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智觀

共 2 首
探花第(二月。)(庚申) 清 · 何紹基
七言律詩
乙丑先公及第初,探花第額手親書。
一庭忝荷隆恩庇,三字仍輝劫火馀。
差幸奇礓留馬磴,重題木主奠神居。
不堪夜夜門前月,一片荒菭是敝廬(神堂為賊毀,止先公書「探花第直扁」及小子所題「恩隆九陛,春滿一庭」聯(lián)語尚存西院。祖遺屋一椽,今成荒地。此次所居小書房即在其右。)
梵動經(jīng) 其七 當代 · 鐘錦
七言絕句
直問根源到太初,言無言有盡成虛。
君如會得因緣在,讎論區(qū)區(qū)但自除。
注:《長阿含經(jīng)·梵動經(jīng)》:“彼沙門、婆羅門因何事于本劫本見,謂無因而有,于此二見中,齊是不過?或有眾生無想無知,若彼眾生起想,則便命終,來生世間,漸漸長大,剃除須發(fā),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識本所生,彼作是語:‘我本無有,今忽然有,此世間本無、今有,此實馀虛?!菫槌跻姟!? 又:“或有沙門、婆羅門有捷疾相智,善能觀察,彼已捷疾觀察智觀,以己智辯能如是說:‘此世間無因而有,此實馀虛?!说诙姟!?br />釋:“世界非徒有待之因也,亦有無待之因在;世界豈有無待之因耶?徒循有待之因耳”,此康德《純理論衡》之又一“讎論”也。準此以言,非止此無因生者無足論,即有因生者亦無足論。雖然,若佛說因緣,君心理會,純思之理方滅,踐履之理旋生,讎論區(qū)區(qū),明見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