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段成式

相關(guān)人物:共 21 位。
共 2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長安人,一作范陽人。賈島從弟。居青龍寺,一說居天仙寺。工詩,多五言,律調(diào)謹嚴,意在言外,詩名與島齊。與馬戴、姚合、厲玄多有酬唱。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俗姓賈,范陽(今北京西南)人。賈島從弟。少年時出家,嘗與賈島同居青龍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廬山等地。大和年間,為白閣寺僧(《金石萃編》卷六六《僧無可書幢》)。與姚合過往甚密,酬唱至多,合刺金州,無可往訪之。又與張籍、馬戴、厲玄、喻鳧等人友善。生平見《唐詩紀事》卷七四、《唐才子傳》卷六。無可工詩,多五言,與賈島、周駕齊名,張為《詩人主客圖》列其為“清奇雅正主”之入室。無可善為象外句,“比物以意,而不指言一物”、“妙在言其用而不言其名耳”(《冷齋夜話》),如“聽雨寒更盡,開門落葉深”、“微陽下喬木,遠燒人秋山”。亦以能書名,效柳公權(quán)體。(《關(guān)中金石記》)《全唐詩》存詩2卷,《全唐詩續(xù)拾》補詩1首又2句。
唐詩匯評
無可,生卒年不詳,俗姓賈,范陽(今河北涿縣)人,或云長安(今陜西西安)人。
賈島從弟。
元和中,居長安青龍寺,后又居長安先天寺及終南白閣寺。
又曾游吳越、嶺南、江西等地。
會昌中,居華山樹谷,自稱樹谷僧。
約會昌末、大中初卒。
可善書,工五言詩,與姚合、朱慶馀、賈島、殷免藩、章孝標、頓非熊、馬戴、段成式、雍陶、厲玄等為詩友,唱和甚多。
有《無可集》一卷。
全唐詩》編詩二卷。

作品評論

唐才子傳
(無可)工詩,多為五言。初,賈島棄俗,時同居青龍寺,呼島為從兄。與馬戴、姚合、厲玄多有酬唱,律調(diào)謹嚴,屬興清越,比物以意,謂之象外句。如曰:“聽雨寒更盡,開門落葉深?!庇衷唬骸拔㈥栂聠棠?,遠燒入秋山?!狈泊说刃缕?,當時翕然稱尚,妙在言用而不失其名耳。
唐音癸簽
無可詩與兄島同調(diào),亦時出雄句,咄咄火攻。
詩筏
唐釋子以詩傳者數(shù)十家,然自皎然外,應(yīng)推無可、清塞(按即周賀)、齊己、貫休數(shù)人為最,以此數(shù)人詩無缽盂氣也。
《載酒園詩話又編》
無可詩如秋澗流泉,雖波濤不興,亦自清冷可悅……但多與郎士元相雜,殊不能辨。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代宗大歷中居荊州。約于德宗建中中至貞元初任長林令,與司空曙唱酬甚密。貞元中為荊南節(jié)度從事、檢校侍御史。事跡散見《酉陽雜俎》卷一二,《元和姓纂》卷八,《唐詩紀事》卷四三?!?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首。
唐詩匯評
衛(wèi)象,生卒年里貫均未詳。德宗建中年間任長林令,官終侍御,象與李端、司空曙友善,以詩名于大歷間?!?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二首。

作品評論

唐詩紀事
段成式云:“大歷末,禪師元鑒住荊州陟岵寺,道高有風韻,人不可得而親。
張璪嘗畫松于齋壁,符載贊之,象詠之,時號‘三絕’,悉加堊焉,人問之,曰:無事疥吾壁也。
……”乃知象大歷間江陵詩人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78—861 【介紹】: 唐僧。衢州須江人,俗姓祝。年十五,隨叔僧唯寬入內(nèi)道場,誦《法華》、《華嚴》等經(jīng)。年二十三,受戒。歷四十年,精通諸大經(jīng)論。歸諸暨法樂寺授徒。武宗會昌間,往永嘉,隱于樂成縣大芙蓉山。宣宗大中初,出住溫州開元寺。晚住越州呂后山院。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八 攝念科(二)
姓祝氏。
衢之須江人。
大德惟寬。
其季父也。
寬名重當時。
質(zhì)幼從出家。
及寬被詔。
入長安居大興善寺。
復請授菩薩戒于內(nèi)道場。
而質(zhì)皆在焉。
年十五。
誦法華華嚴維摩等經(jīng)。
二十三。
受具。
七日能覆習戒本。
更二夏。
講四分律。
年二十七。
講俱舍論。
如是四十年。
而大經(jīng)大論。
通暢者多矣。
后問心法于大悲禹跡二禪師。
乃歸領(lǐng)徒于諸暨之法樂寺。
虎伏座下。
若聽所說者。
質(zhì)為摩頂。
使毋噬生物。
虎妥尾去。
會昌詔沙汰。
質(zhì)遁永嘉之樂清縣大芙蓉山。
太中初。
太守韋公。
屢致召命。
質(zhì)固辭。
于是強舁之入城府。
居開元寺積歲月。
所得檀施。
悉以造佛殿講堂房廡等宇。
而像設(shè)之嚴飾。
藏教之完治。
皆其費。
俄而會稽廉使貳沈公。
以呂后山院迎之。
以歸。
院蓋寧賁禪師舊化地。
質(zhì)至。
惟寓一榻于草庵而已。
咸通二年十月十四日。
告別于眾。
十五日。
端坐而化。
壽八十四。
臘六十二。
窆全身于靈谷。
塔既建。
越州刺史段成式
敘其行實。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七 興福篇第九之二
釋文質(zhì)。俗姓祝氏。尚丘之遠孫。衢州須江人也。叔氏為僧號唯寬。學通多本經(jīng)論。寬被詔入長安止大興善寺。重詔入內(nèi)道場。兼請受菩薩戒。質(zhì)隨寬入內(nèi)。年十五誦法華華嚴維摩等經(jīng)。二十三受具。七日誦周戒本。二夏便講四分律。二十七講通俱舍。四十年中精曉諸大經(jīng)論。后約束大悲禹跡二禪師參問心要。既博達矣。歸諸暨法樂寺領(lǐng)徒。時有虎來聽法。質(zhì)摩其頂而去。后往永嘉鐘會昌之搜簡乃隱樂成縣大芙蓉山。胎息而已。大中重興。太守韋君累請不來。強置于榻舁出州開元寺居。檀施駢貤回造大佛殿并講堂房廊形像。并寫藏教無不備焉。越州廉使沈貳卿命住呂后山院。本寧賁禪師舊化之地也。質(zhì)唯居草庵而止。咸通二年十月十四日告眾言別。十五日端坐而化。春秋八十四。僧臘六十二。窆于云谷建塔。越州刺史段式為行錄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80—862 【介紹】: 唐僧。河東蒲坂人,俗姓盧。早舉甲科,母喪服闋,往北京童子寺出家。初隱南岳常樂寺,后居杭州大慈山。山素缺水,有二虎以爪跑地,泉自涌出,因名“虎跑泉”。問道者眾。懿宗咸通中卒,敕謚性空大師。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七 傳宗科(五)
姓盧氏。河東蒲阪人。少為書生。年二十五。偕計中甲科。然未愜所志。欲再試禮部。而適丁母憂。因廬墓所。服闋竟。出家于北京童子寺。歲未二周。而諸經(jīng)通習。遂造嵩岳。受具戒。復淹貫律部。后詣百丈山謁大智海公。而究見性之指焉。俄結(jié)庵南岳常樂寺之絕頂。諫議大夫崔公。尤推重。為別創(chuàng)方丈。一日南泉至問。如何是庵中主。答云蒼天蒼天。泉云蒼天且置。如何是庵中主。答云會即便會。莫忉怛。泉拂袖去。游錢唐止大慈山。山居浙江上。地斥鹵砂礫。無所得水。將去而他。忽有虎跪地出泉。甘??娠?。識者以為神。而眾亦大集。上堂云。山僧不會答話。只能識病。有一僧出前立云。遠有病么。請師識。中便下座。歸方丈。趙州問。般若以何為體。答云。般若以何為體。州大笑而出。中明日見趙州掃地次。中問般若以何為體。州置帚大笑撫掌。中便歸方丈。有僧辭往江西。中云。我勞汝得否。僧云勞什么。中云勞汝將取老僧去。僧云。更有過于和尚者。亦不能將去得。中便休。其僧后舉似洞山。山云。阇梨爭合恁么道。僧云。和尚作么生。洞云將得。洞又問其僧云。大慈別有什么言句。僧云。有時示眾云。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洞云我不恁么道。僧云作么生道。洞云。說取行不得底。行取說不得底。會廢教因民服。徙戴氏引墅。大中初。詔除前禁。復儀相。太守劉公加禮敬。叢社之盛。不減疇昔。咸通三年二月十五日。囑累畢。怡然坐逝。壽八十三。臘五十四。其冬克塔而窆焉。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師名寰中。姓盧氏。蒲坂人也。生有異相。其聲如鐘。出家于并州童子寺。受心印于百丈海禪師。結(jié)茅于南岳。一日南泉至。問如何是庵中主。師云。蒼天蒼天。泉云。蒼天且置。如何是庵中主。師云。會即便會。莫忉忉。泉拂袖而出。趙州問般若以何為體。師云。般若以何為體。趙州大笑而出。師明日見趙州掃地。師問般若以何為體。趙州置帚。附掌大笑。師便歸方丈。師后住浙江大慈山。上堂示眾云。山僧不解答語。只能識病。又云。說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時學者甚眾。山素缺水。師擬飛錫。夜夢神人告曰。勿他之。我移南岳小童子泉就師取用。詰旦見二虎以爪跑于地。泉自涌出。味甘如飴。有僧自南岳至。乃曰小童子泉涸矣。故東坡題詩云。亭亭石塔東峰上。此老初來百神仰。虎移泉眼趁行腳。龍作浪花供撫掌。至今游人灌濯罷。臥聽空階環(huán)佩響。故知此老如此泉。莫作人間去來想。咸通三年三月十五日無疾而逝。壽八十三。臘五十四。僖宗謚性空大師定慧之塔。 贊曰。 履踐真實  心悟無際  南泉趙州  激揚酬對 居乏寒泉  虎跑以濟  惟德斯彰  風清日麗
宋高僧傳·卷第十二 習禪篇第三之五
釋寰中。
姓盧氏。
河東蒲坂人也。
稟靈特異挺質(zhì)殊倫。
身支??亭頂骨圓峻。
其聲若鐘響其色猶脂凝。
學通終古辭實豐贍。
年二十五隨計中甲科。
然未塞其懷。
復思再捷。
無何遭母之憂。
遂廬于墓所。
及服闋徑往北京童子寺出家。
二稔未周諸經(jīng)皆覽。
明年往嵩岳登戒肄習律部。
于茲博通忽慕上乘。
決往百丈山深得玄旨。
后隱南岳常樂寺。
結(jié)茅于山椒諫議大夫崖公深重其操。
因別立方丈。
虞淵景晞一飯永日。
然其乏水羸瓶遠求。
俄爾深宵有虎嗥嘯廬側(cè)。
詰旦視之。
果濫泉坼地而涌足其汲用。
后之杭浙江之北有山號大慈。
居未久檀信爰臻。
旋成巨院。
四方僧侶參禮如云。
屬武宗廢教。
中衣短褐。
或請居戴氏別墅焉。
大中壬申歲太守劉公。
首命剃染重盛禪林。
壬午歲二月十五日囑累聲畢而終。
時漸溽暑驗其身一無變異。
而頂門燠潤。
冬窆于塔所。
享年八十三。
法臘五十四。
有說常樂寺山虎跑泉。
當中公滅日。
忽焉乾涸。
異哉。
止資中之受用耳。
至乾符丁酉歲。
敕謚大師號性空。
塔名定慧也。
縉云太守段成式為真贊焉。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字里不詳。
曾客居蜀中。
段成式于穆宗長慶初年或文宗大和末年侍父居蜀時,與其同游。
唐詩紀事》卷五七引《酉陽雜俎》載其事跡。
全唐詩》收詩1聯(lián)。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字夢復。
官校書郎。
常與段成式、張希復聯(lián)句作詩。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46? 籍貫不詳。
字夢復。
武宗會昌三年(843)任校書郎。
卒于會昌末或大中初。
符與段成式、張希復為詩友,多有唱和。
事跡見段成式酉陽雜俎》續(xù)集卷五。
全唐詩》存與段成式等游長安諸寺聯(lián)句若干、詞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潤州句曲人。信道教。應(yīng)試不第后,不復應(yīng)舉,游覽自放。敬宗寶歷二年,在舒州幕,與李德修、丘上卿等同游潛山石牛洞。以詩名。有詩集一卷,日僧圓仁入唐后,攜歸日本,今不存。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
句曲(今江蘇句容)人。
段成式同時。
信道教。
應(yīng)舉不第后,不復應(yīng)舉,游覽自放而終。
事跡散見《酉陽雜俎》前集卷一五、《唐詩紀事》卷五六。
張為《詩人主客圖》列其為“廣大教化主”之及門者。
全唐詩》存詩3首、斷句1聯(lián),《全唐詩逸》補收斷句3聯(lián)。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文宗時人,與段成式、溫庭筠等同時倡和,詩合成《漢上題襟集》。
官至將仕郎守太子校書。
有《渚宮舊事》。
全唐文·卷七百六十
知古。文宗時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名或作德仁。穆宗長慶間以詩名。自文宗開成至宣宗大中三朝,昆弟皆擢顯仕,而得仁出入舉場三十年,卒無成。有詩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公主子。穆宗長慶時以詩名。其兄弟以貴戚故皆為顯貴,而得仁獨苦為文,文宗開成后,出入舉場20年,無所成。曾賦詩自傷云:“外族帝王是,中朝親故稀。翻令浮議者,不許九霄飛”。卒后,韋莊、僧棲白等競相賦詩哀吊。生平散見《唐摭言》卷一〇、《唐詩紀事》卷五三、《唐才子傳》卷六。得仁苦心為詩,曾自言“刻骨搜新句,無人憐白衣”、“永夜無他慮,長吟畢二更”。尤擅五律,晁公武稱其“五言清瑩,獨步文場”(《郡齋讀書志》卷四中)?!?a target='_blank'>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劉得仁詩》1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卷,又5首,《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1首,斷句2。
唐詩匯評
劉得仁,生卒年里貫均未詳。
公主之子。
自文、武、宣三朝,弟尚公主,兄弟皆居顯位,獨得仁出入舉場二十馀年,屢試屢黜,競不得一第。
約大中末年,時人哀之。
得仁能詩,于五律尤工,與姚合、無可、段成式、厲玄、雍陶、顧非熊等交往酬和。
有《劉得仁詩》一卷。
全唐詩》編詩二卷。
全唐詩補逸
劉得仁,貴主之子。補詩一首。

作品評論

司空圖《與王駕評詩書》
浪仙、無可、劉得仁輩,時得佳致,亦足滌煩。
詩人主客圖
清奇僻苦主:孟郊……及門二人:劉得仁、李溟。
郡齋讀書志
劉得仁,公主之子。長慶中以詩名,五言清瑩,獨步文場。
唐才子傳
(得仁)有寄所知詩云:“外族帝王是,中朝親故稀。翻令浮議者,不許九霄飛?!睉n而不困,怨而不怒,哀而不傷,鏗鏘金玉,難合同流,而不厭于磨淬。端能確守格律,揣治聲病,甘心窮苦,不汲汲于富貴。王孫公子中,千載求一人不可得也。
唐音癸簽
劉得仁詩思深,合處盡可味,奈筆笨難掉何?天子甥為一名終日哀吟,何自苦!
《重訂中晚唐詩人主客圖》
得仁詩,亦水部派也。前輩見其愁苦吟呻,擬之賈氏,其實唐末凄厲之音,大半相似,要自各有宗承,不相混。獨惜得仁三十年苦功,赍志以歿,后世并亦無能知者。引為張司業(yè)門人,或有傳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801—約866或約812—約870 【介紹】: 唐太原祁人,本名岐,字飛卿。溫彥博裔孫。少敏悟,工詩詞。數(shù)舉進士不第。宣宗大中中,以攪擾試場,黜為隨縣尉。襄陽節(jié)度使徐商署為巡官。不得志,去歸江東。后至長安,任國子助教。貶方城尉,卒。其詩辭藻華麗,與李商隱齊名,并稱溫李。其詞多寫閨情,風格濃艷,后收入《花間集》,為花間派詞人之首,又與韋莊并稱溫韋。時試律賦,八韻一篇,相傳庭筠文思敏捷,叉手一吟便成一韻,八韻只須八叉八吟,故號為溫八叉、溫八吟,有《金筌集》及詩集等。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12—870 本名岐,字飛卿,排行十六,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
少負才華,尤長于詩賦,然生性傲岸,好譏諷權(quán)貴,得罪宰相令狐绹,因此累舉不第,僅任方城尉、隋縣尉、國子監(jiān)助教等微職。
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
夏承燾有《溫飛卿系年》。
溫庭筠為晚唐詞壇巨擘,亦有詩名,當時與李商隱齊名,號為“溫李”。
時人又稱其與李商隱、段成式之詩風為“三十六體”,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故也。
才性敏捷,每與試,押官韻,未嘗起草,每一韻一吟,場中曰“溫八吟”。
又謂八叉手成八韻,故又稱“溫八叉”或“溫八韻”。
溫詩語言風格較為秾艷,予人以綺錯婉媚之感。
此種特征尤以樂府篇什為最。
其懷古之作,多含諷諭意義;其寫女性之詩則多具悲劇色彩。
亦有少量直接揭示社會矛盾之篇什,故不能將溫詩一概斥之為“側(cè)艷之詞”。
詩體以近體為較擅,氣韻清拔,格調(diào)高峻,如《過陳琳墓》、《經(jīng)五丈原》等。
其寫景小詩則清新可喜,如《商山早行》中“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二句,向稱名句。
由清人曾益編集作注、顧予咸補輯、顧嗣立補注重訂之《溫飛卿詩集箋注》,乃最完善之溫詩注本,存詩近330首。
全唐詩》存詩9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1首,斷句6。
唐詩匯評
溫庭筠(約801-約870),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
才情敏捷,每入試,八叉手而成八韻,人號“溫八叉”。
然恃才傲物,放浪不羈,又好譏諷權(quán)貴,多犯忌諱,故屢舉進士不第。
曾東游吳越,南極黔巫,西北至蕭關(guān)、回中,行蹤極為廣泛。
大中末,謫為隋縣尉。
徐商鎮(zhèn)襄陽,辟為巡官,與段成式、韋蟾等唱和。
咸通七年,官國子助教,竟流落而終。
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號“溫李”。
又工詞,為《花間集》中首要詞人,后人尊為花間鼻祖。
有《握蘭集》三卷、《金筌集》十卷、《詩集》五卷、《漢南真稿》十卷,均佚。
今有《溫飛卿集》七卷,別集一卷行世。
全唐詩》編詩九卷。
詞學圖錄
溫庭筠(?-866) 原名岐,字飛卿。太原人?;ㄩg詞人鼻祖。有《握蘭集》三卷、《金荃集》十卷,皆佚,詞存《花間集》、《金奩集》中,王靜安輯《金荃詞》一卷。
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六
庭筠本名岐。字飛卿。太原人。數(shù)舉進士不第。徐商鎮(zhèn)襄陽。署為巡官。歷方城隋縣尉卒。

作品評論

《舊唐書?文苑傳》
(李商隱)與太原溫庭筠、南郡段成式齊名,時號“三十六”。
文思清麗,庭筠過之。
唐摭言
溫庭筠燭下未嘗起草,但籠袖憑幾,每賦一詠一吟而已,故場中號為“溫八吟”。
北夢瑣言
溫庭云字飛卿,或“云”作“筠”字,舊名岐,與李商隱齊名,時號曰“溫李”。才思艷麗,工于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多為鄰鋪假手,號口“救數(shù)人”也。
唐才子傳
(庭筠)少敏悟,天才雄瞻,能走筆成萬言……側(cè)詞艷曲,與李商隱齊名,時號“溫李”。才情綺麗,尤工律賦。
《批點唐音》
溫生作詩,全無興象,又乏清溫,句法刻俗,無一可法,不知后人何故尊信。大抵清高難及,粗俗易流,差便于流俗淺學耳。余恐鄭聲亂耳,故特排擊之。
唐詩鏡
溫庭筠詩如浪芷浮花,初無根蒂,麗而浮者,傷其質(zhì)矣。
唐音癸簽
溫飛卿與義山齊名,詩體麗密概同,筆徑較獨酣捷。七言樂府,似學長吉,第局脈緊慢稍殊,彼愁思之言促,此淫思之言縱也。
《詩源辨體》
庭筠五言律有六朝體,酷相類。七言人錄者調(diào)多清逸,語多閑婉,在晚唐另為一種。
《載酒園詩話又編》
大抵溫氏之才,能瑰麗而不能澹遠,能尖新而不能雅正,能矜飾而不能自然,然警慧處,亦非流俗淺學所易及。正如苧蘿女,昵之雖欲傾城,然使其終身負薪,則亦不平。
《唐音審體》
飛卿樂府歌行,不妨出義山之上,而今體詩不逮遠甚。雖曰義山學杜,飛卿學李,淵源本異,而工力淺深,自不可掩。
野鴻詩的
飛卿古詩與義山近體相埒,題既無謂,詩亦荒謬;若不論義理而只取姿態(tài),則可矣。
《唐詩別裁》
語曰:“情生于文,文生于情?!鼻椴蛔愣亩啵硖圃娝圆∫?。得此意以去取溫詩,則真詩出矣。
一瓢詩話
溫飛卿,晚唐之李青蓮也,故其樂府最精,義山亦不及?!ㄩL詩則溫不迨李。李有收束法,凡長篇必作一小束,然后再收,如山川跌換之勢;溫則一束便住,難免有急龍急脈之嫌。
石洲詩話
飛卿七古,調(diào)子元好,即如《湖陰同》等曲,即阮亭先生之音節(jié)所本也。然飛卿多作不可解語。且同一濃麗,而較之長吉,覺有傖氣,此非大雅之作也。
石洲詩話
溫詩五律,在姚武功之上。
《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溫飛卿久困名場,故學力獨為透到。其于玉溪,何止偏師之攻!顧華玉盛詆之,亦蚍蜉撼樹也。
《石園詩話》
愚謂飛卿才思艷麗,韻格清拔,隨題措辭,無不工致,恰如其“有絲即彈,有孔即吹”之妙。
《南堂輟鍛錄》
溫飛卿五律甚好,七律唯《蘇武廟》、《五丈原》可與義山、樊川比肩。五七古、排律則外強中干耳。
《東目館詩見》
飛卿與玉溪并稱,其歌謠豈玉溪所能幾及!清拔處亦不似長吉劌心鏤肝。
《唐七律雋》
溫、李并稱,飛卿松秀似勝義山,而宋人學西昆者有此精到否?
三唐詩品
其源濫觴明遠,而衍派子山,是義山一流。顧律多浮藻,無婉密之音。五言規(guī)古,自存璆亮。歌行煉色揣聲,密于義山,疏于長吉。劉彥和謂“窮力追新”,陸士衡謂“雅而能艷”者。
共 2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