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趙元鉊

相關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安慶府桐城人,字泰符。萬歷二十六年進士。授分宜知縣,續(xù)授御史,屢上疏言事。時齊楚浙三黨勢張,忌孟禎讜直,出之為廣東副使,移疾不赴。天啟初,起南京光祿少卿,召改太仆。以丁憂歸。時魏忠賢得志,即為御史王業(yè)浩所劾,削籍。崇禎初復官。
維基
馬孟禎(?
年—1633年),字泰符,一作六符,直隸桐城縣人。
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萬歷戊戌進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有《桐城馬太仆奏略》。
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馬孟禎考中戊戌科進士,獲任江西分宜縣知縣,即將受召入朝廷時,由于上繳征賦不足,遭戶部尚書趙世卿彈劾,于是被削職。
僅過三天,百姓的稅便全繳清,得到鄒元標與萬國欽等人大力誇贊。
續(xù)任監(jiān)察御史。
馬孟禎上奏疏論文選郎王永光、儀制郎張嗣誠、都給事中姚文蔚、陳治則等人攀附權貴而被提拔、南京右都御史沈子木年近八十還沒有辭官。
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為河東巡鹽御史。
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四月,怡神殿發(fā)生火災,馬孟禎提出建言與警語,但未能受到重視。
吏部侍郎蕭云舉協(xié)同京察時有包庇的行為,馬孟禎率先上疏彈劾,后來談論的人越來越多,蕭云舉便辭職離去。
萬歷四十二年冬天(1614年),考核選拔科道官,中書舍人張光房、知縣趙昌運、張廷拱、曠鳴鸞、濮中玉等人被以言論不合時宜,未能受到認同。
馬孟禎為此打抱不平,上疏評論。
當時三黨的勢力龐大,馬孟禎遭到忌憚,被調廣東按察司副使,稱病未能赴任。
天啟初年,馬孟禎獲起用為南京光祿寺少卿,改太仆寺少卿,遭遇喪事返鄉(xiāng)。
魏忠賢得勢后,御史王業(yè)浩趁機彈劾馬孟禎,于是馬孟禎被剝奪官位。
崇禎初年,恢復官職。

人物簡介

維基
洪天擢(?
—1650年5月8日),字簡臣,徽州府歙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洪天擢是萬歷三十五年進士洪輔圣之子,天啟四年(1624年)中式甲子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十年(1637年)成進士,獲授湖廣蘄州知州,升武昌府知府,楚藩官員在當?shù)卣虅萸謥酌裉铮樟顨w還。
之后轉任下江防道副使,駐守興國,平定茅坪鄭老大叛亂;張獻忠來攻,洪天擢在長江阻止他前進。
弘光元年(1645年),清軍破南京,洪天擢調任海南,安撫黎漢,人民安定。
永歷初年,他以副都御史巡撫高州、雷州;清兵攻陷粵東,他與巡按黃基固在海上攔阻守住雷州,又在瓊山、崖州招兵圖謀恢復。
李成棟帶著大量兵馬進犯,雷州城幾乎失陷,參將馮其源、瓊山知縣謝時揚逃走,洪天擢投繯自殺,但跌在地上死不去,成棟留他在軍中。
后來李成棟反正,命他和潘曾瑋、李綺帶著奏折到南寧迎接永歷帝。
其時陳邦傅、趙臺互相仇殺,收到洪天擢的上奏后感到驚訝疑惑;他力陳李成棟的忠心,又清楚述說金聲桓反正的事,人心才安定下來。
他因功升任大理卿,同時代替李成棟接受鉞斧,再晉任吏部左侍郎。
當初洪天擢在瓊州與李用楫不和,他回歸南明朝廷時李用楫剛掌管六科,每次朝會,李用楫總會欺壓他。
他無法忍受,九次請求退職才得辭官。
永歷三年(1649年)七月,他與吳川恩貢林瓊樹自肇慶回吳川招兵,后來洪天擢前往廣西,到官橋時和兒子被李明忠部將冷雄杰殺害。
打開他的筐子,里邊不滿一百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