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趙文華

相關(guān)人物:共 38 位。
共 3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甬上耆舊詩·卷三十
字善如。
性至孝,為諸生有名。
少工詩,喜為奇句。
世居甬江干,園廬花竹,家有藏書,客至,剪韭?lián)趱r,欣然也。
以其學世授子守諭,官戶部主事,是為次公。
先生孫道權(quán),即吾友巽子也。
遺詩數(shù)卷藏于家,被火失傳,僅從詩括中錄得一首,為惋惜久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80—1567 【介紹】: 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號介溪。
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
移疾歸,結(jié)交名流,讀書鈐山十年,以詩文獲盛名。
還朝,進侍講。
世宗時累官為禮部尚書,以佞悅當上意,撰青詞獨能稱旨。
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學士,入直文淵閣。
二十三年,代翟鑾為首輔。
累加至華蓋殿大學士、太子太師。
嵩一意媚上,竊權(quán)罔利,與子世蕃父子濟惡,橫行公卿間。
構(gòu)殺夏言、曾銑、張經(jīng)等,治劾己者楊繼盛等至死,引黨羽趙文華、鄢懋卿等居要地,專政二十年之久。
后帝漸厭其橫。
四十一年,徐階所親御史鄒應龍抗疏極論世蕃不法狀,嵩因而罷官。
后又因御史林潤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職為民,寄食墓舍而死。
有《鈐山堂集》。
槜李詩系·卷四十
字介溪,分宜人。官宰相。有鈐山堂集。
維基
嚴嵩(1480年3月3日—1567年5月29日),字惟中,號介溪,又號勉庵,江西分宜人,祖籍福建邵武,明代嘉靖年間權(quán)臣,官至內(nèi)閣首輔、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旋病休歸里。嚴嵩讀書八載,詩文峻潔,聲名始著。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還朝復官。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奉命祭告顯陵,歸而極言祥瑞,世宗喜。幾年內(nèi)先后遷其為吏部右侍郎,進南京禮部尚書,兩年后改任吏部尚書。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賀萬壽節(jié)至京師。時值廷議重修《宋史》,遂留京以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銜主持其事。他善伺帝意,以醮祀青詞,取得寵信,加為太子太保。二十一年(1542年),拜武英殿大學士。入直文淵閣,仍掌禮部事。后解部事,專直西苑;累進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少傅兼太子太師,少師、華蓋殿大學士。嚴嵩一意媚上,竊權(quán)罔利,專擅國政近二十年。士大夫側(cè)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門,行賄者絡繹不絕。嚴嵩戕害他人以成已私,并大力排除異已。他還吞沒軍餉,廢弛邊防,招權(quán)納賄,肆行貪污,激化了當時的社會矛盾。晚年,以事激怒世宗,為世宗所疏遠,被抄家去職,兩年后而歿。著有《鈐山堂集》40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85—1565 【介紹】: 明江西進賢人,字仕鳴,號治齋。
萬福子。
弘治十八年進士。
授刑部主事。
嘉靖中累遷南京右都御史,應詔陳事,請寬錄得罪諸臣,觸帝怒,斥為民。
后嚴嵩同年生秉政,援引之,官至吏部尚書,每事隨嵩意旨,又頗多賄賂。
后為趙文華所排擠,黜為民。
有《治齋集》。
維基
萬鏜(1485年—1565年),字仕鳴,號治齋,江西南昌府進賢縣(今江西省進賢縣)人,官至吏部尚書。
萬鏜登弘治十七年(1504年)甲子科江西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聯(lián)捷乙丑科二甲九十五名進士。
正德年間,由刑部主事屢遷吏部文選郎中,后因司署發(fā)生火災啊,下獄,贖還職。
此后歷任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右少卿,十六年五月進左少卿。
明世宗繼位后,因萬鏜曾給知縣劉源清寫信令其防備朱宸濠叛亂,而賚金幣。
嘉靖元年(1522年)二月升為順天府尹,丁憂歸。
服闋,五年六月復除原職。
六年十月升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七年七月升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八年七月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
十一年冬因彗星事進言,而招致世宗大怒,斥為民,令吏部錮勿用。
家居十年中,屢次授推薦均不予批準。
同年嚴嵩控制朝政時,援引湖廣蠟爾山蠻叛,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三月起用其為右副都御史,勘處湖廣、貴州夷情,參與剿撫。
萬鏜接納土指揮田應朝計謀,誘致其酋,督兵攻破。
嘉靖二十四年平定后召還回京,任兵部右侍郎,但不久銅平酋龍子賢再次叛亂,御史繆文龍稱萬鏜剿撫均失敗。
世宗下詔撫按官勘覆,后歸罪于參將李經(jīng),事情方解。
嘉靖二十五年正月,萬鏜升任兵部左侍郎,二十六年三月升南京刑部尚書,二十八年二月改南京禮部尚書,三十年三月召為刑部尚書,十月代替李默為吏部尚書,三十二年三月九年秩滿,加太子少保。
萬鏜為嚴嵩所舉薦,此后凡事均委隨嚴嵩,又頗為擅長貪污賄賂之策。
撫治鄖陽都御史缺位,萬鏜舉薦通政使趙文華。
恰逢給事中朱伯辰彈劾趙文華趙文華則檢舉萬鏜實為排擠。
世宗大怒,遂于三十二年八月將朱伯辰與萬鏜一同罷免,久之去世。
隆慶初年,恢復官職,贈太子太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91—1567 【介紹】: 明江西安福人,字任夫,號約庵。正德十二年進士。授禮部主事,嘉靖時官至吏部尚書,黨附嚴嵩。有《白云山稿》。
維基
歐陽必進(1491年—1567年),字任夫,號約庵,江西吉安府安??h平都鎮(zhèn)仙壇村人,進士出身。
正德八年(1513年)中癸酉科江西鄉(xiāng)試第八十名舉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登丁丑科會試二十名,廷試二甲七十一名進士,兵部觀政,授禮部主事。
歷升禮部祠祭司郎中,出為河南布政司參議。
丁憂歸,服闋,起復福建左參議,嘉靖十四年(1535年)二月升福建按察司副使,調(diào)四川副使,遷廣西布政使司左參政,十八年十二月升浙江右布政使,轉(zhuǎn)左布政,二十三年五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撫治鄖陽,二十四年四月改任總督糧儲兼巡撫應天都御史,二十六年閏九月升兵部右侍郎,仍兼原職總督漕運兼巡撫鳳陽,次月改任提督兩廣軍務兼理巡撫,二十九年升南京右都御史,三十年三月升工部尚書。
三十三年四月以京師城外工完,加太子少保,丁憂歸。
服闋,三十五年十二月起復刑部尚書,三十六年八月代替趙文華任工部尚書,十月加太子太保,三十九年九月以玉熙宮完工,加少保,四十年二月改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次月又改任吏部尚書,十月因湛若水贈官一事被褫奪少保兼太子太保加銜,次月被令致仕。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55 【介紹】: 明福建侯官人,字廷彝,號半洲。
初冒姓蔡,后復姓。
正德十二年進士。
除嘉興知縣。
嘉靖四年召為吏科給事中。
十六年進兵部侍郎,與副使翁萬達鎮(zhèn)壓斷藤峽侯公丁起事。
三十三年以南京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專討倭寇。
次年于嘉興王江涇鎮(zhèn)大捷,稱軍興以來戰(zhàn)功第一。
趙文華誣陷,被殺,天下冤之。
有《半洲稿》。
維基
張經(jīng)(1492年—1555年),字廷彝,號半洲,福建侯官縣(今福建福州市)洪塘鄉(xiāng)人,明朝中期政治人物,正德丁丑進士,嘉靖時官至南京兵部尚書。
因得罪嚴嵩、趙文華、胡宗憲等,遭明世宗以“抗倭不力”處死。
著有《半洲詩集》傳世。
穆宗時追謚襄憫。
張經(jīng)出身貧寒,其高祖父曾隨母改蔡姓,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福建鄉(xiāng)試位列第十九名,正德十二年(1517年)聯(lián)捷丁丑科會試第三百七名,三甲六十四名進士,任浙江嘉興縣知縣。
丁繼母謝氏憂去職。
嘉靖四年(1525年)三月,入京任吏科給事中,曾上疏劾罷納賄的兵部尚書金獻民、匿災不報的河南巡撫潘塤,并請裁撤為害百姓的錦衣衛(wèi),為嘉靖帝所采納。
六年五月升禮科右,七年四月升吏科左,六月升戶科都給事中。
十一年三月升太仆寺少卿,十二月升大理寺右少卿,十四年三月升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山東,十五年十一月以原職協(xié)理院事,十六年(1537年)五月升右副都御史,數(shù)日后升兵部右侍郎兼左僉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兼巡撫,令立即赴任,主持征討侵邊的安南莫登庸政權(quán),大獲全勝。
十八年閏七月,率軍平定廣西斷藤峽弩灘諸巢賊,以功升左侍郎兼右副都御史,仍加俸一級。
二十一年五月,再以剿平瓊州府黎賊軍功,升兵部尚書銜,二十三年父喪守制離任。
嘉靖二十五年三月,起總督陜西三邊軍務,不久被論劾而罷。
同年復張姓。
三十年四月起用為戶部尚書、總督倉場督理西苑農(nóng)事,丁憂歸。
三十二年八月服闋,起復南京戶部尚書,十月改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
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大肆襲擾中國東部沿海各州縣,明廷以南京兵部尚書張經(jīng)總督江南、江北、浙江、福建、山東、湖廣諸軍討賊;張經(jīng)以倭寇勢眾,且勇猛桀黠,未敢輕敵,每日選將練兵,以為萬全,并積極徵調(diào)廣西壯族“狼兵”作為精銳。
倭寇肆虐,東南百姓民怨沸騰,明世宗以張經(jīng)動員緩慢,怒命其限期進兵,并派兵部侍郎趙文華至浙督師,催張出兵。
趙文華大怒,指示黨羽胡宗憲疏劾張經(jīng)「糜餉殃民,畏賊失機」。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四月二十日,張經(jīng)指揮總兵俞大猷及參將盧鏜、湯克寬等,率水陸軍聯(lián)合進擊。
湯克寬統(tǒng)水師于中路突擊,俞大猷、盧鏜等將則前后夾擊,經(jīng)多日血戰(zhàn),終在石塘灣、川沙洼(今上海川沙附近)、王江涇(今嘉興市北州里)獲大勝,斃倭寇一千九百馀人,俘獲五千,史稱“王江涇大捷”,為東南抗倭以來的第一場大勝 。
此時,明世宗卻聽信朝中人士的指控,以“抗倭不力”的罪名,遣錦衣衛(wèi)逮捕張經(jīng)。
明史》記載嚴嵩授意刑部尚書何鰲,將張經(jīng)、李天寵擬定死罪,“(嚴)嵩皆有力焉。
”,十月初一,張經(jīng)與湯克寬、李天寵、楊繼盛等同被斬于西市。
時人多為其鳴冤。
王世貞指出,張經(jīng)之死與徐階有很大關(guān)系。
趙文華將破倭之功據(jù)為已有,至于胡宗憲則連升三級,本職由正七品的監(jiān)察御史一跳而成為正四品的右僉都御史。
明穆宗隆慶六年(1572年),張經(jīng)之孫張懋爵上疏鳴冤,朝廷復其官職,謚襄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福建甌寧人,字時言。
正德十六年進士。
嘉靖間為吏部左侍郎,韃靼兵逼京師,默守正陽門,故示閑暇,縱居民出入。
韃靼疑有備,不敢犯。
升尚書。
累官翰林學士。
為人博雅有才辨,以氣自豪,不阿附嚴嵩。
然性偏淺,以恩威自歸。
趙文華所害,下獄瘐死。
有《建寧人物傳》、《群玉樓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時言,甌寧人。正德辛巳進士,改庶吉士累官太子少保吏部尚書兼翰林學士贈太子太保謚肅憫有群玉樓集
維基
李默(1494年—1556年),字時言,號古沖,福建建寧府甌寧縣人。
福建鄉(xiāng)試第五十七名舉人。
正德十六年(1521年)第三甲第四十六名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
嘉靖元年(1522年),任戶部主事,升任兵部員外郎,改吏部文選司,吏部驗封司郎中。
嘉靖八年,擔任會試同考官。
嘉靖十一年(1532年),任武會試同考官。
出京任寧國府同知,累升廣東按察司僉事、云南提學副使、江西左參政、湖廣按察使、浙江左布政使。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七月,任太常寺卿,掌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事。
嘉靖二十八年,任禮部右侍郎。
嘉靖二十九年,任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
嘉靖三十年,任吏部尚書,因事被革職為民。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再任吏部尚書。
嘉靖三十三年,兼任翰林學士。
總督楊宜被免職,嚴嵩、趙文華想起用胡宗憲,李默卻推薦王誥,于是嚴嵩甚恨之。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春正月,趙文華自江南回到北京,升為工部尚書,加授太子太保。
趙文華檢舉李默,并從部選策題“漢武征四夷而海內(nèi)虛耗,唐憲復淮、蔡而晚業(yè)不終”之句。
上奏李默誹謗。
世宗覽奏大怒,下李默錦衣衛(wèi)獄拷訊。
禮部及法司奏稱“默偏執(zhí)自用,失大臣體;所引漢、唐事,非所宜言”。
最后李默死于獄中。
隆慶初,詔復官遣官諭祭營葬如例。
萬歷年間,贈太子太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95—1569 【介紹】: 明云南太和人,字敦夫,號雪屏。
嘉靖十一年進士。
授吏部考功主事,歷郎中,主內(nèi)察,力主黜趙文華
官至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維基
趙汝濂(1495年—1569年),字敦夫,號雪屏,云南大理府太和縣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授吏部考功司主事。嘉靖十五年(1536年)調(diào)吏部文選司主事。嘉靖十九年(1540年)升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由尚寶司卿轉(zhuǎn)太常寺少卿,再轉(zhuǎn)通政司右通政。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遷太仆寺卿。不久,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協(xié)掌院事。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以原職致仕。隆慶三年(1569年)卒于家。年七十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湖廣應城人,字潤夫,號石崖。
嘉靖十一年進士。
官戶科給事中。
諫世宗南巡,疏劾權(quán)貴,下獄,謫鎮(zhèn)遠典史,累官右僉都御史,巡撫蘇松。
張經(jīng)得禍,擢珫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浙直軍務以抗倭。
在官三十四天,被趙文華劾,勒為民。
維基
周珫(1497年—?
),字潤夫,號石崖,湖廣京山縣人,湖廣德安府應城縣民籍。
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進士。
初授浙江永嘉縣知縣。
嘉靖十五年(1536年),任戶科給事中,因勸阻明世宗南巡而貶為鎮(zhèn)遠典史。
數(shù)年后,起為婺源縣知縣,遷戶部主事,調(diào)禮部儀制司郎中。
歷山東參政,升山東按察使。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駐守昌平。
嘉靖三十三年,總理糧儲提督軍務,后巡撫蘇、松,巡撫應天。
嘉靖三十四年,任兵部右侍郎,總督南直隸浙福軍務。
恰逢當時胡宗憲代替李天寵,于是想奪取周珫職位。
于是趙文華彈劾周珫,而舉薦胡宗憲,明世宗奪其官職、勒令為民。

人物簡介

維基
王誥(1498年—1557年),字公遇,號棠溪,河南汝寧府西平縣(今駐馬店市西平縣)人,軍籍。
官至漕運總督。
河南鄉(xiāng)試第三十五名,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會試第二百九名,廷試三甲二百二十四名進士。
授行人司行人,遷戶部郎中,出為大同府知府,升山西按察司副使,整飭薊州,轉(zhuǎn)陜西布政使司右參政。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九月擢都察院僉都御史、巡撫甘肅,升右副都御史,巡撫如故。
三十四年六月升南京戶部右侍郎、總督南京糧儲,三十五年二月浙直總督侍郎楊宜剿倭兵敗被革職,王誥被吏部尚書李默推舉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南直隸浙福等處軍務,而首輔嚴嵩、侍郎趙文華則屬意胡宗憲,遂攻擊李默殿試策題有謗訕之言,李默被下獄,王誥回任舊職,由胡宗憲出任浙直總督。
三十六年三月改任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漕運、巡撫鳳陽,時值倭寇猖獗,內(nèi)外戒嚴,王誥疏請旗牌,節(jié)制兵馬,保江淮安寧。
獲得朝廷嘉獎。
十月忽然病發(fā)去世,賜祭葬。
《汝寧府志》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真定府衡水人,字伯時,號裁庵。
嘉靖二年進士。
官御史。
撫河南,鎮(zhèn)壓師尚詔起事。
遷南京戶部右侍郎。
旋代周統(tǒng)為總督,御倭寇。
趙文華督察軍務,威出宜上,宜曲意奉承,文華輕視之。
所調(diào)客兵私斗,宜不能馭。
奪職,閑居。
維基
楊宜(1495年),字伯時,號裁庵,京師真定府衡水縣(今河北省衡水縣)人,同進士出身。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四名,嘉靖二年(1523年),登癸未科會試第八十八名,三甲第七十五名進士,授濰縣知縣。嘉靖九年,任山東道試監(jiān)察御史,后改河南道御史。嘉靖十九年(1540年),提調(diào)南直隸學校,嘉靖二十三年,任大理寺右寺丞。嘉靖二十四年,任大理寺右少卿。嘉靖二十五年,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理南京糧儲,后任山東右布政使。嘉靖二十九年,任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提督操江兼管巡江。嘉靖三十二年,任巡撫河南。嘉靖三十三年,任南京戶部右侍郎,總督糧儲。嘉靖三十四年,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右僉都御史,總督南直隸浙福軍務。嘉靖三十五年,因戰(zhàn)敗,而革任回籍閒住,由胡宗憲代任。
共 3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