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呂大臨

相關(guān)人物:共 12 位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20—1077 【介紹】: 宋鳳翔郿縣人,字子厚,世稱橫渠先生。少喜談兵,至欲結(jié)客取洮西地。范仲淹勸讀《中庸》,乃博覽群書,而反求之六經(jīng)。講《》京師,遇程頤兄弟,以為不及,于是撤坐輟講,盡棄異學(xué)。登仁宗嘉祐二年進(jìn)士。為云巖令。神宗熙寧初為崇文院校書。尋稱疾屏居南山下,讀書講學(xué)。熙寧十年,以呂大防薦知太常禮院,以疾歸,道卒。門人欲謚明誠,后定謚獻(xiàn)。寧宗嘉定中賜謚明公。其學(xué)以《》為宗,以《中庸》為體,以孔孟為法。講學(xué)關(guān)中,傳其學(xué)者稱為關(guān)學(xué)。有《正蒙》、《易說》等。
全宋詩
張載(一○二○~一○七八),字子厚,大梁(今河南開封)人,徙家鳳翔郿縣(今陜西眉縣)橫渠鎮(zhèn),學(xué)者稱橫渠先生。
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進(jìn)士,授祁州司法參軍,調(diào)丹州云巖令。
遷著作佐郎,簽書渭州軍事判官。
神宗熙寧二年(一○六九。
,除崇文院校書。
次年移疾。
十年春,復(fù)召還館,同知太常禮院。
同年冬告歸,十二月乙亥卒道,年五十八。
寧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賜謚明公。
有《崇文集》十卷(《郡齋讀書志》卷四下),已佚。
事見《張子全書》卷一五附宋呂大臨《橫渠先生行狀》,《宋史》卷四二七有傳。
 張載詩向無傳本。
明嘉靖間呂楠編《張子鈔釋》,文集僅存一卷,所收詩悉自《宋文鑒》出,清乾隆間刊《張子全書》沿之。
今從諸書輯得詩八十首,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一二九九
張載(一○二○——一○七八),字子厚,大梁(今河南開封)人,占籍鳳翔郿縣(今陜西眉縣)橫渠鎮(zhèn),學(xué)者稱橫渠先生。
少力學(xué),喜談兵,至欲結(jié)客取洮西地。
以書謁范仲淹,仲淹勸讀《中庸》,遂精研六經(jīng)。
嘗講《》京師,與二程討論道學(xué)之要。
嘉祐二年登進(jìn)士第,歷祁州司法參軍、云巖令、渭州軍事判官。
熙寧初為崇政院校書。
對新法持異議,辭官歸鄉(xiāng),隱居著述。
十年初,復(fù)召入朝,知太常禮院。
同年十二月病卒,年五十八。
載為理學(xué)奠基人之一,其學(xué)以《》為宗,以《中庸》為的,以《》為體,以孔孟為極,世稱「關(guān)學(xué)」。
著有《正蒙》、《易說》、《經(jīng)學(xué)理窟》、語錄、文集等。
呂大臨《橫渠先生行狀》(《張子全書》附)、《宋史》卷四二七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州崇安人,字君式。
弱冠游太學(xué),持身有禮,為眾所敬。
呂大臨、游酢相友善。
神宗元豐中,士子皆尚文華,獨元振沈涵載籍,深研義理。
因不合于有司,遂歸,卒于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53—1135 【介紹】: 宋南劍州將樂人,字中立,號龜山。
神宗熙寧九年進(jìn)士。
調(diào)官不赴。
先后師事程顥、程頤,杜門不仕十年。
歷知瀏陽、余杭、蕭山,改荊州教授。
金人攻汴京,堅論嚴(yán)為守備,除右諫議大夫;又反對割三鎮(zhèn)以乞和,兼國子監(jiān)祭酒。
指斥蔡京蠹國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學(xué)。
高宗立,除工部侍郎。
以龍圖閣直學(xué)士致仕,專事著述講學(xué)。
卒謚文靖。
與游酢、呂大臨、謝良佐號為程門四先生,又與羅從彥、李侗等同列南劍三先生。
其學(xué)術(shù)后被奉為程氏正宗。
有《二程粹言》、《龜山先生語錄》、《龜山集》。
全宋詩
楊時(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學(xué)者稱龜山先生,南劍州將樂(今屬福建)人。神宗熙寧九年(一○七六)進(jìn)士,調(diào)官不赴,先后從程顥、程頤學(xué),世傳有“程門立雪”之佳話。年四十后始出,歷知瀏陽、馀杭、蕭山縣,張舜民薦為荊州教授?;兆谛椭校贋槊貢?,未幾除邇英殿說書。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諫議大夫兼侍講,又兼國子祭酒,力排和議。乞致仕,提舉崇福宮。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讀,以龍圖閣直學(xué)士提舉洞霄宮,致仕。著書講學(xué),東南學(xué)者推為程氏正宗。紹興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靖。有《龜山集》。事見清毛念特《宋儒龜山楊先生年譜》,《宋史》卷四二八有傳。楊時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龜山集》為底本。校以清順治八年楊令聞雪香齋刊本(簡稱順治本),光緒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簡稱光緒本)等。光緒本多出底本詩八首,今又從《嚴(yán)陵集》等書中輯得集外詩,合并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六七五
楊時(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世稱龜山先生,南劍州將樂(今福建將樂)人。熙寧九年中進(jìn)士第,調(diào)官不赴,師事程顥、程頤,杜門不仕者十年。久之,歷知瀏陽、馀杭、蕭山三縣,為荊州教授,召為秘書郎,遷著作郎。除邇英殿說書,拜右諫議大夫兼侍講,兼國子祭酒。乞致仕,除徽猷閣待制、提舉嵩山崇福宮。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復(fù)兼侍講。連章丐外,以龍圖閣直學(xué)士提舉杭州洞霄宮。已而告老,以本官致仕,優(yōu)游林泉,以著書講學(xué)為事。紹興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靖。著有《三經(jīng)義辨》、《論語解》、《經(jīng)說》、《語錄》(存)、《二程粹言》(存)、《龜山集》(存)等,東南學(xué)者推為「程氏正宗」。見胡安國《龜山先生墓志銘》(《龜山集》卷首),《宋史》卷四二八本傳,《直齋書錄解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53—1123 【介紹】: 宋建州建陽人,字定夫,一字子通,世稱鹿山先生,亦稱廣平先生。
游醇弟。
神宗元豐五年進(jìn)士。
累官太學(xué)博士,擢監(jiān)察御史,歷知和州、漢陽軍、舒州、濠州等地。
師事程顥、程頤,與謝良佐、呂大臨、楊時并號程門四先生。
有《易說》、《詩二南義》、《中庸義》、《論語孟子雜解》及《廌山文集》。
全宋詩
游酢(一○五三~一一二三),字定夫,建州建陽(今屬福建)人。學(xué)者稱廌山先生,亦稱廣平先生(《宋元學(xué)案》卷二六),初從程顥學(xué)。神宗元豐五年(一○八二)進(jìn)士,調(diào)越州蕭山尉。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召為太學(xué)錄,除博士。二年,知河清縣。應(yīng)范純?nèi)时?,為潁昌府教授。歷齊州、泉州簽判。元符三年(一一○○),召為監(jiān)察御史。徽宗崇寧元年(一一○二),出知和州。四年,管勾南京鴻慶宮,居太平州。政和元年(一一一一),知漢陽軍。七年,知舒州。宣和元年(一一一九),知濠州。罷歸,寓歷陽。五年,卒,年七十一。謚文肅。有文集十卷,已佚。后人輯有《游廌山先生集》、《游定夫先生集》行世,卷次不一。事見《龜山集》卷三三《御史游公墓志銘》,《宋史》卷四二八有傳。今錄詩十九首。
全宋文·卷二六五八
游酢(一○五三——一一二三),字定夫,建州建陽(今福建建陽)人。師二程,登元豐五年進(jìn)士第,調(diào)蕭山尉。近臣薦其賢,召為太學(xué)錄。元祐元年,改宣德郎,除太學(xué)博士,以奉親不便,求知河清縣。四年,范純?nèi)适貪}昌,辟為府學(xué)教授。純?nèi)嗜胂?,?fù)為博士。紹圣二年,純?nèi)柿T政,酢亦請外,除簽書齊州判官,移泉州,還為監(jiān)察御史?;兆诔瑲v知漢陽軍及和、舒、濠三州。宣和五年卒,年七十一,謚「文肅」。酢以文行知名,學(xué)者稱「廌山先生」,亦稱「廣平先生」。所著有《易說》、《詩二南義》、《中庸義》、《論語孟子雜解》及《游廌山集》等。見《游定夫先生集》卷首所載《御史游公墓志銘》及《年譜》,《宋史》卷四二八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蔡州上蔡人,字顯道。
從程顥、程頤學(xué),與游酢、呂大臨、楊時號程門四先生。
神宗元豐八年進(jìn)士。
知應(yīng)城縣。
徽宗時監(jiān)西京竹木場,坐口語下獄,廢為民。
記問該贍,稱引前史,至不差一字。
卒謚文肅。
有《論語說》、《上蔡語錄》。
全宋文·卷二五九三
謝良佐(一○五○——一一○三),字顯道,壽春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元豐八年進(jìn)士,調(diào)應(yīng)城令。
建中靖國初官京師,召對忤旨,監(jiān)西京竹木場。
坐口語系詔獄,廢為民。
良佐受學(xué)于二程,與游酢、呂大臨、楊時號「四先生」,學(xué)者稱上蔡先生。
著有《論語說》十卷、語錄一卷行于世。
見《宋史》卷二○二、四二八本傳,《宋元學(xué)案》卷二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81—1354 【介紹】: 元饒州安仁人,字明遠(yuǎn),更字仲公。
從陳苑學(xué)。
致心于天文、地理、醫(yī)卜、釋道之書,工古文詞。
應(yīng)科舉不利,即為隱居計,從游者滿齋舍。
中丞御史等交章薦,皆不就。
學(xué)者稱俟庵先生。
與祝蕃、舒衍、吳謙合稱江東四先生。
有《俟庵集》。
元詩選
存字明遠(yuǎn),更字仲公,饒之安仁人。
好為古文辭,通醫(yī)術(shù)。
既而游于上饒陳立大之門。
延祐開科,一試不第,即決計隱居。
三以高蹈丘園薦,不應(yīng),秘書李孝光舉以自代,當(dāng)事者將以翰苑處之,不果。
葺書室曰竹莊,題曰俟庵,人稱為番陽先生。
四方兵起,門人何琛迎養(yǎng)于臨川。
以至正十四年卒,年七十四。
有《俟庵集》三十卷。
仲公與祝蕃遠(yuǎn)、舒元易、吳尊光三人游,志同行合,號「江東四先生」云。
虞山錢牧齋《列朝詩集》載俟庵詩,稱為洪武中年卒者,誤也。
危學(xué)士素所撰墓志年月甚明。
俟庵集》,刻于明永樂三年,國子祭酒徐旭序之,謂其距俟庵之沒五十二年,則俟庵已卒于明太祖未定金陵之先也。
牧齋于史學(xué)最為詳密,而不能無誤,考證之難蓋如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初廣東番禺人,字仲修。
洪武三年薦至京師,授洛陽長史,遷濟南、西安二府幕,改廣西義寧教諭,在職振興文教。
好為詩,晚年究洛閩之學(xué)。
后人輯其詩,與黃哲、王佐、趙介為《廣州四先生集》。
全粵詩·卷五七
李德,字仲修,人稱易庵先生,自號采真子。番禺人。南園五先生之一。明太祖洪武三年(一三七0),以明《尚書》薦至京師,授洛陽長史。繼遷濟南、西安二郡幕,歷十馀年。后自言不能吏,改就湖廣漢陽教諭。時當(dāng)兵革初息,學(xué)舍荒涼,生徒既少且野。德遂羅致民間子弟之俊穎者,盡心訓(xùn)迪,自此人知向?qū)W。后改任廣西義寧縣。該縣舊俗甚陋,德乃立法約束鄉(xiāng)黨,不使為惡。習(xí)俗日美,科貢漸盈。當(dāng)?shù)婪剿]達(dá)之,而德以倦游南歸。著有《易庵集》,惜多散佚不存?!?a target='_blank'>明史》卷二八五、明黃佐《廣州人物傳》有傳。李德詩,主要從明黃佐《南園前五先生詩》輯錄。
明詩紀(jì)事·甲簽·卷九
德字仲修,番禺人。洪武初用薦授洛陽典史,遷濟南府經(jīng)歷,改西安。自陳愿就教職,授漢陽教諭,改義寧學(xué)官。有《易庵集》。 田按:仲修歷官洛陽、濟南、西安,自陳不能吏,愿就教官,得漢陽教諭。秩滿改廣西義寧教官。黃才伯廣州人物《傳云》:「仲修任義寧縣學(xué),孜孜勸諭,科貢漸盛。」此正學(xué)官之職,而《列朝詩集》,《詩綜》均云仲修官義寧知縣,誤矣!仲修詩長于古體,短篇音節(jié)流美,長篇則才力較弱,不奈多吟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河南懷慶衛(wèi)人,字叔清,號次山。
嘉靖二十六年進(jìn)士。
授御史,巡城。
韃靼兵入塞,京師戒嚴(yán),涇開城門納難民萬余。
歷鳳翔、登州知府,皆以清廉稱。
官至山西按察副使,兵備云中,為忌者所構(gòu),罷歸。
有《理學(xué)四先生言行錄》、《晉陽集》。
維基
劉涇(1510年—?),字叔清,河南懷慶衛(wèi)軍籍直隸靖江縣人。河南鄉(xiāng)試第四十一名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式丁未科會試第二百七十名,登第三甲第六名進(jìn)士。四月改庶吉士,送翰林院讀書,二十八年十月授貴州道監(jiān)察御史,官至山西按察司副使,四十二年十月被彈劾閑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蘇州府嘉定人,字子柔。
經(jīng)明行修,學(xué)者推為大師。
隆慶、萬歷間貢于國學(xué)。
不仕。
工書法,詩清新。
晚年學(xué)佛,長齋持戒。
有《吳歈小草》。
與唐時升、程嘉燧、李流芳三人合稱嘉定四先生,詩集合刻本有《嘉定四先生集》。
有《學(xué)古緒言》。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子柔,嘉定人。貢生有吳歈小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51—1636 【介紹】: 明蘇州府嘉定人,字叔達(dá)。
受業(yè)歸有光,年未三十,棄舉子業(yè),專意古學(xué)。
后入都,值塞上用兵,料虛實勝負(fù),無一爽者。
家貧好施予,灌園藝蔬,蕭然自得,工詩文,與同里婁堅、程嘉燧并稱練川三老。
謝三賓合三人及李流芳詩文,刻為《嘉定四先生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叔達(dá),嘉定人。有三易齋集。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