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衛(wèi)靈公

相關(guān)人物:共 17 位
共 2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衛(wèi)靈公太子蒯疲好帶劍,長一丈。
公諫,乃作短劍,長一尺。
公知不可以傳國,乃逐之。
⑴ 《韋鈔》一百二十二引班固《幽通賦序》
梓州慧義寺碑銘 初唐 · 王勃
四言詩
粵若三靈混極。惟神藏妙物之機。六氣潛周。惟圣握財成之柄??箭旪堄诎俅SX路先迷。徵象馬于三川。元津晚辟。豈非君臣樸靜。則上皇扶失道之危。仁義沸騰。則大雄拯橫流之弊。然后階四禪而縱觀。再造淳風(fēng)。生三昧而端求。一匡澆俗。詳窮秘躅。迥測冥機。觀俗化之浮沈??冀?jīng)綸之去就。則知理非徒寢。勛華秕天下之功。教不虛行。周孔雪寰中之誚。遂能往來真極。表里睿圖。談慧日于昏衢。蔭慈云于燬宅。由是妙音鴻漸?;E龍飛。為法棟梁。作人父母。諸天競寫。金仙滿目之容。異事爭傳。貝葉璿花之偈?;哿x寺則安昌寺之遺基。周使持節(jié)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大都督新州剌史安昌公之所建也。公諱則。字孝規(guī)。后魏景穆皇帝之元孫。司空安昌王之元子。雄才廣度。身膺海岳之靈。華冕雕軒。地積王侯之氣。晚參周運。位列虞賓。爰撫新州。來光舊蜀。江分石犀。猶連赤岸之山。路對金牛。尚疑青泥之磴。榮高牧刺。養(yǎng)隔晨昏。披厚褥以驚心。撫長筵而下泣。以為臨川積慕。尚疏鐘阜之巖。康樂追懷。竟鑿廬峰之壁。傍稽勝托。俯植靈因。窮廣漢之名山。得長平之絕岫。憑危列戶。亙險乘甍。龕臨明月之宮。塔對浮云之徑。青蓮湛目。下映香泉。赪果含唇。斜交寶樹。重扃寫翠。攀謺磴而煙周。復(fù)樹回丹。委連岡而電屬。真童入衛(wèi)。山前桂樹之壇。神客來游。水上芙蓉之殿。千楣鳳矯。橫鳥道而斜飛。萬栱虬蟠。俯虹?而沓起。霞明春牖。即對談雞。露下秋亭。仍傳唳鶴。松門不雜。禪清避俗之心。竹院長閑。響合游仙之梵。若夫招提凈域。棟宇長存。精舍祇洹。規(guī)摹可襲。亦猶林光舊址。遂起甘泉之宮。露寢馀基。因立靈光之殿。自先后膺歷。今圣乘時。堯曦將佛鏡俱懸。軒車與法輪同轉(zhuǎn)。眷香城而側(cè)席。懷妙葉而旁施。爰加慧義之名。用徙安昌之號。鐫镕間起。締飾爭飛。前司馬蘇良乂。首引甄操。前長史唐秀卿。繼敦崇拓。乃立彌勒下生像一鋪。諸佛新變相一龕。并對巘呈規(guī)。分崖合勢。容華秀絕。相好端明。盡雕刻之奇摹。執(zhí)丹青之有契。隨峰寫狀。旌旗舍衛(wèi)之兵。因石生姿。花葉祇園之樹。山靡進晚。麗飾晨巖。澗戶迎宵。神光夜?fàn)T。如來應(yīng)化。上辭兜率之天。菩薩分身。下入須彌之座。時有就禪師者。俗姓馮氏。行遺生滅。思出塵勞。修定水之堤防。擢禪林之棟干。法忍以精求解脫。俯會無生?;蹏?yán)以身證涅槃。坐觀真諦。受蹤故事。隔代同符。形骨猶存。英靈可視。豈若武擔(dān)山下。惟傳智士之名。蜀郡江前。別畫文翁之像而已哉。又有慶法師者。俗姓王氏。貞機苦節(jié)。以般若為心謀。輔弼匡迷。以菩提為已任。遂使邑南偃化。爭傳廉恕之風(fēng)。濮右馳情。競起松篁之節(jié)。爰有庾子山者。文場之俊客也。自黃旗東掃。青蓋西還。承有晉之衣纓。作大周之杞梓。嘉聲內(nèi)振。健筆傍流。翠碣高懸。丹書未缺。瓊鐘俯徹。猶參吐鳳之音。石鏡傍臨。尚寫回鸞之跡。朝請大夫長史河?xùn)|裴爽。公侯映代。貞白承家。臨九折以長驅(qū)。下雙流而作鏡。清通舊德。王休徵之不虛。領(lǐng)袖耆年。龐士元之獲展??h令衛(wèi)元。冰霜用足。江漢情多。傳衛(wèi)玠之清談。兼衛(wèi)恒之博識。牛刀屈銳。陵劍壁而裁風(fēng)。鳳軫鳴徽。望琴臺而助化。寺主大明法師。俗姓淳于氏。蓋齊上客之遺苗。漢廷尉之洪允。避地岷濮。代為豪酋。法師住持真教。棲息妙涂。臨雁塔而虔誠。仰龍宮而繹思。禪居遁跡。嚴(yán)君平之出塵。梵肆延賓。楊季卿之好事。上沐皇王之澤。下承連宰之功。收里巷之謳謠。覽江山之體勢。咸以為安昌故跡。雖篆德于前聞。新野殘書。未兼芳于后葉。爰求勝律。重勒奇蹤。托勃以知已之賓。校勃以當(dāng)仁之分。文通景純之筆。何后何先。襄川峴嶺之碑。為陵為谷。敢憑真眷。俯竭虛懷。披翰苑而長鳴。下辭庭而步。揚子云之繼馬。人遠(yuǎn)乎哉。蔡伯喈之嗣張。吾知之矣。敢作頌曰。
三千凈土,八萬名山。
銀臺海上,金闕云間。
禪居不雜,覺路長閑。
鸞鶴棲舉,風(fēng)煙往還。
蜀門南望,岷波東瀉。
川路黃牛,關(guān)城白馬。
寶光仙鎮(zhèn),來清鉅野。
紫磴三危,丹峰四下。
顯元安昌,俾侯江漢。
英威外發(fā),妙謀內(nèi)斷。
慧則心機,孝為身干。
聿求勝跡,爰疏壯觀。
跨崄垂甍,緣崖構(gòu)極。
玉座交映,珍龕間飭。
磴道魚鱗,山形鳳翼。
露清軒冕,霞明篆刻。
重巒架崄,曲岫回廊。
巖扉側(cè)啟,澗戶斜張。
松門石塔,竹院沙場。
齋庭合梵,講肆浮香。
郁紆甍棟,參差林沼。
葉障奔禽,花巖度鳥。
地遙心曠,塵疏俗少。
鶴唳更秋,猿吟漏曉。
法門幽寂,禪宮寥夐。
樹杳煙深,泉飛虹映。
實為妙域,傍滋道性。
屢延銘表,頻流藻詠。
銅梁上德,玉壘名師。
飾傳覺照,顛闈文思。
千齡道術(shù),萬古風(fēng)期。
重規(guī)謺矩,何代無之。
喤喤樂聲。瞻言闕里。
視之不見。聽之盈耳。
宮墻如在??膳溆阽H鏘。
德音不忘。曷間于年祀。
猗歟原至樂之作。異凡音之起。
靜而疑深。絕而復(fù)尋。
繹如迭奏。嘒若同音。
豈幽通于元造。異中出于人心。
聆其節(jié)奏。相夫擊拊。
發(fā)和鳴于閫域。應(yīng)流韻于墀廡。
既嗟乎可得而聞。又思乎其所不睹。
疑一唱之嘆。且至于三。
比眾音之和。不容于五。
莫不動心而駭耳。感今而懷古。
鏘若在懸。哀如在弦。
筍簴無形。異和戎之二四。
聲詩合雅。同鼓篋于三千。
事寧同于想像。理實閟于言筌。
爾其融泄克諧。肅雍清越。
通明洞幽。變化翕忽。
激數(shù)仞以徐來。觸兩楹而靜發(fā)。
憑合莫以方奏。流元間而未闕。
故能動心導(dǎo)和。向皆順正。
德有符于解慍。教實倍于施令。
式彰乎不測之神。以見乎多能之圣。
俾恭王之是驚。聞斯行諸。
稽太師之所謂。始作翕如。
且遺音于棟宇。寧假手于元虛。
于是辨清濁。節(jié)疾徐。
知笙簧之迭和。訝鐘鼓之相于。
其變無方。其來不極。
靜好交至。激揚未息。
簡子夢中之遇。其志則流。
靈公濮上之音。其聲多慝。
曷若舒啴緩。遵肆直。
俾夫音聲之道感通。咸聽此而知德。
靈峰標(biāo)舜境,神府枕疑川。
玉殿斜臨漢,金堂迥架煙。
斷風(fēng)疏晚竹,流水切寒弦。
別有月帔上,寄懷騎鶴仙。
⑴ 以上《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一七○《九疑山部》
子魚無隱欲源清,死不忘忠感衛(wèi)靈。
伯玉既親知德潤,殘?zhí)倚莩晕蛱m馨。
靈井 北宋 · 黃庶
何年清泉眼,幾斛涵蒼苔。
甕盎日夜至,長滿莫可涯。
天旱不知竭,眾流起黃埃。
淘綆乾未定,能使沴氣開。
廟祠失根柢,故老奠酒杯(自注:井傍有時(四庫本作特)祠,或曰衛(wèi)靈公廟。)。
蠶民咒棗栗,千斤意徘徊。
兒童慣冷暖,預(yù)知春秋來。
臨之鑒須眉,方鑒無煤炱。
窟穴若喉吭,我疑吐云雷。
何當(dāng)鞭蜃螭,與國驅(qū)旱災(zāi)。
⑴ 自注:大旱淘井,竭其水必得雨,以為常。
⑵ 自注:臘月民持蠶紙浴井中,必投棗栗咒祝,其辭曰:齊起齊眠,千斤萬斤。
可笑靈公不自量,區(qū)區(qū)小國事交爭。
遽然問陣于夫子,夫子聞之故遂行。
進退存亡,行藏用舍。
小人請學(xué)樊須稼。
衡門之下可棲遲,日之夕矣牛羊下。

衛(wèi)靈公,遭桓司馬。
東西南北之人也。
長沮桀溺耦而耕,丘何為是棲棲者。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兀的不屈沈殺大丈夫。
損壞了真梁棟。
被那些腌臜屠狗輩。
欺負(fù)俺慷慨釣鰲翁。
正遇著不道的靈公。
偏賊子加恩寵。
著賢人受困窮。
若不是急流中將腳步抽回。
險些兒鬧市??把頭皮斷送。
孔圣在陳日,行橐枵然空。
由也雖慍色,君子當(dāng)固窮。
靈公問不答,一去難牢籠。
春秋明王道,周南存國風(fēng)。
筆削示來世,斯文代天工。
及門三千徒,盡若麻中蓬。
其功過堯舜,萬古誰能同。
吾生恨獨晚,束脩諒難從。
私淑誦其書,拳拳仰儀容。
共 2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