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史起蟄

相關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十五
釋真旻,字透月,姓蕭氏,湘鄉(xiāng)人。
生質(zhì)孱弱,幼多病苦,十齡就傅,略通大義。
家貧廢學,然見僧心喜,年十八始有出家之念。
乙巳,隨兄貿(mào)遷入蜀,無意經(jīng)營,及聞父喪,感世無常,歸真益切。
丁未,侍母至寶藏,歸依幻師,命名依寓。
戊申,乃從剃落。
一日請益,幻言:“問者是誰?
”獨自默誦:“分明是我,又道是誰?
”沈吟久之,頗有入處。
時幻初建寶藏,以為坐靜,親依者十馀輩,皆猛勇精進,行持禮拜,中夜方息。
因自策勵,大法未明,身不貼席。
嘗靜中忽然渾身不見,惟覺一空境界,頃之便失,疑礙益甚。
舉白幻,幻曰:“此乃塵勞歇息,返本還源,將近好處,勿喜勿懼。
”由是工力益加,無敢怠逸,念茲在茲,渾忘人我。
每逢出汲,往往逾井,遇人問故,始覺轉步。
偶聽曉鐘警醒,倉卒起身,頭撞殿柱,覺眉際上火星迸裂。
方悟得問者是誰,胸臆暢達。
復看一歸何處,及本來面目,皆釋然無疑。
及再勘證,幻復示曰:“本分一著大抵如斯,還有向上之關。
”因舉“僧問趙州曰:蠢動含靈,狗子何無佛性?
答以有業(yè)識故。
其僧即于此悟去,且道所悟安在?
”旻不能對,仍前憤究。
壬子仲秋,行持中夜,出至丹墀,見天河竟端,無限慶快,始信天地同根,萬物一體,不我欺也。
古德為人無不切直,乃自生紆曲耳。
黎明白幻,幻為之助喜。
是冬進具,聞示苦行法,欣然欲效之。
及然香,略無所苦,因自剪燭然頂。
初若冰清,頃之忍痛,惟覺無頭。
有老僧誚之曰:“可惜然錯了所在,然著心就好了。
”旻疑其言必有由來,后讀經(jīng)知藥王焚身,世尊因地舍頭目髓腦欲成菩提,方憶前覺無頭亦拾頭,故自信發(fā)心茍誠,雖小苦行,必有勝益,方知老僧語亦廓達空之類也。
甲寅春,幻寂后,充職西堂。
戊午,建方丈,并西廊,旻有力焉。
庚申編《橋云語錄》成,欲附嘉禾南藏,旻任其事。
道過石南銀杏,士人方議重修銀杏,羈遲久之,九月舟至漢陽,就歸元度冬。
辛酉春,下江浙至嘉禾楞嚴,詢附藏之事,見經(jīng)版多蠹,意不謂然,遂下杭至靈隱。
壬戌春,謁天臺更觀華頂勝跡,游寧紹諸名剎。
遂至大梅,梅以三問,乞下轉語,一一契合,贈以訾物,卻之而去。
浮海禮普陀。
復至楞嚴,《橋云語錄》印出,分送江浙名藍。
十月還蜀,達銀杏。
四眾具啟,延主丈席。
乙丑,修造殿宇,又為紳衿,召赴寶藏。
丙子,復應銀杏。
戊寅,主雙桂,訂修藏經(jīng),兼葺殿閣,早作宵息,不忘寧處。
廿馀年中,四處法位,所有語錄雜偈都二十卷。
弟子了深,為之編刻,今有傳本。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二十八
廷楫,字爾際,號東蒙,嘉興縣學生,兵后棄去,詩酒自娛,而以農(nóng)桑督諸子。
余嘗過白蓮僧大梅山房,見其與周青士倡和詩,數(shù)丈之卷盈二,皆清真可誦。
著有鹿干草堂集十二卷,藏于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05—1864 【介紹】: 清浙江鎮(zhèn)海人,字梅伯,號復莊,又號大梅山民。
道光十四年舉人。
遍讀經(jīng)史百家及道藏、釋典,詩詞、駢體文皆聞于時,又擅丹青,尤工墨梅。
詩篇反映鴉片戰(zhàn)爭時情事,悲憤激昂。
又著《今樂考證》,為研究戲曲史重要資料。
集名《大梅山館集》、《疏影樓詞》。
晚晴簃詩匯·卷一三七
姚燮,字梅伯,號復莊,鎮(zhèn)海人。
道光甲午舉人。
有《大梅山館集》。
詞學圖錄
姚燮(1805-1864) 字梅伯,一作某伯,號復莊,又號大梅山民。
浙江鎮(zhèn)海人。
道光十四年(1834)舉人。
于學無所不窺,上至經(jīng)史典籍,下至世俗戲曲小說,皆所涉獵。
又精繪事,擅畫梅。
詩與彭兆蓀近。
編有《蛟川詩系》。
有《大梅山館集》、《疏影樓詞》、《今樂考證》、《讀紅樓夢綱領》。
滄海遺珠
姚燮(1805-1864)字梅伯,號復莊,又號大梅山民。浙江鎮(zhèn)海人,道光十四年(1834)舉人,以著述教授終身。著有《復莊詩問》十二卷。
疏影樓詞·自序
詞小道也,然均不騷雅則俚,旨不微婉則直,過鍊者氣傷于辭,過疏者神浮于意,而叫囂積習淫曼為工者尤弗取。余幼輒耽此,蓃宋元以來諸家名集,沈浸討索,效之似,錮之益深。迨弱冠后,日與世涉,哀樂漸多,兼以友朋宴游,饑寒驅逐,每有感觸,即寄之。數(shù)年以往,共得千闋馀,并少作刪存六一,釐為五卷,各以類從。此中甘苦,余頗自信。其有合于古人之旨否,余未敢自斷也。成連安在乎?吾抱琴以俟之。道光十三年癸巳五月端四日,姚燮自記于怡道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