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師心

相關(guān)人物:共 5 位
共 4 首
引用典故:金閨籍 魯仲連
萬慮皆可遺,愛山情不易。
自從東溪住,始與人群隔。
應(yīng)物非宿心,遺身是吾策。
先民崆峒子,淪景事金液。
綺里猶近名,于陵未泯跡。
吾師逆流教,禪隱殊古昔。
洗足臨潺湲,銷聲寄松柏。
緗荷采堪服,柔草持可席。
道心制野猿,法語授幽客。
境凈萬象真,寄目皆有益。
原上無情花,山中聽經(jīng)石。
竹生自蕭散,云性常潔白。
卻見羈世人,遠(yuǎn)高摩霄翮。
達(dá)賢觀此意,煩想遂冰蘗。
伊予戰(zhàn)苦勝,覽境情不溺。
智以動念昏,功由無心積。
形骸爾何有,生死誰所戚。
為與勝悟冥,不憂頹齡迫。
春風(fēng)自駘蕩,禪地常闃寂。
擲札成柳枝,溉瓶養(yǎng)泉脈。
道人知止足,盥漱聊自適。
學(xué)外見古賢,頗令我心惕。
眇綿云官世,夢幻羽陵籍。
鬼箓徒相矜,九原誰家宅。
俗情封淺近,至理昧堯蹠。
蹈善嗟沈冥,履仁傷堙阨。
匠心圣亦尤,攻異天見責(zé)(世論謂堯圣德而嗣不肖,盜蹠毀行而享長富,無福仁禍淫之應(yīng)。師心攻異之士,反怨天責(zé)圣。不知有昭昭之業(yè),論空者又失性空之實)
試以慧眼觀,斯言諒可覿。
外事非吾道,忘緣倦所歷。
中宵廢耳目,形靜神不役。
色天夜清迥,花漏時滴瀝(高僧遠(yuǎn)公刻蓮花漏)。
東風(fēng)吹杉梧,幽月到石壁。
此中一悟心,可與千載敵。
故交徒好我,筐中無咫尺。
潘生入空門,祖師傳秘賾(潘生曾受曹溪禪門)
湯子自天德,精詣功不僻。
放世與成名,兩圖在所擇。
吾高鴟夷子,身退無瑕摘
吾嘉魯仲連,功成棄圭璧。
二賢兼彼才,晚節(jié)何感激。
不然作山計,改服我下澤。
君隳元亮冠,我脫潛師屐(僧傳:沙門法潛著山屐入朝)
倚臥高松根,共逃金閨籍。
⑴ 僧傳云:“人皆隱于山,我獨隱于禪?!?/div>
⑵ 圣教意:草木等器世間,雖無情而理性通。又云:郁郁黃花,無非般若,是其義
⑶ 高僧詮公詩曰學(xué)徒數(shù)塊石,生公有通經(jīng)石
⑷ 僧傳:北遠(yuǎn)法師作涅盤經(jīng)疏畢,擲札于庭,柳枝生焉
⑸ 遠(yuǎn)公謂劉處士云:“世聞唯是想耳,茍放有世之見,心即道,豈有世外物來羈爾耶?”
逍遙詠 其三 北宋 · 趙炅
五言律詩
恍惚人難曉,天仙語默玄。
修心無道理,終日自忙然(原注:依道用心者,則終日必成。專己師心者,則寸陰虛擲也。)。
我命真中趣,長生認(rèn)宿緣
機權(quán)饒使用,圣事不虛傳
⑴ 原注:恍兮惚兮,理趣情外。無象之象,故曰難曉。
⑵ 原注:真人契理,通幽洞微。體語論以忘筌,處寂默而咸妙。
⑶ 原注:夫欲修心息慮,而背真常,則于道彌遠(yuǎn)。
⑷ 原注:稟天之命,依道之性。旨趣咸真,逍遙自若。
⑸ 原注:躋夫壽域,以久以長。若匪宿緣,曷致能事。
⑹ 原注:夫達(dá)道者,至于無為。機權(quán)之智,何所用哉。
⑺ 原注:動必全真,開物成務(wù)。圣人之旨,豈虛也哉。
逍遙詠 其一 北宋 · 趙炅
七言律詩
道妙懷真紀(jì)異常,人間天上若存亡。
潛機物類多中覷,納取虛無定久長。
碧落遨游歸洞府,黃金不買自馨香。
參同契合諸經(jīng)說(原注:達(dá)人著述,妙不師心,契往圣之玄言,作今時之《洪范》。),精魄奪來爛紫光
⑴ 原注:至道體虛,用虛含妙,鴻纖不棄,綱紀(jì)恒存,故曰異常。
⑵ 原注:至體周通,至性無礙。存而不有,亡而不無。《道經(jīng)》云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⑶ 原注:潛運玄機,何往弗濟,應(yīng)乎萬化,生成密觀。
⑷ 原注:體道治物,功成不矜,自然與天地同休,能長且久也。
⑸ 原注:大丹既服,仙界如歸,恣羽駕之盤游,見玄功之不忒。
⑹ 原注:河車正氣,金砂妙丹,本自天成,豈勞力致,馨香襲景,善不可加。
⑺ 原注:得真一之氣,精魄復(fù)還,穎脫五行,超絕五色,乃強名乎紫光也。
再題朱載堉樂律全書(乾隆丁未) 清 · 弘歷
琴譜蹖知古樂非(見前題載堉琴譜詩),全書更與辨淵微。
欲求廣博失精覈,圣制由來總范圍(載堉所著樂律全書于定律審音之道不能會通原委誤解古書師心臆說是以律呂雜用清濁不分其蹖駁不可枚舉茲命皇六子與館臣等欽遵皇祖御定律呂正義詳加校覈逐一指駁訂正益仰見堉之圣制精微理明數(shù)備為千古不易之準(zhǔn)而載謬亦一覽瞭然矣)。
譜書工尺漏宮商,數(shù)典徒令意渺茫。
祇備一家言或可,束之高閣正相當(dāng)。
小令由來格已卑,烝民那得強(上聲)填詞。
一端已足該全部,不可與言樂可知。
⑴ 載堉譜中有工尺而漏宮商則是其混古雜今也
⑵ 載堉譜中有立我烝民章思文后稷章以豆葉黃金字绖曲牌分譜夫取古歌頌配以時曲小令是援莊雅而入于里俗矣即此一端可該全部其錯雜舛謬不足與言樂不待深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