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苗愔

共 2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① 并序?!恫耪{集》作《祓禊日游于斗門亭》,一本無此題,序即題也。
開成二年三月三日,河南尹李待價以人和歲稔,將禊于洛濱。前一日,啟留守裴令公。令公明日,召太子少傅白居易、太子賓客蕭籍、李仍叔、劉禹錫,前中書舍人鄭居中、國子司業(yè)裴惲、河南少尹李道樞、倉部郎中崔晉、司封員外郎張可續(xù)(司封員外郎張可績)、駕部員外郎盧言、虞部員外郎苗愔、和州刺史裴儔、淄州刺史裴洽、檢校禮部員外郎楊魯士、四門博士談弘謨等一十五人,合宴于舟中。由斗亭歷魏堤,抵津橋,登臨溯沿,自晨及暮,簪組交映,歌笑間發(fā),前水嬉而后妓樂,左筆硯而右壺觴,望之若仙,觀者如堵。盡風光之賞,極游泛之娛。美景良辰,賞心樂事,盡得于今日矣。若不記錄,謂洛無人,晉公首賦一章,鏗然玉振,顧謂四座繼而和之,居易舉酒抽毫,奉十二韻以獻。座上作。
三月草萋萋,黃鶯歇又啼。
柳橋晴有絮,沙路潤無泥。
禊事修初半(一作畢),游人到欲齊。
金鈿耀桃李,絲管駭鳧鹥。
轉岸回船尾,臨流簇馬蹄。
鬧翻(一作于)揚子渡,蹋破魏王堤。
妓接謝公宴,詩陪荀令題。
舟同李膺泛,醴為穆生攜。
水引春心蕩,花牽醉眼迷。
塵街從鼓動,煙樹任鴉棲。
舞急紅腰(一作凝),歌遲翠黛低。
夜歸何用燭,新月鳳樓西。
唐佐四帝十九年。宰相牛公諱某字某。八代祖宏。以德行儒學相隋氏。封奇章郡公。贈文安侯。文安后四世諱鳳。及仕唐為中書門下侍郎。監(jiān)修國史。于公為高祖。文安后五世集州剌史贈給事中諱休克。于公為曾祖。集州生太常博士贈太尉諱紹。太尉生華州鄭縣尉贈太保諱幼聞。太保生公。孤始七歲。長安南下杜樊鄉(xiāng)東。文安有隋氏賜田數(shù)頃。書千卷尚存。公年十五。依以為學。不出一室。數(shù)年業(yè)就。名聲入都中。故丞相韋公執(zhí)誼以聰明氣勢。急于褒拔。如柳宗元劉禹錫輩。以文學秀才。皆在門下。韋公亟命柳劉于樊鄉(xiāng)訪公。曰愿得一相見。公乘驢至門。韋公曰是矣。東京李元禮為后進師。隋奇章公仁德祿位。二者包而有之。公登進士上第。元和四年應賢良直諫制。數(shù)強臣不奉法。憂天子熾于武功。詔下第一。授伊闕尉。以直被毀。周歲凡十府奏取不下。伊闕滿歲。郤公士美以昭義軍書記辟。凡三上請。詔除河南尉。拜監(jiān)察御史。丁母夫人憂。制終復拜監(jiān)察御史。轉殿中侍御史。遷禮部員外郎都官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改考功員外郎集賢殿學士庫部郎中知制誥。賜五品命服。半歲遷御史中丞。宿州剌史李直臣以贓數(shù)萬敗。穆宗得偏辭于中。稱直臣冤。且言有才。宰相言格不用。公以具獄奏。上曰。直臣有才可惜。公曰。彼不才者。無飽食以足妻子。安足慮。本設法令。所以縳束有才者。祿山朱泚。是才過人而亂天下。上因可其奏曰善。賜章服金紫。遷戶部侍郎。掌財賦事。上益親重。欲相之。會中書令韓。宏男公武謀曰。大人守大梁二十年。齊蔡誅后始來朝。今不以財援中外。設有飛一辭者。誰與保曰。公武赍宏書。獻公錢千萬。公笑曰。此何名為。公亟持去。明年。宏公武繼卒。主藏奴與吏訟于御史府。上憐宏大臣父子并死。稚孫將家事。走中使至第。盡取財簿自閱視。凡中外主權。多納宏貨。獨朱勾細字曰。某年月日送戶部牛侍郎錢千萬不納。上大喜。以指歷簿。遍視旁側曰。果然。吾不謬知人。言訖。殿上皆再拜呼萬歲。尋以本官平章事。明年正位中書侍郎。加銀青三品。兼集賢殿大學士。監(jiān)修國史。敬宗即位。與武士畋宴無時。徵天下道士。言長生事。公亟諫曰。陛下不讀元元皇帝五千言。以清靜養(yǎng)生。彼道士皆庸人。徒誇欺虛荒。豈足師法。未一歲。請退不許。連四月日間以疾辭。乃以鄂岳六州建節(jié)。號武昌軍。命公為禮部尚書平章事為節(jié)度使。公始至。問民疾苦。皆曰城土疏惡。歲輸?竹為苫具。奸吏旁緣。主為侵取。費與稅等。歲久。前后政欲畫計策。訖無所施。公即除去冗長。用公私錢陶塼甃城。凡五年乃就。明年。文宗即位。就加吏部尚書。明年。急徵拜兵部尚書平章事。重拜中書侍郎宏文館大學士。鄭注怨宋丞相申錫。造言挾漳王為大逆。狀跡牢密。上怒必殺。公曰。人臣不過宰相。今申錫已宰相。假使如所謀。豈復欲過宰相有他圖乎。臣為中丞。愛申錫忠良。奏為御史。申錫之心。臣敢以死保之。上意解。由是宋不死。大和六年。西戎再遣大臣贄寶玉來朝。禮倍前時。盡罷東向守兵。用明臣附。李太尉德裕時殿劍南西川。上言維州降。今若使生羌三千人燒十三橋。搗戎腹心。可洗久恥。是韋皋二十年至死恨不能致。事下尚書省。百官聚議。皆如劍南奏。公獨曰。西戎四面各萬里。來責曰。何事失信。養(yǎng)馬蔚茹川上平涼坂。萬騎綴回中。怒氣直辭。不三日至咸陽橋。西南遠數(shù)千里。雖百維州。此時安可用。棄誠信有利無害。匹夫不忍為。況天子以誠信見責于夷狄。且有大患。上曰然。遂罷維州議。大和六年檢校右仆射平章事淮南節(jié)度使。經六年至開成二年。連上章請休官。詔益不許。公曰。臣惟退罷。可以行志。夏五月。以兵付監(jiān)軍使。拜疏訖就道。除檢校司空留守東都。明年拜左仆射。上恐公不起。詔曰。朕比有疾良已。思一面敘。公不得已至闕下一拜謝。閉門不出。明年檢校司空平章事襄州節(jié)度使。出都門。賜黃彝樽龍杓凡六品。名出周禮。詔曰。精金古器。用以比況君子。非無意也。襄州七年饒假軍人。入賦不一。公至。據(jù)地造籍。免貧弱四千萬。均入豪強。皆曰甘心。不出一怨言。明年。武宗即位。就加司徒。會昌元年秋七月。漢水溢堤入郭。自漢陽王張柬之一百五十歲后。水為最大。李太尉德裕挾維州事。曰修利不至。罷為太子少師。未幾檢校司徒兼太子少保。明年以檢校官兼太子太傅留守東都。劉禎以上黨叛誅死。時李太尉專柄五年。多逐賢士。天下恨怨。以公德全畏之。言于武宗曰。上黨軋左京。控山東。劉從諫父死。擅之十年。后來朝加宰相??v去不留之。致禎叛。竭天下力乃能取。此皆公與李公宗閔為宰相時事。從諫以太和六年十二月十七日拜闕下。實以其月十九日節(jié)度淮南。明年正月。從諫以宰相東遷。河南少尹呂述。公惡其為人。述與李太尉書。言禎破報至。公出聲嘆恨。上見述書。復聞前縱從諫去。謺二怒不一參校。自十月至十二月。公凡三貶至循州員外長史。天下人為公挼手咤罵。公走萬里瘴海上二年。恬泰若無一事。今天子即位。移衡州汝州長史。遷太子少保少師。凡四年復位。大中二年十月二十七日。薨于東都城南別墅。年六十九。天子恫傷。不朝兩日。冊贈太尉。天下善人。執(zhí)手相吊哭。公忠厚仁恕。莊重敬慎。未嘗以此八者自勉。而終身益篤。為宰相急于銓品。凡名清官。不忍持一資以假非其人。以道德謨于天子。每指古義為據(jù)。有言機利克迫。必鈲?(名刂)使之摧破。三大邦去苛碎條約。除大患。其輕巧吏欲賊公愛惡希向。所為渾然。終不能見。故所至必大治。衣冠單窮。出俸錢嫁其子女。月與食。歲與衣。資送其死喪。凡數(shù)百家。李太尉志必殺公。后南謫過汝州。公厚供具。哀其窮。為解說海上與中州少異。以勉安之。不出一言及于前事。鎮(zhèn)武昌時。軍容使仇士良為監(jiān)軍使。公律以禮敬。暑甚。大合軍宴。拱手至暮。一不搖扇。益自儉克。平居非公事不出內屏。周三歲。語言舉止。率有常度。仇軍容開成末首議立武宗。權力震天下。每言至公。必合手加顙曰。清德可服人。但過吝官財。與人無一毫恩分耳。不肯引譽。不敢怨毀。淡居其中。公始自河南薦鄉(xiāng)貢士為郎官??祭舨靠颇窟x。三開幕府中丞宰相外。凡取六十馀人。上至宰相。次布臺閣。皆當時名士。每暇日宴語寮吏。必言古人脩身行事。旁誘曲指。微警教之。不以己所長人所不及裁量高下。以生重輕。后進歸之。承望聲光。得一言許可。必自矜重。夫人辛氏。以公封張掖郡。贈仆射秘之長女。士林稱為婦師。凡三十年。前公八年歿。五男六女。長曰蔚。監(jiān)察御史。次曰叢。浙南府協(xié)律郎。皆以文行登進士第。不藉公勢。次曰奉倩。河南府洛陽尉。二人皆雅齒。長女嫁戶部郎中上黨苗愔。次女嫁河中節(jié)度副使檢校郎中范陽張洙。次女嫁河南府戶曹集賢校理常山張希復。次女嫁前進士鄧叔。次女未笄。一人始數(shù)歲。以某年月日葬少陵南某鄉(xiāng)某里。銘曰。
道既訛衰。
必有以扶。
厥公之生。
以隆其洿。
幽以燭明。
暵以雨濡。
以教其徒。
以佐天子。
滅絕霸駮。
如有樞柅。
摽揭峙倚。
巍乎二紀。
臣宗德老。
鉅杰魁礨。
孰為忌畏。
潛去南海。
不校不辯。
旋復顯大。
百行渾圓。
鄰于及年。
以歸其全。
春賦 北宋 · 吳淑
春日遲遲,采蘩祁祁。
玩柔風兮韶景,眷芳節(jié)兮嘉時。
勾芒兮太皞,乘震兮執(zhí)規(guī)。
遒人遵路以徇鐸,太師奉職而陳詩。
候當振蟄,時將釁龜。
或以命樂正而習舞,或以敕獄吏而決辭。
爾其舉正于中,履端于始。
瞻青旂之在御,見斗杓之東指。
農祥晨正,土膏脈起。
望三素之云,飲八風之水,既布令于五時,復傷心于千里。
風已解凍,魚方上冰。
戴勝降桑而翔集,王雎鼓翼以嚶鳴。
若夫孔門浴沂之詠,老氏登臺之樂,知盛德之在木,見平秩于東作。
雨潤榆莢,云飛白鶴,既薦鮪以乘舟,亦先雷而奮鐸。
若乃佩蒼璧,施土牛,其祀戶,其兵矛。
至若?樹初頒,含桃始薦。
舉此青幡,戴之?燕。
渟神水以釀酒,用桃花而靧面。
亦復歌《豳》詩,舞云翹。
后妃之穜稑初獻,東宮之琴瑟方調。
亦云候屬青陽,氣漸東陸,食以蓬餌,飲之漿粥,進彼柔良,去其桎梏。
復聞青鳥司啟,玄鳥司分,萬物孚甲之際,精華結紐之辰,可以論爵賞之序,可以流寬大之恩。
東郊方見于朝日,靈臺靡忘于書云。
既而日已載陽,時惟獻歲,必埋胔而掩骼,亦行慶而施惠。
祭馬祖而祀高禖,薦鞠衣而修蠶器。
元日祈谷,東郊迎氣。
女夷鼓歌,土人秉耒。
若乃三朔三元,時惟正始。
進椒花以獻壽,酌白獸以言事。
設五木之湯,列五辛之味。
戴憑重席而譚經,江夏舉衣而告瑞。
畫雞葦索以皆陳,柏酒桃湯而具備。
放邯鄲之鳩,獻凋胡之米。
或懸羊而磔雞,或獻琛而執(zhí)贄。
斯謂上日,四時肇啟。
至其元日,命社以祈農祥。
伊句龍之所主,在水土而允臧。
漢祖治榆而事著,陳平分肉而道光。
實以陰而主殺,豈伐樹以斯亡?
亦以封土達氣,報本返始,或為群姓而立,或以百家共置。
爾其寒食之節(jié),禁火藏煙。
斗雞蹋鞠,佐以鞦韆。
桐華始秀,榆火將然。
古有司烜之禁,俗有介推之言。
故周舉之書已布,而魏武之令方傳。
又有暮春之首,布和之辰。
臨流高會,禊飲斯陳。
過平陽之第,臨薄洛之津。
集彼張裴,玩茲洧溱。
復有蕙肴輕泛,犢車見尋。
周公之城洛邑,秦昭之受水心。
或執(zhí)蘭而容與,或暴藥以沉吟。
天淵則壇名積石,華林則堤號千金。
叢花繞練以凝望,流鶯滿枝而轉音。
斯并著于時令,故存之于翰林。
謙以比德,取其無窮。
圣人雖明而若蒙,雖盈而若沖。
卻佩玉以居讓,用象環(huán)而飾躬。
生而知之,謙不期于比德;
文為貴者,義可見于無窮。
原夫服物者常士之儀,佩用者眾人之飾。
左結右設,所以助成于儼??;
退揚進揖,所以豫防于淫慝。
然而非上圣之法,豈中庸之德?
故我以象為佩,因環(huán)作則。
瑳而備用,識純粹之積中;
循之無端,妙變化之不測。
豈無珠璣,惡夫尚奇;
豈無金碧,為其異宜。
獨資巴浦之美,外協(xié)圣師之為。
昔以賄而焚軀,吾無取爾;
今中規(guī)而成象,禮亦宜之。
豈徒觀夫粲如英瓊,結以綦綬?
參逢掖而并用,約華組而獨受。
徑雖五寸,以文理而獲稱;
佩可終身,由旋相而見取。
然則服稱其貌之謂中禮,德過其飾之謂好謙。
陋白珩之致侈,抱素修以無嫌。
容止可觀,治獸齒而為用;
肉好若一,偉儒服之相兼。
雖無鏘鳴之音,吾見其美;
雖無希世之價,吾貴其理。
蓋退讓者君子服焉,易簡而王事得矣。
豈非抗達節(jié)之休風,導將圣之深旨?
飾櫑劍而崇武,未可儗倫;
佩緩玦以斷疑,胡能為比。
象者何如,由象表而名諸;
環(huán)者孰謂,自環(huán)中而錄夫。
游心于象表,則合乎天縱;
應物于環(huán)中,則契乎道樞。
嘉名體之吻合,諒奇邪之獨無。
盛服以行,初訝執(zhí)規(guī)之子;
鞠躬而至,適同反絕之夫。
嗟乎,微言既亡,去圣彌久。
蓋思其人,則想見其為狀;
玩其服,則兼明其所守。
有旨哉!
賦仲尼之象環(huán),不然則不。
玄機冥運依鴻濛,執(zhí)規(guī)歲歲來司東。
乘時剪裁馭大巧,梢頭幾度鋪青紅。
匡廬幽香誰見賞,直須為瑞芳華中。
馀寒未盡已爛縵,似領千花修會同。
貴名舊尊木芍藥,第品應許居上公。
愿分靈根遍四海,充塞天地皆香風。
客有為予言太行之富,其山一名皇母,一名女媧,或于此煉石補天,今其上有女媧祠。
因感其說,為之賦。
其辭曰:
曲轅先生從先大夫之南征,省黑許于紫霄,訪武王于朱陵,授羅浮之隱書,擷三茅之神英,息肩淮泗之濱,閉辟弦歌,與世無營。
一日,梁國公子、銅鍉處士闖然踵門,恍然相親,曰:「先生倦游者矣,祈有異聞」。
先生不對,賓請愈勤。
于是為論山中之物,山中之民,敘山中之遺歡,詠山中之淳文。
二客相視而笑曰:「先生唐相之家,族蕃西京。
京于吾鄉(xiāng),駕材累程,連聯(lián)高山,見于群經,茲其不言,疑未之行。
試為先生陳之,何如」?
公子贊之。
處士曰:「夫坤厚之勢,猶一人之體,昆崙為之首。
自首而下,岟?屹??,無復平地,陵轢百國。
有陰山焉,橫二千馀里,北為戎狄,南為古圣之所治。
測中言之,殆吾國之乾位,昕天銅渾,《周髀》保章,參地之形,茲為最詳。
上正樞星,下開冀方,逢胃而畢,自柳以張。
亂則冀安,弱則冀強。
起為名丘,妥為平罔,巋乎甚尊,其名太行。
挾大河于楚東,瞰北岳其在旁。
其高也,邐迤而上。
始莫知其高也,登躡千里,昂目而前望,駭實與夫天當。
其深也,繚繞盤辟,始莫知其深也,馳朔東而左轉,垂三月而見脊盛,連延乎碣石。
《傳》曰:『東海之水不盡,而此山也,吾莫知其所極』。
此其知言哉!
如彼大邦,圻鉤壤連;
如彼大川,洲維浦聯(lián)。
殊鄉(xiāng)異觀,習乎所傳。
坳然若鞍者曰鞍山,突然若灶者曰灶山,色黑者黑山,形方者方山。
如此之類,名何可殫!
墨翟察而知驥之貴,尸佼過而辨牛之難。
穆王升由雀道而出,世宗行自大河而還。
孝明嘗登,幸上黨郡;
章帝以游,至天井關。
孟德北上,紀摧輪之恐;
謝公西顧,引憂生之端。
阮籍失路而詠懷,劉峻懷交而發(fā)嘆。
歸晉陽子惠之便道,對二坂祖浚之祥觀。
開元钖問于逢車,武德置縣而當煩。
霍褰吾襟,共附吾肘,纏午壁之勢,探長城之口。
天門揭其部分,烏嶺支其躪蹂。
姑射、王屋,隆慮雷首;
靡迤嵚岑,參錯饤饾。
或拱其左,或捧其右。
或道其前,或贊其后。
讓以奇巘,貢以重岫。
曾夸娥之輸力,摛大帝之寶授。
上晻曖兮鵬擊,下砰磕兮鯨斗。
又若王畿之外,五等諸侯,奉命守土,率屬千萬,悉面內而騰輳。
此山之形也。
汾、潞、丹、洹、滹、池、??、易,涑、沁、淇、潼,清、源、濟、溴,奄呴將迎,縱橫嗽激。
安陽巨馬出其夸,白絮北涿度其液。
觸遙阜以孤引,瀲榮光而歷羃。
凝染漸漬,裒青貯碧。
此山之容也。
奠荒有神,開社有伯。
以風主威,以云主澤。
翻手熯陽,覆手霹靂。
近靡百城,遠霈萬域。
暴暑亟寒,暗天一白。
煙不得為瘴,氣不得為疫。
豈其幽深也,深其欲而難期;
其并合也,合其力則無敵。
此,山之氣候也。
軒后以來,至于成王,自時建都,遷徙不常。
遠近表里,其陰其陽。
春秋之前,封國既多,春秋之后,唯晉為彊。
大抵以兵為阻,以險為防。
守不敢弛,戰(zhàn)不敢忘。
越至卑耳,而齊桓以霸;
一入孟門,而平公幾亡。
燕、趙、中山,衛(wèi)、韓與魏,或主山東,或主河內,或主山西,或主河外。
或城其隈,或據(jù)其會,或保作咽頸,或恃為腹背。
屯留有常阻,山陽有常界,跬步之側,萬人死之。
復驅萬人,而地不少退。
如羆斯林,如虬斯壑,左顧右睨,爪牙鋒鍔。
秉間薄人,肝腦涂地,以搴旗虜將而為樂,不然假息竊視,捍以城郭。
從姬歌兒,名琲重璞,不敢不獻,雖欲藏之,亦終歸乎攫搏。
駭乎哉!
固嘗一朝之中,一舍之間,烹四十馀萬之眾,筑頭顱之山,舉長平為鼎鑊。
舊壁荒城,豆分棋錯,今千馀年,幽陰寂寞。
此山之勢勝也。
當時雄豪,迭指交質。
行野者非樂其野,逐獸者非即其獸。
裴徊陵陸,踰跇阪阜。
裁約六國,眥睨九道。
孰為龍首,孰為天灶。
向背孰徙,草木孰遘。
器械孰便,憑倚孰厚。
東西孰廣,南北孰袤。
為蛇孰尾,為鸛孰噣。
孰方孰圓,孰牝孰牡。
沖輪孰敏,沮雁孰懋。
孰利襲掩,孰利藏覆。
孰此出擊,孰此入冠。
孰可徒搏,孰可騎驟。
孰可啖誘,孰可斥候。
孰可接戰(zhàn),孰可挑斗。
孰最恐夜,孰不欲晝。
勝此孰遂,敗此孰救。
佯遁孰止,秉亂孰走。
孰要于邇,孰閉其后。
記省在目,陳說在口。
憑軾結靷,忿豢去就。
所過之邑,鹯視狼吼。
詰無不講,向無不偶。
入軍則建旗鼓,入朝則佩印綬。
以國試膽,以民試手。
為縱橫家,隨以此售。
關警遲速,稱晝貧富。
矯尾厲角,恐愒翻構。
鬼神不能窺其密,賢畯不能糾其繆。
中人主之利欲,移將相之恩舊。
其后或主或臣,建功立業(yè),尤顯聞于后世,則有決羊腸之險,塹此山之道,攻滎陽,伐韓以威天下,應侯為秦昭王之謀也。
據(jù)敖倉之粟,杜中山之阨,距飛狐之口,守白馬之津,使天下知所歸者,酈食其為漢高祖之謀也。
而此山,入射犬,破青犢之眾,殺謝躬于鄴,以收復天下為心者,漢光武之謀也。
濟河降射犬之眾,還軍敖倉,屬魏種以河北事,然后西向以爭天下者,魏武帝之謀也。
進據(jù)武牢,扼其襟要,俾竇建德不能踰山,入上黨,收河東之地,而卒以并天下者,唐太宗之謀也。
徐思以觀,亦吾之近藩。
北壓燕薊,西臨順檀。
籠里控外,聯(lián)區(qū)接寰。
州開其隅,邑疏其間。
衡而為壘,缺而為關。
有朝歌、內黃、黎陽之支離,有五原、高平、廣武之依攀。
前規(guī)成皋,逆嬰邯鄆,收褰帷趣駕之威,宰簪笏假轡之官。
大城望之如云,小城夾而金完。
各負城勢,態(tài)驤虺蟠。
宿貔貅之倘佯,峙芻粟之巑岏。
此又其山古今因人以明效者也。
偏隅之祲,蒸郁成象,或為樓闕,或類亭障。
下利墾辟,其土白壤。
谷備五種,穎粟豐穰。
以陶則不窳,以牧則易長。
骍、駂、駩、駽,騧、驪、驖、駔,繁鬣赤喙,黃脊白顙。
奇毛異骨,駉、駾、駚、驡,或出凹掩,或會廣敞,或隨龁而乍散,或就飲以群往。
秦青睹之而目眩,造父逢之而伎癢。
若乃邊風夜號,寒氣朝蕩,木葉晝脫,川原蕭爽,挺逸彩之疏瞬,厲雄心之倜儻。
分騰而郊野暗,聚鳴而阮谷響。
最下者籯糧載士,日中而馳百里,鳳臆蘭筋,探前扶后,何止乎蹄間三丈。
馬之所施,險之所依,有德者然后能之。
其或守之不以道,用之失其宜,則是二者在所為盜賊之資。
司馬侯告晉侯以先王之不務者,非棄之也;
而吳起言商紂之國志,有激于當時。
何則?
宣帝處先零金城,而終貽漢患;
武帝倚元海并州,而俄傾晉基。
自后聰、曜、石勒、姚萇、季龍、元魏、高齊、諸苻、慕容,呼侶嘯類,提羌占戎,或屯于定襄,或保于居庸,或建都鄴下,或渡軍河中。
或改元離石之比,或僭號沙河之東。
胡塵一踰,三關遂空。
長安之城,洛陽之宮,搖轡長驅,傳國都而扼蹤,暴衣北冠于涂炭,客宗廟于妖兇。
更帝迭王,抑為盛衰。
其四方簡冊,不可得而書者,凡幾戰(zhàn)而幾攻。
由是觀之,為彼君者,始失之一朝,遂使天下之人親戚離散,一百二十六載掛性命于兵鋒。
此又當世賢人君子登高慮遠,所宜追述,為萬世深誡者也。
當彼之時,國中窄而山中寬,天下危而山中安。
外憸人茍容以盜官兮,內浩歌乎《考槃》。
外吁嗟愁涕之辛酸兮,內游鹿豕其方歡。
外窮奢極侈以相殘兮,內交讓乎瓢簞。
外仍椹縮劍以銜冤兮,內樂夫其盤桓。
仁智所依,仙圣所跡,其動如龍,非迅雷烈風不起;
其出如鳳,非醴泉甘露不食。
服皇媧之妙道,藏補天之神石。
或餌木而采芝,或吞陽而嗽液。
或自耦于樵釣,或偶懷于老《易》。
引公和之馀韻,振文舉之歸策。
壄王二老,猶自輕之士;
壸關令狐,殆多言之客。
至精元以友造化,緒馀尚足以治萬國。
此其山之隱逸也。
即以仰之,首名歸山。
嶺巆紆馀,巉巖孱顏。
曳泉紳之飄飖,束云衣之回還。
樻眾精于寶姥,糝靈氣于天丹。
矗雰霞之朝覆,豁光怪之宵環(huán)。
其金則鈑、蕩、镠、銑、鐐、鑗、鏋鑀,其玉則瓊、玖、??、潞、丹、琪、玙、璠。
石黃綠而青碧,珠玟瑰而木難。
馀糧石脂之磽?,赭堊理長之斕斑,陰映宛倚,穹注蟠聯(lián)。
絲絺氈??,鈶鹽銅礬,備先賦之不名,距三方而祖繁。
復有紫沙黃霧,神鋼是取,逗落液于庳澗,萃堅英于弱土。
播蚩尤之遺勇,回歐冶之靈顧。
下分擅乎百源,上夾輸于六務。
此其山之琛賂也。
其鳥五色豪鷹,窟生崚崚,貌如秋胡,目如明星。
呴撥利戟,足卷枯荊。
雕趨鶚隨,往還青冥。
木棲則鵗、鷣、鸒、鸛,水止則鴇、翠、鳧、鶄。
殊種詭類,莫可殫名。
其狀如麋有距,四角馬尾。
聲若鐘磬,以出為瑞。
赤虎文豹,黃熊封豕,麇鹿瑞?,行搏坐噬。
草則紫團之蔘勤漏盧,糜銜牡蒙,蓯容首烏,牛膝豹足,龍沙虎須,赤節(jié)紫倩,如雷茈胡,云英玉支,解蠡庵?,鹿腸鶴虱,彭根屈據(jù)。
澤態(tài)夭糅,芳臭粉敷。
或同葩異實,或冬榮暑枯。
或珍傳太一,或用講吏區(qū)。
木則有榛有栗,其桐其椅。
篁筱懷風,桃李成蹊。
梗、楠、楓、檜,思仲、蕪荑,梓、漆、樞、栲,青檀、紫葳,樅、檍、槐、棗,棠、榴、楟、黎,陽櫨、檿桑,枌、榆、棪、槻,交抵并節(jié),韜唐陰堤。
身緣中材,實資療肌。
松柏千歲,蹇金石姿,彌根萬仞之峰,落影千丈之溪。
孤干直出,百尋而后有枝。
遠而望焉,或如翔鸞,或如蟠螭。
其大蔽牛,其圓中規(guī)。
參差櫹椮,下隔百步,猶樛憂而相羈」。
公子矍然曰:「陸產之盛仆知焉,不若是之詳也。
且聞之漢甘泉肇于武帝,唐含元建于高宗。
或決事于上,或受計其中。
始用材之有馀,終興利于無窮。
陛下臨御以來,四十馀年,未聞圖苑囿之觀,事土木之工。
戶牖朱綠之飾,詔五歲而一易;
服玩帷帳之具,雖屢補而尚供。
四方黎元,自視忲然,咸愿獻力京師,進娛皇躬。
聽鐘鼓管籥之音,瞻車馬羽旄之容。
儻有司因億兆之心,率懷、衛(wèi)、磁、相、澤、潞之人,披蒼莽、伐崆巃,賤新甫之得,簡徂徠之封,激春淫之悍豪,扶丹濟其來東,經營庶民,作為新宮,以壯閬乎中區(qū),以周嚴乎九重,高闡秘盧,侍從兮蜿蟬;
翠華黃屋,往來其沖融。
追三雍養(yǎng)老之法,申其孝慈,復延英訪問之跡,考其邪正。
更取士之弊法,著久官之新令,明刺舉勸沮之典,絕茍簡異同之政,廣廡長廊,翼其兩旁。
左選天下經術辯通之士,以為議郎,居講朝廷疑難之義,補百司之闕,出委觀民決獄之事,以信其所詳。
右選天下材勇溫恭之人,以為衛(wèi)士,居講司馬軍機之要,掌諸門之禁,出委偏裨別屯之任,以觀其近蒞。
興利如此,顧不為偉歟!
山日以開,貨日以通,眾庶習知,勿為牢籠。
欲發(fā)者發(fā),欲攻者攻。
登者搰者,剝者斲者,烹者掇者,縶者戈者,四時憧憧,皆民所同。
庶寶之輪幽,萬模之紛紜,雕雘彩制,羽須毛群,弓矢鎧楯之材,輿馬骨革之倫,被服纖華,鼓鑄精珍,三十取一,歸于縣官,寧有聞子富而父貧?
興利如此,顧不為偉歟」!
公子再言,處士再思之曰:「公子之惠,亦云善矣。
且民可與樂成,不可與慮始。
況乃三晉,人號沉鷙,孕鶉火之流烈,感斗極之勁氣。
瞻顧端巧,手足便利。
蔑蠱淫狂厲之感,無喘夜皸瘃之累。
專思慮而喜任俠,貴然諾而多懻忮。
重淪奸侈之化,孤守而莫變;
由滲唐虞之澤,彌久而未墜。
平居之際,以氣義相視,馳馬射獸以為樂,投石拔距以為戲,悲歌慷慨,以攄其郁;
矜誇功名,以見其志。
自古受命之主,不先得其土,則先得其士。
不得其地,不足以控諸夏;
不得其兵,不足以威萬縣。
粵天寶失御之后,事雖近而不復言。
而五代不綱之時,其跡甚明而可以數(shù)。
朱梁失守,則晉人南下而急攻河陽;
師厚不死,則魏博六州,據(jù)山口之路。
莊宗之禍,由鄴郡而起;
清泰之敗,緣上黨之助。
蕃戎陷相而石滅,鄴兵過河而劉去。
或群盜乘隙而并出,或前軍自此而先渡。
河東之舉,時李驤疾度,控孟津之策;
世宗之征,賴車駕倍程,有南平之遇。
可畏也,如人懷心腹之疾;
難去也,如木受根柢之蠹。
故吾太祖皇帝之興也,踐祚五月,親平澤、潞。
念賊失仲卿之計,不西下而直趨懷孟,而我用向拱之言,速濟河而擊其未聚。
離穴成擒,吳祚之前料;
登無難色,李氏之深諭。
如洪波薄江,借海以為力;
大霆擊空,與電而俱赴。
交廣、閩、蜀之區(qū),淮、海、江、漢之壖,彊侯暴王,襲頓蹁躚,納土稱臣,冠佩鄰聯(lián)。
雖天命之所在,亦主威之使然。
其勢如此,猶藏太原,謝將休戎,十有九年。
太宗之吊伐也,指師為林,轉糧如川。
斷石嶺之應,刬隆成之堅。
躬擐甲胄,劘鋒易弦。
晝夜圍督,六師爭先。
壓之以天下之重,然后始能破焉。
迨我真宗,撫養(yǎng)其人,留蹕授關南之師,促使益安陽之屯。
許北虜之通和,敕猛將之疏軍。
以至陛下仁風德澤,扶導長養(yǎng),踰八十春,賦不聞竭其才,力未嘗疲其身。
憙辯者不知約從連衡之謀,尚勇者不知收城奪邑之勛。
室家熙熙,老于耕耘。
如養(yǎng)虎者不與之全物,賞先至者不導于一津。
茲奈何合之?
深山觸鷙,猛而為勍。
敵之怒心,鐖鑿棘矜。
若南國之茶,海濱之鹽,千百良民,化為頑兵。
或蒙欲而拒捕,或負恃而貪凌。
始逭罪而群亡,終盛氣而橫行。
鎮(zhèn)之常員,則威有所不足;
列之大誅,則民轉相震驚。
陸機謂興利不足以補害,君焉孰懲」?
公子曰:「不然。
古初生民,禽獸雜居。
無機械以薦食,無衣裳以被軀。
累圣哀之,脩其所無,鉆燧取火,鑠金于爐。
銳以鋒刃,俾持以趨。
逐其蟲蛇,創(chuàng)其室廬。
刳木成舟,結繩為罛。
剡木為矢,弦木為弧。
以飲以食,以畋以漁。
服牛軺馬,紡績?鋤。
后王因之,訖今以娛。
安有至治之世導民以利,復爭亂之是虞!
太公封齊,熊繹封楚,魚鹽之義,山林之阻。
公一發(fā)之,民往如鶩。
不數(shù)十年,齊楚以富。
彼諸侯之國,民且守法,豈天下之廣,人或敢侮?
調發(fā)存邑里之籍,出入視保伍之名。
倚之守令之良,護以使者之能。
蓋建隆初興通饋之役,奚今日之政姑息而艱行?
是有司不復舉因民之利,四方無時有可勞之氓。
弗恤所治之法何如,而已亟此禁山搉海之圖,疑所思之未明」。
處士曰:「君不聞天子之建宮乎,厭江陵之瑰干,空鄧林之巨樹。
山鬼見榮而倏爍,坤后斥缊而容與。
青帝執(zhí)規(guī),白帝司矩。
攝離朱之魄,?其徽纆;
舍倕繭之神,相其斤斧。
裁魯鎮(zhèn)以為址,判湘巒以為礎。
趨步而龜鳥正,叱咤而虹蜺舉。
星覆重撩,云縮萬堵。
涂以齊赭,甓以虢土。
華薦金石之美,梁修牙角之賦。
揚瑤琨與織貝,荊砮丹而箘簬。
蒙羽之纖縞,澗瀍之枲纻。
優(yōu)尊而百禮六樂,華國則東房西序。
邦賄豐息,寧主是耶」!
公子曰:「嘻!
上方東被于流求,西薄乎羊同,南暢于訶陵,北憺乎空峒。
積摯鴻臚,填貨大農。
天人之交,何求而不充?
徒念覃懷之域,三河之沖,漘斷乎滄溟,背棲乎犬戎。
齊楚甌越,魯鄭巴邛,轅有所不適,楫有所不通。
重兵之常處,列城之所宗,將帥之治守,詔使之過從,壤地所生,衣食所庸,不疲其貲,即疲其力;
不出于官,則出于農。
帑焉而乏,府焉而空。
或驕陽淫雨之災,或戍發(fā)備河之逢,流離其民,易資梟雄。
或陰會于朋仇,或椎埋以成風。
故先諸權,俾怡其衷。
禹散歷山之金,而贖賣子之虐。
湯鑄莊山之幣,而救無??之兇。
非先君不足以說士,非首眾不足以就功。
如彼泉源,我發(fā)其蒙。
如彼委藏,我啟其封。
設坐視天財而不知發(fā),猶有此民而不以為兵,徒示二虜之涵容」。
處士曰:「君知其一,未睹其二。
琉璃之河,華林之莊,昔居臣民,今游犬羊。
然黠虜奚民,視此而莫敢乘焉,吾非有以守之,殆由天設于王公,帝限乎豺狼。
若之何侵而夷之,以紓其行,餌之可欲,以發(fā)其狂?
義未聞于灌爪,兵或興于爭桑。
投芻生心,文子之至喻;
牛甘必斗,管堅之所量。
國家近邊,雖上腴之地,久禁而不耕,所棄甚輕,為利甚明。
發(fā)丁以通驛,隋政之已失;
治氣而未盡,魏室之旋傾。
彼烏足陳于治朝哉!
山東之兵,三十五將之師,君所聞也,請置其說」。
公子曰:「大農之家,不患穿墉而廢囷倉;
善賈之行,不念胠篋而捐金珠。
備得其術,則害何能擾;
利果大入,則小或可疏。
今防秋之兵,不寄之土豪,而歲起屯戍;
繕治之物,不蓄于逐州,而授于京都。
不募人訪銅,而私或自鑄;
重給民曠土,而爭糴于胡。
遺計若此,庸為利歟?
由眾人焉,南牧之慮;
將智者兮,北伐之涂。
推石傳土,決其成功,束馬懸車,胙乎能事。
突收燕樂,捐范陽、涿郡三道之師;
直壓懷柔,拒虎北、石門四兵之勢。
引輕軍,發(fā)羌夏之東穴;
出奇道,斬匈奴之右臂」。
二客紛辯既久,色相不平,抗袂俱起,質于先生。
先生囅然而笑,適然而興曰:「坐,吾告汝。
夫有財而弗取,無道者之言也。
取而不以先王之制,無法者之言也。
二者,吾圣人之深惡。
不順乎冬夏,不相乎陰陽,禽獸之殄暴,貨幣之誅戕。
不時而源枯,不禁而山傷。
逆于天元,降為災祥。
則雖傳道之人,豈容無責哉?
古者大德大功之人,天子尊之公侯之爵,殊其奉養(yǎng)之方。
功厚者享亦厚,德長者報亦長,推之四海之內,入為公卿,出為牧伯,盛不過數(shù)十,土地所育,人民所藏,其貨易供,其財易當。
然報非天子之獨私焉,蓋天下皆樂其有以報也。
故其民賢者勉焉以脩其業(yè),愚者雖甚欲焉而無敢望。
其志易平,其勞易償。
今高貲大姓之家,列肆侔于府庫,邸第羅于康莊。
金紺采綴,鎪劘焜煌。
被以黼繡,裹以雕墻。
狗馬棄齊民之食飲,輿妾賤士夫之衣裳。
賓昏祠葬,隳敗紀綱。
通吏買法,陰淫陸梁。
其憑荒負險之民,擅彌山絡野之疆,畜奴如兵,占田論鄉(xiāng)。
主逋豢冠者攸眾,寶龜藏甲者為常。
州縣徒史,私為之視察;
鄉(xiāng)亭部夫,公隨之奮攘。
是天下山林之出,除公上之賦,守令吏寺,略有常制,每郡每邑,宛轉麋潰,輸幾侯而幾王。
彊桀相師,極欲為威。
怒網而川貧,笑斧而林飛。
孰察諸刊剝水火之遺制,孰恤乎堅稚曲直之所宜。
積之徒多而器用殊寡,舉之或遠而民資自疲。
富者售之益輕,貧者勞而愈微。
誓窮原藪之饒,而況膏腴之歸。
乃方乃州,或蝗或饑,民以為災,而彼反為宜。
從是其氓,匿稅并田之不暇;
益令群猾,藏租隱地之無疑。
南方諸山,非復昔時,材不愛而木不蕃,木不蕃而獸不滋。
迨有千里不毛,裹糇莫支。
是天地陰陽,晝夜長養(yǎng),猶不能以充其欲,則吾民何負,獨為貍而畜雞。
蓋馭民無予奪之政,厚生無發(fā)歛之期,萬物失『由儀』之道,四海廢『崇丘』之詩。
或者縣官列膠干皮羽之須,營棟宇舟車之材,上苛之以敲笞,下?lián)现宰反摺?div id="thyupew"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395_1181987_comment'>
索之于邇則此既莫有,求之于遠則險孰能來。
方此之時,跱蓄之家,驩相比朋,固所以制百姓之命,期年而篡其業(yè),更歲而竭其財。
如是不已,饑寒怨愁,不委于溝壑,則聚為盜賊。
非此二者,吾不知其安所為哉。
始于傷財,則終于害民,察其蠹國,必固乎亂俗。
故國家以皇祐之版書,較景德之圖錄,雖增田三十四萬馀頃,返減賦七十一萬馀斛。
由是言之,土地財利,名制約束,不用先王之法,其為弊也,民失其平,若之何而可復!
高者愈貪而肆蛇豕,下者抵禁而趨口腹。
刑罰日增,災害日續(xù)。
蓋蒹并不去,不足以語政;
制度不立,不足與言治。
禁钖存省米之說,賤肉有愛牛之意。
此言雖小,可以推類。
事為之法,物為之制,數(shù)罟之得,非不多也,先王禁之,以其傷生。
原蠶之利,非不博也,先王禁之,以其害氣。
果實未熟,木不中伐,用器不中度,禽獸不中殺,鬻于市者,執(zhí)而有罰。
不以其時,不順其教,捕一禽、折一草,謂之不仁;
斷一樹、伐一木,謂之不孝。
公卿大夫,群士黎庶,居室有品,器械有度。
車馬有等,衣服有據(jù)。
飲食有常味,人徒有常數(shù)。
戮民不敢服絻,君子不履絲屨。
為農者不得為工,為士者不得為賈。
天王之尊也,合圍猶惡其盡物;
諸侯之貴也,殺牛尚戒于無故。
小既無越,大豈容負。
草木鳥獸而舜以命益,水火土谷而堯以任禹。
名山大川,縱封國而不朌;
至其漆林,獨二十而征五。
著于后王,脩之愈明。
典之于天官,圖之于地卿,任之九職之事,辨其五物之征。
主山而有虞,主林而有衡。
中士下士,贊其政令;
府史胥徒,頒其所行。
豺祭而弓矢陳,隼擊而罻羅興。
司險達其道路,山師辨其物名。
鷙獸在前,穴氏火物而誘之出;
阱檴既設,冥氏伐鼓而使之驚。
然后萬民隨之,詔焉以程,斬材者有期日,竊木者有常刑。
至于金玉钖石,丱人之專??;
犀象麋鹿,魚人之所登,率避其孳育,以待其豐成。
必以其時,素王稱其大順;
不可勝用,孟軻陳其養(yǎng)生。
貴賤有差,六器五輅之資,民得而無所用;
興造不妄,五金六材之屬,民用而無所傷。
禁發(fā)之有期,重輕之有常,天生時而寒暑平,地生財而品類昌。
碩以盆鼓,蕃以谷量。
暴暴如山岳,渾渾如河江。
山出銀甕丹甑,棷聚麒麟鳳凰。
追前世之盛,被于此時;
以吾君之圣,方諸先王,隋唐之二宮,姚虞之總章,商人之重屋,周人之明堂,雖尨眉耆耇,愛惜朝夕,期有以必睹也。
子之言曾何比今于漢唐?
陛下慈仁如天,廣厚如地。
任臣則勿疑,聞諫而必喜。
賞罰不濫,切愛乎民命;
祭祀罄虔,動交乎天祉。
遠民之弊,雖守臣不知而知之甚詳;
克己之誠,在匹夫難行而行之甚易。
至若五帝憲老之禮,三王觀風之制,六典建官之法,三適進賢之例,患有司不得其術,不患朝廷之不行;
患臣下不舉其職,不患信任之不至。
今也輔相大臣,左右良士,重君子為臣去就之節(jié),思古人得君功烈之致。
施以善俗為本,學以力行為貴。
居朝廷不以先后持其嫌,守藩鎮(zhèn)不以內外疑其勢。
同德一心,齊力協(xié)議。
皋陶謨而矢契稷之業(yè),伯夷讓而中夔龍之志,以共察天下之善,不使有蓋虛驕士之黨;
以共收天下之杰,不使有妒功蔽賢之吏。
以眾人之耳為耳,聽眾耳之所不聽;
以眾人之目為目,視眾目之所不視。
授百司因革于吏,而總其成績;
委二邊軍賦于將,而責其必治。
法制素具,東南既饒,天府宏壯,講練有時。
吳越皆霸王之兵,朝令乎西,西納十四州之地;
夕使乎北,北歸十三州之城。
渾然臨之,以至健隤,然載之以不傾。
伊洛之水晝乎其前,戎夷畏之,踰黃河之湍;
丘垤之山簣乎其旁,戒夷阻之,甚太行之橫。
與其邀近功于一山,增眾糅之弊,牽危疑于往代,汩因循之名,使王者之興,百有馀年,神圣在位,而仁愛之澤獨未及于禽獸草木,曷可同世而語哉」!
二客離席跼跽,愧謝不敏,請為弟子。
既而少進曰:「問阜財?shù)酶访裰?,問治山得治國之風。
且昔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不得已而后起。
有學焉而后臣者,有不可得而臣者。
今山之隱逸,亦如是而后至乎」?
曰:「莫可得而知也。
神農之于悉諸,黃帝之于崆峒,顓頊之于綠圖,高辛之于柏招,帝堯之于務成,帝舜之于尹壽,禹之于國先生,湯之于伊尹,文王之于鬻熊,武王之于尚父,周公之于虢叔,齊桓之于管仲,然尊德樂道,說者如此也。
吾觀之彼數(shù)子者之心,將如是而已乎,莫可得而知也」。
二客恍若自失,再拜而罷。
按:《皇朝文鑒》卷六,四部叢刊本。
壽李秋谷 元 · 程鉅夫
五言排律
微省星辰近,鑾坡日月遲。
上公開瑞旦,舊學蔚明時。
玉琯微陽動,宮壺喜氣隨。
已應蕭應昴,復說傅騎箕。
琥珀蒼松液,珊瑚碧樹枝。
茂生豪杰士,來作太平基。
憶昔公初起,方時事已隳。
艱虞身保障,謀議國蓍龜。
赤手除蛟虎,丹心見藿葵。
一朝周典禮,萬世漢官儀。
宗廟重鐘簴,乾坤再柱維。
秦階寒耿耿,遐壤日熙熙。
大小陳綱紀,神奸鑄鼎彝。
桂枝增秀發(fā),蔓草極芟夷。
鄉(xiāng)校惟聞頌,朝廷總得宜。
端由天子圣,亦在哲人推。
昭代才何盛,斯文柄獨持。
立言成準范,析理貫書詩。
馀事歸青史,新篇藹素期。
朝趨雙闕內,夕夢北山陲。
顧問常前席,論思每執(zhí)規(guī)。
力援寒畯溺,已視庶民饑。
姓字喧童稚,仁恩被等衰。
功高門似水,心靜爵空縻。
報主期堯舜,為臣志呂伊。
山河分陜地,勛業(yè)太常旂。
早達謙盈理,居多寵祿辭。
戰(zhàn)兢存夙夜,赑屃負安危。
即此觀天道,宜能永福綏。
直為天下祝,不是老夫私。
春日宴黔國山亭 明 · 黃衷
七言律詩
令轉青陽氣已濃,上公臺榭許從容。
花光熳射銀塘麗,霞彩回聯(lián)石巘重。
興掩歌鐘誇算馬,笑分篇什記登龍。
執(zhí)規(guī)誰更司春事,好借晴和遍四封。
聞于習靜得觀頤,弄野云姿思與遲。
濡沬早敷千變澤,覽輝曾見九苞儀。
堂燈風霧孤憑幾,墓木星霜幾執(zhí)規(guī)。
八極有神應馭氣,不知何路逐安期。
灌陽立春 明 · 黃衷
七言律詩
東郊笳鼓獻芳晨,陌上晴風市上人。
彩仗環(huán)牛方祝稔,筠盤呈韭已逢新。
泉聲動壑寒應減,土脈迎花暖未勻。
不是執(zhí)規(guī)行歲令,遐方那解更知春。
共 2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