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黃輝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二二九
智謙,號圓澄大師,紹興間為明州(治今浙江寧波)寶云寺住持。見所撰《摹刻寶云通公法師真贊書后》。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十五
禪師湛然者。
諱圓澄。
別號散木。
出會稽夏氏。
母。
夢梵僧入室而娠。
娠十四月而生。
師生。
大目昂鼻。
哆唇露齒。
直腸信口。
不肯從事于學(xué)。
親歿窶甚。
充郵卒以傳符。
踰期亡去。
徑投隱峰。
峰示念佛誰是令。
師究竟三晝夜輒有省。
時年二十矣。
入天荒山。
禮妙峰斬發(fā)。
擇最苦行行之。
間聞傅大士法身偈。
一切經(jīng)義。
便能記持。
尋乞滿分戒于云棲宏公。
徵以毗尼節(jié)。
要師悉達其指。
返越。
掩關(guān)寶林蘭若。
因憶乾峰舉一不得舉二話。
乃大通玄旨。
有頌曰。
舉一舉二別端倪。
個里元無是與非。
雪曲調(diào)高人會少。
獨許韶陽和得齊。
二老何曾動舌。
諸方浪自攢眉。
擬議鷂過新羅。
刻舟求劍元迷。
再謁云棲。
呈見于宏公。
會入室。
宏舉海底泥牛銜月。
赴語未竟。
師推出一僧曰。
大眾證明。
宏深器之。
于是。
激揚法席傾一眾焉。
萬歷辛卯。
適大覺念公南游。
師趨謁之。
念曰。
止風涂向青山近。
越王城傍滄海遙時如何。
曰。
月穿潭底破。
波斯不展眉。
念又問。
洞上宗旨。
師曰。
五位君臣切要知。
個中何必待思惟。
石女貫弄無針線。
木偶能提化外機。
井底紅塵騰藹。
藹山頭白浪滾飛飛。
誕生本是無功用。
不覺天然得帝畿。
念欣然。
書偈印之。
未幾。
出住云門。
次遷徑山。
歷禾之東塔乃至顯圣天華。
前后垂二十載。
法席為之大震。
其上堂曰。
老儂不識元字腳。
強出人前要說法。
錯認曾參作魯參。
合堂大眾皆笑殺。
這一笑中有妙。
若還悟得其中意。
點破當天者一竅。
大眾如何是這一竅。
良久云。
動容揚古路。
不墮悄然機。
小參云。
煙雨盜將山色去。
溪風送得水聲來。
本來法法皆如此。
莫教心識強安排。
眾中若作境會。
許你具一只眼。
若作佛法會。
打碎你頭。
何故我王庫內(nèi)無如是刀。
又提綱云。
喚二作一。
指七為八。
手秉太阿。
圣凡盡殺卻。
憶東村王大姐倒。
戴西村李公襪。
無論貧富貴賤。
見者聞?wù)摺?div id="5mnj7ql" class='inline' id='people_88334_1_109_comment'>
皆笑殺。
且道。
山僧今日解何宗。
噫嘻噓阿喇喇。
師之提唱。
率多如此。
僧問。
如何是圓相。
師曰。
大燒餅。
如何是暗機。
師曰。
凌霄峰。
如何是義海。
師曰。
半山亭。
如何是意證。
師曰。
啞子咒人。
如何是默論。
師曰。
溫伯見孔子。
如何是回互。
師曰。
孝子諱爺名。
諸方珍之。
為師法續(xù)洞室機類。
云門臨濟。
其伯仲也。
又師初在京。
會達觀禪師。
于嘉熙寺。
月川座主太史陶石簣黃慎軒。
同玩月次。
慎軒臥問。
馬祖玩月因緣。
師曰。
汝臥我坐。
不得為公說耳。
軒亟起謝。
月川笑曰。
內(nèi)翰錯過了也。
觀云。
我下語。
不及此公一籌。
又過武林。
聞谷慧聞等。
屬望一方。
會諸紳遣使耑迎。
及啟。
慧聞札曰。
今日大家。
欲與和尚作家相見。
若來已墮情識。
不來猶缺慈悲。
師扯破札。
正色曰。
者些客作漢。
敢于老僧納敗缺也。
至即升堂正立。
慧聞進曰。
和尚莫要班門弄斧。
師把住曰。
速道速道。
慧面赤無語。
師把開曰。
死漢。
聞谷。
遂率眾作禮。
蘇巡漕問曰。
鴛鴦繡出從君看。
不把金針度與人。
如何是金針。
師曰。
我在京都走一遭。
不曾遇著一個人。
蘇擬議。
師曰。
古佛過去久矣。
無念有禪師。
居黃檗。
獨持風節(jié)。
呵罵諸方。
特訪之。
師曰。
古人道。
如紅爐上飛片雪柏似。
且道。
古人還具透關(guān)眼也未。
有曰我不見有甚么古人。
師急指曰。
背后聻。
念休去。
師之勘辨。
約此類。
又嘗嘆末流謬惑大乘。
遂著說若干篇曰。
宗門或問。
慨古錄楞嚴臆說。
涅槃會疏。
法華意語。
金剛?cè)两?jīng)注。
思益梵天經(jīng)解諦。
理邁倫。
一時所宗焉。
天啟丙寅季冬。
書顯圣遺囑。
即至天華。
辭眾。
復(fù)夜話至丑。
乃右脅長往。
閱世六十六。
坐三十八臘。
得法者九人。
編隨機錄八卷。
流通于世。
贊曰。
余初過會稽。
師謝世未久。
觀其遺風謖謖然。
尚在山中。
耆德。
序師之妙韻。
為法苦心求人之概。
私心竊向往之。
續(xù)讀師集。
至題無趣錄云。
夫祖道不可絕繼。
風穴于法堂。
痛哭克家之子難逢。
仰山自記再來。
莫不以諸佛慧命為懷。
以度生為急務(wù)者也。
嗟乎。
師之心。
至矣盡矣。
以度生為務(wù)矣。
然非夙承愿力者。
欲竊符以存國。
余亦深知其不可也。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凈倫,昆明人,康氏子。父諱泰,母何氏,宣德丁未誕生。師幼即超卓不凡,正統(tǒng)庚申出家禮太華無極泰和尚,受禪學(xué)。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大巍,昆明康氏子。成化中,于都門開建萬福禪寺。晚住錫五臺。有《竹室集》。
補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
凈倫。
號大巍。
師門人中之皎皎者。
針芥投于浮山。
道化被于南服。
黃慎軒太史。
極其嘆美。
謂。
古庭大巍。
皆宗門開士。
有遠錄公之遺風焉。
嘗以詩寓道。
山居吟云。
無事山房門不開。
土階春雨綠生苔。
此心將謂無人委。
幽鳥一聲何處來。
新續(xù)高僧傳·雜識篇第十之三
釋凈倫,字大巍。姓康氏,昆明人也。幼性敏慧,卓越不凡。明正統(tǒng)庚申,禮大華無極泰出家,受禪學(xué)。戊辰,謁大方天順。癸未,參古庭于浮山。一日問答間,偶呈偈曰:“叢林處處播春風,此日尋師到別峰。末后聲前句非句,寫在山河大地中。”庭喜遂入室授法,為臨濟二十四世。薄團深穩(wěn),極盡玄妙。成化乙酉,卓錫都城,創(chuàng)萬福禪林,宗風鬯懋,緇白來者無虛日。癸卯,登五臺。弘治庚戌,復(fù)游五臺,壬子,歸竹室,閉戶讀藏,薰室自脩,所著有《竹室集》、《多宗門語》。

人物簡介

維基
李有實,號太華,山東登州府黃縣人。
進士出身。
萬歷十年(1582年)壬午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痛惜痛弟廩生茂實讀書成疾卒,已含纊,尤抱持不舍,家人拽開,竟致過哀傷背。
萬歷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進士,膺鄒太史識拔,薦讀中書舍人,聞母疾,不就館試。
官刑部主事,平反著聲。
推調(diào)銓曹,恥循頂首陋規(guī),曰:我不以錢易官做。
出為四川漢中府知府,恤民鋤強,尤加惠士類,多曲成汲引于八股,帖括中能識某某貴賤壽夭。
節(jié)省驛棧及茶課諸費數(shù)千金,作正項以減民派。
修冷水河成堰,灌田萬二千奇,漢中人感立生祠,太史黃輝撰《阜閏堰碑銘》于側(cè)。
晉西寧道副使,厲兵清餉,議修三角城,恢復(fù)疆土三百里。
出剿巨寇,斬首百三十六級,獻俘告廟。
因抑勢弁擾民,忤按察使,引疾拂袖,囊止圖書數(shù)卷。
歸休于城隅東園,匾其軒曰「獨醒」,不接官長,不投刺牘,不置媵妾,不營子母。
濟眾贍族,服食布蔬。
一言一動,為人所取法。
每厭浮靡,以古今清介之品自期。
事關(guān)公誼者,倡議敢言。
善古文,著有《一經(jīng)堂》、《廣愛錄》諸書。
熹宗御極,詔復(fù)原官,先以物故,輿論歸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99—1870 【介紹】: 清江蘇儀徵人,初名廷颶,字讓之,號晚學(xué)居士。諸生。從包世臣學(xué)書,筆法兼采各家,篆、分功力尤深。畫亦高雅有致。
詞學(xué)圖錄
吳熙載(1799-1870) 名廷飏,字讓之,亦作攘之,別署讓翁、晚學(xué)居士、方竹丈人等,堂號師慎軒。
江蘇儀征人。
少為包世臣入室弟子,邃于小學(xué),工四體書,篆隸學(xué)鄧石如,行楷法包世臣。
亦善畫,最工篆刻,得鄧石如精髓,對清末印壇影響甚大,一生刻印數(shù)萬,多不刻邊款,以致流傳甚少。
有《吳讓之印譜》、《師慎軒印譜》、《晉銅鼓齋印存》、《通鑒地理今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