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許顯純

相關人物:共 12 位。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28 【介紹】: 明山東任丘人。
兵部尚書田樂孫,以祖蔭,積官至左都督。
天啟四年掌錦衣衛(wèi),為魏忠賢斥逐東林,數(shù)興大獄,廣布偵卒,羅織罪狀,鍛煉嚴酷,被囚者多死獄中。
時有“大兒田爾耕”之謠,又與許顯純、崔應元、楊寰、孫云鶴并稱閹黨五彪。
加至少師兼太子太師。
崇禎元年處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26 【介紹】: 明福建海澄人,字仲先,號綿貞。萬歷二十九年進士。歷浮梁、南昌知縣,以廉惠稱。天啟三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蘇松十府,彈劾織造中官李實貪橫,觸魏忠賢怒,矯旨逮獄,誣以贓罪,榜掠而死。吳中士民及同鄉(xiāng)人無不垂涕。崇禎帝即位,得昭雪。有《周忠憫奏疏》。
維基
周起元(1571年5月20日—1626年),字仲升,號綿貞,福建漳州府海澄縣(今漳州龍海市)人。
東林七賢之一,遭閹黨錦衣衛(wèi)許顯純拷打致死。
生于隆慶五年(1571年)。
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福建鄉(xiāng)試第一,翌年成進士,授江西浮梁(今景德鎮(zhèn)市)知縣。
值豪強陰謀吞書院,起元執(zhí)法,堅決抵制,終于保住書院。
調(diào)知南昌,以廉惠著稱。
萬歷四十年(1612年)受命湖廣道御史。
四十五年五月出任廣西左參議。
天啟元年(1621年)二月升四川按察司副使、備兵川西,不久,清兵攻破遼陽,四月改任通州兵備河南布政使司右參政。
天啟二年(1622年)召入為太仆寺少卿。
兵科給事中朱童蒙詆毀道學為偽學,又上疏彈劾朱童蒙,朱童蒙被貶出京,外遷蘇州。
翌年,任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蘇松十府,是時大水泛濫,起元上疏請浚江河,但朝廷不許。
時吳中稅監(jiān)李實素貪橫,起元上《去蠹七事疏》,彈劾李實,有人提醒他:“不慮禍不測耶?
”他說:“禍福之來,天也;君子不計,所計者是非耳!
”終于得罪魏忠賢。
朱童蒙后依附閹黨,魏忠賢遂矯旨將起元削職為民,“吳人老少皆隨送,涕哭聲塞市”。
天啟六年(1626年)二月,誣陷周起元為巡撫時貪污十余萬兩銀,下令緝捕。
錦衣衛(wèi)都指揮僉事許顯純奉命拷打,同年九月,因肌肉糜爛致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子極。萬歷二十六年進士。為襄陽推官,居官守正。二十九年與湖廣僉事馮應京同被稅監(jiān)陳奉誣陷,下獄。襄陽人赴闕訴冤,不聽。及出獄,削籍歸,家居十七年。天啟初起南京兵部主事。遼陽陷落后,自請募兵往援,進太仆少卿,充軍前贊劃。以疏論熊廷弼、王化貞功罪,被劾下詔獄,謫戍滁陽。崇禎初復官,致仕卒。有《明祖四大法》、《南音》、《徂東草》、《攝園草》。
人物簡介
何棟如(1572年-1637),字充符,一字子極,號天玉。無錫人。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進士,授襄陽推官,居官守正,天啟間,累官太仆少卿,因考察京官,用清朋黨,朝貴大恨,下詔獄,戍滁陽,崇禎初,復官致士。有《明祖四大法》、《南言》、《徂東草》、《攝園草》等。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子極,無錫人。萬歷戊戌進士,由推官擢兵部主事升太仆少卿有南音攝園二集
維基
何棟如(1572年—1637年),字充符,一字子極,號天玉,南京留守左衛(wèi)軍籍常州府無錫縣人,明代官員,同進士出身。
何棟如之先祖世居江蘇無錫,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徙居京師(今南京市),祖父何汝健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進士,父何湛之于萬歷十七年(1589年)中進士。
何棟如出生于隆慶六年(1572年)七月初八,隨父寄寓山寺讀書,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舉甲午科應天鄉(xiāng)試,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中戊戌科進士,三代皆為進士,后來他被任命為湖廣襄陽府推官,與張賓王等素有往來。
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九月二十二,因被陳奉誣陷“擊殺天子稅使”,皇帝下詔“星夜扭解來京究問”,襄陽人赴闕為何棟如訴冤,三十五年十二月出獄后削籍回鄉(xiāng)。
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后金兵連克開原、鐵嶺(今遼寧鐵嶺),何棟如上《越纓疏》請籌兵,自稱“系常州府無錫縣軍籍”人。
天啟元年(1621年)四月十一,起用為南京兵部主事,到杭州一帶招募新兵,獲得六千七百余人。
此時廣寧失陷,何棟如繼續(xù)請求出關考查形勢。
乃進太仆少卿,充軍前贊畫。
天啟二年(1622年)至山海關,穩(wěn)定軍民情緒,重新布置防線,后金兵未敢妄動,但所召新兵懼怕出關,多逃亡。
天啟五年(1625年)三月六日,因上《清誅奸黨疏》得罪魏忠賢,以侵吞軍餉罪被逮進京,“五彪”之一的許顯純對他濫施酷刑,他寧死不屈,最后被發(fā)配滁陽。
崇禎時,魏忠賢伏誅,何棟如赦還,閑居南京。
崇禎六年(1633年),何棟如上《恢復遼東六議》;崇禎十年(1637年)又上《留都增設城垣疏》,受到兵部尚書范景文的重視,劉宗周亦為推薦。
然而不久后,何棟如終病逝南京。

人物簡介

維基
楊文昌(1574年—1631年),字六星,號階平,直隸大名府開州長垣縣人。
文昌自幼性敏好學,同鄉(xiāng)尚書李化龍有知人之鑒,見其文章奇佳,遂收執(zhí)門下,悉心培養(yǎng)。
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順天鄉(xiāng)試舉人,《》經(jīng)魁,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士,初授河南汝陽縣知縣,天啟初,山東白蓮教徐鴻儒作亂,汝潁盜賊韓應龍等聚眾數(shù)千遙相呼應,作為聲援,大肆搶劫掠奪。
楊文昌秘密請調(diào)官兵,設計擒獲韓應龍,余黨一轟而散,汝潁遂平。
天啟四年,擢升兵科給事中,時逆珰魏忠賢柄國政,文昌疏請復祖制,禁太監(jiān)讀書識字,干預朝政。
此時正逮問楊漣、左光斗諸人,未及文昌,尋以母憂歸。
崇禎改元,起補刑科給事中,六月以天時久旱,慘死諸臣上干天和,宜誅許顯純、李寔二人以祈甘澤,報聞。
及斬二人,天果降大雨。
崇禎帝大悅,贈文昌金匾,上刻有御筆親題“心見回天”四字。
崇禎元年十一月,疏糾錦衣衛(wèi)西司房都指揮使于日升為逆黨孫杰姻婭,以及錦衣衛(wèi)掌印鄭士毅,各革任回衛(wèi),掌刑百戶王崇化下法司問,劉大全革職。
二年二月,以先紏錦衣衛(wèi)遺奸鄭士毅、于日升而兵部侍郎唐世濟受賄庇奸,士毅僅僅革任,日升因劾得褒,致日升居然金吾,以誤皇上,請敕會議以別是非。
三月,條上四事:一宣大督臣宜蚤為計,恐王象乾風燭難恃;一大臣去就宜決,笑罵由人,好官自我之輩不可留用;一閣臣責任宜專,票擬屢更,似分宰相之權;一直戇氣節(jié)宜培,建言處分諸臣請賜召還。
帝怒其分相權等語,責文昌回奏。
文昌回奏引罪,帝不問。
三年四月升戶科右給事中,再升刑科左給事中,以病告歸,崇禎四年卒,年五十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75—1625 【介紹】: 明浙江嘉善人,字孔時,號廓園。
萬歷四十四年進士。
授行人,累遷至吏科都給事中。
天啟間疏劾魏忠賢結黨樹威,忠賢矯旨切責。
大學士魏廣微私結忠賢,大中又劾之。
廣微指使所親陳九疇以他事劾之,貶三秩出外。
閹黨梁夢環(huán)、許顯純等復構陷之,誣大中受楊鎬、熊廷弼賄,矯旨逮下詔獄,又指使獄卒斃之于獄中。
思宗即位后,追謚忠節(jié)。
有《藏密齋集》。
詞學圖錄
魏大中(1575-1625) 字孔時,號廓園。浙江嘉善人。謚忠節(jié)。為骨鯁之臣,而頗留心風雅。早年出高攀龍之門,有《藏密齋集》,詞在集中。
槜李詩系·卷十七
大中字孔時,別號廓園,嘉善人。萬歷丙辰進士,授行人,歷官吏科都給事中。性狷介剛毅。為諸生,家酷貧,至不能舉火。湫巷數(shù)椽,上漏下濕,晏如也。及在諫垣,彈劾不避權貴。遼左失事之案,朝議欲處楊、熊以不死,中執(zhí)法,與司寇爭,謂不當末減,于是群小側目。時魏閹初用事于內(nèi),而外廷猶人才濟濟。高邑趙公為太宰,忠憲為御史大夫,應山、桐城為中丞相,引重武定、新昌,皆在要職,而中長首垣,共欲激濁揚清,以致太平。會應山上疏罪狀逆閹,中繼之,抗章極論,閹銜之。尋值晉撫缺,會推謝應祥。謝嘗令嘉善,與中有師生誼,忌者因此劾中,得降調(diào)家居。趙與高亦相繼放逐。閹借封疆事,謂中受熊廷弼賄,矯旨被逮。中從容就道,至則下鎮(zhèn)撫榜掠備至,誣坐多贓,五日一訊,必加全刑,死獄中。崇禎改元,贈太常卿,謚忠節(jié)。著有藏密齋集。
維基
魏大中(1575年—1625年),字孔時,號廓園,浙江嘉善縣人,晚明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東林六君子之一。
魏大中自幼家貧,讀書砥行,師事高攀龍。
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考中丙辰科進士,歷任行人司行人 ,工、禮、戶、吏各科給事中,累官至吏科都給事中。
做官時不受贈遺,四壁蕭然。
夫人織素如故。
天啟元年(1621年)疏奏楊鎬等罪“宜置重辟”。
楊漣疏劾魏忠賢,大中亦上《擊逆珰疏》。
靜志居詩話》稱其為“骨鯁之臣”。
天啟四年(1624年)魏廣微指使陳九疇彈劾魏大中,被貶三級。
天啟五年(1625年)東廠魏忠賢興大獄,誣陷楊漣等六君子,收受熊廷弼的賄賂,判定楊漣、左光斗各坐贓二萬兩銀,魏大中三千。
大中被捕入獄,被錦衣衛(wèi)許顯純鞭笞拷掠,「嚴刑追贓比較,五日一回奏」,最后竟被誣陷坐贓而死。
年五十一歲。
其長子魏學洢領回尸體,匍匐扶襯歸鄉(xiāng)。
崇禎初年(1628年)追謚忠節(ji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75—1626 【介紹】: 明安慶府桐城人,字遺直,一字共之,號浮丘,人稱滄嶼先生。萬歷三十五年進士。授御史。巡視中城,治吏部豪惡吏,捕假官百余人,都城人士無不震驚。出理屯田,興水利種稻。光宗死,與楊漣協(xié)心建議,排斥宦官,扶助熹宗,朝野并稱“楊左”。后二人劾魏忠賢,反為所害,與楊漣同為獄卒殺害。福王時追謚忠毅。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共之,桐城人。萬歷丁未進士。授中書舍人,擢浙江道御史。歷官左僉都御史,及珰禍,追贈太子少保右副都御史。謚忠毅。有集。
維基
左光斗(1575年10月12日—1625年8月26日),字共之,一字遺直,號浮丘,又號滄嶼,直隸安慶府桐城縣左家宕(今安徽樅陽橫埠鎮(zhèn)中義村)人。
明末東林黨六君子之一。
因東林黨爭,遭到閹黨魏忠賢下獄拷打而死,崇禎帝為之平反,贈右都御史、太子少保。
南明弘光帝時謚忠毅,世稱左忠毅公。
萬歷三年九月初九日(1575年10月12日)左光斗生于桐城東鄉(xiāng)左家宕老家,出生之日恰逢斗姥元君神誕,因而命名為光斗。
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舉庚子科應天鄉(xiāng)試,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與楊漣同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擢監(jiān)察御史,巡按京畿,捉拿了吏部的一些作惡多端的官吏,當時奸黨惡人冒充官吏,橫行京師,左光斗調(diào)查之后,收繳假印七十多枚,拘押假官一百多人。
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光宗朱常洛即位,寵妃李選侍照顧皇長子朱由校遷入乾清宮。
九月光宗死于紅丸案,朱由校繼位,是為熹宗。
李選侍又想繼續(xù)侍奉熹宗。
時魏忠賢想利用熹宗年幼之機,把持朝政大權,堅持讓李選侍居住在熹宗所在的乾清宮內(nèi);都給事中楊漣、御史左光斗等為防李選侍干預朝事,逼迫李選侍移居仁壽殿噦鸞宮。
此事件史稱移宮案。
天啟元年(1621年),因移宮案宦官與東林黨勢力間關系愈加緊張,左光斗力主移宮案。
天啟三年(1623年)三月,升大理寺左寺丞,升大理寺左少卿。
天啟四年(1624年),拜都察院左僉都御史。
同年六月,宦官魏忠賢專權,楊漣上了一份奏章,揭發(fā)魏忠賢二十四條罪狀。
左光斗等七十馀人大力支持,彈劾忠賢等三十二斬罪,但熹宗皆不信。
天啟五年三月十九日(1625年4月25日),魏忠賢矯旨提問。
魏忠賢反誣陷六君子接受熊廷弼的賄賂,判定楊漣、左光斗各坐贓二萬,魏大中三千。
后左光斗等人被捕下獄,受酷刑折磨,史載“五日一審,受拶、夾、棍等刑,不能跪起,平臥堂下受訊”。
門生史可法潛入獄中探望時「已不成人形」。
左恐連累門生,將史趕出監(jiān)獄。
魏忠賢誣光斗等貪污數(shù)萬兩白銀,要追出贓款。
左光斗的舊友孫奇逢與鹿正(主事鹿善繼父)、張果中四處募款,諸生熱烈響應,募得數(shù)千兩白銀上繳未及,魏忠賢見左光斗有人營救,反而加重拷打六君子,六君子皆死,孫奇逢等人被贊為范陽三烈士。
天啟五年七月二十四日(1625年8月26日),左光斗在獄中被錦衣衛(wèi)許顯純拷打而死,其兄左光霽亦被閹黨都御史周應秋所逼,自殺而死,左母因二子俱死,悲痛而卒。
魏忠賢一度又要將左光斗開棺戮尸,后來被勸阻。
天啟七年(1627年)熹宗駕崩,明思宗即位,改元崇禎,懲辦閹黨,魏忠賢畏罪自殺,思宗追贈光斗右都御史、太子少保,錄用其一子為官。
南明弘光帝時,為左光斗追謚忠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福建晉江人,字載甫。萬歷四十一年進士。官翰林時,阿附魏忠賢,為《三朝要典》副總裁。積官為吏部右侍郎。天啟七年,崇禎帝即位后,以輔臣皆忠賢所用,詔廷推,景辰遂進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次年,見朝局大變,輿論始敢頌言東林,乃請毀《要典》。旋被劾罷官,在內(nèi)閣僅半年。
維基
楊景辰(1580年—1629年),字載甫,號侗陔,福建晉江芙蓉鄉(xiāng)(今新塘街道后洋社區(qū))人,祖籍光州固始,進士出身。
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登二甲第十七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
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丁內(nèi)艱,期滿復職。
天啟二年(1622年)升諭德,后又升為少詹事、翰林院侍讀學士。
天啟六年(1626年)升禮部侍郎,并奉命教導庶吉士,也教習皇子。
魏忠賢薦為吏部右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yún)C務,與來宗道等人編《三朝要典》,崇禎元年(1628年)閹黨敗,魏忠賢自盡,許顯純伏誅。
同年六月,遭遣返致仕。
不久憂懼成疾,卒于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84—1626 【介紹】: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景文,號蓼洲。萬歷四十一年進士。授福州推官。捕治稅監(jiān)高寀爪牙。天啟中歷文選員外郎,力杜請托,抑僥幸。不久辭官回鄉(xiāng)。為人剛方貞介,疾惡如仇,曾□手呼魏忠賢名,罵不絕口。魏黨矯旨派旗尉赴蘇逮捕,吳中為之發(fā)生民變。至京后,在獄中遇害。崇禎初謚忠介。有《燼余集》。
維基
周順昌(1584年—1626年),字景文,號蓼洲,南直隸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東林七賢之一,被宦官魏忠賢所害,引爆了蘇州抗議事件,最后被酷刑虐死于獄中。
善畫墨蘭,著有《燼馀集》。
謚忠介。
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聯(lián)捷癸丑科進士,授福州府推官,升吏部文選司員外郎。
正直清廉,疾惡如仇。
天啟五年(1625年)魏大中被宦官魏忠賢陷害逮捕,路過蘇州吳門時,順昌親詣其船,要將女兒許配給大中之孫。
抻解囚犯的旗尉趕忙催促上路,順昌破口大罵:“你不知道世間有不怕死的男子漢么?
回去告訴魏忠賢,我就是以前的吏部郎周順昌!
”魏忠賢自恨之,而魏忠賢的義子倪文煥,也趁機彈劾周順昌與魏大中家通婚,并且誣告周貪污鉅款,周順昌于是被革職,但是魏忠賢仍未息怒。
應天巡撫周起元罷官,周順昌曾作文送他,文章有斥責魏忠賢閹黨之語。
天啟六年魏忠賢假蘇杭織造太監(jiān)李實誣攀,將順昌下錦衣衛(wèi)鎮(zhèn)撫司詔獄。
逮捕時激起蘇州人民反感,由于周順昌平日有德于民,上萬民眾上街爭奪周順昌,兩名東廠錦衣衛(wèi)被當眾打死,后來五位民眾出面頂罪,避免蘇州居民被官府法辦,也被處死。
復社領導人張溥《五人墓碑記》就是紀念這五人的作品。
順昌在獄中被錦衣衛(wèi)許顯純拷打,要求他交出贓款三千兩銀,牙齒盡落,負責拷問的顯純問道“復能罵魏上公否?
”,周順昌把滿口鮮血噴到許顯純臉上,罵聲更厲。
許顯純只好半夜偷偷殺了順昌,年四十三。

人物簡介

維基
李若愚,字知白,號愚公,湖廣漢陽府漢陽縣人,軍籍。
少從張緒講學。
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湖廣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士,出太史李國??之門。
初謁,座師曰:“向初入塾,蒙師以兄文見課,苦其不能習誦受笞。
今得稱師友,甚幸。
”李亦哭失聲。
初授溫州府推官,平反殊死以下數(shù)千人。
時趙南星、高攀龍秉憲,推東南賢者必首及之,卓異赴考選,媚珰者指為楊漣死友,遂謫常州府教授,遷國子監(jiān)博士,復遷刑部主事。
會江西積欠金花銀五十馀萬兩,群小趣珰言于部,委若愚督催,立限三月,稍后期即逮矣。
公至江西,檄下,郡縣皆感公忠誠,一月便起解,而逆珰伏誅。
公報命,奉旨優(yōu)敘,臺省亦交章上薦,升兵部武選司。
崇禎元年奉命犒大同師,上九邊兵食冒帑,議戰(zhàn)守策,又因旱陳言請誅魏黨許顯純等七錦衣以慰忠魂,不雨請治臣罪,上立磔顯純等于市,甘霖大沛。
尋升工部虞衡司員外郎,轉(zhuǎn)營繕司郎中,崇禎三年主考廣西。
崇禎四年升兵部武選司郎中,以驗試武舉不力,降四級調(diào)外任。
旋告病歸。
七年甲戌回部,大司馬張公特疏薦為職方,吏部題補武選郎,武選于是肅然一清,上聞之,亦曰:京官不要錢者惟劉宗周、李若愚耳。
八年乙亥升江西右參政,值流寇蔓延,撫軍移鎮(zhèn),公選將材,備軍實,嚴保甲,固城守,保障之功甚偉。
歲祲,民大饑,傾橐治糜為倡,復便宜發(fā)積谷數(shù)十萬石以賑,所全活無算。
巡撫解公舉公自代,俄連喪壯子,痛絕竟解綬歸。
為司理時,分校浙闈,庚午典試廣西,乙亥主江西拔貢試,皆稱得人。
明末起廢,召為太仆寺卿,以老辭不拜。

人物簡介

維基
譚汝偉,號九山,湖廣衡州府衡陽縣軍籍。
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湖廣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
三年授知廣東乳源縣,崇禎元年授浙江道御史,巡視皇城、中城,十一月疏紏四川巡撫田仰以二千金賄得,乞加罷黜。
帝以田仰推升,王永光已經(jīng)奏明,不得妄議。
二年正月譚汝偉再紏四川巡按田仰乃魏廣微門生,而許顯純又仰門生,以田爾耕為兄,以魏忠賢為父,故得推舉速化。
今王永光稱蜀紳皆欲得仰為巡撫,臣詢之蜀紳,無一應者,請加罷斥。
帝不聽。
尋降用,八年補江西按察司簡較,十年升南行人司副,十一年升大理寺左寺正,十三年升戶部浙江司主事,管驗糧所,升貴州司員外,出為廣東右參議。
崇禎十五年官四川建昌道副使。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