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有貞

相關人物:共 12 位。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姓亦作鎦。
明浙江山陰人,祖籍洛陽。
字師邵。
劉績子。
曾游京師,徐有貞等欲薦之,力辭,歸里講學教授,弟子知名者甚眾。
生平潛心經史,工詩文,與祖、父皆以文學名世,人稱三劉。
有《盧湖稿》、《紀游稿》。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績子有半齋集
明詩紀事·乙簽·卷二十二
師邵字師邵,紹興山陰人,績子。有《半齋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93—1457 【介紹】: 明保定府束鹿人,字千之,初名強。永樂十九年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持廉奉法。英宗即位,遷陜西按察使。歷大理寺卿,遷右都御史,鎮(zhèn)守陜西,進左都御史。景泰改元,召學院事。官至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為人有城府,廷臣無敢干以私,然中實柔媚。議奉迎英宗還京時,厲聲言上皇未必能還;后又率先贊成景帝以己子為太子。及英宗復辟,言官誣劾文與于謙謀立外藩,按問無跡,仍同斬于市。
維基
王文(1393年—1457年),字千之,號簡齋,原名王強,直隸束鹿縣人(今河北辛集)。
永樂辛丑進士。
景泰間官至東閣大學士兼謹身殿大學士。
英宗復辟后與于謙同被問斬。
王文之父王緒,原籍霍丘(今安徽省霍丘縣),入贅束鹿彭家莊(今屬河北辛集市辛集鎮(zhèn)),在村中開辦私塾,并行醫(yī)濟人。
王強為家中第三子。
永樂十九年(1421年),王強中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
宣德十年(1435年)十二月,真定衛(wèi)軍張普祥利用白蓮教“以妖書惑眾”,自稱“七佛祖師”,派遣黨徒在河南、山東、山西、北直隸等處度人,約定“先取彰德城,以次攻奪諸城”,形成反朝廷騷動,事敗后被誅。
其間,王強受命審理“張普祥案”,結案后,宣德皇帝欽賜王強更名為“王文”。
英宗即位后,王文歷任陜西按察使、右副都御史,兼寧夏巡撫、大理寺卿、右都御史、左都御史。
“土木堡之變”后,英宗被瓦剌俘虜。
英宗之弟郕王即位,是為代宗。
王文被征召入京掌管都察院事務。
景泰三年(1452年),加太子太保。
不久,經高谷推薦及宦官王誠幫助,代宗詔王文入閣,任吏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執(zhí)掌文淵閣。
二品大臣入內閣,自王文始。
歷加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再進謹身殿大學士,仍兼東閣大學士。
傳聞瓦剌要釋放英宗回京,群臣商議奉迎還朝禮儀。
王文時任都御史,厲聲道:“公等謂上皇果還耶?
也先不索土地、金帛而遽送駕來耶?
”眾人一向畏懼王文,都因驚愕而不再商議。
景泰帝有病,群臣欲復立沂王為太子。
王文認為上意不可知,僅上疏請求早立太子。
朝廷內外紛紛傳聞王文和宦官王誠計劃迎立襄王之世子為儲。
景泰八年(1457年),都御史徐有貞、武清侯石亨、宦官曹吉祥等,趁代宗臥疾南郊,發(fā)兵擁立英宗復辟。
英宗復辟后,石亨和曹吉祥等唆使言官彈劾王文伙同于謙等人謀立外籓。
王文據理有力地辯駁道:“召親王須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馬牌,內府兵部可驗也。
”言辭激昂壯烈。
于是逮捕了車駕主事沈敬進行訊問,確實沒有動用牌、符的證據。
但仍判于謙和王文陰謀未遂,因此把王文和于謙同斬于西市。
王文的兒子都被充軍到邊疆。
王文之死,人們皆知其冤,但因其人品頗受爭議,因而不若于謙被世人所鳴冤。
成化五年(1469年)王文之子王宗彝(原名王倫),伏闕替父陳冤,憲宗皇帝予以平反,特進太保,謚毅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1457 【介紹】: 明四川江津人,字世用。宣德五年進士。授編修。正統(tǒng)十二年以侍讀入文淵閣肄業(yè)。土木之變后,陳固守之策,由侍講超遷刑部侍郎。也先逼臨京師,受命督軍。景泰元年入閣參預機務,官至工部尚書。英宗復辟,謫戍遼東。有《觀光集》。
槜李詩系·卷八
淵字孔殷號梅谷
維基
江淵(1401年—?
),字時用,四川重慶府江津縣人。
十二月初六日生,行三。
由縣學生中式四川鄉(xiāng)試第十四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九十九名。
宣德五年(1430年)登庚戌科二甲第三十名進士。
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
正統(tǒng)十二年(1447年),詔令與杜寧、裴綸、劉儼、商輅、陳文、楊鼎、呂原、劉俊、王玉共十人入學東閣,拜曹鼐等為師。
土木之變后,景帝監(jiān)國,徐有貞倡議南遷,太監(jiān)金英叱出,徐有貞行至左掖門時遇到江淵,有貞告之經過。
江淵覲見,極力陳述固守北京之策。
歷翰林院侍講,升為刑部右侍郎。
也先逼近京師,江淵參贊都督孫鏜軍務,參與京師保衛(wèi)戰(zhàn)。
景泰元年,出任紫荊關、倒馬關、白羊關,與都指揮同知翁信督修雁門關。
同年秋兼任翰林學士,進入內閣。
之后改為戶部侍郎。
次年改為吏部侍郎,仍然兼任翰林院學士。
上言稱戶部尚書金濂仍然徵收已免田租,金濂之后下獄。
江淵則加太子少師,并因江言,罷免四川巡撫僉都御史李匡。
母喪丁憂,除服后恢復原職。
五年春,山東、河南、江北等地饑荒,命江淵與同平江侯陳預撫恤賑災,其進言構建常盈倉,以保護民用,均得以批準。
當時在轉運糧草時,漕卒乘機侵耗,被監(jiān)察御史調查,江淵被彈劾,被廷臣勸阻,景帝寬恕。
當時,內閣成員互不協(xié)助,其中陳循、王文尤其自私,江淵則好議論,然而每被同官壓制,悒悒不樂。
恰逢兵部尚書于謙告病在家,景帝下詔請一人協(xié)助處理兵部事務,江淵想擔任。
陳循則佯裝推舉江淵,而密令商輅草奏,并示以「石兵江工」四字,淵在旁不知。
待詔下,調工部尚書石璞于兵部,而以江淵代替石璞原職。
江淵大失所望。
明英宗復位后,江淵與陳循等俱謫戍遼東,不久去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蘇州府昆山人,字彥文。正統(tǒng)元年進士。歷官山東左布政。治河通漕,興禮勸學。在叢莽中訪得子貢墓,封而祭之。有《最美集》。
維基
龔理(1407年—1457年),字彥文,號蘭軒,南直隸蘇州府昆山縣人。
龔理出生時,父親龔賢夢見神人對他說:「上帝以你有陰德,給你龔理。
」初名龔??,長大后其老師為他改名為龔理,龔賢覺得奇異,就沿用不改;宣德四年(1429年)他中舉人,宣德八年(1433年)會試中副榜,正統(tǒng)元年(1436年)成進士,次年(1437年)獲授工部主事,九年(1444年)升都水司郎中。
不久黃河決堤,徐有貞負責治理,朝廷廷推他為輔佐,明景帝說:「是不要錢龔郎中嗎?
」很快在景泰四年(1453年)超拜山東左布政使,在當地賑濟饑民,視察地形后開浚河渠數百里,設置八個水閘減慢水勢,興建九個河堰和大洪口作屏障,又勸學興禮、撤毀淫祠,標記子貢墓祭祀,規(guī)勸收受賄賂的同僚,七年(1456年)因中風請求致仕,次年(1457年)去世,年五十一歲,鄉(xiāng)人私謚為清惠。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08—1466 【介紹】: 明河南鄧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進士。授驗封主事。少師楊士奇欲一見,賢竟不往。正統(tǒng)時為文選郎中,從英宗北征,師覆脫還。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轉戶部,又轉吏部。英宗復位,入直文淵閣,預機務。旋進尚書。曹欽叔侄反時,幾被殺害。憲宗立,進少保,華蓋殿大學士。以惜人才開賢路為急務,名臣多所識拔。卒謚文達。曾奉敕編《大明一統(tǒng)志》,有《古穰集》、《天順日錄》。
明詩紀事·乙簽·卷十六
賢字原德,鄧州人。
宣德癸丑進士,授吏部主事。
進郎中,擢兵部侍郎,改戶部。
英宗復辟,兼翰林學士,入直文淵閣,預機務,進尚書。
坐事下獄,謫福建參政,未行,留為吏部侍郎。
尋復官,進太子太保。
成化初,進少保、華蓋殿大學士。
卒贈太師,謚文達。
有古穰集》三十卷。
(《國史唯疑》:郭璉為兵部尚書,雅持正,試造士賢《嘉禾》詩,謂有公輔器,興張紞之識楊士奇事同。
《雙槐歲鈔》:文淵閣右植芍藥,有臺,相傳宣廟幸閣時命工砌者。
初植一本,居中澹紅者是也。
景泰初,增植二本,純白居左、深紅居右。
舊常有花,自增植后未嘗一開。
天順改元,徐有貞、許彬、薛瑄、李賢同時入為學士,居中一本遂開四花,其一久而不落。
既而三人皆去,惟賢獨留。
人以為兆。
明年暮春,忽各萌芽,左二右三,中則甚多,而彭時、呂原、林文、劉定之、李紹、倪謙、黃諫、錢溥相繼同升學土,凡八人。
賢約開時共賞,首夏四月盛開八花,賢遂設燕以賞之。
時賢有玉帶之賜,諸學士各賜大紅織衣,且賜宴,因名純白者曰「玉帶白」,深紅者曰「宮錦紅」,澹紅者曰「醉仙顏」,惟諫以足疾不赴,明日復開一花,眾謂諫足以當之。
賢賦詩十章,閣院宮寮咸和,匯成曰《玉堂賞花詩集》。
納蘭成德《淥水亭雜識》:玉堂賞花會賦詩者四十人。
學土則南陽李賢、安成彭時、槜李呂原、莆田林文、安成李紹、永新劉定之、錢塘倪謙、東吳錢溥,侍讀則金城黃諫,詹事則廬陵陳文、長洲劉鉉,侍講則眉山萬安、漁陽李泰,中允則古杞孫賢,贊善則范陽牛綸,修撰則吳中陳鑒、博野劉吉、錢塘童緣、華容黎淳,編修則西蜀李本,昆陵王?、馀姚戚瀾、宜興徐溥、瓊山丘浚、泰和尹直、安成彭華、書川陳秉中、臨川徐瓊、四明楊守陳、臨江吳匯,檢討則嚴州傅宗、安成張業(yè)、河東邢讓,翰林五經博士則天臺鮑相,典籍則西蜀李鑒、泰和陳谷,侍書則浙江謝昭,其二人則禮部員外郎臨淮淩耀宗、中書舍人江東曹冕。
詩成,李賢序之,彭時作后序。
田按:諸公和李文達《內閣芍藥黃字韻》詩,彭學士時句云「色借宮袍近柘黃」,林學士文句云「玉帶幾名新賜白,金花應瑞舊圍黃」,倪學士謙句云「托根終近省闈黃」,又云「近侍曾聞亞姚魏,品題今喜得蘇黃」,黃侍讀諫旬云「資福玉盤先逞白,廣陵金帶總腰黃」,永新劉學士定之則「玉帶白」、「宮錦紅」、「醉仙顏」各賦一詩,見本集。
此后成化中,徐少傅溥賦內閣芍藥用吟、扉二韻,本院官皆和之。
正德中,大學士梁儲、楊一清賞芍藥用東、冬、清、青為韻,詩各別紀于后。
維基
李賢(1408年—1466年),字原德,河南鄧州長樂林(今鄧州市孟樓鎮(zhèn)長樂嶺)人,進士出身,明朝重臣。
明英宗、代宗時代曾歷任吏部侍郎、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官至華蓋殿大學士、明朝內閣首輔,進少保,一生從政三十余年,為官清廉正直,政績卓著,是明朝歷史上難得的治世良臣之一。
謚文達。
宣德、正統(tǒng)年間宣德七年(1432年)壬子科河南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解元),宣德八年(1433年)聯捷進士,奉命調查河津蝗災,授驗封主事,少師楊士奇欲一見,李賢竟不往。
正統(tǒng)初年,建議減少對塞外降人的俸祿,以消除其禍患。
明英宗不聽。
當時廷臣誥敕均須有九年任期,李賢建議改以三年,后準許。
之后升為考功郎中,改文選,跟從明英宗北征,土木之變時脫逃回朝。
景泰、天順年間景泰二年(1451年),上疏諫言景泰帝勤政等策,得到景泰帝贊許,命入翰林院。
隨后升兵部右侍郎,改戶部右侍郎。
也先屢次上貢馬,李賢則稱給金帛以強盜并非正策,于是陳述邊界戰(zhàn)備廢弛,于謙請其寫章批評諸將,之后轉為吏部右侍郎,并呈上《鑒古錄》。
奪門之變后,明英宗復辟,命其兼任翰林院學士,直入文淵閣,與徐有貞共同在內閣參贊機務。
不久,進升吏部尚書。
李賢為人氣度端凝,所奏對皆中機宜,深得英宗眷用。
當時山東饑荒,英宗發(fā)帑幣以賑災,召徐有貞與李賢商議。
徐有貞稱有官員多在其中私飽己囊。
李賢則稱:「慮中飽而不貸,坐視民死,是因噎廢食也。
」英宗于是下令增加銀錢。
當時,石亨、曹吉祥與徐有貞爭權,并忌恨李賢。
諸多御史彈劾石亨、曹吉祥有罪,兩人懷疑此為徐有貞、李賢之計,于是向英宗求訴,徐有貞、李賢兩人均下獄。
恰逢有風雷變,李賢得釋,謫福建參政。
未行之時,王翱奏請李賢可大用,遂留用為吏部左侍郎。
一個月后,恢復吏部尚書,仍然在內閣參贊機務。
石亨知英宗向著李賢,雖怒卻仍無可奈何,只能佯裝與他友好。
李賢亦深居簡出,非英宗召見則不入閣,而英宗卻更加親近李賢。
之后,蒙古孛來進犯邊界,石亨稱玉璽在孛來處,可以打仗取回,英宗為之心動。
李賢則稱不可再主動挑釁,而玉璽不足為寶,事情遂方休。
石亨卻更加忌恨李賢。
當時英宗亦厭惡石亨、曹吉祥驕橫,有次屏人對李賢稱:「這些人干預朝政,各地奏事者均先到其門,怎么辦?
」李賢稱:「陛下只能獨斷,這樣的趨附方能自息。
」帝曰:「如果不采納他們的建議,他們的臉上就有難色。
」李賢稱:「希望您能以緩制之。
」當時石亨、曹吉祥用事,李賢顧忌不敢盡言,然而每次都能從容應對。
曹石之變時,曹欽攻入東朝房襲擊李賢,并將殺之,逼其寫釋己罪草奏。
幸虧王翱率軍趕來救助得免。
李賢則密疏請擒賊黨,英宗得疏后大喜,慰勞特加太子太保。
李賢并進言,急宜詔天下停不急務,而求直言以通閉塞,得到批準。
曹石之變后,英宗再問李賢“奪門之變”事。
李賢稱:「『迎駕』則可,『奪門』豈可示后?
天位乃陛下固有,『奪』即非順。
且爾時幸而成功,萬一事機先露,亨等不足惜,不審置陛下何地!
」英宗大悟并贊同。
李賢并解釋道,英宗復辟是自然之理,石亨等人才是奪門之變的真正受益者。
于是英宗下令章奏勿用「奪門」字,并議革冒功者四千余人,僅剩已襲父爵的太平侯張瑾和興濟伯楊宗。
至成化初年,諸被革者訴請,李賢又進言,并奪張瑾、楊宗爵位,時論均稱大快。
英宗重用李賢,其所言之事均見聽,錦衣衛(wèi)門達忌妒大學士李賢受寵,又多次規(guī)勸自己,便曾在朱祁鎮(zhèn)面前誣陷他,說李賢接受陸瑜的黃金,為他求取尚書一職。
朱祁鎮(zhèn)懷疑了,半年仍不下詔書。
至此,門達拷打楊塤,教他引出李賢,楊塤即謊稱:「這是李學士教我干的。
」門達非常高興,立即上奏朱祁鎮(zhèn),請求法司在午門外會審楊塤。
朱祁鎮(zhèn)派宦官裴當監(jiān)視。
門達想抓住李賢一起審訊,裴當說:「大臣不可辱!
」門達這才罷休。
到審訊時,楊塤說:「我不過是個小人物,怎能見到李學士?
這都是門錦衣教我的。
」門達氣色沮喪,話都說不出來,袁彬也歷數門達納賄的情狀。
法司害怕門達而不敢上報,結果仍判袁彬絞刑,以財產贖死罪。
楊塤論斬。
朱祁鎮(zhèn)下命袁彬贖完后調到南京錦衣衛(wèi),而禁錮楊塤。
天順七年,李賢請英宗寬恤、罷江南織造、清錦衣衛(wèi)獄、止邊臣貢獻、停內外采買等事情,英宗感到為難,李賢則四次進言,同列官員均感到恐懼,李賢退則稱「大臣當知無不言,可卷舌偷位耶?
」截止天順年間,李賢一直擔任內閣首輔,呂原、彭時為輔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14—1486 【介紹】: 明浙江淳安人,字弘載,號素庵。正統(tǒng)十年進士。除修撰。郕王監(jiān)國時,入內閣,參機務。反對南遷,主張抵抗瓦剌。景泰中官兵部尚書。英宗復辟,被誣下獄,廢為民。成化初以舊官入閣,上疏陳勤學、納諫、儲將、防邊等八事,帝嘉納之。后遷兵部、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為人寬厚有容,而每臨大事則剛毅果斷,人莫能奪。卒謚文毅。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等。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弘載,淳安人。正統(tǒng)乙丑進士,鄉(xiāng)試會試廷試皆第一累官少保兼太子少保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贈太傅謚文毅有素庵集
明詩紀事·乙簽·卷十七
輅字弘載,淳安人。正統(tǒng)乙丑第一人及第,授修撰。景泰初,入內閣,參機務,進侍讀,擢兵部左侍郎兼左春坊大學士。英宗復辟,斥為民。成化初,以故官入閣,進兵部尚書,改戶部兼文淵閣大學士。尋加太子少保,進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卒贈太傅,謚文毅。有《文毅集》十卷。
維基
商輅(1414年3月16日—1486年8月17日),字弘載,號素庵,一作素庵,謚文毅,浙江淳安人,祖籍河南開封。
宣德乙卯解元,正統(tǒng)乙丑連中會元、狀元。
官至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
宣德、正統(tǒng)年間永樂十二年(1414年)二月二十五日出生。
家貧,父祖皆不仕,祖父是獵戶和樵夫,父親在嚴州府衙充役小吏。
商輅早年即為學諭王瑞所器重,宣德十年(1435年)舉鄉(xiāng)試第一,后來屢試不中,遂在太學潛心讀書十年,深受國子監(jiān)祭酒李時勉賞識,于正統(tǒng)十年(1445年)舉會試第一,繼而殿試第一,三元及第,在明代只有被朱棣除名的黃觀(黃觀為連中三元)和他有此殊榮。
商輅及第后,除翰林院修撰,與劉儼等十人進學東閣。
土木之變后,郕王監(jiān)國,以陳循、高谷舉薦,進入內閣參贊機務。
徐珵曾建議遷都,商輅則力阻。
同年冬,進翰林院侍讀。
景泰、天順年間景泰元年(1450年)遣迎太上皇于居庸關,晉升學士。
景泰三年(1452年)錦衣衛(wèi)指揮使盧忠舉告太監(jiān)阮浪、內使王瑤意圖扶植太上皇復位,明代宗大怒,逮捕兩人下詔獄。
后來盧忠找同寅占卜,同寅告訴他:“這是不吉利的兆象,即使一死也無法化解。
”盧忠因恐懼裝瘋。
商輅進言稱其不足信,于是盧忠一并下獄,后以他罪連坐降為事官,王瑤被殺,阮浪被囚。
景泰五年(1454)代宗易儲,后晉升商輅為兵部左侍郎,兼任左春坊大學士。
當時河南饑荒,商輅請墾荒給糧。
之后,鐘同、章綸下獄,均由商輅力救得免。
《寰宇通志》成,加兼太常寺卿。
景泰七年(1456年)代宗病重,群臣請建東宮,不予批準。
商輅繼奏稱:「陛下宣宗章皇帝之子,當立章皇帝子孫。
」聞者感動。
因為日暮,奏未入,而同夜石亨等人已迎復上皇復位。
此日,王文、于謙等被收拿,召商輅與高谷入殿,讓他們起草復位詔書。
石亨私下請其增加條款,遭到商輅拒絕。
石亨不悅,命言官彈劾商輅,商輅于是下獄。
商輅自訴《復儲疏》在禮部,可以覆驗,沒有得到回覆。
當時中官興安稍微解釋,英宗更加震怒,興安則稱:「向者此輩創(chuàng)議南遷,不審置陛下何地。
」英宗稍解,于是改釋商輅為民。
后來,英宗常自言自語道:「輅,朕所取士,嘗與姚夔侍東宮」,不忍棄之。
但因忌恨者多,竟不敢復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16—1475 【介紹】: 明江西安福人,字純道。正統(tǒng)十三年進士第一,授修撰。次年,即入閣預機務。輔政近三十年,頗能持正存大體。后與萬安同在內閣,主張多不見用。成化中,官至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卒謚文憲。有《可齋筆記》、《彭文憲集》。
明詩紀事·乙簽·卷十八
時字純道,安福人。正統(tǒng)戊辰第一人及第,授修撰。郕王監(jiān)國,入閣須機務。進侍讀,忤旨,不與閣事。尋遷左春坊大學士,再迢太常少卿。天順初,仍入閣兼翰林學士。成化初,進吏部侍郎,再進兵部尚書,加太子少保兼文淵閣大學士,改吏部,進少保。卒贈太師,謚文憲。有《文憲集〉四卷。
維基
彭時(1416年—1475年),字純道,又字宏道,號可齋。
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安福縣(今江西省安??h)人。
明朝狀元,政治人物。
生于永樂十四年(1416年),明英宗正統(tǒng)十三年(1448年)戊辰科一甲一名進士及第(狀元)。
景泰年間,授翰林院修撰,入閣為閣老之一,但因守制回籍。
英宗復辟,免除受難。
天順元年,徐有貞得罪,岳正、許彬相繼被罷免。
入閣,太常寺少卿兼兼翰林院學士。
天順年間,與李賢(當時明朝首輔)、呂原為當時的宰輔,政興治良。
天順八年,又建議禮制,因而又升為吏部右侍郎,兼學士。
成化年間,兵部尚書、太子太保兼文淵閣大學士,成化十一年,《英宗實錄》成,累官至太子少保,李賢、陳文相繼過世之后,成化四年四月至成化十一年三月間,為明朝首輔。
成化十一年(1475年)卒,贈太師,謚文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18—1462 【介紹】: 明浙江秀水人,字逢原。正統(tǒng)七年進士。授編修。景泰間進左春坊大學士。天順初,入閣預機務,與李賢、彭時相得甚歡。賢處事果斷,原濟以持重,庶政稱理。進翰林學士,遭母喪,歸葬,以哀毀卒。謚文懿。有《介軒集》。
槜李詩系·卷九
原字逢原,號介庵,秀水人。正統(tǒng)六年解元,明年成進士,以榜眼授翰林院編修。景泰中,為侍讀學士兼中允。天順元年,改通政司左參議,仍兼侍讀,入內閣,尋升大學士。時曹、石怙寵用事,岳正暨原列上曹石罪狀,留中不報。曹、石恐,謀摘承天門災詔中語,為閣臣訕謗。上怒,召對近臣,厲聲曰:正大膽敢爾!原素謹厚,乃左右正,何也?正既去,原得留,與李賢同相。李賢通達,見事立斷。原守正謹恪,濟以持重。以母憂去,卒于家。贈禮部左侍郎,謚文懿。原內端外和,不茍取予。性儉約,身無紈綺,篋中惟賜衣數襲,每分祿以贍宗姻,平居無疾言遽色。楊文懿誄及劉文安挽,詞,皆實錄也。嘗著宋元通鑒續(xù)編,義例精審。書成,須發(fā)盡白,曰:使我進二階,不若稽古獲一事。外有詩文集十二卷。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逢原,秀水人。正統(tǒng)壬戌賜進士第二,除翰林編修歷學士贈禮部右侍郎謚文懿有介庵集
明詩紀事·乙簽·卷十七
原字逢原,秀水人。正統(tǒng)壬戌第二人及第,除翰林編修。歷中允、侍講學士、左春坊大學士。天順初,改通政司參議兼侍講,入內閣預機務,進翰林學士。卒贈禮部侍郎,謚文懿。有《介庵集》十二卷。
維基
呂原(1418年—1462年),字逢原,浙江秀水人。
呂原父兄為教諭、訓導,自小家貧,父兄過世時,沒法回鄉(xiāng)歸葬,只能葬在景州暫時居地的附近,呂原時常到父兄墳墓慟哭。
后來,奉母南歸,家里更加貧困。
知府黃懋欣賞呂原的文筆,補其為諸生,遣入學,正統(tǒng)六年(1441年)舉辛酉科鄉(xiāng)試第一。
正統(tǒng)七年(1442年),聯捷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授編修。
正統(tǒng)十二年(1447年),與侍講裴綸等十人同選入東閣。
景泰初,進侍講,與同官倪謙授小內侍書于文華殿東廡,那時于謙講《國風》、呂原講《堯典》。
后任左春坊大學士。
天順初,改通政司右參議,兼侍講。
徐有貞、李賢下獄之次日,命入內閣預機務。
石亨、曹吉祥用事,貴倨,獨敬呂原。
后來,李賢恢復官位入閣,呂原為次輔。
不久,彭時也入內閣,三人相得甚歡。
為天順期間,重要的三個閣老,李賢通達,遇事立斷。
呂原濟以持重,庶政稱理。
彭時善謀。
后呂原進翰林院學士。
天順六年,遭母喪,水漿不入口三日。
詔葬畢即起視事。
原乞終制。
不允。
乃之景州,啟父兄殯歸葬,舟中寢苫哀毀。
體素豐,至是羸瘠。
抵家甫襄事而卒,年四十五。
贈禮部左侍郎,謚文懿。
呂原內剛外和,與物無競。
性儉約,身無紈綺。
歸裝惟賜衣數襲,分祿恤宗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18—1472 【介紹】: 明順天府漷縣人,字季方,號蒙泉。工書畫,尤擅畫葡萄。正統(tǒng)十三年進士。授編修,天順初改修撰,以原官入內閣,預機務。在閣二十八日,忤石亨、曹吉祥,被構陷,謫欽州同知,旋系獄,戍肅州。憲宗初復修撰,出為興化知府,旋辭歸。謚文肅。有《深衣注疏》、《類博雜言》、《類博稿》。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季方,漷縣人。正統(tǒng)戊辰賜進士第三,天順初以左贊善兼修撰直文淵閣降欽州同知謫戍肅州成化初復官尋出知興化府謚文肅有類博槁
明詩紀事·乙簽·卷十八
正字季方,漷人。正統(tǒng)戊辰第二人及第,授編修,進左贊善。天順初,改修撰,入閣預機務,謫欽州同知,未至,逮系獄杖戍肅州,尋釋為民。成化初復官,出為興化知府。嘉靖中,追贈太常寺卿,謚文肅。有《類博稿》十卷。 (《麓堂詩話》:蒙翁才甚高,為文章俯視一世,獨木屑為詩,云:「既要平側,又要對偶,安得許多工夫?」然其所作如《公子行》、《短短床》二曲,綽有古調?!读艉顖D》四絕句,句意皆非時人所劉也。 《醉經堂餔糟編》:蒙泉岳季方先生自翰林入閣,英廟深所眷注,后為曹、石所嫉,謫黜補外,卒興化守。嘗有《燕臺懷古》詩云:「督亢陂荒蔓草生,廣陽宮廢故城平。黃金不置高臺上,似怪年來士價輕?!菇Y句深有慨于時也。)
維基
岳正(1420年—1474年),字季方,號蒙泉,直隸順天府通州漷縣(今北京市通州區(qū))人,正統(tǒng)戊辰探花,天順初進翰林院修撰,入閣參與機務。
岳正負氣敢言,仕途多舛。
英宗時因而得罪石亨、曹吉祥,謫官入獄。
憲宗時,官終興化府知府。
嘉靖年間,追贈太常寺卿,謚文肅。
正統(tǒng)十三年(1448年)庚戌科會試第一,登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進左贊善。
天順初年(1457年)改為翰林院修撰,教內侍書。
當時,內閣大臣徐有貞、李賢下獄,帝既用呂原預政,頃之,薛瑄又致仕,英宗謀代者。
此時,王翱舉薦,遂召見文華殿,隨即入內閣。
岳正為人一向豪邁,彈劾掌欽天監(jiān)侍郎湯序,并進言離間石亨、曹吉祥。
天順年間,岳正進言預見了曹石之變,但被石亨、曹吉祥構罪陷害,謫欽州同知。
陳汝言誣陷其嘗奪公主田,遂逮系詔獄,杖百,戍肅州。
曹石之變后,釋放為民。
明憲宗繼位后,御史呂洪等請復岳正與楊瑄官職,以原官直經筵,纂修《英宗實錄》。
成化元年(1465年)因事連坐,出任興化府知府,在任期間有建樹。
成化五年(1470年)入覲,遂致仕。
五年后去世,無子,大學士李東陽、御史李經為其女婿。
嘉靖年間,追贈太常寺卿,謚文肅。
馬士權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揚州府泰州人。
善談論,多氣節(jié)。
徐有貞善。
天順初,有貞為石亨所譖,并士權下詔獄。
士權雖受拷掠,終不肯為偽證。
有貞出獄,感其義,以女許婚其子。
及亨敗,有貞自金齒戍所歸,遂絕口不言其事。
士權處之淡然。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