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讀體

相關(guān)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雜識篇第十之四
釋續(xù)燈,字彌嵩,號頑叟。
姓鄭氏,孝昌人。
幼從廣化頓悟薙染,受具戒于華山見月體律師,得法于岳麓肺山檀,遂繼其席。
拈槌之馀,坐嘯峰麓,湘水環(huán)回,夕陽西下,帆歸天際,澤畔行吟,觸物成韻,翛然迥出之資,非尋常所及,沈吟八載,詩境禪悅,俱入妙品。
遷居南岳中庵及清涼寺中庵,居七十二峰之中。
昔大錯老人卜筑于此,其賦詠為楚南所傳誦,而續(xù)燈避亂其間,每一登眺,山鳴谷應(yīng),偶有所得,稱口而哦,有《南岳山居詩》三十韻,自東至咸,一韻一篇,及《中庵后草》數(shù)十篇,《南岳海云詩》十首。
昔人謂其雄奇古樸,直逼少陵,蓋以虛靈之質(zhì),寫浩瀚之境,如云舒風卷,不可端倪。
其《岳麓山居詩》為次南澗法雨大師韻者數(shù)十首,蒼涼幽峭,清醇淡遠之意,皆獨杼機軸,暗逗針鋒,隨所見聞,俱成義諦。
蓋其胸中圓明湛定,興會所屬,自然成響。
今錄其五言古詩,與禪旨親切者,如《聽鳥》云:“春晴花欲然,山晝靜如徹。
側(cè)耳坐茅檐,細聽鳥能說。
鳥語夫何為,獨使我心悅。
所吐無煩囂,喃喃照冰雪。
人口多雌黃,愛惡恣其轍。
訛言亂友朋,讒言陷忠烈。
未若杜宇心,生成一片血。
所惜知音希,空使寒光裂。
”《惜鸚鵡鳥篇》云:“鸚鵡鳥之俊,羽毛亦足奇。
羽毛不足羨,爾乃工言辭。
賈客愛金寶,遠販關(guān)西陲。
江南尚華美,高價來京畿。
公子見之笑,未惜囊中資。
得之不輕易,銀籠懸高枝。
肉食恐不屑,呼童打蟲兒。
美人畏言語,計害心離披。
托意挽釵釧,擾亂清油絲。
強悍罵公子,畜此胡爾為。
背里謂奴婢,碎羽滅毛皮。
細詢所憾故,母乃徇其私。
鸚鵡竟何罪,美人良足悲。
”《荒年賣兒行》:“去年禾盡死,今年禾尚遲。
米價日騰貴,戶市爭糠秕。
東南軍餉急,秋賦當夏支。
雖有升斗粟,又為官納之。
東家不可貸,西家不可移。
入門控饑婦,躊躇欲賣兒。
兒去口亦去,兒饑我更饑。
與其死共處,不若生別離。
將兒出門去,得粟淚垂垂。
”又《雪中古意》:“巖寺繞冰花,鐘聲碎寒玉。
榾火無全威,凍云驅(qū)不出。
面壁擬高山,衲服蒙頭入。
誰復乞安心,夜深門外立。
”調(diào)高格古,韻遠意深,使讀者灑然。
壬戌長沙觀察趙云、岑方伯、薛梁翁、中丞泰巖丁公,皆樂為之助,重興岳麓,有《三會語錄》若干卷,均刋行于世。
世壽五十九,僧臘四十七。
寂于康熙庚午六月二十九日,掩靈骨于舍利塔上,得法弟子文惺為之銘。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明律篇第四之三
釋真賢,字獨愚,泗州人,寶華見月弟子也。
賦性簡約,敦崇實行,外內(nèi)典籍,靡不博覽。
尤精于教觀,深得楞嚴之旨。
自稟具千華,究心三學,凡所傳集,貫澈精微。
故分座演法,稱為律匠。
有行僧藍盂者,建齋僧館于楚州古枚里,謀之漕督帥中丞,擴張舊址,聿宏戒法,請賢住持,帥公欣然允許,改僧齋為大悲院,仍施膳僧田地,豁免差役。
賢既戾止,初闡教乘,遂建戒幢。
大淮南北,律學昌明,自賢始也。
然經(jīng)營伊始,不過數(shù)楹,饑饉之馀,艱窘莫支。
賢殫心造筑,精誠感發(fā),檀護頻來施舍,相繼卒立,叢林殿堂廊廡,罔不完備。
又念止作二持,末法津梁,律門向?qū)?,必入大歲,庶不負著述苦心,并晰鏡磚疑議。
因發(fā)憤往京師,留居待時,將達所志,而積勞成病,終不服藥,謂幻化空體,聚散不常,何勞人事。
唯棲心凈土,超然善化。
弟子遍知正奉靈骨歸。
世壽、僧臘殊無可考。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明律篇第四之四
釋興祥,字桂昌。
姓熊氏,吉安人也。
母?老僧投錫,驚寤而生。
幼好靜坐,性根不凡。
年近富強,父母并逝。
遂北游淮郡,剃度于菩提社隱名,受具于寶華山見月,尋依極樂湛一。
荏苒十載,忽焉辭去,南參報恩大覺國師。
凡名山大川,流覽幾遍。
或謂:“風塵奔走與匿跡潛修,兩相縣殊,不知道無不在,感無不通,動即靜機,事為心印,其中真諦,非可泛測。
”祥胸無蘊宰,故自去來,而不方物。
后還山,力般舟行百日,豁然超曠,會委逢源,不可埃岸。
適有不器禪士,來自都門,謂:“念佛不離參禪,參禪不礙持戒,百千三昧不出心地一法。
”祥即恍然曰:“戒體圓明,德性空寂,反觀本源,空性亦滅,了無持犯,是即心地法門。
若存一念見開知覺,便名破戒,況馀念耶?
”器與湛一,聞言首肯,默印心許,遂居首座。
自是嚴究毗尼,精研廣律,服勤十載。
甲子冬,湛一寂后,繼主法席,四方緇流,喁然向化,日盈千指。
祥克己以廉,接物以寬,務(wù)持大體。
至于殿閣輪奐,田園增廣,猶其馀也。
以康熙六十年辛丑十一月八日示寂,壽八十四,坐夏四十七,傳戒二十七期,塔于縣北五華頂。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十四
釋超格,字夢庵,姓丁氏,蕪湖人。
生性穎異,九歲能吟詠,長攻帖括,有聲庠序閒,然非其志也。
獨好內(nèi)典,喜趺坐,初謁梅生,聞萬法歸一語有省。
欲出家,以親在不果。
年二十八,始投金陵清涼寺劍門落發(fā),秉戒于寶華山見月
歷諸名勝,偶登廬山五老峰,豁然悟徹,有“踏破虛空作兩邊”之語。
時天笠主禹門,往參次,便言:破夏遠來,請師一接。
笠云:“未入門時吃棒了也。
”遂作禮,云:“謝師指示。
”笠一擊云:“知恩者少。
”格遂一喝,拂袖便出。
笠門風孤峻,學者憚之,格橫機不讓,一眾側(cè)目,甫三月遂受屬,笠示有“微笑爭看第一枝”之偈。
后笠往南澗夾山東禪,格充首座,四方來者服其機用之敏,咸親依之,推之開化。
歷主嘉善東禪與慈云,及武林南澗清波,最后主京都柏林,類能以道示人,所化殊廣。
戊子春,感微疾,然參請酬應(yīng)如常,時雖中夜危坐,猶屹然不動。
六月二日,忽索浴更衣,眾知不可留,因求偈,格瞪目叱之。
請不已,乃曰:“南來北往也尋常,竿木隨身作戲場。
今日風前舒一笑,滿輪明月湛清光。
”說畢瞑目,時康熙戊子六月二日也。
壽七十,臘四十有二。
得法弟子十人,迦陵音、調(diào)梅鼎皆別有傳。
格應(yīng)世以誠,稱性說法,眼藏甚高而辨論精當,著有《五會錄》、《寶倫集》,諸方莫不推重,塔于靈巖左麓。
雍正九年,明鼎主柏林時,始乞和碩莊親王為之銘,立石山陲,馀芬未沫。
釋書秀 朝代: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明律篇第四之三
釋書秀,字慧宗,直隸通州人也。
幼悟幻泡,即厭樊籠。
因仰空門,便依精舍習止教觀,若溫舊讀。
時金陵寶華山見月《四分妙解》,一時宗匠,向?qū)Ш筮M,指破迷津。
秀摳??趨承,遂隸門下。
久之,知為法器,乃授記別,銜命主蘇州鳳凰山獅林寺,攝衣升座,講木叉律,容止端嚴,詞辯清暢,瞻仰日眾,信受益堅。
大司寇翁公鐵庵,亦歸依受戒,請講楞嚴,敷衍微言,闡揚秘賾,七處徵心,一語指掌,妙旨新辭,使人意領(lǐng),曲鬯旁達,足曉未悟。
既掃支離之習,亦無汗漫之譚,故聞旨心通,如開茅塞,見理精審,若披云霧。
見月嘗題額示之曰“徵心律院”,蓋紀實也。
曾駐錫于楓江慈泰寺,西園戒幢律院,昆山放生玉泉諸剎,皆不久處,還守本山。
以康熙三十八年己卯九月三日示寂,舂秋五十有六,僧臘三十有五,塔于寺右穹隆山下。
其徒有靈躍、淳樸,皆律門領(lǐng)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