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沈義父

共 4 首
上元夜送沈伯時赴南康山長 宋末元初 · 孫銳
七言律詩
十載從游吾道南,山齋苜蓿澹于甘。
飛魚想得三臺兆,待雪空馀□丈函。
席冷幾番馴白鹿,羅傳此夜賦黃柑。
太平不日經(jīng)筵召,好把鱗書早晚探。
去上雙聲子細(xì)論,荊溪萬樹得專門。
欲呼南渡諸公起,韻本重雕菉斐軒(近時宜興萬紅友詞律嚴(yán)去上二聲之辨本宋沈伯時樂府指迷予曾見紹興二年刊菉斐軒詞林要韻一冊分東紅邦陽等十九韻亦有上去入三聲作平聲者)。
柳絮三首 其二 晚清 · 費墨娟
七言絕句
曾向章臺舞細(xì)腰1,而今減卻舊豐標(biāo)2。
可憐片片玲瓏玉,亂逐東風(fēng)過小橋。
注:(1) 章臺:漢時長安城有章臺街,是歌妓聚居之所。章臺柳原意并非指柳樹,而是一柳姓歌妓,以艷麗稱,后為唐韓翃之姬妾。韓獲選上第歸家省親,柳留居長安,安史亂起,出家為尼,后被平定安史之亂有功的沙叱所劫。韓翃使人寄柳詩曰:“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亦應(yīng)攀折他人手。”后幾經(jīng)周折柳氏終于歸韓。(見唐許堯佐《柳氏傳》)。但后人在詩詞中則常用章臺來代指柳。宋沈義父《樂府指迷》:“說柳,不可直說破柳,須用章臺、灞岸等字?!?(2) 豐標(biāo):美麗的風(fēng)姿。
愧馀生,背孀母,孤兒默泣。
哀哀寸草,未報春暉百一。
黯風(fēng)塵,卅年輕換鬢絲白。
城北。
舊家山,料尚有、兒時居宅。
朦朧烏桕,微顫東溪月色。
曾幾番,抱書愁傍寒機(jī)側(cè)。

悽惻。
永負(fù)慈恩,外家聞見,還說依稀記得。
記柳岸霜疏,夜烏啼急。
秋廬耐曉,正淹梭淚盡,血飄殘織。
望斷南云,墓草林楸,空?;募?。
待更牽衣,索乳何從覓。
林紓《徐又錚填詞圖記》:嗚呼!腔律之失傳久,必謂詞家當(dāng)按簫填譜,則舍清真、堯章外,幾于無能詞者。康伯可、柳耆卿聲律至協(xié),人又往往惡其鄙俗。故先輩盡有佳詞,而笛家恒不之用。凡流傳于教坊者,多稍通文字之樂工為之,復(fù)沓傖謬,而人人皆能上口,正以稍協(xié)律腔耳。沈伯時之教人為詞重去聲,而萬紅友則去上入并重。去聲之柔婉,讀可為平,人固知之。即入聲之代平者亦夥。獨上聲之可以為平,非深于詞者不能辨也。余嗜詞而不知律,則日取南宋名家詞一首熟讀之,至千萬遍,俾四聲流出唇吻,無一字為梗,然后照詞填字,即用拗字,亦順吾牙齒。自以為私得之秘,乃不圖吾友徐州徐又錚已先我得之。又錚嘗填《白苧》,兩用入聲。余稍更為去聲,而又錚終不之安,仍復(fù)為入聲而止。余尋舊譜按之,果入聲也。因嘆古人善造腔,而后輩雖名出其上,仍無敢猝改,必逐字恪遵,遂亦逐字協(xié)律。余之自信,但遵詞而不遵譜,此意固與又錚符合。又錚之年半于余年,所造寧有可量?舊作《填詞圖》贈之,又錚已廣徵題詠于海內(nèi)之名宿,顧多未見又錚之詞,將以余圖為尋常酬應(yīng)之作,故復(fù)為之記,以堅題者之信,使知又錚之于詞實與余同調(diào),兢兢然不敢于古人用字有所出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