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趙葵

相關(guān)人物:共 14 位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郭庭芝,字云生,趙葵幕客。
今錄詩四首。
童居易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慶元慈溪人,字行簡。
寧宗嘉定十六年進士。
趙葵開閫淮東,命攝天長簿。
元兵攻城,邑令與主將不合,居易力促之協(xié)力防御,城賴以全。
調(diào)諸暨簿,以政績遷知泰寧,累官德慶知府。
乞歸,居杜洲之濱,學者稱杜洲先生。
卒年八十八。
全宋文·卷七七○九
童居易,字行簡,慶元府慈溪(今浙江慈溪東南)人。
嘉定十年進士。
趙葵開閫淮東,以居易攝天長簿。
元兵攻城急,邑令與主將不協(xié),居易力為陳解,遂協(xié)力捍防,城賴以全。
調(diào)諸暨簿,上績課最,轉(zhuǎn)宣義郎、知邵武之泰寧。
移判夔州,入為太學博士,出判吉州,升中奉大夫,知廣東德慶府。
上章乞歸,居杜洲之濱,學者從之,稱為杜洲先生。
見《宋元學案》卷七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七、一六八。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姚望之(?
~一二三四),字肖呂,寧德(今屬福建)人。
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武舉進士。
端平元年(一二三四)趙葵恢復三京,辟為幕屬,師敗歿于軍。
事見《宋史》卷四一七《趙葵傳》、明嘉靖《寧德縣志》卷三。
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人。
原為盜,后隸軍籍。
理宗紹定三年,從趙葵收李全有功,名重江淮。
又累從陳□捕賊,積功至刺史、大將軍。
始在隆興,繼署建康鈐轄。
勇悍善戰(zhàn),頗著威聲,一時以為良將。
以累現(xiàn)跋扈之跡及慢軍令,為陳□所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53 【介紹】: 宋隆興分寧人,寓居蘄州,字義夫。
少為白鹿洞諸生,后投淮東制置使趙葵幕下,抗擊蒙古,累立戰(zhàn)功,擢工部郎官。
理宗淳祐元年率兵援安豐,升淮東制置副使。
進言愿以恢復全蜀為己任,尋授兵部侍郎、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
于任上大更弊政,遴選官吏,筑館招賢,整頓軍紀,屯田耕稼;又筑釣魚、青城等十余山城,聚兵積累,加強戰(zhàn)備。
在蜀十年,屢退蒙古入侵。
寶祐元年,因朝廷猜疑,召赴臨安,服毒自殺。
全宋詩
余玠(一一九八~一二五三),字義夫,號樵隱,衢州開化(今屬浙江)人,一作蘄州(今湖北蘄春東北)人。
理宗紹定二年(一二二九)入趙葵幕府。
六年,為黃州節(jié)度制置司參議官。
端平元年(一二三四),通判襄陽。
淳祐元年(一二四一),為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府,在蜀十馀年。
寶祐元年卒,年五十六。
事見清光緒《開化縣志》卷一二余如孫《玠府君墓志銘》。
宋史》卷四一六有傳。
全宋文·卷七八七一
余玠(一一九八——一二五三),字義夫,號樵隱,蘄州(治今湖北蘄春東北)人。
少為白鹿洞諸生,家貧落魄,喜功名,因事亡命,入趙葵幕。
嘉熙三年,與蒙古兵戰(zhàn)有功,授直華文閣、淮東提點刑獄。
淳祐元年為四川安撫制置使,大更敝政,遴選守宰,筑館招賢,用播州冉氏兄弟策,筑青居、大獲、釣魚、云頂、天生等十馀城。
玠之治蜀,輕徭薄征,邊關(guān)無警,自寶慶以來,蜀帥未有能及之者。
累官至資政殿學士。
寶祐元年暴卒。
見余如孫《玠府君墓志》(光緒《開化縣志》卷一二),《宋史》卷四一六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99—1262 【介紹】: 宋徽州祁門人,字巨山,號秋崖。
理宗紹定五年進士。
淳祐中為趙葵參議官,差知南康軍,以杖責湖廣總領所綱梢而忤賈似道。
后歷知邵武軍、袁州,又忤丁大全,罷歸。
詩文不用古律而以意為之。
有《秋崖集》。
全宋詩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
理宗紹定五年(一二三二)進士,歷南康軍、滁州教授,淮東安撫司干官,進禮、兵部架閣,添差淮東制司干官。
因代淮帥趙葵書稿責史嵩之,史嗾言者論罷,閑居四年。
范鐘為左丞相,除太學博士兼景獻府教授。
淳祐六年(一二四六)遷宗學博士,以宗正丞權(quán)三部郎官。
出知南康軍,移知邵武軍,寶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饒州、寧國府,未上而罷,閑居七年。
程元鳳當國,起知袁州。
丁大全當國,以忤命劾罷。
賈似道當國,起知撫州,辭不赴。
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
明嘉靖中裔孫方謙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詩三十四卷,清四庫館臣據(jù)當時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編為《秋崖集》四十卷。
秋崖集》較明刊本多出詩八十馀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詩十馀首為《秋崖集》所無。
事見《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傳》。
 方岳詩,以明嘉靖五年祁門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圖書館)為底本。
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秋崖集》(簡稱四庫本)、清翁同書批校并跋抄本(簡稱翁本,藏北京圖書館)。
秋崖集》中多出的詩,編為第三十五卷,新輯集外詩編為第三十六卷。
詞學圖錄
方岳(1199-1262) 字巨山,自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有《秋崖先生小稿》。
全宋文·卷七八七九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號秋崖,徽州祁門(今安徽祁門)人。
紹定五年進士,調(diào)南康軍教授。
淳祐六年遷宗學博士,七年除秘書郎。
趙葵以元樞出督,辟充參議官。
丐祠,移知南康軍,以杖舟卒忤荊帥賈似道,兩易知邵武軍。
后知袁州,又忤丁大全罷歸。
官終朝散大夫。
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
岳才鋒凌厲,詩文四六不用古律,以意為之,語或天出,尤工駢體。
著《重修南北史》一百七十卷、《宗維訓錄》十卷及《秋崖集》(一本題《秋崖小稿》)。
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宋史翼》卷一七。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普度(一一九九~一二八○),號虛舟,俗姓史,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年十二,出家本郡天寧寺,繼事東堂院龍溪祖信,后參無得通禪師得法。理宗淳祐初住建康府半山報寧禪寺。歷住鎮(zhèn)江府金山龍游禪寺、潭州鹿苑褒忠禪寺、撫州疏山白云禪寺、平江府承天能仁禪寺、臨安府中天竺天寧萬壽永祚禪寺、靈隱景德禪寺,終于徑山興圣萬壽禪寺。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卒,年八十二。有凈伏等編《虛舟普度禪師語錄》一卷,收入《續(xù)藏經(jīng)》。事見《語錄》及所附元釋行端撰《行狀》,《補續(xù)高僧傳》卷一一有傳?!♂屍斩仍?,以輯自《語錄》的偈頌及其中單編的詩編為一卷。輯自他書者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八七八
普度(一一九九——一二八○),字虛舟,揚州江都(今江蘇揚州)史氏子。出家郡之天寧寺,繼事武林東堂院祖信,后參無礙通公得法。出主金陵半山,潤之金山;潭之鹿苑,撫之疏山,蘇之承天。景定間住臨安中天竺、靈隱。元世祖至元十四年,詔住徑山。十七年卒,年八十二。著有《虛舟普度禪師語錄》一卷(存)。事跡見該書卷末所附《行狀》。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
普度。
字虛舟。
維揚江都史氏子。
稍長雖習世書。
絕無處俗意。
母識其志。
俾依郡之天寧出家。
畢將軍與語。
大奇之曰。
此兒短小精悍。
音吐如鐘。
他日法中向上爪牙也。
攜歸武林。
禮東堂院祖信。
為受業(yè)師。
執(zhí)侍五年。
奮志參方。
初見鐵牛印于靈隱。
已而江東西。
河南北。
悉遍歷焉。
時無礙通。
唱道饒州薦福。
師決志叩請。
其遷福嚴華藏。
亦與之俱。
入室次。
通問。
不與萬法為侶者。
是甚么人。
師曰。
金香爐下鐵昆崙。
通曰。
將謂這矮子。
有長處見解只如此。
師曲躬作禮曰。
謝和尚證明。
若天童晦巖光。
大慈石巖璉。
虎丘石室迪。
皆一見器異。
留與法務。
淳祐初。
制府趙信庵。
以金陵半山請出世。
遷潤之金山。
潭之鹿苑。
撫之疏山。
蘇之承天。
景定間。
賈太傅。
奏補中天竺。
復請旨升靈隱。
至元丁丑。
被命住徑山。
師說法。
直捷簡要。
肩荷法門。
老而無倦。
嘗云。
萬法是心光。
諸緣惟性曉。
本無迷悟。
人只要今日了。
又云。
既無迷悟人了個甚么。
無人契其機者。
其住徑山。
值火馀。
志圖興復。
將有緒俄示恙。
索筆大書曰。
八十二年。
駕無底船。
踏翻歸去。
明月一天。
遂寂。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十
禪師普度者。出史氏??艘病?赘∪A。度不樂家居。邀正信友。出入僧伽藍。結(jié)出世緣。熏久機熟。竟斬發(fā)焉。自號虛舟。入講肆。精貫楞伽唯識。晝倦??幾假寐。夢游于俗。俗境宛然。僉有術(shù)士。相其面曰。公乃玉堂金馬中客。何墮于僧數(shù)。度唾之曰。我既登釋譜。不受你輩雌黃也。覺則汗流愧悚。于是廢卷枯坐。不言者累日。同學請入筵。度曰。此非究竟。聽之何為。且諸佛涅槃之旨。豈言詮能及哉。同學病其狂。度即負缽袋而去。遍走江南。諸有道名之社弗生怠忽。乃謁無得通禪師于常州之華藏寺。是日同謁者三十馀人。通公獨許度參堂。度得入通公之室。每求佛法大意。通每低聲曰。佛法盡有待無人處向你說。度益心疑。夜靜私抵通公榻下。哀求不已。通又低聲曰。將謂無人那。乃指度復自點胸數(shù)下。則瞑目悄然。度驚趨出。于是參究愈切。坐立如木偶人。會通公示眾曰。破一微塵出大經(jīng)。鳶飛魚躍更分別。不將眼看將心看。已見重敲火里冰。度脫然省發(fā)于座下。通乃召度曰。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么人。度對曰。金香爐下鐵昆崙。曰。將謂者矮子有甚長處。見解卻只如此。度拜曰。謝和尚證明。通大喜之。度于是久侍華藏。師子相契。如水乳也。通公每勉度出世。度啟曰。行道之日無窮。事師之期有限。師壽縱愈趙州。恐普度薄福。一旦填溝壑。再欲蒙師教誨。其可得乎。通公為之俛首惻然。公歿。度乃離華藏。經(jīng)行石頭城。夜宿袈裟院。適東西兩房。爭法產(chǎn)搆訟。數(shù)年不已。度釋以片言。兩僧悲泣悔過。俱以家業(yè)屬度。度發(fā)笑而去。自此隨方說法?;蚓没蚪H拍耆缫蝗?。嘗示眾曰。邪人說正法。正法悉皆邪。正人說邪法。邪法悉皆正。卓拄杖云。正耶邪耶。又卓云。說邪不說邪。向者里揀辨得出。黃金為屋未為貴。玉食錦衣何足榮。又曰。萬法是心光。諸緣惟性曉。本無迷悟人。只要今日了。既無迷悟。了個甚么。千言萬語無人會。又逐流鶯過短墻。值徑山燬。朝旨以度居之。度年八十。力圖興復。巨細行役。尚自董焉。其謙讓不遑。待后進如先輩。從未以老自稱。不二載。徑山落成。時元世祖庚辰也。度每逢通公忌日。必展真燒香進食垂涕。門下感之。率白首親依。故唱和妙葉。冠絕一時。竺西坦歸省于度。度大書一偈委之。俄就匡床化去。其偈曰。八十二年。駕無底船。踏番歸去。明月一天。時坦居天童。天童及門復有懷信等。而大度公之聲。蓋懷信為松源岳五世之孫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69 【介紹】: 宋壽州安豐人。
素有才勇,在淮東制置使趙葵軍中抗擊蒙古軍,累立戰(zhàn)功。
理宗開慶元年,授京西湖北安撫制置使、知鄂州兼侍衛(wèi)馬軍都指揮使。
蒙古軍用劉整計,求置榷場于樊城外,進而筑壘置堡,以遏宋南北之援,不時出兵掠襄、樊城外,文德始悟為整所賣。
官至開府儀同三司。
全宋文·卷八二○八
呂文德(?
——一二六九),安豐軍(今安徽壽縣南)人。
微時鬻薪于市,為淮西帥趙葵招致麾下。
淳祐三年二月為福州觀察使、侍衛(wèi)馬軍副都指揮使、總統(tǒng)兩淮出戰(zhàn)軍馬,捍禦邊陲。
四年六月兼淮西招撫使、知濠州。
寶祐三年七月知鄂州,節(jié)制鼎、澧、辰、沅、靖五州。
五年四月知靖州。
開慶元年三月為保康軍節(jié)度使、四川制置副使兼知重慶府。
景定二年四月兼湖廣總領財賦。
咸淳五年十二月卒。
見《宋史》卷四二至四五《理宗紀》二至五、卷四六《度宗紀》,《新元史》卷一七七《呂文煥傳》有附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16—1285 【介紹】: 宋徽州婺源人,字太空,后改字宋士,號泉田子,人稱山屋先生。理宗淳祐四年進士。授濠州司戶參軍。歷本州及臨安府學教授,屢疏斥丁大全等奸邪,出干辦江西提舉常平事。賈似道當政,召試館職,以言不合罷歸,遂閉門著書。宋亡,深居不出。謝枋得甚為推崇。有《先天集》、《百官箴》等。
全宋詩
許月卿(一二一六~一二八五),字太空,學者稱山屋先生,婺源(今屬江西)人。
從魏了翁學。
早年入趙葵幕,理宗嘉熙四年(一二四○)以軍功補校尉,為江東轉(zhuǎn)運司屬官。
淳祐四年(一二四四)進士,授濠州司戶參軍,七年,兼本州教授。
呂文德辟為淮西安撫司準備差遣。
遷臨安府教授,以言事罷。
寶祐三年(一二五五)為江南西路轉(zhuǎn)運司干辦,攝提舉常平。
召試館職,以忤賈似道罷,歸隱,自號泉田子。
宋亡,改字宋士,深居不言。
元至元二十二年卒,年七十。
有《先天集》十卷、《百官箴》六卷。
事見本集附錄《宋運干山屋許先生行狀》。
 許月卿詩,以《四部叢刊續(xù)編》影印明嘉靖刊本為底本。
底本文字多奪誤,酌?!端卧姵は忍旒匪浽?。
全宋文·卷八一四六
許月卿(一二一六——一二八五),字太空,后更字宋士,晚號山屋,又號泉田子,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初從董夢程游,繼受學于魏了翁。登淳祐四年進士第,歷濠州司戶、本州教授、臨安府學教授、兩浙西路安撫司干辦公事、江西提舉常平。性剛介,屢上書劾權(quán)貴,斥丁大全、賈似道奸邪,罷歸。元軍下錢塘,月卿深居一室,數(shù)年不言。至元二十二年卒,年七十。著有《書經(jīng)注》、《百官箴》(存)、《山屋集》等。見《先天集》附錄《宋運干山屋先生行狀》、《山屋許先生事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潭州衡山人,字元輔,號靖齋。
趙葵從子。
平李全之役,屢立戰(zhàn)功,累官至江東轉(zhuǎn)運副使。
恭帝德祐中,戍銀樹壩,兵敗,與其妾俱被執(zhí)至瓜州,元軍帥阿朮使淮招降李庭芝,許以高官。
淮陽為許諾,至揚州城下,則大呼李庭芝毋降。
阿術(shù)怒,殺之,棄尸江濱。
其妾聚薪焚淮骨,置瓦缶中,自抱持,操小舟至急流,躍水而死。
全宋詩
趙淮(?~一二七六),字元輔,號靖齋,衡山(今屬湖南)人。丞相葵從子。累官至淮東轉(zhuǎn)運使。恭帝德祐初為太府寺丞,戍銀樹壩。二年,兵敗被執(zhí),押至瓜州,元將令招降李庭芝,至城下,大呼“李庭芝,男兒死耳,毋降也?!痹獙⑴?,遇害。《宋史》卷四五○有傳。
全宋文·卷八二二○
趙淮,字元輔,號靖齋,潭州衡山(今湖南衡山)人,丞相葵之從子。討李全之叛,屢立戰(zhàn)功,累官至淮東轉(zhuǎn)運使。德祐中戍銀樹埧,兵敗被執(zhí),遇害。見《宋史》卷四五○本傳、《至大金陵新志》卷一三上之中。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