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黃景昉

相關(guān)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簡介

維基
何九云(1581年—1649年),字舅悌,號培所,晚號東湖閑史,福建泉州府晉江縣袞繡鋪東街菜巷(今泉州市鯉城區(qū))人,進士出身。
南京工部侍郎何喬遠次子。
云南永昌府知府何九說之兄。
萬歷四十年(1612年)中壬子科福建鄉(xiāng)試。
天啟元年(1621年)朝廷起用何喬遠為光祿寺少卿,九云隨侍于京師。
與同鄉(xiāng)蔣德璟、黃道周、黃景昉、莊際昌、鄭之玄、林胤昌等人皆為文章性命之交,黃景昉特意舉薦他給朝廷。
崇禎十年(1637年)會試落榜,授福建漳平縣教諭。
端嚴率士,捐薪俸建布衣陳真晟祠;筑講堂于東山寺側(cè),每逢釋奠前夕,必定親自視察;又捐薪俸修漳平文廟,刊印發(fā)行朱熹、李幼武所編的《宋名臣言行錄》,更推舉未入祀孔廟鄉(xiāng)賢祠左春坊左中允景旸等十人入祀。
崇禎十六年(1643年)登癸未科進士。
選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
不及數(shù)日,甲申之變,李自成攻破京師,崇禎帝自盡。
何九云本欲以死殉國。
侍者以其父尚未營葬為由勸解道:“司空未葬,子道猶虧。
”何九云于是勉強南歸葬父,然后閉門不出,并為其書齋題匾“東湖閑史”,與二、三遺老結(jié)社于山中。
自附于龔勝、范蠡之后。
清順治六年(1649年)卒,享壽六十九歲。
著有《荷墅存稿》。
董養(yǎng)河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簡介

維基
董養(yǎng)河(?
—1645年),字叔會,福建福州府閩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董養(yǎng)河年少資質(zhì)不凡,博覽群書,為諸生,崇禎十三年(1640年)獲賜特用出身,擔(dān)任工部司務(wù),巡按云南;與黃道周、黃景昉、倪元璐、蔣德璟交情深厚,互相憂憤時事,研究軍國大事。
黃道周檢舉楊嗣昌奪情,違背旨意審問時提及董養(yǎng)河而被下獄。
崇禎帝非常生氣,打算施以極刑,可是他處之泰然,與黃道周、葉廷秀寫下《西曹秋思》集。
黃道周再獲起用,他也回歸原職。
之后他改任戶部主事,三次上疏請求自效,但內(nèi)容侵犯宰輔重臣而招惹忌恨,留中不批復(fù)。
他又秘密尋訪可以出戰(zhàn)的才智杰出者,得六七十人推薦選用,皇帝詔令許可;當(dāng)中在薦用前列的蔣臣,從布衣出身除授戶部主事。
崇禎十六年(1643年),董養(yǎng)河升任員外郎、兵科給事中,然后任命監(jiān)督九門和蕪湖鈔關(guān),弘光年間去世。
陳翔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簡介

維基
陳翔(?
—1646年),原名陳兆相,字克理,福建福州府長樂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陳翔是工部尚書陳長祚之孫,天啟七年(1627年)中式順天府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十六年(1643年)成進士,獲授中書舍人,奉命催促大學(xué)士黃景昉回朝,但對方堅拒不赴,他則以奉差不力被下令嚴處。
很快李自成攻陷北京,陳翔不愿投誠,削發(fā)為僧時遭大順軍隊夾拷;其后他到達福京,隆武帝讓他擔(dān)任故職,不久因為傷重而死,人們稱他死于忠誠。
他的弟弟陳??、陳兆鼎均隱居不出仕;兒子陳殿邦是順治十一年的舉人,耿精忠叛亂期間迫召他,他避居福清,后來擔(dān)任延安府同知。
謝玄珧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謝玄珧,福建泉州府南安縣民籍,晉江縣人。
天啟元年(1621年)辛酉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乙丑科進士,授宣城縣知縣,在敬亭山腰建最高亭,崇禎元年戊辰又復(fù)建翠云庵云齊閣,吳伯與記。
崇禎四年升任禮科給事中,上言簡用輔臣,選擇將帥二事,皇帝嘉許并采納了他的建議,四年閏十一月初二日,盜賊進入四川巡撫張論臥室內(nèi),竊去關(guān)防大印,謝玄珧彈劾其疏劣無能,請求罷斥,帝命部院從重參看。
歷官浙江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左參政。
崇禎六年癸酉秋,與黃景昉、林胤昌同建珧云亭于清源山南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6 【介紹】: 明福建晉江人,字申葆,一字若柳,號八公。天啟二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崇禎時,累擢為禮部右侍郎。楊嗣昌死后,德璟請追正其罪,不從。十五年,晉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入閣輔政。言邊臣宜久任,論餉增而兵反少于往時之弊,思宗皆不能行。十七年,疏論行鈔法及增派練餉之害,獲譴去職,聞李自成軍已近,移居外城,城陷時得逃去。南明隆武帝召為閣臣,以病辭歸。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若椰,晉江人。天啟壬戌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太子少保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xué)士有敬日草
維基
蔣德璟(1593年—1646年),字中葆,號八公,又號若柳,福建晉江福全所人,祖籍直隸歙縣(今安徽),明末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蔣德璟中式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登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
因不附魏忠賢,遭排斥。
崇禎時,遷少詹事。
崇禎十一年(1639年)楊嗣昌任兵部尚書,增餉銀二百八十萬兩,后來楊嗣昌卒于軍,德璟上奏:“嗣昌倡聚斂之議,加剿餉、練餉,致天下民窮財盡,胥為盜。
又匿失事,飾首功,宜按仇鸞事,追正其罪?!?。
崇禎十五年(1642年)首輔周延儒薦拔「德璟可大用」,與黃景昉、吳甡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入閣參與機務(wù),之前崇禎帝問:“天變何由弭?
”對曰:“拯百姓,即弭天變。
近加遼餉千馀萬、練餉七百萬,民何以堪!
祖制:三協(xié)止一督、一撫、一總兵。
今增二督、三撫、六總兵,又設(shè)副將以下數(shù)十人;權(quán)不統(tǒng)一,何由制勝”。
崇禎十六年(1643年)改任戶部尚書,晉太子少保文淵閣大學(xué)士。
德璟博聞強識,“九邊厄塞、河漕屯牧、鹽策水利、歷律刑法,莫不究其利弊。
”性鯁直,能用人,陳子壯、倪元璐、顧錫疇皆由他推薦,謂「賢才不可不惜」。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二日引罪去位,不久崇禎帝自縊煤山,明亡。
弘光元年(1645年)六月,唐王朱聿鍵立于福州,改元隆武,蔣德璟與林欲楫、黃景昉、陳洪謐同時被召用,隆武二年(1646年)九月朱聿鍵敗走,德璟絕食,是月卒于家中。

人物簡介

維基
陳洪謐(1600年—1668年),字龍甫,號默庵,福建晉江人,進士出身。
天啟七年(1627年)丁卯科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登辛未科進士,都察院觀政,授南京戶部主事,遷員外郎,八年(1635年)擢蘇州府知府,十年被降級留任。
起遷登萊副使,晉太仆寺少卿 ,轉(zhuǎn)升兵部右侍郎。
隆武帝時,授兵部左侍郎,改禮部侍郎。
與蔣德璟、黃景昉、黃道周,同召拜文淵閣大學(xué)士。
因母老乞歸。
年六十九歲卒。
有子陳俞侯。
孫陳元焻、陳元焱。
與盧若騰 、蔡肱明、張朝綖、吳韓起、黃錫袞、辜胤奇、丁胤甲、梁玉蕤、郭符甲、楊明瑯、沈佺期、許吉燝、何運亮、史贊圣、蘇國瓓、王命岳、施顯等人并稱“魯東同朝十八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