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譚綸

相關人物:共 13 位。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遺言盈耳血盈頤,萬里漂淪欲問誰。
莒國慟聲無地著,柏舟心事有天知。
掩形不借偏衾足,抱子猶憐一死遲。
遂使韶江蘆荻岸,至今風雨泣孤雌。
鶴馭鸞驂勢已分,天南地北幾劬勤。
寸心出淚多成血,萬死存孤欲露筋。
有石未填東海水,無風可掃瘴鄉(xiāng)云。
片帆飄泊魚龍窟,神鬼前呵世豈聞。
冰霜嚙盡齒將枯,不藉程嬰為保孤。
萬里獨歸雙白璧,半生惟聽幾慈烏。
床頭手澤書猶在,夢里風濤氣未蘇。
見說親教范滂傳,有時扶杖更喑嗚。
百年貞節(jié)被新旌,海若山靈恨始平。
國士共高滂母義,路人猶指孟姜城。
已無淚可斑湘竹,惟有心堪付史評。
千古神游九泉下,照人肝膽正分明。
斗山書院者,歙諸學子所建,為文會之地也,且以俟甘泉子謁文公廟,庭于婺源,過而講焉。郡侯三石馮子實作興之,為作此詩于壁,以詔來者。
頻年瞻北極,今夜宿斗山。
縹緲入飛磴,超然出人環(huán)。
群峰繞列宿,宛在天中間。
居中以應外,比如我心然。
經緯皆文章,后地與先天。
山鳥不盡宣,山花不盡妍。
惟以友求心,圣功妝大全。
① 節(jié)母楊侍御匪石夫人祖母貞女其祖姑也
世之論者皆以天下國家之責屬諸君子之身婦女若無所與焉者及觀斯傳然后知責之在君子者雖婦女亦足以盡之故張母之不忍忘其夫而守節(jié)終身張女之不忍棄其嫂而相從不嫁以至于死凡以各盡其心焉耳然而邦之風化世之氣運時之禎祥恒必因之則其所系也不亦大乎謂之無與于天下國家不可也夫姑感嫂節(jié)而貞志以決嫂為姑貞而節(jié)之守也益固相觀而善夫固如此茍事君者能如母之不忘其夫則天下皆忠臣矣與人者能如姑之不棄其嫂則天下皆義士矣忠臣義士遍于天下太和將在宇宙間矣則其所系也不為尤大乎此又系于觀感者何如耳誠愿與君子共勉焉噫世之號為大丈夫者顧豈可自喪其志自虧其節(jié)反婦女之不若也乎哉謹成小律聊以表厥行而樹之風聲若夫書之以詔后世則有太史公在
母為姑存身未死,姑因嫂節(jié)老空樓。
萱階花泣百年淚,漆室人含萬古愁。
寂寂風侵機杼冷,陰陰月暗鏡臺秋。
從來多少冠裳客,曾似沂陽婦女否。
自是人間薄命人,祇應云水寄閒身。
蕭條野鶴軀偏瘦,歌嘯蟄龍詩可嗔。
三載虛沾慈尸祿,廿年猶憶帝都春。
天涯知己恩難報,空付悲吟泣鬼神。
我曾建節(jié)天雄軍,趙魏良家負弩群。
鳴弦躍馬樂戰(zhàn)斗,邯鄲易水思前人。
號召材官教五伐,愿言出塞護燕云。
我官六月被移徙,上書幕府等空文。
關西太史王槐野,文章紀述懷慇勤。
三郡邦畿不設衛(wèi),豪雄寂寞為編民。
上恬下熙博勝負,誰排閶闔一敷陳。
穆皇踐祚改元日,東夷西虜何紛紛。
匈奴飲馬潞河水,滄州一老射絕倫。
掌中主客兵十萬,不遺一矢徒逡巡。
昨日報稱虜遠道,今朝槌巖鏖戰(zhàn)頻。
東山張君真將種,飲血帳下期策勛。
長驅跳塹沖虜陣,射雕先鋒翳荊榛。
橐駝人馬相枕藉,傍巖百仞翻車輪。
后軍割級獻樞府,皇恩猶貸賁軍臣。
詔從邊外封京觀,威震穹廬千萬春。
天生糾糾譚襄敏,都護橫戈起七閩。
遂擬筑臺扼胡吭,累累相麗齒與唇。
二十年來氛祲熄,誰云市馬犬戎親。
偎予分竹都城下,譚公召飲酒數巡。
抵掌高談理燕薊,我兵憑高戰(zhàn)技新。
書生借箸前畫策,何不建置于西秦。
公云馬價入兵府,財力裕薊應及鄰。
順義虎視圖西市,羌戎茶馬沾皇仁。
假虞伐虢乃其計,吾兵不守邊城闉。
遂致折將虜士女,西人灑淚空沾巾。
明明天子見萬里,求賢易將紛絲綸。
吾友鄭君負奇氣,十年勛業(yè)動旒宸。
一朝統(tǒng)馭連八鎮(zhèn),扯勒夫婦走恂恂。
蹲刀銜土誓終服,外攘內治靜邊塵。
杞人憂天斗西揭,安得長殳西海濱。
粵南海上漁樵侶,欲作鐃歌寄雁賓(明張邦翼《嶺南文獻》卷三二)。
吊南塘 明末清初 · 尤侗
副將軍,在南郡,殺倭全用鴛鴦陣。
大將軍,在薊門,閱兵爭跳龍虎屯。
結發(fā)從戎無不可,籌邊更重北門鎖。
萬里長城背朔方,伏波只看飛鳶墮。
江陵已沒二華亡,倚劍悲歌古戰(zhàn)場。
白袷角巾歸第日,路人誰識戚南塘?
惟有白頭舊部曲,西風落日嘆《燒荒》(張江陵當國,譚綸為總制,戚繼光為薊鎮(zhèn),得以保全。江陵與先后沒,戚移鎮(zhèn)嶺南,旋罷官矣。二華,字也,部將陳第作《燒荒行》以悲之。)。
凡舉大事者必有其會與其時而總賴昭明天貺以成其功武成九次無論矣即如四庫全書及以國書譯漢藏經皆始于子六旬之后(自癸巳年蒐輯海內遺書并于永樂大典內采纂散編命館臣依經史子集督繕四庫全書四分又佛經本出厄訥特克一譯而為膺古特之番再譯而為震旦之漢其蒙古經則康熙及乾隆年陸續(xù)譯成而未有國書之佛經先于三十七年亦命開館譯定茲二事卷帙浩繁俱非易于觀成者乃皆在予六句后始命舉行初亦不覺其遲也)既而悔之以為舉事已晚恐難觀其成越十馀載四庫全書則早參考裝潢畢以貯之閣而所譯漢藏茲亦將告畢就此非天恩垂佑俾予雖老而善成此二事乎近因閱石鼓文惜其歲久漫漶所存不及半夫以國學興賢述古之為使千萬年之后并此僅存者胥歸無何有之鄉(xiāng)有治世之責者視之而弗救予且不成為讀書之人矣斯事體大千古讀書人所不能任亦從無道及者予故不怍不文及此未至耄耋智昏爰蕆此事蓋石鼓之為宣王時作與夫宜置國學為萬世讀書者之津逮自以韓昌黎之見為正車攻吉日之章班班可考也(后人議論紛出如董逌程大昌據左傳成有岐陽之蒐以為成王鼓鄭樵據殹丞二字見秦斤秦權以為秦鼓馬定國據后周書以為宇文鼓陸反仁據北史以為元魏鼓至楊慎之偽作全文為尤謬甚總不若韓愈之見為正蓋即本鼓之文取證小雅可信也若歐陽修集古錄云韋應物以為文王鼓宣王刻今應物石鼓歌具存明以為宣王何曾有文王之說近者尚誤況與論三代以上哉)夫昌黎有其見而無其力且未思及存其詩則予較昌黎為勝矣茲用幸翰苑之例(乾隆九年重修翰林院落成親臨錫宴以張說東壁圖書府五律四十字為韻予賦東字及末音字二韻其馀飭諸臣各分一韻賦詩)親定首章截其長以補后數章之短即用文中字并成末章自第二至第九命彭元瑞按馀字各補成章非因難以見巧實述古以傳今于是石鼓之文仍在十鼓井井有條而不紊矣舊鼓舊文為千古重器不可輕動但置木柵蔽其風雨以永萬世而新為十鼓以刻十章并列國學以公天下惠后儒則仍周宣之文也熱河文廟為歲歲惠遠詰武之地則亦命置之以詔來世庶乎宣王中興之烈不泯宣圣牖世之道恒昭而予及耄耋之年尚得蕆此崇文之舉孰非會之萃時之合深蒙昊貺之所致哉希周家卜世之久鬯皇清重道之規(guī)后世子孫尚慎念之是為序
??(我)車既工(攻),??(我)馬既同。
??(我)車既好,??(我)馬既??(阜)。
君子員員(云),邋邋(獵)其斿。
麀??速速,君子之求。(一章)

(廓)猷??(合)(道),允□(熾)(維)??(宣)。
天子謂公,??(徒)我其以(以)(田)蕳。
??(徒)(徇)眾除,□(道)具駕驅??(我)。
(馭)其亞帥,??(我)弓其射。(二章)

亞車趍趍(音),□(酋)車??(續(xù))。
左驂驁驁(敖),右驂????(音速)。
其斿????(丑若反司馬相如大人賦休??奔走),其??(未詳)幡幡。
君子其來,??(導)??(我)鳴鑾。(三章)

驅車趩趩(丑亦反行聲也),敕(策)馬??(音瀝)。
??(導)??(彼)(盩)(原),隮??(彼)大□(陸)。
彤矢□□(鏃),??(??)弓????(音壹),其斿????(音洛)
君子其來。(四章)

遄來騝騝(音堅),寺(時)余世(三十)里。
余射??于茲,六轡寫(卸)止。
出勿??(憂)微□(霾),或以時雨。
(原)(隰)陰陽,霝(靈)(泊)(華)??(籞),天子之所。(五章)

其淵殹(也)孔深,帛(泊)淖????(洋)。
滔丞沔沔(泛),澫(漫)之一方。
其魚不識,丞丞(烝)(維)鱮。
??(鯊)??(鯁)??(鮒)??(音白),又極(楫)又罟。(六章)

其??(阪)又多,□為棕(棕)(音咎)。
棫樸楊柳,及桑(栗)既氐(柢)既柞。
如??(莽)如箬,及??(華)及碩。
禽翰(翰)??(攸)宮,以寺(時)而乍(作)。(七章)

其原(原)孔庶,獸??(乃)(寧)處。
麋豕??(豚)(犢),麀??雉兔。
□□(音即)其旲(古老反白澤也),????(音憲)其虎。
左驂馬執(zhí)之,大黃弓射之。(八章)

即鹿又奔,搏麀又真(填)。
鮮??(菹)時??(旨),異??是申。
如天之□,秀□(藝)(云)(作)。
□□(未詳)????(未詳),即以寫樂。(九章)

??(徒)??(馭)既射,??(我)馬載止。
用賢孔庶,康康敕??(治)
田車既安,日隹(維)丙申。
用各為章,害(曷)不永寧。(十章)
⑴ 音拉今作?博雅曄謂之?
⑵ 喜考潘迪作嘉朱彝尊石鼓據施宿引說文作喜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