史,健筆埽詞垣。
況從泰華還,飛屐天風(fēng)掀。
峨眉瓦屋吟,口海波瀾翻。
周旋壇坫側(cè),其敢屬櫜鞬。
操觚且急就,聊以志弗諼。
臥游吾老矣,猿叟真如猿(子貞晚號。)。
節(jié)錄廿四畫記:開元寺(鄭州城西),等慈寺(汜水東關(guān)二里許),轘轅(關(guān)。一名?嶺口,在少室北,登嵩境始于此),少林寺(少室五乳峰下),少室石闕(邢家鋪西荒原),嵩陽書院(太室南麓門外,有漢柏二株),開母石闕(崇福宮東數(shù)十步,闕北啟母石高三丈,廣如之,疑星隕也),中岳廟(嵩山黃蓋峰之陽,廟前太室神道雙闕),石淙(城西四十里平洛澗,于此間想見盧鴻草堂之勝),會善寺(積翠峰下,門前銀杏、翠柏甚古),嵩岳寺(嵩陽觀右),緱山(緱氏山,在偃師城南,一峰隆然,嵩、少諸峰三面環(huán)列,誠仙境也。武后升仙太子碑題目一行,碑陰上半皆薛稷書),小石山房(偃師武虛谷得晉征東將軍劉韜碣,因搆小石山房),平等寺(寺址在義井鋪北洛陽界荒原),白馬寺(洛陽,寺有方塔),大覺寺(東魏大覺寺碑,韓毅書,武虛谷得于洛陽城東四眼井,僅存篆額),龍門山(洛陽城東三十里),老君洞(龍門南),伊闕(洞壁刻經(jīng),明人鑿「伊闕」二大字壓其上),奉先寺(老君洞北),香山(伊水之東,自龍門舟渡,沿山而登,寺有白樂天栗主),邙山(嵩洛歸途過此,及巔,見黃河如帶,南瞻嵩岳,北眺太行,輿人指宋八陵,隱隱可見),太行秋色(渡河至孟縣,出城東返,無日不見太行山色,秋樹丹黃,真畫境也),晉碑(晉太康十年太公呂望表,盧無忌文)。嘉慶元年九月,自開封至嵩洛。十月,經(jīng)懷慶、衛(wèi)輝東還。往返四十日,得碑四百馀種。游屐所經(jīng),成此廿四圖,以志快幸。錢唐黃易。
共 2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