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姚宗文

相關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人物簡介

維基
邵輔忠。
字廣益,號上葵,浙江鎮(zhèn)海人(今寧波北侖人),明朝大臣。
贈太子太保。
官至正二品。
邵輔忠為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三甲進士。
授常州府推官。
二十九年升刑部主事,改工部主事,三十七年八月與刑科給事中彭惟成典山東鄉(xiāng)試,同年升工部屯田司郎中,參論總督漕運戶部尚書李三才。
四十六年四月改任光祿寺丞,天啟元年(1621年)二月升順天府丞,十一月與刑科給事中毛士龍相訐,士龍革職,輔忠閑住。
五年二月以原官起用,十二月升通政使司左通政,六年閏六月升太常寺卿管少卿事,十月升兵部尚書,十二月管左侍郎事,七年二月護送桂王之藩。
八月以大工加恩,加太子太保。
邵輔忠初依附浙黨,初為閣臣沈一貫親信。
工部郎中任上,彈劾李三才“大奸似忠,大詐似直,列具貪偽險”四大罪狀,御史徐兆魁也跟著彈劾李三才。
而李三才連上四疏,極力為自己辯護。
可見當時黨爭之劇烈。
與孫杰因“匿名榜”,興大獄,迫害東林黨人。
曾與姚宗文、陸卿榮、郭鞏等十三人,受徐大化舉薦,受事于魏忠賢。
順天府府丞任上,彈劾汪文言,因此其監(jiān)生資格被剝奪。
天啟五年(1625年),出任兵部尚書

人物簡介

維基
溫皋謨,字爾弼,號青霞,廣東廣州府東莞縣軍籍。
萬歷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廣東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次年授吉水縣知縣,天啟元年(1621年)正月考選試御史,四月補湖廣道御史,二年六月彈劾神宗鄭貴妃侄子鄭養(yǎng)性。
巡視南城,再次彈劾鄭養(yǎng)性通夷,上以養(yǎng)性系國戚,不以為然。
十二月巡按四川,陛辭,條安蜀八議。
六年正月,巡按湖廣,與巡撫姚宗文、鄖陽撫治梁應澤疏請建魏忠賢生祠。
崇禎元年五月被免職,二年二月考察京官,以浮躁淺露降一級調外任。

人物簡介

維基
張素養(yǎng),字存儒,號侗如,福建建寧府建安縣人。
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授行人,泰昌元年八月考選,授云南道御史,天啟元年八月巡按浙江,三年四月彈劾浙江總鎮(zhèn)坐營孫錫爵及升任浙江都司李甘來其貪縱不職,俱革職永不敘用。
以推舉姚宗文、邵輔忠、劉廷元三人為左副都御史趙南星疏議巡方濫舉,被奪俸五月,又免職歸。
五年,由科臣李魯生薦舉,三月起補云南道御史,九月巡按宣大,疏請免山西靈丘縣本年應徵錢糧,以恤災民。
以左都御史劉廷元薦薦其不附時焰,宜亟超擢,以京堂未有實缺,仍照舊管事,候應升之日加職示優(yōu)。
七年請建魏忠賢生祠,八月以殿工加升太仆寺少卿。
崇禎元年以閹黨被削籍,列名逆案。

人物簡介

維基
徐大化,字文明,號熙寰,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紹興府會稽縣(今浙江省紹興市)人,羽林右衛(wèi)軍籍,同進士出身。
萬歷七年(1579年),徐大化中式順天鄉(xiāng)試第八十一名舉人。
萬歷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進士。
選翰林院庶吉士。
萬歷十三年(1585年),改湖廣道監(jiān)察御史。
萬歷十五年,巡按陜西。
萬歷十六年(1588年),巡按甘肅。
不久,因京察不合格,貶為福建汀州府連城縣知縣,任內修建學宮,修建南北兩個水閘,并修筑堡寨。
萬歷三十年,他重修湯背寨城,改土墻為石墻,并設城門五座。
并上疏請求減免浮糧,當地百姓感恩并在城管及新泉修建徐公祠祭祀。
升江西九江府知府,不久再貶為工部主事。
天啟初年(1621年)遷刑部江西司員外郎,結交魏忠賢,給事中周朝瑞劾其奸貪。
天啟二年(1622年)正月,參劾熊廷弼,要求“速誅”,周朝瑞則針鋒相對,認為廷弼罪不宜誅,應戴罪立功。
天啟四年(1624年)東林六君子楊漣等人因移宮案下獄,他向魏忠賢獻計:“彼但坐移宮罪,則無贓可指。
若坐納楊鎬、熊廷弼賄,則封疆事重,殺之有名。
”徐大化因與周朝瑞互相攻訐,遭到刑部尚書王紀的彈劾罷免。
天啟四年(1624年),擔任大理寺右寺丞。
天啟五年,擔任大理寺左少卿。
徐大化曾推薦邵輔忠、姚宗文、陸卿榮、郭鞏等人給魏忠賢,同年官至左副都御史,協理院事。
天啟六年,擔任工部右侍郎,同年轉工部左侍郎。
皇極殿成,加尚書銜。
因貪得無厭,連魏忠賢都厭惡他。
天啟七年(1627年)四月,因挪用公款事發(fā),被勒命停職。
崇禎初年(1628年)魏黨敗,徐大化下獄。
崇禎二年,崇禎帝欽定逆案,以“結交近侍,次等充軍”,判徐大化等十九人戍邊。
徐大化在戍所去世。
蕭基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蕭基,字如城,江西吉安府泰和縣南溪柳塘人。
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江西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泰昌元年(1620年)十月考選,授兵科給事中,極論閱臣姚宗文之罪,又參其排擠熊廷弼之罪,天啟二年六月疏劾兵部尚書張鶴鳴,大略謂鶴鳴黨王化貞而力為主戰(zhàn),令之不受經略節(jié)制;讎熊廷弼而不與關上兵,且撓其三方布置,封疆破壞,三人同罪。
五年二月,升兵科右給事中,八月出為浙江巡海道副使。
崇禎元年,閩盜攻昌國、石蒲、爵溪諸處,基親督兵破之,賊遁,郡境無虞。
改蘇松兵備副使,三年升湖廣布政司右參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廣東三水人,字子鑄。萬歷三十八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擢南京御史。天啟初上“折邪議以定兩朝實錄”疏,論三案切中事理。詔付史館參考,然其后實不能政。又請出客氏于宮外,并誅崔文升。被指為東林黨,未幾卒于官。
維基
李??祝?583年—1620年代),字子鑄,號尋仲,廣東廣州府三水縣人。
萬歷庚戌進士,累官南京御史。
直言敢諫。
己酉廣東鄉(xiāng)試第十三名舉人,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會試八十名,廷試三甲一百二十名進士。
吏部觀政,四十三年授中書舍人,擢南京江西道御史,以遼東經略熊廷弼被排擠一事,連疏彈劾給事中姚宗文。
泰昌元年冬,陳時政七事。
天啟改元,與南京御史王允成一起彈劾邵輔忠,請宥倪思輝、朱欽相、王心一。
天啟三年(1623年),上《折邪議》,以定兩朝實錄。
不久,又請驅逐客氏,誅殺崔文升,被指為東林黨。
不久,被降職派去外地辦理聚集馬匹差事,途中病死旅舍,故不與珰禍。
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0 【介紹】: 明江西金溪人,字正甫,號靜原。萬歷三十八年進士,由中書舍人擢御史,天啟間先以攻擊趙南星等,被魏忠賢矯旨褒納,旋仍以忤珰罷。崇禎初起故官,以細事稱帝意,累遷吏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然庸碌無能,無所建樹。卒謚文恪。有《后樂堂集》、《周易匯解》。
維基
蔡國用(1579年—1640年),字正甫,號靜原,江西金溪人,同進士出身。
蔡國用為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進士。
由中書舍人擢御史。
天啟五年(1625年)陳時政六事,詆葉向高、趙南星,而薦亓詩教、趙興邦、邵輔忠、姚宗文等七人,魏忠賢喜,矯旨褒納。
但不久即因事得罪魏忠賢,被罷官。
崇禎元年(1628年)后為工部右侍郎。
督修都城時,需石甚急,因建議取牙石用之,而受大用。
崇禎十一年(1638年)六月,朝廷要推舉閣臣,蔡國用人望輕,并沒有獲得推薦,而由崇禎帝特旨任禮部尚書,入閣辦事。
后累加少保,改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崇禎十三年(1640年)六月卒于官,贈太保,謚文恪。
明史》稱蔡國用居位清廉謹慎,但與同列張四知皆庸才,碌碌無所見。

人物簡介

維基
劉弘光,山東濟南府臨邑縣人。
祖劉梅,貢生,官江都主簿。
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士,授大理寺左評事,天啟五年四月考選,授山西道監(jiān)察御史。
首疏糾門戶黨邪王圖、程正己、趙昌運、彭遵古,都著削籍追奪誥命,疏參應天府府尹談自省、刑科給事中賴良佐、南京禮部主事張篤敬,內薦邵輔忠、姚宗文、劉廷元。
七年,巡按山西,四月與宣大總督張樸、山西巡撫曹爾禎為魏忠賢建祠于五臺山,賜名報功。
崇禎繼位,十二月以款貢卜石兔有勞,升職一級。
崇禎元年被彈劾免職,二年正月,以建祠頌德次等解任降處。
著有《平反錄》、《按晉疏稿》、《云臥齋稿》、《燕吟》、《晉吟》等集。
毛士龍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4 【介紹】: 明常州府宜興人,字伯高,號禹門。萬歷四十一年進士。授杭州推官。天啟初擢刑科給事中,上疏論三案,極言宦官罪狀。魏忠賢等恨之入骨,必欲殺之。士龍乃攜妻子逃亡太湖。崇禎初復官致仕,再起漕儲副使,督蘇松諸府糧,累擢左僉都御史。
維基
毛士龍,字伯高,號禹門,南直隸常州府宜興縣人。
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聯捷癸丑科進士,起家杭州推官,泰昌元年十月考選,擢刑科給事中,過同里何士晉寓,值楊漣至,士龍未與漣謀面,屏后聞漣語,即出見定交,群小嫉之。
首劾姚宗文閱視乖張。
楊漣去國,抗疏請留。
天啟改元正月疏論“三案”,力言孫慎行、陸夢龍、陸大受、何士晉、馬德灃、王之寀、楊漣等有功社稷,而魏浚輩丑正害直之罪。
帝是之。
內侍劉朝、田詔、劉進忠等五人以盜宮貲下刑部獄,尚書黃克纘庇之,是年五月,司禮監(jiān)王安罷,魏進忠用事。
詔等進重賂,令其下李文盛等上疏鳴冤,進忠即傳旨貸其死罪。
大學士劉一燝等多次執(zhí)奏。
旨下刑科,士龍抄參者三,旨幾中寢。
克纘乃陳其冤狀,而請付之熱審。
進忠不從,傳旨立即釋放。
士龍大憤,彈劾黃克纘阿旨骫法,不可為大臣,且指數劉朝等罪甚悉。
由是進忠及諸閹銜士龍次骨。
進忠廣開告密,誣天津廢將陳天爵交通李承芳,逮其一家五十余人,下詔獄。
士龍即劾錦衣衛(wèi)指揮使駱思恭及誣告者罪。
進忠憾張后抑己,誣為死囚孫二所出,布散流言。
士龍請究治妖言奸黨并主使逆徒,進忠益憾。
至九月,士龍劾順天府丞邵輔忠奸貪,兩人互相上疏攻訐,士龍削籍為民,輔忠落職閑住。
天啟四年冬,魏珰令其私人張訥劾吏部尚書趙南星壞政十罪,并及士龍,再命削籍。
明年三月入之汪文言獄詞,遣戍山西平陽衛(wèi)。
及邵輔忠起用兵部侍郎,六年十二月,御史劉徽復摭輔忠前奏,劾士龍納訪犯萬金,下法司逮治。
士龍知忠賢必殺己,夜中逾墻遁,其妾不知也,謂有司殺之,被發(fā)號泣于道,有司無如之何。
士龍乃潛至家,載妻子浮太湖以免。
崇禎元年,朝士為士龍稱冤,詔盡赦其罪。
士龍始詣闕謝恩,命復官致仕,竟不召用。
至崇禎十四年,同邑周延儒再次任首輔,始起漕儲副使,督蘇松諸郡糧。
明年冬,入為太仆寺少卿。
又明年春,擢左僉都御史。
時左都御史李邦華、副都御史惠世揚皆未至任,士龍獨掌院事。
帝嘗語輔臣:“往例御史巡方,類微服訪民間。
近高牙大纛,氣凌巡撫,且公署前后皆通竇納賄,每奉使,富可敵國,宜重懲。
”士龍聞,劾逮福建巡按御史李嗣京。
十月謝病歸。
國變后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5 【介紹】: 明鎮(zhèn)江府丹陽人,字前之。萬歷四十一年進士。授山陰知縣,擢監(jiān)察御史。崇禎間累遷吏部侍郎。捷敵視東林,與首輔周延儒友善。延儒敗,又附溫體仁。坐事除名,贖徒三年。南明弘光時起為吏部尚書。南都失守,與仆至雞鳴寺自縊死。
維基
張捷(?
—1645年),字前之,號赤函,南直隸鎮(zhèn)江府丹陽縣人。
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聯捷癸丑科進士,授浙江山陰縣知縣,泰昌元年十月考選,授河南道御史,疏參尚寶司司丞劉時俊閹媚無骨,奸穢多機,并及科臣劉文炳居家齷齪之狀,時俊旋以病乞歸。
天啟元年,與兵科給事中蕭基同日疏參閱科姚宗文,罪其排擠熊廷弼也。
六月以極論輔臣劉一燝,被奪俸一年。
二年四月巡視光祿寺,三年九月吏部尚書趙南星將他外放為陜西按察司副使,他不赴任而告歸,由此嫉恨東林黨人。
五年以閹黨給事中李魯生舉薦,三月起補為福建道御史,七月升補太仆寺少卿。
七年二月,由于忤逆魏忠賢,在陪推寧夏巡撫時,以曾附黨人,為李應升死友,被削籍為民。
崇禎三年(1630年),起大理寺右少卿,拜左副都御史。
明年,遷吏部右侍郎。
又明年,進左侍郎。
張捷仇視東林,而與首輔周延儒友善,由此引居吏部要地,延儒敗,又附溫體仁為羽翼。
曾被御史梁云構彈劾,但崇禎皇帝不聽。
崇禎七年八月,皇帝召勛戚文武于平臺,問堪冢宰(吏部尚書)及總憲(都察院長官)者?
令各給筆札條對,吏部侍郎張捷受大學士王應熊暗示,舉薦原任兵部尚書呂純如,諸臣以純如名列閹黨逆案,不可以擔任吏部尚書一職,張捷仍然喋喋不休舉薦,刑科給事中姜應甲呵斥張捷巧辯,張捷失色而退。
此后科道交章彈劾王應熊、張捷同謀黨附,大肆欺擅,皇帝命張捷回奏,卒以溫體仁、王應熊力保,置不問。
崇禎八年正月,張捷姻親賀儒修任成都知縣,張捷囑托四川巡按御史劉宗祥令舉儒修卓異,劉宗祥卻以賀儒修貪墨上疏彈劾,賀被削籍逮治,張捷大為憤恨,以川中州縣多陷于賊,詔議宗祥罪。
劉宗祥害怕被張捷報復,就將張捷囑托私信上報,皇帝大怒,詔除名議罪,坐贖徒。
南明弘光時,雖為劉澤清、馬士英舉薦,廷議多持不可。
魏國公徐弘基特疏薦,乃以內傳復故官,卻被給事中章正宸以內批非制而罷。
不久吏部尚書徐石麒去職,阮大鋮通過宮內太監(jiān)取得中旨,以張捷繼任尚書,此后為崇禎初的逆案翻案,起用逆案中人。
清軍破南京,張捷逃到雞鳴寺,以佛幢自縊而死。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