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何文淵

相關人物:共 16 位。
共 1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虞原璩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瑞安人,字叔囿。
博涉經史。
永樂初,以工楷書,與修《永樂大典》。
事竣,不受官,辭歸。
在鄉(xiāng)常與溫州知府何文淵辨難經史,商榷時務。
嘗深夜坐談,以醋代酒,人稱“醋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84—1467 【介紹】: 明河間府鹽山人,字九皋。永樂十三年進士。授大理寺左寺正。左遷行人。宣德初擢御史。英宗即位,擢右僉都御史,出鎮(zhèn)江西,懲貪治奸,吏民畏愛。松潘指揮趙諒誘執(zhí)國師商巴,激變。翱釋商巴,劾誅諒,事乃定。七年冬,督遼東軍務,整頓軍紀,繕城垣,浚溝塹。令有罪得收贖,得谷及牛羊數十萬,邊用以饒。景泰四年為吏部尚書。天順間繼續(xù)任職,為英宗所重,稱先生而不呼其名。剛明廉直,然不喜南士,多引北人。
維基
王翱(1384年—1467年),字九皋,直隸鹽山縣(今河北省滄州市孟村回族自治縣)人。
官至吏部尚書。
永樂十三年(1415年),成祖首次在北京舉行會試。
當時正值成祖準備遷都,意欲選拔北方人才,而王翱在會試、殿試均名列前茅,成祖大喜,特地召其賜食。
改庶吉士,授大理寺左寺正,左遷為行人。
宣德元年(1426年),由楊士奇推薦,擢為監(jiān)察御史。
宣德五年(1430年),巡按四川。
英宗即位,擢為右僉都御史,偕同都督武興鎮(zhèn)守江西,懲治貪污,深得吏民敬畏。
正統(tǒng)二年(1437年),召還朝中。
四年(1439年),鎮(zhèn)壓處州、松潘民變。
六年(1441年),代替陳鎰出鎮(zhèn)陜西,軍民中有無力償還借糧者,王翱準許免除債務。
七年冬,提督遼東軍務。
次年,進右副都御史。
十二年(1447年),與總兵曹義等出塞攻擊兀良哈,擒斬百余人,進右都御史。
十四年(1449年),諸將在廣平山破敵,進左都御史。
脫脫不花進犯廣寧,明軍潰敗,王翱入城死守。
敵軍退后,王翱被追究,被停俸半年。
景泰三年(1452年),召還京師任職,加太子太保。
當時,潯、梧瑤族起事,朝廷特派王翱監(jiān)督軍務,成為首任兩廣總督。
次年,召為吏部尚書,當時何文淵協王直掌管吏部,多用私人,后被言官彈劾離去,王翱遂取代。
天順初年,王直致仕,權臣石亨排擠王翱,王翱上疏請求退休,幸虧李賢力爭,方得以留任。
后來李賢也險些被石亨逐官,亦幸得王翱上言留任,兩人因此私交甚篤。
天順五年(1461年),加封太子少保。
成化元年,進太子太保。
多次上疏乞歸,均被慰留,并派遣御醫(yī)診治。
成化三年(1467年),王翱病重,方獲準致仕,未及離京即卒,享年八十四歲。
贈太保,謚忠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54 【介紹】: 明淮安府山陽人,字宗瀚。永樂十六年進士。授御史,歷按廣東、江西、浙江,累遷至刑部尚書。正統(tǒng)十三年參軍務,鎮(zhèn)壓福建鄧茂七余部。景泰初改戶部尚書,進太子太保,頗厚斂以求足用。卒官,謚榮襄。
維基
金濂(?
—1454年),字宗瀚,山陽人。
歷任刑部尚書、戶部尚書、工部尚書。
永樂十六年(1418年)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
宣德初年,巡按廣東,后改按江西、浙江。
因捕鉅盜不獲,被免職,隨后盜賊被拘捕,才恢復官職。
之后升為陜西按察使副使。
正統(tǒng)元年(1436年),上書請補衛(wèi)所缺官。
正統(tǒng)三年,升為僉都御史,參贊寧夏軍務。
在他的治理下,西陲晏然,并有數條河渠修建成功。
正統(tǒng)六年,召還,加右副都御史。
正統(tǒng)八年,拜刑部尚書,后因安鄉(xiāng)伯張安事,刑部與戶部互相推諉,致使戶部與刑部官員連坐下獄,數日后釋放。
明英宗正統(tǒng)時福建有鄧茂七之亂,都督劉聚、都御史張階去征討,都不能獲勝。
正統(tǒng)十三年(1448年)十一月,朝廷大肆發(fā)兵,命寧陽侯陳懋等人為將軍前往剿匪,以金濂為參軍。
陳懋跟金濂等人到達時,御史丁瑄已大破鄧茂七等賊,鄧茂七死,馀黨擁立鄧茂七兄長的兒子鄧伯孫占據九龍山以抵抗官軍。
金濂向眾人建議,用弱兵引誘鄧伯孫等出來,而埋伏的精兵便攻入鄧伯孫的主陣地,于是官軍俘虜了鄧伯孫。
皇上于是改調張階去討伐浙江之土匪,而留下金濂掃平福建的其馀土匪。
當時剛發(fā)生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胡人也先劫持,軍事困難,金濂被召回。
言官們紛紛彈劾金濂沒有軍功,明景帝不向金濂問罪,反而加封他為太子賓客,還給他兩份薪水。
不久改任戶部尚書,加封為太子太保。。
當時明朝在各地打仗,需要緊迫的軍糧跟軍餉,金濂安排周到、沒有遺漏,向明景帝提出提出十六項撙節(jié)的建議,國家的花用才得以足夠。
不久,明英宗被也先放回來了,也先向景帝要求像先前一樣派遣使者往來貿易,但景帝堅決拒絕。
金濂一再勸景帝要跟也先往來,但景帝不聽。
當年景帝登基之初,下詔免除景泰二年(1451年)天下的三成稅賦,金濂向有關官員發(fā)公文,只減徵稻米跟麥子的農業(yè)稅,其他收白銀、布匹、絲帛的所得稅都沒減稅,照原樣課稅。
景泰三年,翰林學士江淵上奏時向景帝講到這件事,景帝令命戶部查明后辦理,金濂心中慚愧,卻抵賴說沒有這件事。
給事中李侃指責金濂違詔,金濂狡辯說:“銀兩、布匹、絲帛,是皇上的詔書里沒說要減的(跟我無關)。
如果所有稅一概減免,國家預算怎么夠?
”于是六部給事中、監(jiān)察御史紛紛彈劾金濂失信于民,讓國家累積民怨。
明景帝欲寬恕金濂,卻因監(jiān)察御史王允力爭,不得不把金濂關入都察院的監(jiān)獄。
三天后景帝還是赦免了他,免除了他的太子太保一職,改為工部尚書。
此時,吏部尚書何文淵則稱“治理財政,一定要找金濂”,于是景帝恢復其戶部尚書職位。
金濂上書自我澄清,并要求退休,景帝寬慰留用。
隨即他又向皇帝提出,要減少軍中工匠和宮廷僧侶、道士薪資等十項建議。
景泰五年(1454年)死于任上,因軍功追封沭陽伯,謚榮襄。
揭稽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揭稽,字孟哲,江西廣昌人。
早年師從何文淵,與何喬新兄弟不協。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進士,宣德年間任行在湖廣道監(jiān)察御史,十年九月升廬州府知府,正統(tǒng)三年十二月升廣西左布政使,正統(tǒng)十三年三月九載滿考,調任廣東左布政使,十四年(1449年)三月,福建海賊陳萬寧攻潮州海陽縣,殺傷甚眾。
揭稽前來潮州平亂,“凡縱民從賊官員具執(zhí)問如律,備倭官責死狀令捕賊贖罪,仍諭沿海軍民有能計獲陳萬寧者照軍功例升賞?!?。
景泰二年八月升戶部左侍郎,代劉璉四川運糧,次月調任兵部,仍巡撫廣東,支從二品俸。
三年十二月改巡撫廣西,未任,大學士陳循上言,令照舊巡撫廣東,六年十一月因杖死平民,被下都察院監(jiān)獄。
天順二年(1458),揭稽上奏,舉發(fā)何喬新等諸不法事,并逼其父自盡,喬新反控揭稽在鎮(zhèn)守廣東時,曾代黃竑撰寫易儲之疏章,被貶為太平府知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07—1472 【介紹】: 明蘇州府吳縣人,初名理,字元玉,號天全。有文武才,通天官、地理、兵法、水利等學。宣德八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講。正統(tǒng)末土木堡之變后倡言南遷,受于謙等斥責。后乃改名有貞。景泰中治河,開廣濟渠以疏水,浚漕渠以通糧運,塞沙灣決口成功。進左副都御史,為石亨定計,擁英宗復辟,封武功伯兼華蓋殿大學士。誣殺于謙、王文。中外側目。得志后欲與石亨等立異,遂被構下獄,發(fā)云南金齒衛(wèi)為民。釋歸卒。有《武功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初名珵,字元玉,吳縣人。宣德癸丑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歷春坊諭德,擢僉都御史。天順改元,拜華蓋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封武功伯。坐累戍金齒,尋赦還。有武功集。
明詩紀事·乙簽·卷十六
有貞初名呈,字元玉,吳人。
宣德癸丑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
歷修撰、侍講、春坊諭德,擢僉都御史,進左副都御史。
英宗復辟,拜華蓋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封武功伯。
未幾下獄,戍金齒。
尋赦還。
有《武功集》五卷。
(《吳中往哲記》:武功伯夙負高才,談鋒文氣,英邁莫敵。
《蒹葭堂雜鈔》:徐武功居史館,修何尚書文淵事,賦詩曰:「溫州太守重來歸,昔何廉退今何違。
卻金館在已如掃,掩月堂寒空掩扉。
人間固有假仁義,天下豈無真是非。
老夫忝秉《春秋》筆,不作諛詞取世譏。
」 《匏翁家藏集》:天全翁自南詔歸,適大參祝公、僉憲劉公皆致仕家居,登臨游賞之樂必共之。
酒酣興發(fā),更倡迭和,落紙人爭傳之以為奇。
姑蘇志》:徐元玉詩文雄偉奇麗,詞尤妙絕。
弇州四部稿》:武功伯于書少所不窺,能詩歌,善行草,得長沙素師、米襄陽風。
書史會要》:武功書法古雅雄健,名重當時。
田按:武功恒云:「左邊堆數十萬金,右邊殺人流血而目不轉者,真宰相也。
」此語亦太露殺機,陷于忠肅,傾險甚矣!
得流金齒,亦幸事。)
維基
徐有貞(1407年—1472年),初名珵,字元玉,南直隸吳縣(今江蘇蘇州)人,順天府宛平縣籍。宣德年間進士出身。景泰末年,在英宗復辟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官至內閣首輔。
曹凱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東益都人,字宗元。正統(tǒng)十年進士。授刑科給事中。英宗北征,諫甚力。景泰中累擢浙江右參政,在浙數年,有政聲。以嘗劾石亨,亨得志,謫凱衛(wèi)經歷。
維基
曹凱(1413年—?
),字宗原,山東青州府益都縣人。
正統(tǒng)乙丑進士。
正統(tǒng)十年(1445年),中進士,授刑科給事中。
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瓦剌進犯,英宗大舉親征,曹凱力諫勸阻未果。
明軍在土木堡大敗,英宗被俘。
消息傳來,曹凱痛哭數日,在朝殿上與王竑等共同擊斃錦衣衛(wèi)指揮馬順。
景泰年間,給事中林聰劾何文淵、周旋,曹凱與林聰力爭。
又參與調停福建巡按許仕達與侍郎薛希璉。
出為浙江右參政,居官數年,有政聲。
英宗復辟后,石亨得勢,因記恨曹凱從前對其彈劾之事,謫曹凱為衛(wèi)經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17—1482 【介紹】: 明福建寧德人,字季聰。正統(tǒng)四年進士。授吏科給事中,景泰時進都給事中,論事無所諱。累遷右副都御史。天順四年,曹欽之反既平,將士妄殺冒功,市人不敢出門。時聰署院事急令制止。成化中官至刑部尚書。卒謚莊敏。
維基
林聰(1417年—1482年),字季聰,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州府寧德縣(今福建省寧德市)人,正統(tǒng)己未進士,官至刑部尚書、左都御史。
正統(tǒng)三年(1438年)舉戊午科福建鄉(xiāng)試第九名,正統(tǒng)四年(1439年)聯捷進士,授吏科給事中。
景泰元年(1450年),進都給事中。
當時,中官金英家人違法,都御史陳鎰、王文治案卻均不罪于金英。
林聰率領同官彈劾陳鎰、王文畏勢從奸,一并彈劾御史宋瑮、謝琚均下獄,之后恢復職位,林聰繼續(xù)彈劾,宋瑮、謝琚被調外。
太監(jiān)單增督京營受寵,當時士兵稍忤者輒遭辱,其家奴白晝殺人,奪民產。
林聰舉發(fā)其事,單增下詔獄,后獲寬宥,不敢再作亂。
景泰三年,上疏請糾察刑獄治理妖僧趙才、湖廣副使邢端等,后均得準。
當時建造東宮,林聰因反對,遷春坊司直郎。
景泰四年(1453年),大學士商輅稱其敢言,不宜置之散地,于是恢復為吏科都給事中。
隨后請減輕福建銀場額重。
景泰五年,以災異偕同官條上八事,限制武清侯石亨、指揮鄭倫等分田等。
林聰最初彈劾吏部尚書何文淵下獄后致仕。
之后彈劾山西布政使王瑛老等,均罷免。
御史白仲賢擢廣東按察使。
林聰言其奔競不當超擢,乃遷鎮(zhèn)江知府。
兵部主事吳誠夤緣得入吏部,因林聰彈劾,遂改工部。
各司均忌憚林聰風裁,其所言未有不敢遵從的。
內閣及諸御史亦并以林聰好論建,并非善臣。
同年冬,林聰甥陳和為教官,欲得近地便養(yǎng),林聰對吏部官吏陳說此事。
御史黃溥等遂劾林聰挾制吏部,加之此前得罪的眾多官運均彈劾,后下廷訊,坐專擅選法,論斬。
因高谷、胡濙力救得免,貶為國子監(jiān)學正。
英宗發(fā)動奪門之變后,拜其為左僉都御史,巡撫山東,賑災饑荒,使得饑民得活者多達一百四十五萬人。
后進升右副都御史,逮捕江淮鹽盜,平定并懲治當地貪官。
后母丁憂,起復,再辭,不予批準。
天順四年,曹石之變爆發(fā),將士妄殺,至割乞兒首報功。
林聰署都察院事,令獲賊者必生致,濫殺為止。
成化二年,外出巡視淮南淮北饑荒,奏貸漕糧及江南余糧以賑災,得到批準。
次年,與戶部尚書馬昂清理京軍,進升右都御史。
成化七年,代王越擔任大同巡撫,后遇疾致仕。
再過一年,以故官起掌南京都察院。
成化十三年(1477年),召拜刑部尚書,尋加太子少保。
成化十五年,與中官汪直、定西侯蔣琬按察遼東失事,汪直包庇巡撫陳鉞,林聰無法與之爭。
成化十八年,卒于任上,享年六十八歲。
贈少保,謚莊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27—1502 【介紹】: 明江西廣昌人,字廷秀,號椒丘,何文淵子。
景泰五年進士。
授南京禮部主事。
為刑部郎中,捕治錦衣衛(wèi)卒,拒都指揮袁彬請囑,由是知名。
成化間,以河南按察使助都御史原杰招撫南陽流民,親入山谷勸說,附籍者甚眾。
歷山西巡撫、刑部侍郎。
孝宗嗣位,輔臣萬安、劉吉忌其剛正,出為南京刑部尚書。
既而入為刑部尚書,有所施為,輒遭劉吉阻格,又遭忌者中傷,遂致仕歸。
博學多聞,為詩多援據典故。
有《元史臆見》、《周禮集注》、《勛賢琬琰錄》、《椒丘文集》。
明詩紀事·乙簽·卷十九
喬新字廷秀,一字天苗,江西廣昌人,冢宰文淵子。
景泰甲戌進士,授南禮部主事。
改刑部,歷員外、郎中,遷福建按察副使,改河南。
擢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遷刑部侍郎,進尚書。
卒贈太子少傅,謚文肅。
有《椒丘集》三十二卷。
(《雙槐歲鈔》:成化庚子,內閣劉吉丁外艱,詔赍以羊酒寶鈔,起復視事如故。
吉三上疏辭,托貴戚萬喜得不允,陳編修音上書勸其力辭,吉不答,人無改言者。
吉每談笑對客,殊無戚容。
丁來,今上新政,科道交糾,萬安,尹直以、次罷遣。
吉獨不動,慮科道言之,乃傾身阿結,昏夜款門?
蘄免彈劾,建言欲超遷科道,待以不次之位。
弘治改元,風雹發(fā)自天壽山,毀瓦傷物,震驚陵寢,上戒諭群臣修省,遣官祭告。
于是左春坊庶子兼翰林侍讀張升疏言應天之實,當以輔導之臣為先。
今天下之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以奸邪尚在樞機之地也。
因數吉十罪,且謂李林甫之蜜口劍腹,賈似道之牢籠言路,合而為一。
科道交章劾升,指為輕薄小人。
上命謫升南京工部員外郎。
其同鄉(xiāng)何喬新贈以詩曰:「鄉(xiāng)邦交誼最相親,忍向離筵勸酒頻。
抗疏但求裨圣治,論思端不忝儒臣。
自憐石介非狂士,任詆西山是小人。
暫別鑾坡非遠謫,莫將辭賦吊靈均。
」由是人目吉為「劉棉花」,以其耐彈也。
田按:尚書詩溫雅有則,澤古者深,與凡響自別。)
維基
何喬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江西廣昌縣人,官至刑部尚書,謚文肅。
父親何文淵,是永樂十六年進士,授御史,歷任山東、四川等地的巡按御史。
何喬新為何文淵的第三子,母親揭氏。
何喬新生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景泰五年(1454年)登進士第,景泰七年,授禮部主客司主事。
天順元年(1457年),父親何文淵過世,完成丁父憂、丁母憂。
一說天順二年(1458年),何文淵的弟子揭稽上奏,舉發(fā)何喬新等諸不法事,并逼其父自盡喬新反控揭稽在鎮(zhèn)守廣東時,曾代黃竑撰寫易儲之疏章。。
日后何喬新再起為刑部陜西司主事。
憲宗成化四年(1468年),出任福建按察副使,歷官河南按察使、湖廣右布政使,有政績。
成化十六年(1480年),為右副都御史,同年11月赴晉任山西巡撫。
成化十九年八月乙丑,戶部侍郎李衍、刑部侍郎何喬新巡視邊關。
成化二十年(1484年)被明廷召回拜為為刑部右侍郎,奉命前往山西賑災。
成化二十一年春正月乙巳,明廷派遣侍郎李賢、何喬新、賈俊去陜西、山西、河南等地賑饑荒之災。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孝宗繼位,萬安、劉吉忌之,外放至南京。
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書王恕舉薦為刑部尚書,時人以「父子尚書」為美談。
劉吉叫唆御史鄒魯誣陷,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辭官歸里。
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
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贈太子太保,次年追謚文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91 【介紹】: 明江西泰和人,字時升。宣德八年進士。歷刑部員外郎。為人謹行,為政清明,有重獄,尚書輒以屬翚。累官至刑部右侍郎。成化間巡視浙江,考察官吏,罷不稱職者百余人。還朝,久之,謝病去。及歸,生計蕭然,絕跡公府。鄉(xiāng)人以為賢。
維基
曾翚,字時升,江西泰和人。
宣德八年(1433年)中進士,治秦府永興王葬。
升刑部員外郎,受刑部尚書金濂器重。
當時秦王誣陷巡撫陳鎰狎妓,曾翚查證后彈劾藩府的大臣,致使事情大白。
正統(tǒng)三年,升郎中,因何文淵薦,升任廣西右參政。
天順五年,升任山東右布政使、左布政使。
并請求開倉放糧解救河南饑荒。
升為刑部左侍郎。
因病辭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3—1548 【介紹】: 明河南靈寶人,字廷美。許進子。弘治九年進士。嘉靖中歷官刑部、戶部、吏部尚書。時嚴嵩柄政,贊懾嵩不敢抗。二十三年,以嵩引薦,詔以本官兼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政事一決于嵩,無所可否。久之加少傅,以年老數乞休,忤帝,落職閑住。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廷美,靈寶人。
弘治丙辰進士,累官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贈少師謚文簡有松皋集
明詩紀事·丁簽·卷七
贊字廷美,靈寶人。弘治丙辰進士,授大名推官。入為御史,改編修,以忤劉瑾講知臨淄縣。瑾誅,起浙江僉事,進副使,改山西提學副使,歷四川參政、按察使,召拜光祿寺卿。遷刑部侍郎,進尚書,改戶部、吏部,進少保兼太子太保,少傅兼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卒贈少師,謚文簡。有《松皋集》二十六卷。 田按:文簡家門鼎盛。予嘗過靈寶,見路旁神道碑林立,皆許氏也。及檢史,乃知襄毅許公以知兵通敏,位尚書。襄毅八子三尚書,太子太保誥,太子太保論,及文簡也,皆以甲科任事才敏見稱?!稄m州別集》錄宗門盛事,以福州之林、靈寶之許為稱首。然襄毅遇劉瑾,以委蛇徇意,不免削籍,文簡遇分宜以柔和易制,幸躋臺輔。季世之居通顯,難矣哉!
維基
許贊(1473年—1548年),字廷美,號松皋,河南河南府陜州靈寶縣人,弘治丙辰進士,嘉靖時累官刑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許進第三子。許誥之弟,許論之兄。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河南鄉(xiāng)試第五名舉人,九年(1496年)聯捷丙辰科進士。任大名府推官,十五年(1502年)任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避父職,正德二年(1507年)十一月改翰林院編修。其父被劉瑾迫害,許贊受牽連貶官,出為臨淄縣知縣,丁父憂,服闋,升浙江按察司僉事,升副使,理海道,十四年(1519年)七月改山西督學副使,又調山東副使。明世宗繼位,十六年(1521年)八月升四川布政使司右參政,升四川按察使、浙江右布政使,嘉靖四年(1525年)八月轉浙江左布政使,入為光祿寺卿,六年(1527年)九月升刑部右侍郎,以辨疑獄知名。七年(1528年)七月升刑部左侍郎。后因刑部尚書高友璣被彈劾,八年(1529年)任刑部尚書,檢舉揭發(fā)多起貪污賄賂。十年(1531年)改任戶部尚書,后母喪歸省,服未闋,十四年(1535年)任吏部尚書,加少保兼太子太保。二十二年(1543年)入閣兼文淵閣大學士,與禮部尚書張璧、嚴嵩一同參與機務,“政事盡決于嵩”,加少傅,再三上疏,自請退休。贈少師,謚文簡。筑有花園口,位于鄭州北郊的黃河岸邊,佔地540畝,遍植奇花異木。
共 1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label id="kzzqx"><span id="kzzqx"></span></label>
<big id="kzzqx"><strike id="kzzqx"></strike></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