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呂惠卿

相關人物:共 40 位
共 4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68—824 【介紹】: 唐河南河陽人,字退之,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韓介弟。德宗貞元八年進士。幼孤,由嫂撫養(yǎng)。及長,盡通《六經》、百家學。工詩文,自成一家。經其指授,皆稱韓門弟子。董晉鎮(zhèn)宣武,辟為巡官。汴軍亂,依張建封,鯁言無所忌。調四門博士,遷監(jiān)察御史。上疏極論宮市,德宗怒,貶陽山令。憲宗元和中,歷遷國子博士、中書舍人、刑部侍郎。帝遣使迎佛骨入禁,愈上表極諫,貶潮州刺史,改袁州。召拜國子祭酒,轉兵部侍郎,后以吏部侍郎為京兆尹。卒謚文,世又稱韓文公。有《昌黎先生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68—824 字退之,排行二,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郡望昌黎,后人因稱“韓昌黎”。晚任吏部侍郎,謚“文”,后人又稱“韓吏部”、“韓文公”。韓愈幼孤,由兄嫂撫育成人。德宗貞元八年(792)登進士第,三上吏部試無成,乃任節(jié)度推官,其后任監(jiān)察御史等職。貞元十九年,因言關中旱災,觸權臣怒,貶陽山令。貞元二十一年正月,順宗即位,王伾、王叔文執(zhí)政,韓愈持反對態(tài)度。秋,憲宗即位,量移江陵府法曹參軍。憲宗元和元年(806),召拜國子博士。元和十二年從裴度討淮西吳元濟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上表諫憲宗迎佛骨,貶潮州刺史。次年穆宗即位,召拜國子祭酒。穆宗長慶二年(822),以赴鎮(zhèn)州宣慰王廷湊軍有功,轉任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長慶四年(824)十二月卒于長安。生平詳見皇甫湜《昌黎韓先生墓志銘》、李翱《韓公行狀》及新舊《唐書》本傳。年譜多家,以宋洪興祖《韓子年譜》為較完備。有今人徐敏霞輯呂大防諸家年譜之《韓愈年譜》,中華書局1991年出版。韓愈乃唐代著名思想家及作家,一生以恢宏儒道、排斥佛老為己任,與柳宗元共倡古文。宋蘇軾稱其“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潮州韓文公廟碑》)。韓愈之詩與孟郊齊名。韓詩中多有反映現(xiàn)實、抨擊時弊之作,如《豐陵行》、《華山女》等。又有詠懷述志及表現(xiàn)生活瑣事之作,如《秋懷》、《贈劉師服》等。內容較廣泛。當時元稹等人論詩揚杜抑李,韓愈則兼崇之。李白之奇情壯思,杜甫之千錘百煉,皆影響韓詩甚巨。韓詩風格雄奇壯偉,光怪陸離,《南山》、《陸渾山火》等大篇尤呈此貌,司空圖稱其“驅駕氣勢,若掀雷抉電,撐扶于天地之間”(《題柳柳州集后》)。然韓詩并不專以奇險見長,清趙翼云:“昌黎自有本色,乃在文從字順中自然雄厚博大?!?《甌北詩話》卷三)其詩法之尤著稱于世者乃“以文為詩”,即以古文之章法句式為詩(如《山石》、《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且多議論(如《薦士》、《謝自然詩》),此于宋詩之散文化、議論化有極大影響。后人之褒貶大多著眼于此,如宋沈括貶韓詩為“押韻之文耳”,“終不是詩”(見惠洪《冷齋夜話》卷二),金趙秉文則稱“韓愈又以古文之渾浩溢而為詩,然后古今之變盡矣”(《與李天英書》)。清葉燮論韓詩之歷史地位曰:“韓愈為唐詩之一大變。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為鼻祖。宋之蘇、梅、歐、蘇、王、黃,皆愈為之發(fā)其端,可謂極盛。”(《原詩》內篇)韓集通行者,有宋世?堂本《昌黎先生集》,詩文合編。詩集注本有清顧嗣立《昌黎先生詩集注》、清方世舉《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等,今人錢仲聯(lián)《韓昌黎詩系年集釋》尤能集前注之大成。研究資料有今人吳文治《韓愈資料匯編》,較完備?!?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0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12首。
唐詩匯評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郡望昌黎(今屬河北)。貞元八年(792)登進士第。后連辟為宣武軍董晉、徐泗張建封二幕節(jié)度推官。十八年,授四門博士,遷監(jiān)察御史。因論事,貶陽山令。順宗即位,移江陵府法曹參軍。元和元年,召為國子博士。旋分教東都。為河南令,召為職方員外郎,復為國子博士分司。后歷都官員外郎、比部郎中、史館修撰、考功郎中知制語、中書舍人、太子右庶子等職。十二年為彰義軍節(jié)度使裴度行軍司馬,淮西平,遷刑部侍郎。十四年,因上書諫迎佛骨獲罪,貶潮州刺史。量移袁州。穆宗即位,征為國子祭酒。歷兵部侍郎、京兆尹、吏部侍郎。卒,謚文。世稱韓文公,又稱韓昌黎、韓吏部。愈在古文、詩歌的理論和創(chuàng)作上都有重大成就,對后世有巨大影響。門人李漢編其遺文為《韓愈集》四十卷。今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并《外集》行世。《全唐詩》編詩十卷。
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七
愈字退之。鄧州南陽人。貞元八年進士。憲宗朝累官刑部侍郎。貶潮州刺史。移袁州。徵為國子祭酒。遷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拜吏部侍郎。長慶四年卒。年五十七。贈禮部尚書。謚曰文。

作品評論

司空圖《題柳柳州集后序》
愚嘗覽韓吏部歌詩累百首,其驅駕氣勢,若掀雷抉電,奔騰于大地之間,物狀奇變,不得不鼓舞而徇其呼吸也。
六一詩話
退之筆力,無施不可,而嘗以詩為文章末事,故其詩曰“多情懷酒伴,馀事作詩人”也。然其資談笑,助諧謔,敘人情,狀物態(tài),一寓于詩,而曲盡其妙。此在雄文大手固不足論,而余獨愛其工于用韻也。蓋其得韻寬,則波瀾橫溢,泛入傍韻,乍還乍離,出入回合,殆不可拘以常格,如《此日足可惜》之類是也。得韻窄則不復傍出,而因難見巧,愈險愈奇,如《病中贈張十八》之類是也。余嘗與圣俞論此,以謂譬如善馭良馬者,通衢廣陌,縱橫馳逐,惟意所之;至于水曲蟻封,疾徐中節(jié),而不少蹉跌,乃天下之至工也。
蘇軾《評韓柳詩》
柳子厚詩,在陶淵明下,韋蘇州上;退之豪放奇險則過之,而溫麗靖深不及也。
后山詩話
詩文各有體,韓以文為詩,杜以詩為文,故不工爾。
后山詩話
退之于詩本無解處,以才高而好爾。
《蔡寬夫詩話》
退之詩豪健雄放,自成一家,世特恨其深婉不足。
冷齋夜話
沈存中、呂惠卿吉甫、正存正仲、李常公擇,治平中在館中夜談詩。
存中曰:“退之詩,押韻之文耳,里健美富贍,然終不是詩。
吉甫曰:“詩正當如是。
吾謂詩人亦未有如退之者。
”正仲是存中,公擇足吉甫,于是四人者相交攻,久不決。
……予嘗熟味退之詩,真出自然,其用事深密,高出老杜之上。
如《符讀書城南》詩“少氏聚嬉戲,不殊同隊魚”,又“腦脂蓋眼臥壯士,大招掛壁何由彎”,詩自然也。
《苕溪漁隱叢話后集》
韓退之詩,山立霆碎,自成一法,然臂之樊候冠佩,微露粗疏。
歲寒堂詩話
韓退之詩,愛憎相半。愛者以為雖杜子美亦不及,不愛者以為退之于詩本無所得。……退之詩大抵才氣有馀,故能擒能縱,顛倒崛奇,無施不可。放之則如長江大河,瀾翻洶涌,滾滾不窮;收之則藏形匿影,乍出乍沒,姿態(tài)橫生,變怪百出;可喜可愕,可畏可服也。蘇黃門子由有云:唐人詩當推韓、杜,韓詩豪,杜詩雄,然杜之雄亦可以兼韓之豪也。此論得之。詩文字畫,大抵從胸臆中出。子美篤于忠義,深于經術,故其詩雄時正;李太白喜任俠,喜神仙,故其詩豪而逸;退之文章侍從,故其詩文有廊廟氣。退之詩正可與太白為故,然二豪不并立,當屈退之第三。
唐詩品匯
今觀昌黎之博大而文,鼓吹六經,搜羅百氏,其詩聘駕氣勢,嶄絕崛強,若掀雷決電,千夫萬騎,橫騖別驅,汪洋大肆,而莫能止者。又《秋懷》數(shù)首及《暮行河堤上》等篇,風骨頗逮建安,但新聲不類,此正中之變也。
唐詩歸
鐘云:唐文奇碎,而退之舂融,志在挽回。唐詩淹雅,而退之艱奧,意專出脫。詩文出一手,彼此猶不相襲,真持世特識也。至其樂府,諷刺寄托,深婉忠厚,真正風雅。讀《猗蘭》、《拘幽》等篇可見。
唐音癸簽
韓公挺負詩力,所少韻致,出處既掉運不靈,更以儲才獨富,故犯惡韻斗奇,不加棟擇,遂致叢雜難觀,得妙筆汰用,瑰寶自出。第以為類押韻之文者過。
《詩源辨體》
唐人之詩,皆由于悟入,得于造詣。若退之五七言古,雖奇險豪縱,快心露骨,實自才力強大得之,固不假悟入,亦不假造詣也。然詳而論之,五言最工,而七言稍遜。
《詩源辨體》
退之五七言古,字句奇險,皆有所本,然引用妥帖,殊無扭捏牽率之態(tài)。其論孟郊詩云:“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奡?!鄙w自況也。
《詩源辨體》
退之五七言律,篇什甚少,入錄者雖近中晚,而無怪僻之調;七言“三百六旬”一篇,則近宋人。排律詠物諸篇,偶對工巧,摹寫細碎,盡失本相,茲并不錄。
《楚天樵話》
昌黎詩筆恢張時不遺賈島、孟郊,故人皆山斗仰之。
原詩
唐詩為八代以來一大變,韓愈為唐詩之一大變,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為鼻祖。宋之蘇、梅、歐、蘇、王、黃,皆愈為之發(fā)其端,可謂極盛,而俗儒且謂愈詩大變漢、魏,大變盛唐,格格而不許,何異居蚯蚓之穴,習聞其長鳴,聽洪鐘之響而怪之,竊竊然議之也。
原詩
舉韓愈之一篇一句,無處不可見其骨相棱嶒,俯視一切,進則不能容于朝,退又不肯獨善于野,疾惡甚嚴,愛才若渴,此韓愈之面目也。
原詩
杜甫之詩,獨冠今古。此外上下千馀年,作者代有,惟韓愈、蘇軾,其才力能與甫抗衡,鼎立為三。韓詩無一字猶人,如太華削成,不可攀躋。若俗儒論之,摘其杜撰,十且五六,輒搖唇鼓舌矣。
《唐音審體》
唐自李杜崛起,盡翻六朝窠臼,文章能事已盡,無可變化矣。昌黎生其后,乃盡廢前人之法,而創(chuàng)為奇辟拙拗之語,遂開千古未有之面目。
說詩晬語
昌黎豪杰自命,欲以學間才力跨越李、杜之上,然恢張?zhí)幎?,變化處少,力有涂而巧不足也。獨四言大篇,如《元和圣德》、《平淮西碑》之類,義山所謂句奇語重、點竄涂改者,雖司馬長卿亦當斂手。
《唐詩別裁》
善使才音當留其不盡,昌黎詩不免好盡。要之,意歸于正,規(guī)模宏闊,骨格整頓,原本雅頌,而不規(guī)規(guī)于風人也。品為大家,誰曰不宜?
一瓢詩話
韓昌黎學力正大,俯視群蒙;匡君之心,一飯不忘;救時之念,一刻不懈;惟是疾惡太嚴,進不獲用,而愛才若渴,退不獨善,嘗謂直接孔孟薪傳,信不誣也。
甌北詩話
韓昌黎生平所心摹力追者,惟李杜二公。顧李杜之前,未有李杜,故二公才氣橫恣,各開生面,遂獨有千古。至昌黎時,李杜已在前,縱極力變化,終不能再辟一徑。惟少陵奇險處,尚有可推擴,故一眼覷定,欲從此辟山開道,自成一家。此昌黎注意所在也。然奇險處亦自有得失。蓋少陵才思所到,偶然得之;而昌黎則專以此求勝,故時見斧鑿痕跡。有心與無心,異也。其實昌黎自有本色,仍在“文從字順”中,自然雄厚博大,不可捉摸,不專以奇險見長??植枰嗖蛔灾?,后人平心讀之自見。若徒以奇險求昌黎,轉失之矣。
甌北詩話
昌黎詩中律詩最少,五律尚有長篇及與同人唱和之作,七律則全集僅十二首,蓋才力雄厚,惟古詩足以恣其馳驟。一束于格式聲病,即難展其所長,故不肯多作。然五律中如《詠月》、《詠雪》諸詩,極體物之工,措詞之雅;七律更無一不完善穩(wěn)妥,與古詩之奇崛判若兩手,則又極隨物賦形、不拘一格之能事。
馬允剛《唐詩正聲》
韓昌黎在唐之中葉,不屑趨時,獨追蹤李杜。今其詩五七言古,直逼少陵,余體亦皆硬筆屈盤,力大氣雄,而用意一歸于正,得雅頌之遺,有典誥之質,非同時柳子厚、劉夢得所能及,鼎足李杜,非過論也。
昭昧詹言
韓公當知其“如潮”處,非但義理層見疊出,其筆勢涌出,讀之攔不住,望之不可極,測之來去無端涯,不可窮,不可竭。當思其腸胃繞萬象,精神驅五岳,奇崛戰(zhàn)斗鬼神,而又無不文從字順,各識其職,所謂“妥貼力排奡”也。
昭昧詹言
韓公詩,文體多,而造境造言,精神兀傲,氣韻沈酣,筆勢弛驟,波瀾老成,意象曠達,句字奇警,獨步千古,與元氣侔。
昭昧詹言
韓公筆力強,造語奇,取境闊,蓄勢遠,用法變化而深嚴,橫跨古今,奄有百家,但間有長語漫勢,傷多成習氣。
昭昧詹言
韓詩無一句猶人,又恢張?zhí)幎啵D挫處多。韓詩雖縱橫變化不逮李杜,而規(guī)摩堂廡,彌見闊大。
《詩比興箋》
謂昌黎以文為詩者,此不知韓者也。謂昌黎無近文之詩者,此不知詩者也?!吨x自然》、送靈惠,則《原道》之支瀾;《薦孟郊》、《調張籍》,乃譚詩之標幟。以此屬詞,不如作論。世迷珠櫝,俗駴駱駝。語以周情孔思之篇,翻同《折楊》、《皇荂》之笑。豈知排比鋪陳,乃少陵之賦玞;聯(lián)句效體,寧吏部之《韶濩》?以此而議其詩,亦將以諛墓而概其文乎?當知昌黎不特約六經以為文,亦直約風騷以成詩。
《藝概》
詩文一源。昌黎詩有正有奇,正者所謂“約六經之旨而成文”,奇者即所謂“時有感激怨懟奇怪之辭”。
《藝概》
昌黎詩陳言務去,故有倚天拔地之意。
《藝概》
昌黎七古出于《招隱士》,當于意思刻畫、音節(jié)遒勁處求之。使第謂出于《桕梁》,猶未之盡。
《藝概》
昌黎詩往往以丑為美,然此但宜施之古體,若用之近體則不受矣。是以言各有當也。
《峴傭說詩》
退之五古,橫空硬語,妥帖排奡,開張?zhí)庍^于少陵,而變化不及。中唐以后,漸近薄弱,得退之而中興。
《峴傭說詩》
韓孟聯(lián)句,字字生造,為古來所未有,學者不可不窮其變。
《峴傭說詩》
七古盛唐以后,繼少陵而霸者,唯有韓公。韓公七古,殊有雄強奇杰之氣,微嫌少變化耳。
《峴傭說詩》
少陵七古,多用對偶;退之七古,多用單行。退之筆力雄勁,單行亦不嫌弱,終覺鈐刺處太少。
《峴傭說詩》
少陵七古,間用比興;退之則純是賦。
三唐詩品
其源出于陸士衡,而隳其體貌。盤空硬語,抉奧險詞,雅音璆然,獨造雄占。郊、島、盧同,相與并作。五言長篇,嫌見排比之跡耳。
《詩學淵源》
其詩格律嚴密,精于古韻。全集所載,《琴操》最佳。古詩硬語盤空,奇崛可喜,唯以才氣自雄,排闔過甚,轉覺為累,又善押強韻,故時傷于粗險。詩至漢魏以降,屬文敘事,或取一端,以簡為資,頗不尚奇。及盛唐諸人開拓意境,始為鋪張,然亦略工點綴,未以此為能事也。至愈而務其極,虛實互用,類以文法為詩,反復馳騁,以多為勝,篇什過長,辭旨繁冗,或失之粗率。其律詩典雅,則仍大歷之舊,較之古詩,而目全非矣。絕句以五言為勝,七言質實,故少風致,綜其敝則務在必勝,故時有過火語。令人莫耐?!朵P》之作,格尤凡下。趙宋詩人,每宗師之,取法乎中,則斯下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后梁□陽人。
善畫佛道鬼神。
嘗于廣愛寺為張圖排斥。
后福先寺請其畫大殿護法善神,忽一人自稱姓李,善畫羅漢,鄉(xiāng)里呼為李羅漢,愿與對畫,角其拙巧。
異乃竭精佇思,屹成一神,侍從嚴毅,設色鮮麗,蓋平生之所未能者。
李氏見其精妙入神,非己所及,遂手足失措。
異由是夸于人曰:“昔見敗于張將軍,今取捷于李羅漢。”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五代吳越時禪僧。嗣羅山道閑。后住婺州明招山,歷40余年,禪語流傳甚廣。世稱明招和尚。《景德傳燈錄》卷二三有傳,此書及《祖堂集》收其詩偈3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
明招德謙禪師。
受羅山印記。
靡滯于一隅。
激揚玄旨。
諸老宿畏其敏捷。
后學鮮敢當者。
嘗到昭慶。
指壁畫問僧。
那個是甚么神。
護法善神。
師曰。
會昌沙汰時。
何處去來。
僧無對。
師令問演侍者。
演曰。
汝甚劫中遭此難來。
僧回舉似師。
師曰。
直饒演上座。
他后聚一千眾。
有甚用處。
僧禮拜請別語。
師曰。
甚么處去也。
次到坦長老處。
坦曰。
夫參學。
一人所在亦須到。
半人所在亦須到。
師便問。
一人所在即不問。
作么生是半人所在。
坦無對。
后令小師問師。
師曰。
汝欲識半人所在。
祇是弄泥團漢。
清上座舉仰山插鍬話問師。
古人意在叉手處插鍬處。
師召清。
清應話。
師曰。
還夢見仰山么。
清曰。
不要上座下語。
祇要商量。
師曰。
若要商量。
堂頭自有一千五百人老師在。
又到雙巖。
巖請吃茶次曰。
某甲致一問。
若道得。
便舍院與阇黎住。
若道不得。
即不舍院。
遂舉金剛經云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且道此經是何人說。
師曰。
說與不說。
拈向這邊著。
祇如和尚。
決定喚甚么作此經。
巖無對。
師曰。
一切賢圣。
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祇如差別。
是過不是過。
若是過。
一切賢圣皆是過。
若不是過。
決定喚甚么作差別。
巖亦無語。
師曰。
噫雪峰道底。
師訪保寧。
中路相遇。
便問。
兄是道伴中人。
乃點鼻頭曰。
這個礙塞我不徹。
與我拈卻少時得么。
寧曰。
和尚有來多少時。
師曰。
噫洎賺我踏破一緉草鞋便回。
國泰代曰。
非但某甲。
諸佛亦不奈何。
師曰。
因甚么以己方人。
師在婺州智者寺。
居第一座。
尋嘗不受凈水。
主事嗔曰。
上座不識觸凈。
為甚么不受凈水。
師跳下床。
提起凈瓶曰。
這個是觸是凈。
事無語。
師乃撲破。
師有師叔在廨院。
患甚。
附書來問曰。
某甲有此大病。
如今正受疼痛。
一切處安置伊不得。
還有人救得么。
師乃復曰。
頂門上中此金剛箭。
逶過那邊去也。
有一僧。
曾在師法席。
辭去住庵一年。
后來禮拜曰。
古人道。
三日不相見。
莫作舊時看。
師乃露胸問曰。
汝道我有多少蓋膽毛。
僧無對。
師卻問。
汝什么時離庵。
曰今朝。
師曰。
來時折腳鐺子。
分付與阿誰。
僧又無語。
師乃喝出。
師住明招山四十載。
語句流布四方。
將欲遷化。
上堂告眾囑付。
其夜展足。
問侍者曰。
昔釋迦如來。
展開雙足。
放百寶光明。
汝道吾今放多少。
侍者曰。
昔日鶴林。
今日和尚。
師以手拂眉曰。
莫辜負么。
說偈曰。
驀刀叢里逞全威。
汝等應當善護持。
火里鐵牛生犢子。
臨岐誰解湊吾機。
偈畢安坐。
寂然長往。
今塔院存焉。
系曰。
常言學仙須骨。
學佛須緣。
洞賓蓋有骨有緣者耳。
然非黃龍手段斬截。
恐此漢未易壓倒。
明招悟入沒量。
如鄧天君下視草木皆焦。
所謂但知盡法不顧無民。
由是知巖頭門日孤冷弗振。
不得如象骨老子法澤綿長矣。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呂川,呂惠卿叔(《陶朱新錄》)。
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泉州晉江人,字季玉。
呂惠卿父。
仁宗景祐元年進士。
為漳浦令,教民焚燎而耕。
通判宣州,擊儂智高,有功,擢開封府司錄。
鞫中人史志聰役衛(wèi)卒伐木事,志聰以謫去。
官終光祿卿。
全宋詩
呂璹(?
~一○七○),字季玉,晉江(今福建泉州)人,惠卿父。
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進士(《清源文獻·姓名爵里》),知漳浦縣,通判宜州。
官至光祿卿。
神宗熙寧三年卒(《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一五)。
事見《宋史》卷四七一《呂惠卿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2—1088 【介紹】: 宋開封雍丘人,其先真定靈壽人,字子華。
韓億子。
仁宗慶歷二年進士。
歷通判陳州、知成都、開封府等。
神宗即位,拜樞密副使,言差役之弊。
領制置三司條例司,與王安石共事,每言安石奏事“至當可用”。
熙寧三年,參知政事。
夏人犯塞,自請行邊,為陜西、河東宣撫使,即軍中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因素不習兵事,以城堡相繼陷落、慶州士卒作亂,罷知鄧州。
七年,代王安石為相,謹守新法,然事多滯留,且數(shù)與呂惠卿不合,乃密請神宗再用安石。
及安石再相,又與之有異,遂出知許州。
哲宗立,封康國公,為北京留守。
卒謚獻肅。
全宋詩
韓絳(一○一二~一○八八),字子華,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億子。以父蔭補太廟齋郎,累遷大理評事。仁宗慶歷二年(一○四二)進士,除太子中允、通判陳州。歷戶部判官,擢右正言、知制誥,遷龍圖閣直學士、翰林學士、御史中丞。嘉祐中,歷知慶州、成都府、開封府。為三司使。英宗即位,遷給事中。治平二年(一○六五)權知開封府(《開封府題名記碑》)。神宗即位,拜樞密副使。熙寧三年(一○七○),拜參知政事,罷知鄧州,徙許州、大名府。元豐元年(一○七八),知定州。六年,知河南府。哲宗即位,改鎮(zhèn)江軍節(jié)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封康國公。元祐二年(一○八七),以司空、檢校太尉致仕。三年卒,年七十七。謚獻肅。事見《范忠宣公集》卷一五《司空康國韓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一五有傳。今錄詩十三首。
全宋文·卷一○二五
韓絳(一○一二——一○八八),字子華,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億第三子。慶歷二年進士。皇祐中累遷右正言。至和元年知制誥,遷龍圖閣直學士、知諫院,為翰林學士、御史中丞。出知蔡、慶州、成都、開封府,為三司使。神宗立,拜樞密副使,同制置三司條例,助王安石變法。熙寧三年,參知政事,為陜西、河東宣撫使,尋拜相,開幕府于延安。次年,以措置乖方罷。七年復代王安石相,密請再用安石。次年罷,歷知州府。哲宗立,封康國公,為北京留守。元祐三年卒,年七十七,謚獻肅。著《治平會計錄》、《樞密院時政記》等,有文集五十卷,又內外制集十三卷、奏議三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五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3—1078 【介紹】: 宋應天府楚丘人,字誠之。
舉進士。
擢廣西提點刑獄,攝帥事。
善撫土著,招降儂智高子宗旦,邊民呼為“桂州李大夫”。
神宗時,累官至秦鳳路經略安撫使、知秦州。
反對王韶開熙河。
上書極論時政得失,乞召用司馬光、蘇軾等。
呂惠卿劾,貶和州團練副使。
有《珠溪詩集》。
全宋詩
李師中(一○一三~一○七八),字誠之,楚丘(今山東曹縣東南)人。舉進士,調并州推官。應鄜延經略使龐籍辟,知洛川縣。龐籍為樞密副使,移知延州敷政縣、興元府褒城縣,改管干鄜延路經略機宜事。仁宗祐三年(一○五八),遷提點廣西刑獄、權經略事。七年,改知濟州,歷知兗州、鳳翔府。神宗熙寧初,擢天章閣待制、河東都轉運使。西夏事起,改秦鳳路經略安撫使、知秦州,坐與王韶戰(zhàn)守意異,王安石主韶,遂降知舒州,徒知洪、登、齊、瀛州。又因上書言事忤執(zhí)政,貶和州團練副使,稍徙單州。復右司郎中,分司南京。元豐元年卒,年六十六。有文集三十卷,奏議二十卷,已佚。今存《珠溪集》一卷。事見《忠肅集》卷一二《右司郎中李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三二有傳。 有師中詩,以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兩宋名賢小集》卷二七《珠溪集》為底本。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
全宋文·卷一○三○
李師中(一○一三——一○七八),字誠之,本楚丘(今山東曹縣)人,徙居鄆(今山東鄆城)。
年十五上封事言時政,由是知名。
舉進士,龐籍辟知洛川縣,又薦為太子中允、知敷政縣,權主管經略文字。
提點廣西刑獄,攝帥事,邊人化聽,稱李大夫,不敢名。
還知濟、兗二州,遷直使館,知鳳翔府。
熙寧初,拜天章閣待制、河東都轉運使,知秦州,為政持重總大體,乞召司馬光、蘇軾等置左右,為呂惠卿所排,貶和州團練副使。
杜衍、范仲淹、富弼皆薦其有王佐才,雖屢黜,氣未嘗稍衰。
元豐元年卒,年六十六。
有文集三十卷、奏議二十卷。
事見劉摯《右司郎中李公墓志銘》(《忠肅集》卷一二),《宋史》卷三三二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8—1089 【介紹】: 宋壽州人,字晦叔。
呂公弼弟。
仁宗時登進士第。
英宗時知蔡州。
神宗立,召為翰林學士。
熙寧初,知開封府,為御史中丞。
反對行青苗法,言呂惠卿奸邪不可用,出知潁州。
起知河陽,召還知審官院,尋同知樞密院事。
哲宗元祐元年拜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與司馬光同輔政,廢除新法。
三年,懇辭位,拜司空、同平章軍國事。
卒謚正獻。
全宋詩
呂公著(一○一八~一○八九),字晦叔,壽州(今安徽鳳臺)人。仁宗時以父蔭補奉禮郎。舉進士,通判潁州。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知開封府。二年,為御史中丞,出知潁州。八年,入為翰林學士承旨,改知審官院,同知樞密院事。元豐五年(一○八二),除資政殿學士、定州安撫使。徙揚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拜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三年,拜司空、同平章軍國事。四年卒,年七十二。謚正獻?!?a target='_blank'>東都事略》卷八八、《宋史》卷三三六有傳。今錄詩十八首。
全宋文·卷一○九二
呂公著(一○一八——一○八九),字晦叔,夷簡子,壽州(治今安徽壽縣)人。登進士第,召試館職,不就。通判潁州,與郡守歐陽修為講學友。判吏部南曹,除同文院檢討、同判太常寺,改天章閣待制兼侍讀。英宗親政,加龍圖閣直學士,出知蔡州。神宗立,召為翰林學士、知通進銀臺司。熙寧初,知開封府。二年為御史中丞。以與王安石意見不合,出知潁州、河陽。召還提舉中太一宮,遷翰林學士承旨,改端明殿學士,知審刑院,同知樞密院事。元豐五年乞去位,除資政殿學士、定州安撫使。徙揚州。哲宗即位,還朝為侍讀,拜尚書左丞、門下侍郎。元祐元年拜尚書左仆射兼中書侍郎。三年拜司空、同平章軍國事。四年卒,年七十二?!?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三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9—1086 【介紹】: 宋陜州夏縣人,字君實。
司馬池子。
少聰穎好學,以父蔭為將作監(jiān)主簿。
仁宗寶元元年進士。
累官知諫院、翰林學士、權御史中丞,復為翰林兼侍讀學士。
極力反對王安石所行新法,以“祖宗之法不可變”為由,數(shù)與安石、呂惠卿等辯論,因出知永興軍。
神宗熙寧四年,判西京御史臺,退居洛陽十五年,專修史書,絕口不論時事。
哲宗立,太皇太后高氏臨朝,起為門下侍郎,拜左仆射,主持朝政。
起用劉摯、范純仁、范祖禹、呂大防等,悉除新法,恢復舊制。
在相位八月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
初編撰戰(zhàn)國至秦二世歷史為《通志》八卷,英宗命設局續(xù)修,神宗改書名為《資治通鑒》,元豐七年成書。
另有《溫國文正公文集》、《稽古錄》等。
全宋詩
司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實,號迂夫,晚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xiāng)人,世稱涑水先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進士。初仕蘇州簽判。父死服除,改武成軍簽判。慶歷六年(一○四六),以龐籍薦授館閣???,后受龐籍辟為并州通判。召還為開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誥,天章閣待制,知諫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為龍圖閣直學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學士。熙寧三年(一○七○),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出知永興軍,改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六年,以端明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居洛陽,主編《資治通鑒》。哲宗即位,召主國政,元祐元年,拜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贈溫國公,謚文正。有文集八十卷,雜著多種。事見《東坡全集》卷九○蘇軾《司馬溫公行狀》,《宋史》卷三三六有傳。 司馬光詩十四卷,以《四部叢刊》影宋刊《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即宋紹熙刊本,亦即紹興二年本)為底本,參校清乾隆六年陳宏謀??端抉R文正公傳家集》(簡稱陳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司馬文正公傳家集》(簡稱四庫本)等。底本卷二、卷三有若干首有目無詩,分別據(jù)陳宏謀刊本補入。底本卷六《又和諷古》“海客久藏機”一首,與卷一《和之美諷古二首》之二重復,已刪略。又輯得集外詩及斷句,另編為一卷。
詞學圖錄
司馬光(1019-1086) 字君實。陜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xiāng)人,世稱涑水先生。主編《資治通鑒》,有《司馬文正公集》、《稽古錄》。存詞三首,見《苕溪漁隱叢話》及《陽春白雪》。
全宋文·卷一一七二
司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實,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人。寶元元年登進士甲科。歷大理評事、國子監(jiān)直講,累遷開封府推官,為天章閣待制、知諫院。時仁宗未立嗣,數(shù)上疏諫言。英宗朝進龍圖閣直學士,判吏部流內銓。神宗即位,擢為翰林學士,除御史中丞,權知審官院。王安石行新政,光持異議,與安石數(shù)論辯于帝前。由是以端明殿學士出知永興軍,判西京御史臺,退居洛陽,專修《資治通鑒》,凡十五年。哲宗立,太皇太后高氏臨朝,召為門下侍郎。元祐元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力廢新政。是年九月卒,年六十八,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著有文集八十卷,《資治通鑒》三百二十四卷,《考異》三十卷,《通歷》八十卷,《稽古錄》二十卷,《涑水紀聞》十卷等,并注釋《》、《孝經》、《老子》、《法言》、《太玄》等。見蘇軾《司馬文正公光行狀》(《東坡集》卷三六),《宋史》卷三三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21—1094 【介紹】: 宋鄂州江夏人,字當世。
仁宗皇祐元年進士第一。
以將作監(jiān)丞通判荊南府。
還,直集賢院,判吏部南曹,同修起居注。
出知揚州、江寧府,還為翰林學士,知開封府。
神宗立,改御史中丞。
反對王安石變法,數(shù)論其更張失當。
熙寧三年,除樞密副使,進參知政事。
薦蘇軾、劉攽掌外制。
呂惠卿譖劾,罷知亳州。
徙知成都府,安撫蕃部。
哲宗即位,拜保寧軍節(jié)度使,知大名府。
以太子少師致仕。
卒謚文簡。
有《灊山集》。
全宋詩
馮京(一○二一~一○九四),字當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一說咸寧(今屬湖北)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進士(《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六六)。通判荊南軍還,直集賢院,判吏部南曹,同修起居注,試知制誥。岳父富弼當政,避嫌出知揚州,改江寧府,以翰林侍讀學士召還,糾察在京刑獄。為翰林學士,知開封府。出知太原府。神宗立,復為翰林學士,改御史中丞。熙寧三年(一○七○),擢樞密副使(同上書卷二一三)。四年,進參知政事。因數(shù)論新法,出知亳州,歷渭州、成都府、河陽府。哲宗即位,拜保寧軍節(jié)度使、知大名府,改鎮(zhèn)彰德。晚年為中太一宮使兼侍講,改宣徽南院使。以太子少師致仕。紹圣元年卒,年七十四。謚文簡。有《灊山集》(《鶴林玉露》乙編卷四),已佚。事見《名臣碑傳琬琰集》下集卷一六《馮文簡公京傳》。《宋史》卷三一七有傳。今錄詩七首。
黃鶴樓志·人物篇
馮京(1021—1094) 北宋官員。字當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一說咸寧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己丑科狀元,為宋朝最后一位三元(解元、會元、狀元)及第的狀元。歷官翰林學士、揚州知州、樞密副使、成都知府、宣徽南院使、保寧軍節(jié)度使,以太子少師致仕。因反對王安石變法,罷知亳州、成都等地。卒后追贈司徒,謚文簡。有《灊山集》(已佚)。曾向蘇軾講述黃鶴樓的有關故事,蘇軾據(jù)之作《李公擇求黃鶴樓詩因記舊所聞于馮當世者》一詩。
全宋文·卷一三六二
馮京(一○二一——一○九四),字當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漢)人,富弼之婿?;实v初舉進士,自鄉(xiāng)舉、禮部以至廷試,皆為第一,以守將作監(jiān)丞通判荊南府。遷太常丞、直集賢院、同修起居注。先后以龍圖閣待制、右正言知揚州、江寧府,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以端明殿學士知太原府。神宗即位,復為翰林學士,改御史中丞,擢樞密副使,進參知政事。以反對王安石變法,罷知亳州,改渭州,徙成都府,以觀文殿學士知河陽。哲宗立,拜保寧軍節(jié)度使、知大名府,又改鎮(zhèn)彰德。元祐七年,告老,以太子少師致仕。紹圣元年卒,年七十四,謚文簡。著《文集》、《奏議》凡三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七有傳。
共 4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