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錢寧

相關(guān)人物:共 22 位。
共 2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陜西蘭州人,字濟物,號幸庵。
弘治三年進士。
授工部主事。
歷刑部郎中,勢豪殺人,澤處以死。
中貴祈免,不聽。
正德初,歷浙江按察副使、河南按察使,所至以威猛稱。
再遷為右副都御史,提督軍務(wù),鎮(zhèn)壓劉六、劉七、趙燧等起事。
始至,申明軍法,將校畏縮當死,自此大小數(shù)十戰(zhàn),無不得勝。
進右都御史。
總督川陜諸軍,鎮(zhèn)壓廖麻子、喻思俸等。
進左都御史。
經(jīng)略哈密,以與王瓊忤,又得罪錢寧,遂因經(jīng)略不當被斥為民。
世宗即位,起兵部尚書。
未幾,因前經(jīng)略哈密事被劾奪職。
隆慶初,復官。
謚襄毅。
維基
彭澤(1459年—1529年),字濟物,號幸庵,陜西承宣布政使司臨洮府蘭州(今甘肅省蘭州市)人,軍事將領(lǐng)。
官至兵部尚書。
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進士,授工部主事,歷刑部郎中。
出為直隸徽州府知府,任內(nèi)賞識禮遇生員唐皋,后來唐皋考中狀元。
正德初年,改任真定府知府,為政嚴明。
升任浙江副使、河南按察使,均已威猛而著稱。
升任右僉都御史、遼東巡撫。
改右副都御史、保定巡撫。
當時劉惠、趙燧在河南叛亂,命彭澤與咸寧伯仇鉞進剿,連續(xù)數(shù)十次戰(zhàn)役后,平定。
后晉升為右都御史、太子少保,蔭子錦衣世百戶。
替代洪鐘總督川、陜諸軍,討伐四川廖麻子、喻思俸叛軍。
平定后,不久,內(nèi)江、榮昌賊亂再起,之后他轉(zhuǎn)移征討,平定后升任左都御史、太子太保。
其再三請求歸還后,得到批準;但未離開時,恰逢土魯番佔據(jù)哈密,逮捕忠順王速檀拜牙郎離去,并索要金幣。
總制鄧璋、甘肅巡撫趙鑒等上報,請求派遣大臣經(jīng)略。
大學士楊廷和等一同舉薦彭澤。
彭澤因為久居戰(zhàn)場早已生厭,請求歸鄉(xiāng)引病辭職,并推舉鄧璋、咸寧侯仇鉞可繼任。
明武宗下詔書慰問勉勵,方才赴任陜甘總督。
為抵達后事平,遂歸還處理都察院事。
當初,兵部尚書一職位缺,廷臣舉薦彭澤,但王瓊得到,且私下詆毀彭澤。
言官多彈劾王瓊,于是兩人有矛盾。
彭澤又時常辱罵錢寧,王瓊告訴錢寧,但錢未聽信。
王瓊于是邀請彭澤喝酒,并在屏間藏匿錢寧,挑撥彭澤喝醉并辱罵,使得錢寧聽到。
當時恰逢蒙古入侵宣府,廷臣商議以許泰率領(lǐng)部隊進攻,彭澤總制東西兩邊軍務(wù)。
詔書剛下,罷免許泰,又不命彭澤總制,唯獨派遣提督率領(lǐng)兩個游擊部隊六千人,意以困住彭澤。
彭澤于是上奏派遣成國公朱輔,恰逢蒙古撤軍,彭澤歸還梳理都察院事。
當初寫亦虎仙私下與土魯蕃酋速檀滿速兒勾結(jié),而彭澤最初不知而派遣。
滿速兒以城印來歸降,留下速檀拜牙郎等人。
寫亦虎仙再次出使并私通滿速兒,準備進占肅州。
當時,彭澤已經(jīng)離開,趙鑒也離去,李昆擔任甘肅巡撫,他顧慮有變,在甘州扣留人質(zhì),并驅(qū)逐寫亦虎仙出關(guān)。
滿速兒聽后大怒,再次進占哈密,并分兵進攻沙洲,親自率萬余騎兵進犯嘉峪關(guān)。
游擊芮寧與參將蔣存禮抵禦,芮寧率領(lǐng)七百部隊在沙子壩遇到敵軍,后兵敗陣亡。
滿速兒遂屠城殺掠。
明武宗再次詔彭澤提督三邊軍務(wù)。
恰逢副使陳九疇稱因為逮捕使者而使得內(nèi)應(yīng)絕,于是再次請求和議。
于是撤銷彭澤出兵,彭澤乞求歸鄉(xiāng)。
此后,王瓊追論嘉峪關(guān)戰(zhàn)敗,而錢寧從中參與,而大學士梁儲等堅持反對,于是事方止。
王瓊?cè)匀粓猿肿氛撆頋墒拢罾?、陳九疇一同被逮捕追論?div id="99dmhwq" class='inline' id='people_46021_1_36_comment'>
彭澤被貶為民、李昆被罷免官位,陳九疇除名。
明世宗繼任后,錢寧事敗,王瓊亦得罪。
御史楊秉中請求召回彭澤,隨即起用為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兵部尚書、侍經(jīng)筵、奉敕提督團營軍務(wù)。
李昆、陳九疇兩人亦恢復官職。
嘉靖元年(1522年),彭澤對軍隊官員進行改制,淘汰錦衣衛(wèi)所等官員,從而招致大量積怨。
言官交相彈劾,仍然加少保,賜敕乘傳歸。
當時錦衣百戶王邦奇亦詆毀彭澤,稱哈密之事,是因為彭澤賄賂土魯番求和而導致,言語涉及楊廷和、陳九疇等。
因此張璁、桂萼遂逮捕陳九疇戍邊。
而彭澤亦被奪職為民,家居郁郁而卒。
隆慶初年,恢復官職,謚襄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59—1532 【介紹】: 明山西太原人,字德華,號晉溪。
成化二十年進士。
授工部主事,進郎中。
出治漕河,以干練稱。
正德初官戶部侍郎,進尚書。
有心計,善鉤校,熟悉故牘條例,對收支狀況了如指掌。
十年,進兵部尚書。
為人善結(jié)納,厚事錢寧、江彬,故所請常能得準。
世宗立,被劾,以“交結(jié)近侍”罪謫戍綏德。
嘉靖六年,再起。
次年,以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督陜西三邊軍務(wù),加強邊備,西陲安靖。
卒官。
有《晉溪奏議》、《漕河圖志》等。
維基
王瓊(1459年—1532年),字德華,號晉溪,別署雙溪老人,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太原府太原縣(今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qū))人。明朝中期重臣,成化甲辰進士,曾官吏部、兵部、戶部尚書。王瓊歷事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朝。由工部主事六品之官,直做到戶部、兵部和吏部尚書一品大員。特別在正德十年到正德十五年間的五年中,因執(zhí)掌兵部,有特殊功勛,連進“三孤”(少保、少傅、少師)、“三輔”(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師)。王瓊多有政績。治理漕河(運河)三年,“敏練著稱”;此外“任人唯賢”,任用王守仁平定朱宸濠叛亂;另外總制西北邊防,“功在邊陲”,自嘉靖七年至十年的四年中,從延綏到寧夏,直至河西走廊嘉峪關(guān)外,王瓊出任總督陜西三邊軍務(wù),使西北“邊境益靖”。王瓊的家族定居于汾東柳林(今太原市劉家堡)。王瓊的伯父名王永壽,曾在天順年間官至南京工部尚書,父親王永亨,成化年間任隆慶州知州,始建新第于縣城東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東槁城人,字元瑞,號恒山。成化二十年進士。授南京大理寺評事,歷山西參政、河南布政使,官至刑部尚書。性柔軟,無特操,頗通諸嬖佞,與時浮沉。嘉靖初致仕,又二十余年而卒,年八十八。
維基
張子麟(1459年—1546年),字元瑞(或符瑞),號恒山,直隸藁城人。
官至刑部尚書。
成化二十年(1484年)登進士,初授南京大理寺評事,升寺副、寺正,凡居大理寺十年。
出任河南汝寧府知府,弘治十七年(1504年)二月升山西右參政,正德二年(1507年)閏正月升河南右布政使,六月升本司左布政,三年二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湖廣兼贊理軍務(wù),改任提督南京糧儲右副都御史,四年七月劉瑾以子麟同鄉(xiāng),擢升刑部右侍郎,六年八月升本部左侍郎,七年(1512年)十二月官至刑部尚書,他在刑部效力四十多年,處理過大量案件,包括有朱宸濠、劉瑾、朱寧、江彬等人,依法處決。
嘉靖二年(1523年)四月御史沈灼稱其在刑部時,諂媚錢寧,被奪職閑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揚州府興化人,字實夫。
弘治十五年進士。
授戶部主事。
歷刑部員外郎、吏部文選司郎中。
掌銓選,黜陟明允,請托不行。
后遷南京右通政,攝刑部事。
以不與劉瑾、錢寧、江彬相識而自豪。
卒于官。
維基
楊果,字實夫,直隸揚州府高郵州興化縣人,灶籍。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十四名舉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二甲第八十二名進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61—1527 【介紹】: 明福建莆田人,字壽卿,號松厓。
弘治三年進士。
赴兩廣督逋賦,還授刑部主事,擢廣東僉事、浙江布政使。
佞臣錢寧亂法紀,公卿臺諫皆不敢言,良永獨謂當斬。
嘉靖時任右副都御史。
有《方簡肅文集》。
維基
方良永(1461年—1527年),字壽卿,號松崖,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民籍。
福建鄉(xiāng)試第四十六名舉人,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進士。
負責督逋兩廣,為廣東右布政使劉大夏所器重,隨后歸還授刑部廣東司主事,升刑部員外郎,改廣東僉事。
跟隨劉大夏平定瓊州民變。
正德初年,方良永因反對劉瑾而被借海南殺人事而被貶。
再起為湖廣副使,再升廣西按察使。
檢舉揭發(fā)巡按御史朱志榮罪。
遷山東右布政使,調(diào)任浙江左布政使。
曾上疏阻擋錢寧以制鈔二萬而納賄斂財,因擔心禍及其身,年其母年老,而上三疏乞休離去。
明世宗即位,朝廷內(nèi)外交相舉薦。
拜為右副都御史,撫治鄖陽。
因母老上疏乞終養(yǎng)。
都御史姚鏌請求破格褒寵。
尚書喬宇、孫交亦稱其家無贏貲,應(yīng)以侍郎潘禮、御史陳茂烈以前慣例,賜以廩米。
世宗下詔每月給三石。
久之,母卒,世宗下詔賜祭葬。
服除,以故官擔任應(yīng)天巡撫,他尚在家中即賜敕。
路經(jīng)衢州事得病,上疏乞致仕,未報遽歸而卒。
死后有南京刑部尚書之命。
訃聞上報,世宗賜恤如制,謚簡肅。

人物簡介

維基
薛鳳鳴(15世紀—16世紀),順天府通州寶坻縣人,民籍。
弘治八年(1495年)順天府鄉(xiāng)試舉人,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進士,初授平陰縣知縣,正德三年七月選授山東道試御史,四年七月奉命巡歷應(yīng)天、淮揚等府,居高郵,巡歷宿州,與所部指揮石璽會飲教場,投壺蹴鞠,被劉瑾緝事廠人員告發(fā),下吏部劾治。
尚書張彩認為三人同時受命巡捕,寧杲、柳尚義所捉獲的盜賊功多,而鳳鳴縱恣不法,應(yīng)從重治罪。
于是寧杲、柳尚義皆超遷僉都御史,薛鳳鳴被貶編為徐州驛弓手,石璽罰米五百石。
不久后,復令鳳鳴巡捕如故。
劉瑾伏誅后,五年(1510年)八月以瑾奸黨,被黜職為民。
剝籍家居后,以愛妾贈與錦衣衛(wèi)錢寧,與從弟薛鳳翔有怨,嗾使廠衛(wèi)將鳳翔下獄,刑部審理后發(fā)現(xiàn)有冤情,薛鳳鳴被捕訊問。
正德十三年(1518年)二月,薛鳳鳴指使其妾(一說為二婢子)懷中藏著狀紙,赴長安門鳴冤,并自縊而死。
以此鳳翔被判死罪,薛鳳鳴出獄后,受錢寧指使,狀告寶坻知縣周在等數(shù)十人,俱被逮赴都察院審訊,由監(jiān)察御史張士隆、許完先后審理,對證之后,周在等人無罪復職,薛鳳鳴被關(guān)押入獄。
錢寧又令鳳鳴女狀告治獄者偏枉,將張士隆、許完二人下錦衣衛(wèi)獄。
都御史彭澤被下旨詰責,周在等人盡數(shù)抵罪,而許完、士隆竟被貶為外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68—1535 【介紹】: 明江西鉛山人,字子充。
成化二十三年進士第一。
授修撰。
正德中,累遷戶部尚書,以拒與幸臣錢寧及寧王宸濠交結(jié),被誣構(gòu),遂乞歸。
世宗即位,復起,入閣輔政,數(shù)勸帝革武宗弊政后代楊廷和為首輔,為張璁等攻訐,致仕。
及璁等去位,再起為原官,尋卒,謚文憲。。
有《武廟初所見事》、《宸章集錄》、《費文憲集》
黃鶴樓志·人物篇
費宏(1468~1535) 明代官員、學者。字子充,號健齋、鵝湖,晚號湖東野老。江西鉛山人。成化十九年(1483)鄉(xiāng)試解元,成化二十三年(1487)丁未科狀元,授修撰。其后三次入閣,歷官禮戶吏三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首輔官加太子太師,卒謚文憲。有《鵝湖摘稿》《費文憲集》。有七古《登黃鶴樓步中丞秦公和少師韻》。
明詩紀事·丙簽·卷九
宏字子充,鉛山人。成化丁未第一人及第,授修撰。歷贊善、諭德,太常少卿,兼侍讀,擢禮部侍郎,進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wù)。加太子太保,進武英殿大學士,改戶部尚書,致仕。嘉靖初,起原官,加少保,進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再進少師,兼太子太師,華蓋殿大學士。卒贈太保,謚文憲。有《鵝湖摘稿》二十卷。 田按:世宗朝,先以議禮,次以齋醮,君子小人,迭為消長,然其初政,如費文憲、楊文襄、石文隱輩,未嘗不傾心延接,君賡臣和。史稱帝御平臺賜宏御制七言一章,命輯倡和詩集,署宏銜曰「內(nèi)閣掌參機務(wù)輔導首臣」。嘆其尊禮,前剛此未有。馀檢《宸章輯錄》,帝賜文憲詩云:「每從古訓尋治理,歌詠研磨陶性情。詩成朕意或未愜,中侍傳宣出紫清?!官n文襄詩云:「才兼文與武,內(nèi)外資安攘。寬朕西顧憂,遂使吾民康。」賜文隱詩云:「卿以延薦入,性資特剛方。在木類松柏,在玉如圭璋??煞衩揩I贊,忠實無他腸。」張璁、桂萼以議禮貴,忌宏寵,萼言「詩文小技,不足勞圣心,且使宏得馮寵靈,淩壓朝士?!刮磶祝?、缶皆去,一清被傾陷,發(fā)憤疽發(fā)背死,而缶致仕,后卒,且得下謚矣。
維基
費宏(1468年—1535年),字子充,號健齋,又號鵝湖,晚號湖東野老,江西鉛山縣橫林(今河口鎮(zhèn)柴家村)人,祖籍湖廣永興(今湖北陽新),狀元。成化十六年(1480年)中廣信府童子試文元。成化十九年(1483年)中江西鄉(xiāng)試舉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登丁未科狀元,年僅十九歲,為翰林院修撰,成為明代最年輕的狀元翰林,八月,參修《憲宗實錄》,進左贊善,直講東宮,進左諭德。明武宗繼位后,升為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讀,參與修撰《孝宗實錄》,充日講官。正德二年(1507年)升為禮部右侍郎,后轉(zhuǎn)為左侍郎。正德五年(1510年)為禮部尚書,次年兼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wù),官至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進為戶部尚書。寧王朱宸濠蓄意謀反,對費宏“以?幣珍玩”相饋贈,費宏拒絕,道:“聞寧王輦金入京,謀復護衛(wèi),若聽他所為,我江西人必無噍類,我在閣一日,必不允行?!痹夤ビ?,被迫辭歸。明世宗即位后,重新起用,加少保,進入內(nèi)閣,與楊廷和、蔣冕、毛紀等一同輔政、幫助革除武宗弊政。楊廷和辭職后,費宏擔任首輔,加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大禮議中,其為張璁、桂萼所陷害,嘉靖六年(1527年)二次致仕。嘉靖十四年(1535年)再度復官,世宗賜“舊輔元臣”銀章。不久即卒,贈太保,謚文憲。著有《費文憲集選要》等。
陳維藩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陳維藩(1484年—?
年),字價夫,山西平陽府吉州人。
治《詩經(jīng)》,由國子生中式辛酉科(1501年)山西鄉(xiāng)試第五十一名舉人,年二十五歲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會試第一百七十五名,第二甲第九十四名進士。
弱冠登第,授刑部主事,晉戶部郎中,督糧薊鎮(zhèn)。
時武宗東巡,陳維藩得罪當權(quán)的錢寧,正德十四年夏四月以陳維藩督糧薊州時,私以官銀二百兩饋贈都督神周,被神周告發(fā),錢寧遂將他逮入錦衣衛(wèi)詔獄治罪,被降職四級,謫為貴州婺川知縣。

人物簡介

甬上耆舊詩·卷十三
字公輔。
生有異質(zhì),體文弱,然善方略,喜身任天下事,慷慨。
由進士知松溪縣,入為刑曹,出知武昌府,奏治行第一。
以患痞,乞休歸。
里居二年,再用,薦起知撫州。
疾復作,力請告,得許。
而宸濠反報至郡,東鄙盜王浩八先受濠金及馬,約為內(nèi)應(yīng),是日即嘯聚,人情益讻讻。
公已在告五十日,丞久攝事,家人趣公曰:可以行矣。
公奮然起曰:國家有急,若以解官為辭,臣罪當死。
即出縛濠使斬之,手焚偽檄于通衢。
是夜發(fā)兵襲殺浩八,濠游兵遂不敢復南。
時郡縣意懷觀望,尚稱寧王。
公移檄斥言逆濠倡亂,神人共憤。
凡知人臣大義,宜共戮力,即請都御史王公節(jié)制,愿為犄角。
會王公巳檄會諸道兵討賊,公遂更募義勇四百人,率所部馳赴軍門。
而王公已破南昌城,次日方發(fā)兵迎擊宸濠湖上,而公適至,即用公為領(lǐng)哨官,復密授方略,使?jié)摲炙恐?,設(shè)伏黃家渡八字腦諸處。
及前鋒既交,伏兵呼噪并起,賊遂大潰。
公陳擒首賊瑞昌王拱枅將軍覲鋌等七人,斬首三百馀級。
又遣公提兵轉(zhuǎn)戰(zhàn)沿湖諸處,遮截宸濠,所俘斬千馀。
復九江郡,撫其民。
事平,王公身獻俘至浙。
時公巳遷江西按察副使,尚留在軍,而王公更奉命還撫江西,謂惟公可任事,使押發(fā)宸濠詣行在。
公至留都獻俘,面奏目前急務(wù),宜表死節(jié),錄遺功,寬脅從,恤民困。
上嘉納之。
時公泊舟江上,太監(jiān)張永夜遣少監(jiān)王文招公過其舟,密語曰:上欲得內(nèi)外官交通宸濠姓名,吾已得其籍,猶未上,事當若何?
公力陳其不可,謂史載光武燒吏人交關(guān)王郎書,使反側(cè)子自安。
近日李文達公奏請內(nèi)外官與曹欽通者不問。
此俱圣主賢相事,上宜遠法光武,公宜近學李文達,為萬世所頌。
若此事竟行,非但禍延天下,即公亦身為怨藪,將悔無及矣。
次日,永再招公軌手曰:夜來思先生言,誠大愛我。
即盡取篋中交通書籍,對公焚之,惟以錢寧、陸完六人名上。
公復進與永言群小導。
上至欲航海觀普陀,且聞圣體違和,嘔血者三,此誠可寒心。
太皇太后命公扈駕,正在今日,公宜力勸上回蹕,此萬世勛也。
永乃以危言脅江彬輩,上遂班師。
值辰州苗反,改公湖廣兵備。
上念公勞,使扈從至京,將用之,未果。
會上崩,大學士楊公延公至室中,曰:久知公才,煩為議遺詔所當行。
公為條列八事,楊公復不果用,公亦疾作引歸。
而御史楊材者,初為公武昌屬吏,有宿憾,乃論公前在郡觀望,坐落職。
嘉靖初,錄平濠功,僅得賜金綺。
胡公世寧、伍公文定前后力宣其功于朝,王公再辭封爵疏,亦極言其事,有曰:諸臣聞臣檄召提兵而來,甘粉齏之禍,蹈必死之地,忠義顯然可見。
今平難以來,群憎眾疾,或虛受升職之名,而因使退閒,或冒蒙不忠之號,而隨以廢斥,曾無鳴其不平者,公即其一也。
已而王公亦被人言事,竟不直公。
里居復二十年,以宿疾作,卒于家,年八十有一。
初,公起知撫州,道遇章楓山先生,曰:公此行恐功名損于平日。
公曰:先生意謂藩耶?
但彼今挾天子交結(jié)中朝脅人,誠難與亢。
若一朝犯順,則豫章怨民俱其敵,可不煩四方兵也。
公至郡,知宸濠待開府大臣漸不以禮,即密啟勸孫公出巡旁郡,集糧厲士馬以防變,孫公不能從。
及公起兵,大學士費公致書獎公倡義,尚以時事為憂。
公答言:撫軍王公才略絕世,天遺此老以拯社稷之難,公無憂也。
后俱服其卓識。
公居鄉(xiāng),數(shù)為里中興利;里中人為公生立祠,奉嘗不絕。
維基
陳槐(1470年—?),字公輔,號半湖,浙江寧波府鄞縣人,民籍。弘治二年(1489年)己酉科浙江鄉(xiāng)試舉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會試第四十三名,三甲第一百二十二名進士。正德二年(1506年)任福建松溪縣知縣。正德九年(1514年)以刑部廣東司主事、署員外郎任甲戌科會試同考官。此后,升湖廣武昌府知府,以病乞休。正德十三年(1518年)以湖廣巡撫、巡按推薦,起為江西撫州府知府,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反,陳槐響應(yīng)王守仁,率兵圍剿叛軍,收復九江府。同年八月,升江西按察司副使,押解朱宸濠赴行在,并獻俘南京。正德十五年(1520年)閏八月,因辰州苗人叛亂,陳槐調(diào)任湖廣按察司副使、兵備靖州,后因病告歸,居家二十馀年。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汝言。
弘治十五年進士。
任行人,諂結(jié)中貴,遷兵科給事中。
劉瑾以為能,擢通政司參議。
瑾敗,謫知灤州。
又結(jié)錢寧為父,累擢右通政。
后以吞沒錢寧賄被逐。
嘉靖初下獄論死。
維基
張龍(1470年—1522年),字汝言,直隸松江府上??h人,太醫(yī)院籍。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順天鄉(xiāng)試舉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進士,授行人司行人。其善于鉆營,與壽寧侯通譜,得以結(jié)交宦官、勛戚。擢兵科給事中。后來依附權(quán)臣劉瑾,正德二年(1507年)得升通政司右參議。劉瑾伏誅,張龍謫灤州知州。隨即又認朱寧為父,起嘉興府同知,遷登州府知府。朝覲入都,再升通政司右通政。嘉靖初年,下獄論死。
共 2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