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翁彥國

相關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七八○
齊玉(?——一一二七),號覺慧,霅川(今浙江湖州)人,俗姓莫。早年入佛門,屢參明師,住苕溪寶藏寺,每歲終大興凈業(yè)之社。遷橫山,立丈六像,率道俗修行。宣和六年,移主馀杭天竺寺。建炎元年卒,謚曰妙辨。著有《普賢行法經(jīng)疏》等。見《補續(xù)高僧傳》卷二,《新續(xù)高僧傳四集》卷四二。
補續(xù)高僧傳·義解篇
齊玉者。霅川人。尚書莫公支子也。早親釋學。日記數(shù)千言。屢參明師。一日赴僧次遜辭之?;騿柶涔省4鹪?。誠不欲五千之利。而喪一日之功。居苕溪寶藏。每于歲終。大興凈業(yè)之社。遷橫山。立丈六像。率道俗修行。中夜告眾曰。我輩未念佛時。心隨塵境。作諸不善。犯一吉羅。尚受九百千歲地獄之苦。況犯篇聚重罪乎。今若念佛。則可一念能滅八十一劫生死之罪。況又父母生我。令我出家。理當度脫以報重恩。今若破戒墜陷。則父母豈不失望。大眾聞之。無不傾誠懺悔。舉身自撲。至損額失聲者。嘗中夜。頂像行道。偶一僧失規(guī)。責之曰。汝無知。乃畜生耳。已而悔曰。彼雖不肖。罵為畜生。有玷三寶。自是三年。對佛悔過。歲大旱。井竭。師運密禱。夢水出西坡。旦掘之。清流涌出。因名夢泉。二師同。建炎元年遷化。
新續(xù)高僧傳·凈讀篇第八之二
釋齊玉,號覺慧。
姓莫氏,霅川人。
家世顯宦,獨棄俗榮。
蚤親釋學,日記數(shù)千言。
始參祥符神智,后依慧辨。
一日赴僧次,有施予者,辭遜之,或問故答,曰:“誠不欲以五千之利,而喪一日之功。
”慈辨得通相三關之旨,秘不授人。
齊玉屢叩之不已,乃于密室跪爐以授。
初出居苕溪寶藏,每于歲終,大興凈社,遷橫山立丈六像,率眾薰修,中夜告眾曰:“我輩未念佛,時心隨塵境,作諸不善,犯一吉羅尚受九百千歲地獄之苦,況犯篇聚重罪乎?
今若念佛,則可一念能減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況又父母生我,令我出家,理當度脫,以報重恩。
今若破戒墜陷,父母有知,豈不失望?
”大眾聞之無不傾誠懺悔,舉身自撲至損額失聲者。
宣和六年,遷居上竺,先是慈辨之去,繼之者或不振,學徒謀曰:“得玉公乃興。
”郡守翁彥國聞之,乃具禮以迎,講道敷化,不異慈辨。
嘗中夜頂像行道,一僧失規(guī)責之,曰:“汝無知,乃畜生耳。
”已而悔曰:“彼雖不肖,詆為畜生,有玷三寶。
”自是三年,對佛悔過。
建炎元年秋,謂弟子修慧密印曰:“吾床前夕寶塔現(xiàn)。
”慧曰:“流通《法華》之瑞證也。
”玉曰:“所愿見阿彌陀佛耳。
”即集眾念佛。
頃之,舉首加敬曰:“佛已來接也。
”端坐合掌而化,葬于山西草堂之側,謚“妙辨”,塔曰“慧寂”。
所著《普賢行法經(jīng)疏》及自釋《祖源記》、《無量經(jīng)疏雜諸記》、《安般守尊法門》、《尊勝懺法》諸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2 【介紹】: 宋宗室,字伯山,號鑒堂居士。趙德昭五世孫?;兆诔鐚幬迥赀M士。宣和間知淮寧府。汴京失守,起兵勤王。傳檄中外,止諸路毋受張邦昌偽赦。又移書責張邦昌逆節(jié)。高宗即位,請放諸路常平積欠錢,并建三屯之議,以張收復聲勢。除延康殿學士、知鎮(zhèn)江府。建炎二年,坐事謫居南雄州。有《朝野遺事》。
全宋文·卷三八八一
趙子崧(?
——一一三二),字伯山,燕懿王五世孫。
登崇寧五年進士第。
宣和間,官至宗正少卿,除徽猷閣直學士、知淮寧府。
汴京失守,與翁彥國等同盟起兵勤王,康王命充大元帥府參議官、東南道都總管。
高宗即位,除延康殿學士、知鎮(zhèn)江府、兩浙路兵馬鈐轄。
后以罪降單州團練副使,謫居南雄州。
紹興二年卒于貶所。
宋史》卷二四七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