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倭仁

相關(guān)人物:共 14 位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04—1652 【介紹】: 明末清初湖廣武陵人,字孝緒。明崇禎十六年進士。清順治初授檢討,累官秘書院學(xué)士,任會試主考官,被劾降職。少通兵法,旁及神仙方技,后專治理學(xué)。有《助庵語類》、《明善堂集》。
晚晴簃詩匯·卷二十二
胡統(tǒng)虞,字孝緒,號此庵,武陵人。明崇禎癸未進士,改庶吉士。入國朝,授檢討,官至秘書院大學(xué)士,降秘書院學(xué)士。
維基
胡統(tǒng)虞(1604年—1652年),字孝緒,號此庵,湖南武陵人。
明末清初理學(xué)家、官員。
胡統(tǒng)虞七歲入塾,讀書過目不忘。
崇禎六年(1633年)舉癸酉科湖廣鄉(xiāng)試,崇禎十六年(1643年)舉癸未科進士。
授翰林院庶吉士。
不久,李自成攻破京師,胡統(tǒng)虞被執(zhí)。
隨即清軍入關(guān),胡統(tǒng)虞改名換姓,南逃至順天府固安縣。
清廷下詔以原官起用,胡統(tǒng)虞固辭不受。
大學(xué)士范文程親攜厚禮前往邀聘,并稱:“統(tǒng)虞,今之許衡也,不可失。
”最終,胡統(tǒng)虞被強拉進京,授國史院檢討職。
清順治三年(1646年)充會試同考官。
同年八月,充順天鄉(xiāng)試正考官。
次年,破格拜為國子監(jiān)祭酒。
順治六年(1649年)纂《太宗文皇帝實錄》,任副總裁。
同年拜秘書院學(xué)士,教習(xí)庶吉士。
順治九年(1652年)充會試正考官。
試后有士子不滿,會元程可則等功名被削,胡統(tǒng)虞降六級調(diào)用。
四月,降補秘書院侍讀學(xué)士。
同年十一月,在官邸病卒。
身后未遺一金,唯有圖書千卷。
棺槨均由門人籌備。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5—1709 【介紹】: 清湖北孝感人,字敬修,一字青岳,號素九、愚齋。順治十五年進士。授檢討,遷國子監(jiān)司業(yè),進弘文院侍讀??滴醭?,以直言為鰲拜所嫉。鰲拜敗后,任翰林院掌院學(xué)士,為經(jīng)筵講官,深受器重。超授武英殿大學(xué)士,旋以故罷官,后又再起為東閣大學(xué)士。四十二年,以年老解機務(wù)。四十五年去官。卒謚文端。生平潛心理學(xué),有《閑道錄》、《經(jīng)義齋集》等。
晚晴簃詩匯·卷二十八
熊賜履,字敬修,又字青岳,號愚齋,孝感人。順治戊戌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官至東閣大學(xué)士,太子太保。謚文端。有《澡修堂集》。
維基
熊賜履(1637年1月28日—1709年),字敬修,一字青岳,號素九,別號愚齋,湖北孝感人,祖籍江西南昌,明末清初理學(xué)名家、官員,官至東閣大學(xué)士兼吏部尚書。
以康熙帝老師的名義,曾經(jīng)拉攏過顧炎武,有書簡往來。
孝感熊氏為望族。
父熊祚延是明末生員,曾組織團練,不屈而死。
張獻忠入湖廣時,熊賜履家中數(shù)十口被殺,熊賜履隨母活命。
順治丁酉科二名舉人,順治十五年(1658年)會試七名,熊賜履中式三甲進士,選為庶吉士,散館授檢討。
歷任國子監(jiān)司業(yè)、弘文院侍讀,康熙七年(1668年)官秘書院侍讀學(xué)士。
康熙十四年(1675年),以熊賜履“素有才能,居官清慎”,升武英殿大學(xué)士。
康熙十五年(1676年),因內(nèi)閣票擬嚼簽案回籍,后寓居江寧府(今南京)清涼臺,在家閑居十余年,與畢嘉密切來往。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召任禮部尚書。
時人謂“以王佐之才,為圣天子輔,啟心沃心,興起鴻業(yè),天下莫不想望其風(fēng)采。
”熊賜履師宗程朱理學(xué),提倡“非《六經(jīng)》、《語》、《孟》之書不得讀,非濂、洛、關(guān)、閩之學(xué)不得講。
”抨擊王守仁之“心學(xué)”,認為“陽明之于圣學(xué),只是胡說亂道而已?!?。
康熙帝曾說:“許三禮、湯斌、李光地俱言王守仁道學(xué),熊賜履惟宗朱熹,伊等學(xué)問不同”。
熊賜履曾攻擊李光地“不識一字,皆剽竊他人議論”。
而李光地則說熊賜履“不講學(xué)問,但以明末門戶人語說過”。
康熙帝對漢臣之間互相傾軋不滿,說:“許三禮參徐乾學(xué)薦舉熊賜履,往者皆言熊賜履不好,今見朕起用熊,又言熊賜履好……熊賜履所作《日講四書解義》甚佳,湯斌又謂不然。
以此觀之,漢人行徑殊為可恥。
”康熙四十年(1701年),康熙帝與太子胤礽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熊賜履多次請求解任。
康熙四十二年四月,再上疏請求離任,帝許其以原官解任,但仍令食俸。
康熙四十八年九月初二日,江寧織造曹寅奏報熊賜履病故,稱其“于八月二十八日未時病故”。
兩江總督噶禮前往吊唁,“見其家窮,故以奴才盤川銀與之,以資喪事”。
康熙六十年(1721年),康熙帝追懷故人,稱:“每念舊勞,不忘于心”。
熊賜履有子三人,熊志伊、熊志契、熊志夔。
熊賜履逝世多年后,康熙帝曾讓蘇州織造李煦查看上元縣熊家情形,并派人照顧。
當時,四十一歲的長子熊志伊“言語顛倒,悲喜不常,所患痰病未愈”。
年僅九歲的次子熊志契、八歲的三子熊志夔隨生母龔氏生活,與兄長熊志伊分居。
李煦“至江寧織造衙門宣示諭旨,著曹頫照看熊賜履之子”。
著有《經(jīng)義齋集》、《學(xué)統(tǒng)》、《閑道錄》,《學(xué)規(guī)》等。

人物簡介

維基
秦宗游,字逸少,浙江省紹興府山陰縣(今浙江紹興市)人,清朝翰林、庶吉士,康熙十八年(1679年)二甲第三名進士,歷任翰林編修、國子監(jiān)司業(yè),官至正六品的翰林院侍講。
父親為輝縣知縣秦長春,師從明末清初理學(xué)大家孫奇逢。
并且曾經(jīng)擔任閩浙總督李之芳的幕僚。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73—1750 【介紹】: 清江西臨川人,字巨來,號穆堂??滴跛氖四赀M士,由編修累官內(nèi)閣學(xué)士。雍正間歷任廣西巡撫、直隸總督,以參劾河南巡撫田文鏡得罪下獄。乾隆初起授戶部侍郎。治理學(xué)宗陸王。言政事推崇王安石,對世傳事跡有所辨正,為蔡上翔《王荊公年譜考略》所取資。有《穆堂類稿》及續(xù)稿別稿、《陸子學(xué)譜》、《朱子晚年全論》、《陽明學(xué)錄》、《八旗志書》等。
晚晴簃詩匯·卷五十八
李紱,字巨來,號穆堂,臨川人??滴跫撼筮M士,歷官內(nèi)閣學(xué)士。有《穆堂類稿》、《續(xù)稿》、《別稿》。
清詩別裁集
字巨來,江西臨川人??滴跫撼筮M士,官至戶部尚書。著有《穆堂初集》。○穆堂來吳,問字于匠門,而學(xué)問各有所得,匠門主溫雅,穆堂主闊大也。詩品不加修飾,亦復(fù)自見風(fēng)標。
維基
李紱(1673年—1750年),字巨來,號穆堂,江西臨川縣城南上橋寺石芝園人,清朝理學(xué)家。
李紱早年喪父,家貧,自幼聰穎,有神童之譽。
科場頗為困頓,二十四歲錄生員,四次鄉(xiāng)試不售。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中式戊子科江西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聯(lián)捷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
康熙六十年(1721年),擔任會試副考官。
有落榜舉子聚眾鬧事,遭御史舒庫彈劾,以“隱匿不奏”罪免官,貶至永定河做河工。
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李紱被召還原職并署理吏部侍郎,半年后遷任兵部。
其間又被派往山東、天津處理漕運事宜。
一生為官正直,體恤百姓。
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任廣西巡撫。
雍正四年(1726年)授任直隸總督。
不久因劾河南總督田文鏡橫行鄉(xiāng)里,但田文鏡反告李紱與謝濟世、蔡珽結(jié)黨營私。
是年,九阿哥允禟被囚禁在保定,李紱將允禟關(guān)押在高墻內(nèi),嚴加看管。
不久允禟病死,有謠言說李紱受雍正之命殺害了允禟。
李紱曖昧其事,上奏允禟腹瀉,幾天后遽死。
李紱被免除直隸總督,改任工部右侍郎。
新任直隸總督宜兆熊劾知府曾逢圣、知縣王游虧空錢糧,此兩人都是李紱所推薦。
廣西巡撫奏天河縣發(fā)生劫獄案,是李紱在廣西任內(nèi)未完之案;又有土司羅文剛糾眾抗官,也是李紱怠忽所造成。
雍正五年(1727年)以營私議罪二十一條,身系獄中,在獄中整日讀書,縛至刑場,面無懼色;后為雍正所赦。
出獄后奉敕主修《八旗通志》、《廣西通志》、《畿輔通志》等。
乾隆年間以內(nèi)閣學(xué)士致仕。
李紱學(xué)宗陸象山,著《陸子學(xué)譜》、《朱子晚年全論》、《陽明學(xué)錄》諸書,力圖調(diào)和朱陸“尊德性”與“道問學(xué)”之說。
李紱一生勤于治學(xué),尤通史學(xué),對王安石變法有所辨正,學(xué)者蔡上翔寫《王荊公年譜考略》一文多引其說。
另著有《春秋一是》、《穆堂類稿、續(xù)稿、別稿》。
另外他曾經(jīng)寫過《書辨奸論后》一文,認為北宋時期作者標明蘇洵的《辨奸論》一文,是邵伯溫偽托蘇洵之名而寫的。

人物簡介

維基
張景星(?—?),字行之,江西奉新縣人。
清朝理學(xué)家、政治人物。
乾隆十年(1745年)進士。
歷官河南魯山縣知縣。
后主講南陽衍疇書院。
與姚培謙、王永琪編選《元詩別裁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78—1861 【介紹】: 清湖南善化人,字鏡海。
嘉慶十四年進士。
道光間為廣西平樂知府,設(shè)五原學(xué)舍教瑤民讀書。
鴉片戰(zhàn)爭時,在太常寺卿任,劾琦善、耆英等誤國,直聲震天下。
后致仕南歸,主講金陵書院。
咸豐初,還湖南。
學(xué)宗程朱,倭仁、曾國藩等皆從問業(yè)。
有《朱子年譜考異》、《學(xué)案小識》、《畿輔水利備覽》等。
晚晴簃詩匯·卷一二一
唐鑒,字鏡海,善化人。嘉慶己巳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歷官江寧布政使、太常寺卿。謚確慎。有詩文集。
煜綸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宗室煜綸(1805年9月14日—1862年5月28日),嘉慶十年七月二十二日卯時-同治元年五月初一日酉時),字星東,又字子常。
清朝遠支宗室正紅旗第二族載字輩。
道光十七年(1837年)中式丁酉科宗室鄉(xiāng)試舉人。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式甲辰科宗室會試第一名,殿試位列第三甲第二十六名同進士出身。
選翰林院庶吉士。
二十五年(1845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檢討。
升翰林院侍講。
二十七年(1847年)五月,因考試翰詹各員考列三等,降為編修。
二十八年(1848年),升侍講。
七月,以侍講兼充幫辦院事,后改辦理院事。
庶常館提調(diào)官。
四月,轉(zhuǎn)翰林院侍讀。
二十九年(1849年)三月,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
以右庶子充日講起居注官。
三十年(1850年)七月,調(diào)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
咸豐二年(1852年)五月,考試翰詹各員考列二等,獲賞大卷?袍料一疋。
四年(1854年)三月,升翰林院侍講學(xué)士。
十二月,轉(zhuǎn)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充文淵閣直閣事。
五年(1855年)五月十四日,擢太仆寺卿。
停辦理院事、庶常館提調(diào)官。
九年(1859年)五月二十日,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派充己未科四川鄉(xiāng)試正考官。
九月二十二日,授盛京兵部侍郎。
十年(1860年)三月,奏報驛站馬乾車價銀兩前經(jīng)被劫現(xiàn)無著落情形。
獲派會同倭仁、景霖審辦盛京刑部司員得贓賣放盜賊一案。
四月,與倭仁共同奏報陵寢各處工程完竣、獲派驗收,并查明年終具奏未結(jié)各案、漏敘兩案情形。
十二月,奏報審明已革驍騎校被參各款并承審司員分別定擬緣由。
十一年(1861年),以盛京兵部侍郎管理移居盛京宗室事務(wù)。
五月,奏報審明盜案。
六月,調(diào)查奏報驛站接遞文報遲誤情形。
七月,奏報覆審交辦盜案。
十二月,與盛京將軍、副都統(tǒng)、各部侍郎聯(lián)名奏謝天恩兵部遞到同治帝登極頒示天下恩詔事。
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十二日,開缺去職。
五月初一日卒,年五十八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09—1868 【介紹】: 清安徽桐城人,初名士超,字魯生。
理學(xué),嘗與霍山吳廷棟、大學(xué)士倭仁往復(fù)論學(xué)。
有《毋不敬齋全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13—1881 【介紹】: 清江蘇興化人,字伯簡,一字融齋。
道光二十四年進士,官至左中允。
大學(xué)士倭仁以操尚相友重,論學(xué)則有異同。
自子史、天文、算法、字學(xué)、韻學(xué),無不通曉。
論文藝尤具卓識。
晚主講上海龍門書院。
有《持志塾言》、《藝概》、《昨非集》等。
詞學(xué)圖錄
劉熙載(1813-1881) 字伯簡,號融齋。室名古桐書屋。江蘇興化人。晚清經(jīng)學(xué)家、批評家。道光二十四年進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咸豐三年奉命值上書房,為皇室子弟講學(xué)。咸豐十年英法聯(lián)軍入北京,"官吏多遷避,熙載獨留。"隔年赴武昌任江漢書院主講。同治三年任國子監(jiān)司業(yè),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廣東學(xué)政。同治六年應(yīng)敏齋聘請,講學(xué)于上海龍門書院,光緒六年夏天,因疾返歸故里。熙載一生以治經(jīng)學(xué)為主,詩、賦、詞曲、書法、聲韻、算術(shù)無不通曉。有《藝概》、《昨非集》、《四音定切》、《說文雙聲》、《古桐書屋六種》、《古桐書屋續(xù)刻三種》。
維基
劉熙載(1813年2月25日—1881年),字伯簡,號融齋,江蘇興化人,晚清經(jīng)學(xué)家、批評家。劉熙載生于嘉慶十八年正月癸巳(1813年2月25日)。十歲喪父,數(shù)年后又喪母,篤行力學(xué)。道光十九年(1839年),赴南京鄉(xiāng)試中舉。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春,赴北京參加會試,中進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咸豐三年(1853年)奉命值上書房,為皇室子弟講學(xué),帝書“性靜情逸”賜之。咸豐六年,年終考績,二樂察,名列一等,記名以道府用。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lián)軍入北京,“官吏多遷避,熙載獨留?!焙忠矸Q他“貞介絕俗”。隔年赴武昌任江漢書院主講。同治三年(1864年),補國子監(jiān)司業(yè),同年秋,補左春坊左中允,出督廣東學(xué)政,作《懲忿》、《窒欲》、《遷善》、《改過》四箴,“進諸生而訓(xùn)之,如家人父子”。同治六年(1867年)應(yīng)敏齋聘請,講學(xué)于上海龍門書院,至光緒六年(1880年),前后十四年,“每五日必一問其所讀何書,所學(xué)何事,講去其非而趨于是。丙夜,或周視齋舍,察諸生在否?!?,時人譽之為“以正學(xué)教弟子,有胡安定風(fēng)?!惫饩w六年(1880年)夏,因疾返歸故里。晚年自稱“于古人志趣,尤契陶淵明。其為學(xué)與教人,以遷善改過為歸,而不斤斤為先儒爭門戶。”光緒七年二月乙未(1881年3月2日),卒于古桐書屋?!?a target='_blank'>清史稿》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14—1874 【介紹】: 清廣東順德人,字星齋,號椒生。
道光十五年進士。
授編修。
咸豐間歷吏、刑、戶部侍郎。
同治間官至戶部尚書。
卒謚文恪。
學(xué)宗宋儒,與倭仁有北倭南羅之目。
有《集義編》、《孔子集語》等。
晚晴簃詩匯·卷一三八
羅惇衍,字椒生,順德人。道光乙未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戶部尚書。謚文恪。有集《義軒詠史詩》。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