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荊軻

相關(guān)人物:共 19 位
共 73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琴女歌 先秦 · 無名氏
四言詩
燕丹子曰:荊軻刺秦王。右手執(zhí)匕首。左手把其袖。秦王曰:乞聽琴聲而死。琴女奏曲云云。王從其計(jì)。不解。故及于難。
羅縠單衣。可裂而絕。
三尺屏風(fēng)??沙?。
鹿盧之劍??韶?fù)而拔。
⑴ 《類聚》作伏。○燕丹子下?!额惥邸钒耸?。《史記》刺客列傳正義引燕太子篇。意林二?!队[》三百四十四?!队[》五百七十七引《史記》?!对娂o(jì)前集》四。又《書鈔》百二十八引絕一韻。又《御覽》七百一引三秦記引三尺羅衣何不掣。四面屏風(fēng)何不越二句。與本辭異。
笛賦 戰(zhàn)國楚國 · 宋玉
余嘗觀于衡山之陽,見奇條異干罕節(jié)閑枝之叢生也,其處磅磄千仞,絕溪淩阜,隆崛萬丈,盤石雙起。
丹水涌其左,醴泉流其。
其陰則積雪凝霜,霧露生焉;
其東則朱天皓日,素朝明焉;
其南則盛夏清微,春陽榮焉;
其西則涼風(fēng)游旋,吸逮存焉。
干枝洞長,桀出有良。
名高(有脫誤)師曠,將為《陽春》。
其北則鄙《白雪》之曲假涂南國,至于此山,望其叢生,見其異形,因命陪乘,取其雄焉。
宋意將送荊卿于易水之上,得其雌焉,于是乃使王爾、公輸之徒,合妙意,角較,遂以為笛。
于是天旋少陰,白日西靡,命嚴(yán)春,使午子廷長頸,奮玉手,摛朱唇,曜皓齒,赪顏臻,玉貌起,吟清商,追流徵,歌《伐檀》,號孤子,發(fā)久轉(zhuǎn),舒積郁。
其為幽也,甚乎懷永抱絕,喪夫天,亡稚子,纖悲微痛,毒離肌腸腠理,激叫入青云,慷慨切窮士。
度曲口羊腸,揆殃振奔逸。
游泆志,列弦節(jié),武毅發(fā),沈憂結(jié);
呵鷹揚(yáng),叱太一,聲淫以黯《黑甚》,氣旁合而爭出;
歌壯士之必往,悲猛勇乎飄疾。
《麥秀》漸兮鳥聲革翼。
招伯奇于源陰,追申子于晉域。
夫奇曲雅樂,所以禁淫也;
錦繡黼黻,所以御寒也,縟則泰過。
是以檀卿刺鄭聲,周人傷北里也。
亂曰:芳林皓干,有奇寶兮;
博人通明,樂斯道兮。
般衍瀾漫,終不老兮;
雙枝閑麗,貌甚好兮。
八音和調(diào),成稟受兮;
善善不衰,為世保兮。
絕鄭之遺,離南楚兮;
美風(fēng)洋洋,而暢茂兮。
嘉樂悠長,俟賢士兮;
鹿鳴萋萋,思我友兮。
安心隱志,可長久兮(《古文苑》?!侗碧脮n》一百十一引七條,《藝文類聚》四十四。按此賦用宋意送荊卿事,非宋玉作。然隋、唐已前本集有之,誤收久矣。不必刪耳。)
⑴ 《藝文類聚》作師曠將為《陽春》北鄭《白雪》之曲,
⑵ 《文選。洞簫賦》注作「使叔子」。案注又引《毛詩傳》:昔顏叔子獨(dú)處于室,鄰之嫠婦又獨(dú)處室云云。午子,即魯男子也。
《史記》曰: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云云。復(fù)為羽聲慷慨。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于是荊軻就車而去。
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
⑴ ○戰(zhàn)國策燕策三?!妒酚洝反炭土袀餮嗟ぷ酉隆!段倪x》二十八?!稌n》百六。《類聚》四十三?!冻鯇W(xué)記》一、十五?!队[》六十四、五百七十二。《詩紀(jì)前集》二。
評注(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燕丹善勇士,荊軻為上賓。
圖盡擢匕首,長驅(qū)西入秦。
素車駕白馬,相送易水津。
漸離擊筑歌,悲聲感路人。
舉坐同咨嗟,嘆氣若青云(○同上○以上二首?!额惥邸窡o題?!对娂o(jì)》從廣《文選》作詠史詩。逯案。王粲有詠三良之作。而題曰詠史。則此上篇自可題曰詠史。又左思詠史詩有荊軻一篇。當(dāng)是祖述建安諸賢。則下篇亦可以作此題也。)
東漢末 · 王粲
荊軻為燕使,送者盈水濱。
縞素易水上,涕泣不可揮。
⑴ ○韻補(bǔ)一?!疱职?。濱、揮不葉。濱蓋湄之訛。才老所據(jù)本有誤。
荊軻燕市,酒酣氣益震。
哀歌和漸離,謂若傍無人。
雖無壯士節(jié),與世亦殊倫。
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陳。
貴者雖自貴,視之若埃塵。
賤者雖自賤,重之若千鈞(同上)。
故吏人事中郎盧諶死罪死罪。諶稟性短弱。當(dāng)世罕任。因其自然。用安靜退。在木闕不材之資。處雁乏善鳴之分。卷異蘧子。愚殊寧生。匠者時(shí)眄。不免饌賓。嘗自思惟。因緣運(yùn)會。得蒙接事。自奉清塵。于今五稔。謨明之效不著。候人之譏已彰。大雅含弘。量包山藪。加以待接彌優(yōu)??罹煊怅?。與運(yùn)籌之謀。廁燕私之歡。綢繆之旨。有同骨肉。其為知己。古人岡喻。昔聶政殉嚴(yán)遂之顧。荊軻慕燕丹之義。意氣之間。糜軀不悔。雖微達(dá)節(jié)謂之可庶。然茍?jiān)挥星?。孰能不懷。故委身之日。夷險(xiǎn)已之。事與愿違。當(dāng)忝外役。遂去左右。收跡府朝。蓋本同末異。楊朱興哀。始素終玄。墨翟垂涕。分乖之際。咸可歡慨。致感之途?;蚱扔谄?。亦奚必臨路而后長號。睹絲而后歔欷哉。是以仰惟先情。俯覽今遇。感存念亡。觸物增眷《易》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書非盡言之器。言非盡意之具矣。況言有不得至于盡意。書有不得至于盡言邪。不勝猬懣。謹(jǐn)貢詩一篇。抑不足以揄揚(yáng)弘美。亦以攄其所抱而已。若公肆大惠。遂其厚恩。錫以咳唾之音。慰其違離之意。則所謂咸池酬于北里。夜光報(bào)于魚目。諶之愿也。非所敢望也。諶死罪死罪。
浚哲惟皇,紹熙有晉。
振厥弛維,光闡遠(yuǎn)韻。
有來斯雍,至止伊順。
三臺摛朗,四岳增峻。
荊軻 東晉 · 陶潛
燕丹善養(yǎng)士,志在報(bào)強(qiáng)嬴。
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素驥廣陌,慷慨送我行。
雄發(fā)危冠,猛氣沖長纓。
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
蕭蕭哀風(fēng)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
一去知(一作公知去)不歸,且有后世名。
登車何時(shí)顧,飛蓋入秦庭。
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
圖窮事自至,豪主怔營
惜哉劍術(shù)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馀情。
詠史詩 南朝宋 · 劉駿
聶政憑驍氣,荊軻擅美風(fēng)。
孤刃駭韓庭,獨(dú)步震秦宮。
懷音豈若始,捐軀在命終。
雄姿列往志,流聲固無窮。
⑴ ○《類聚》五十五。《詩紀(jì)》四十五。
銅劍贊 南梁 · 江淹
四言詩
永明初,始造舊官,鑿東北之地,皆平網(wǎng)迤隴,尤多古冢墓,有人得銅劍,長尺五寸,余既借看,嘆其古異??陀兄^余曰:「古時(shí)乃以銅為兵乎?其可得而聞不?」余笑而應(yīng)曰:「此證據(jù)甚多,殆不俟言。卿既欲知,輒具言之。余案《山海經(jīng)》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銅」。郭璞注曰:「此山出金如火,以之切玉,如割泥也。周穆王時(shí),西戎獻(xiàn)之,《尸子》所謂昆吾之劍也。」越絕書曰:「赤瑾之山,破而出錫,若邪之溪,涸而出銅,歐冶鑄以為純鉤之劍?!褂旨弛V械靡汇~劍,長三尺五,及今所記干將者,亦皆非鐵,明古者以銅錫為兵器也?!吨軙贩Q,「穆王時(shí)征犬戎,得昆吾之之劍、火浣布,長尺有咫。又有練銅赤刀,割玉如泥焉?!褂帧蹲髠鳌焚夜四辏膏嵅汲诔?,楚賜之金,既而悔之,盟曰:無以鑄兵。故以鑄三鐘。杜預(yù)注云,「楚金利故也?!构耪咭糟~為兵,故《禹貢》云,「荊揚(yáng)貢金三品?!褂嘁詾楣耪哒Z質(zhì)而難解,今者語文而易了,獨(dú)詩云,「元龜象齒。」其實(shí)象牙也。書云,「厥包橘柚?!鼓它S柑也。金品,上則黃,中則赤,下則黑,黑金是鐵,赤金是銅,黃金是金,黃金可為寶,赤金可為兵,黑金可為器。《韓子》稱:「昔智伯繇之伐趙襄子。初,晉陽襄子金將盡,問于張孟談,孟談對曰:『吾聞董安于治晉陽也,公室悉以銅為柱質(zhì),君可發(fā)而用之?!挥谑前l(fā)之,有馀金矣?!怪^此據(jù)蓋可知焉。又昔夏后氏使九牧貢金,鑄九鼎于荊山之下,于昆吾氏之墟,白若甘攙之地,圖其山川奇怪,以形于鼎,使民知神奸,不逢其害,以定其祥,鼎成三足而方,不炊而自沸,不舁而自藏,不遷而自行,九鼎既成,定之國都。桀有昏德,鼎遷于商,殷紂暴虐,鼎遷于周。每人主休明,鼎雖小而重,其奸回昏亂,雖大而輕。及周顯王三十二年,姬德大衰,乃淪入泗水。秦始皇之初,見于彭城。二十七年,始皇東游,大發(fā)徒出之,而不能得焉。后漢武帝賓禮百神于汾陰,得大鼎,時(shí)人以為九鼎,其詳不可得而審也。且荊軻刺秦王之日,匕首擊銅柱,銅柱火出,則古者非直以銅為匕首,亦以為殿柱也。且始皇之世,長狄十二,見于臨洮,身長三丈,足跡六尺,于是始皇斂天下之兵,鑄而象之。故西京賦云,「高門有閌,列坐金狄」是也。又造阿房之宮,其門悉用磁石,磁石噏鐵,以防外兵之入焉。以此推之,明知春秋迄于戰(zhàn)國,戰(zhàn)國至于秦時(shí),攻爭紛亂,兵革互興,銅既不充給,故以鐵足之,鑄銅既難,求鐵甚易,是故銅兵轉(zhuǎn)少,鐵兵轉(zhuǎn)多,年甚一年,歲甚一歲,漸染流遷,遂成風(fēng)俗,所以鐵工比肩,而銅工稍絕,二漢之世,逾見其微,及漢建安二十四年,魏文帝為太子時(shí),鑄三寶刀,二匕首,天下百煉之精利,而悉是鑄鐵,不能復(fù)鑄銅矣。按張華《博物志》亦稱,「鑄銅之工,不復(fù)可得,唯蜀地羌中,時(shí)有解者。」由此言之,斯妙久絕。余謂不復(fù)能鑄銅者,正當(dāng)不能使利如霜雪,光如云霞,陸斬犀兕,水?dāng)囹札?,豈復(fù)不能鑄銅爐碗燈耶?然今太極殿前兩大銅鏡,即周景王鑄也。制作精巧,獨(dú)絕晚世,今之作必不及古,猶今鏡不及古鏡,今鐘不及古鐘矣。昔余為吳興令,鑿池,又獲銅箭鏑數(shù)十枚。時(shí)有人復(fù)于彼山中伐木,得銅斧一口。古銅鑄為兵,豈為一據(jù)?故備言其詳,以發(fā)子之蒙矣。古貴銅賤鐵,非獨(dú)此事,按《皇覽·帝王冢墓記》,稱吳王闔閭冢,銅槨三重,汞池六尺,玉鳧之流,扁諸之劍三,盤郢魚腸之劍在焉。秦始皇冢,亦以銅槨水銀為江河,關(guān)東賊發(fā)之,至銅槨而取銅,深大不可多得,因此穴墓。漢思王冢,時(shí)奢侈,皆生葬,取愛幸奴婢,蓄谷,為銅窗,以通殉葬者氣息,兼以水火,守冢給呼召,數(shù)十年乃不復(fù)聞聲矣。晚世之葬,無復(fù)此例,然猶自大奢大富大盛,或傾一國之財(cái),或竭一家之寶,或爭為宏麗,或競相高尚,前漢奢于后漢,魏時(shí)富于晉世,中原既夷,至于江左,時(shí)天下凋喪,制度日衰,富貴之家,猶或厚葬,然論古論曩,亦減損千萬倍矣。世愈貧狹,哀禮愈薄。又往古之事,棺皆不用釘,悉用細(xì)腰,其細(xì)腰之法,長七寸,廣三寸,厚二寸五分,狀如木秤,兩頭大而中央小,仍鑿棺際而安之,因普漆其外,一棺凡用細(xì)腰五十四枚,大略如此,亦可謂至巧矣。其法既絕,亦有銅釘,銅釘之體,皆如今柘釘形也。銅釘既滑,多被發(fā)掘,自義熙以來,乃以柘代銅,爰及明器之屬,亦多減省,必不得已,乃用烏牙焉,相與皆用素棺,不得施漆,及自棺之外,一無所設(shè),既由貧富之懸,兼以避患之及耳,故為此贊,以明古今銅鐵之兵刃,葬送之事焉,乃成贊曰。
悠悠開辟,或圣或賢。
蚩尤鑄銅,為兵幾年。
天生五才,實(shí)此為先。
既古既曩,誰測誰傳。
紛綸百代,事無不異。
況乃金鐵,國之利器。
風(fēng)胡專精,歐冶妙思。
于昔則出,于今則秘。
聞之釋經(jīng),萬物澹薄。
在古必厚,在今必惡。
徒侈徒異,徒鏟徒削,聊舉一概,以明鴻略(《本集》。)
共 73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