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康麟

相關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18—1462 【介紹】: 明浙江秀水人,字逢原。
正統(tǒng)七年進士。
授編修。
景泰間進左春坊大學士。
天順初,入閣預機務,與李賢、彭時相得甚歡。
賢處事果斷,原濟以持重,庶政稱理。
進翰林學士,遭母喪,歸葬,以哀毀卒。
謚文懿。
有《介軒集》。
槜李詩系·卷九
原字逢原,號介庵,秀水人。正統(tǒng)六年解元,明年成進士,以榜眼授翰林院編修。景泰中,為侍讀學士兼中允。天順元年,改通政司左參議,仍兼侍讀,入內(nèi)閣,尋升大學士。時曹、石怙寵用事,岳正暨原列上曹石罪狀,留中不報。曹、石恐,謀摘承天門災詔中語,為閣臣訕謗。上怒,召對近臣,厲聲曰:正大膽敢爾!原素謹厚,乃左右正,何也?正既去,原得留,與李賢同相。李賢通達,見事立斷。原守正謹恪,濟以持重。以母憂去,卒于家。贈禮部左侍郎,謚文懿。原內(nèi)端外和,不茍取予。性儉約,身無紈綺,篋中惟賜衣數(shù)襲,每分祿以贍宗姻,平居無疾言遽色。楊文懿誄及劉文安挽,詞,皆實錄也。嘗著宋元通鑒續(xù)編,義例精審。書成,須發(fā)盡白,曰:使我進二階,不若稽古獲一事。外有詩文集十二卷。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逢原,秀水人。正統(tǒng)壬戌賜進士第二,除翰林編修歷學士贈禮部右侍郎謚文懿有介庵集
明詩紀事·乙簽·卷十七
原字逢原,秀水人。正統(tǒng)壬戌第二人及第,除翰林編修。歷中允、侍講學士、左春坊大學士。天順初,改通政司參議兼侍講,入內(nèi)閣預機務,進翰林學士。卒贈禮部侍郎,謚文懿。有《介庵集》十二卷。
維基
呂原(1418年—1462年),字逢原,浙江秀水人。呂原父兄為教諭、訓導,自小家貧,父兄過世時,沒法回鄉(xiāng)歸葬,只能葬在景州暫時居地的附近,呂原時常到父兄墳墓慟哭。后來,奉母南歸,家里更加貧困。知府黃懋欣賞呂原的文筆,補其為諸生,遣入學,正統(tǒng)六年(1441年)舉辛酉科鄉(xiāng)試第一。正統(tǒng)七年(1442年),聯(lián)捷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授編修。正統(tǒng)十二年(1447年),與侍講裴綸等十人同選入東閣。景泰初,進侍講,與同官倪謙授小內(nèi)侍書于文華殿東廡,那時于謙講《國風》、呂原講《堯典》。后任左春坊大學士。天順初,改通政司右參議,兼侍講。徐有貞、李賢下獄之次日,命入內(nèi)閣預機務。石亨、曹吉祥用事,貴倨,獨敬呂原。后來,李賢恢復官位入閣,呂原為次輔。不久,彭時也入內(nèi)閣,三人相得甚歡。為天順期間,重要的三個閣老,李賢通達,遇事立斷。呂原濟以持重,庶政稱理。彭時善謀。后呂原進翰林院學士。天順六年,遭母喪,水漿不入口三日。詔葬畢即起視事。原乞終制。不允。乃之景州,啟父兄殯歸葬,舟中寢苫哀毀。體素豐,至是羸瘠。抵家甫襄事而卒,年四十五。贈禮部左侍郎,謚文懿。呂原內(nèi)剛外和,與物無競。性儉約,身無紈綺。歸裝惟賜衣數(shù)襲,分祿恤宗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39—1508 【介紹】: 明江西安福人,字公實,號介庵。
景泰初以父張洪死土木之難,為國子生。
天順八年進士。
成化元年,授兵部主事。
累遷為右都御史,掌南京都察院,與林瀚、林俊、章懋稱南都四君子。
正德間以左都御史論奏劉瑾,罷官。
有《介軒集》。
維基
張敷華(1439年—1508年7月20日),字公實,號介庵,江西吉安府安??h(今江西省安??h)人,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景泰初年,進入國學。天順八年(1464年),登進士,改庶吉士。成化元年(1465年),與劉大夏從部事,授兵部主事,升任郎中。成化十一年,出任浙江參議,居浙江十余年,歷任浙江布政使。弘治初年,遷湖廣布政使。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中途奔喪,除服后恢復原職。在任期間處理糧運管理等。改為陜西巡撫,制定婚喪禮儀等。之后升南京兵部右侍郎。弘治十二年(1499年),改右都御史,總督漕運,兼巡撫淮、揚等府。之后掌管南京都察院,與南京吏部尚書林瀚、僉都御史林俊、國子監(jiān)祭酒章懋共稱「南都四君子」,就遷南京刑部尚書。正德元年(1506年),召為左都御史。同年冬,大臣與言官請求驅(qū)逐劉瑾等宦官,內(nèi)閣力主此事。武宗猶豫不決。繼而朝廷風氣大變,宦官勢力大增。張敷華只能與楊守隨辭職,至徐州時乘坐小艇遇到洪水,觸石幾乎溺死。劉瑾仍然忌恨,欲借湖廣倉儲浥爛事,連坐張敷華。翰林院修撰康海對劉瑾說:「吾秦人愛張公如父母,公忍相薄耶?」劉瑾于是稍微解意,仍然連坐其與楊守隨罪。次年六月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