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狐偃

相關(guān)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賈佗 朝代:春秋晉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春秋時晉國人。
晉文公篤志好學,好善不厭。
曾父事狐偃,師事趙衰,而長事賈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697—前628 【介紹】: 春秋時晉國國君,名重耳。
獻公次子。
驪姬之亂,重耳出奔,在外十九年,歷經(jīng)狄、衛(wèi)、齊、曹、宋、鄭、楚、秦諸國。
惠公死,懷公繼立,不得人心。
遂借秦穆公力歸晉,得即君位。
任用狐偃、趙衰等人,整頓內(nèi)政,增強軍力,使國力復強。
平周王室王子帶亂,迎周襄王復位,以尊王為號召,樹立威信。
城濮之戰(zhàn)大敗楚、陳、蔡三國軍,會諸侯于踐土,遂成霸主。
在位九年。
全上古三代文·卷四
公名重耳,惠公兄。以驪姬之難出亡十九年,秦納之,晉遂世霸。在位九年,謚曰文公。
斗宜申 朝代:春秋楚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617 【介紹】: 春秋時楚國人,字子西。
楚成王時任司馬。
城濮之戰(zhàn),子西將左軍,晉狐偃、狐毛攻于西,楚師敗潰。
及還,子玉自殺。
子西自縊,懸絕,而王使至止之。
后使為商公。
以懼讒不敢居商,返郢。
王使為工尹。
后與子家謀殺楚穆王,為王所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春秋時齊國人。
齊桓公之宗女,晉文公(重耳)之夫人。
重耳為公子時,出亡至齊,桓公以齊姜妻之。
重耳安于齊,趙襄等欲行,謀于桑樹下,蠶妾于樹上聞之,以告齊姜,齊姜殺之,并勸重耳行。
重耳不肯,姜與舅犯謀,灌醉重耳,載之以行。
及文公立,迎齊姜以為夫人。
芒慈母 朝代:戰(zhàn)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戰(zhàn)國時人。
孟陽氏之女,芒卯后妻。
生有三子。
卯前妻有子五人皆不喜其后母。
前妻中子犯令當死。
母憂懼悲哀甚。
人或問之,母以“彼雖不愛,妾安可無義”對。
魏安釐王聞之,以為母慈且義高,乃赦其子。
自此五子親附。
后八子皆為魏大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西漢西河平州人。
以右北平太守從霍去病出征有功,武帝元狩四年封邳離侯。
以衛(wèi)尉為伏波將軍伐破南越,益封。
太初元年,坐見知子犯逆不道罪,失侯,為強弩都尉,屯居延,卒。
全漢文·卷二十七
博德,西河平州人。為右北平太守,封邳離侯,入為衛(wèi)尉,拜伏波將軍。后坐法失侯。為強弩都尉,屯居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明間廬州府巢縣人,字子章。元末從余闕治經(jīng),闕屢稱之。朱元璋起江淮,奎歸之,從事幕府。朱文正為大督開府南昌,命奎參其軍事。后文正未得封賞,態(tài)度失常,得罪太祖,奎連累坐誅。有《望云集》。
欽定四庫全書·望云集·提要
望云集》五卷,明郭奎撰??肿诱?,巢縣人。早從元余闕學,慷慨有志節(jié)。朱文正開大都督府于南昌,嘗參其軍事。后文正得罪,奎亦坐誅?!?a target='_blank'>明史·文苑傳》附見《王冕傳》中??敻筛陻_攘之際,仗劍從軍,備嘗險阻,蒼涼激楚,一發(fā)于詩。五言古體,原本漢魏,頗得遺意。七言古體,時近李白。五言律體,純?yōu)樘普{(diào)。七言律體,稍雜宋音。絕句則在唐宋之間。元末明初,可云挺出。趙汸、宋濂皆為之序,推崇甚至,良不誣矣。五卷之末,附短札三篇。案嘉靖辛夘吳廷翰重刋是集,但稱五言古詩三十七、詞歌曲十三、五七言律百有九、排律雜詩四十四,不言有文。豈后人得其手稿附入耶。集中送《陳克明歸茶陵詩》,瑚璉字押入平韻,蓋古人三聲之法。古詩《上山采蘼蕪》,以“素”、“馀”、“故”同押。劉琨《贈盧諶詩》以“璆”、“叟”同押。蓋即其例,非落韻也。
欽定四庫全書·望云集·原序
昔者,子朱子說詩,于性情之道,風雅之用,備矣。
然未嘗不以體制音節(jié)為言。
他日評漢魏以來至近代詞章,各極所長,權(quán)度甚精,而獨謂古五言不可輕變。
蓋述作有體,變復之際,昔人所難。
雖大儒先生不敢忽也。
汸游臨川時,嘗以此說質(zhì)于雍虞公,且問所以為合作者。
公曰:三百篇而后,有漢魏六朝。
朱子嘗有取焉。
然其為體不一,大抵世有治亂,人品風俗不同,極其才情則淫傷而無節(jié),尚詞藻則綺靡而失真,善學者慎之可也。
余獨愛陰何徐庾氏作,音和而莊,思約而正,華不至靡,約不至陋,淺而不浮,深而能著。
其音清以醇,其節(jié)舒以亮,有承平之遺風焉。
然后知杜少陵所以稱誦不置者,蓋在于此。
大歷元和而后知者鮮矣。
暇日觀公詩稿,試以此說求之,頗得去取大意。
往來江湖間,每論諸能詩者,或唯唯或否否,唯武威余公所賦乃若一以公言為師,無復他有,出入而高雅渾厚,自非齊梁間作者可及。
豈禁苑從游時,嘗論及于斯耶。
抑所見之偶同也。
自是每恨不得全稿觀之,兵興以來,此事姑置。
歲辛丑春正月初,與淮南郭公子章遇于星源,子章嘗游余公之門者也。
因論公平居崇尚選學,于后來變體一無取焉。
而五七言近體,每欲棄絕不為。
公大節(jié)既立,而詩文皆散逸罕存矣。
聞者相與太息,于是乃得子章所賦曰《望云集》者,與一二友朋共吟諷焉。
古五言遠宗魏晉,得其高風遠韻,不雜后人一語。
近體亦質(zhì)厚微婉,足以達其志氣所存。
信乎淵源之有自也,又可見余公居常教人悉本朱子,至其斧藻盛時,陶寫幽抱,獨與虞公相表里,而不必他人之已同,斯其所以為合作者,與以子章之才能守師法而不變,亦可謂賢矣。
友人有請而傳之者,乃述所聞書于卷端,庶觀者知所自來也。
或曰郭公志士也,今四海橫流,生民涂炭,起管夷吾舅犯先軫,諸人相與屬櫜,鞬執(zhí)鞭弭,以救之猶恐不及,顧相與論歌詩之源,制作之體,無乃非公意乎。
雖然,吾聞子章少無宦情,嘗欲泛大江上三峽,徜徉蜀漢之間,覽諸山川之奇秀,吊昔人經(jīng)營遺跡,求嚴君平岷峨之墟,咨訪大人先生之流,相與上下。
其議論然后大發(fā)于詩,遭亂志勿遂也。
語曰在朝言朝,在野言野,使子章?lián)γ畷?,真有以自見于當時而誦其詩者。
考論師友淵源與其高蹈之志而傳之,不亦可乎。
新安趙汸序。
望云集》者,郭君子章所作之詩也。
子章嘗從青陽先生學治經(jīng),而性尤嗜詩。
自黃初以降,諸名家多嚅嚌其芳腴,故剔句鎪辭,趣味雋永。
而韻度婉微,青陽亟稱其能。
曾未幾何,戈甲搶攘,二親與弟昆咸亡。
子章只影飄零于江湖間,進退無依,遂仗劍從軍,艱難險阻,莫不備嘗。
凡世道之污,隆時序之,推移人事之變,更每觸之于目。
必有感于心,感久輒悲,悲不能已,乃悉假詩以寫之。
通名其集曰《望云》。
望云志思親也。
余常取而觀之,何其情思之縈紆,音節(jié)之激烈哉。
譬猶秋風刁騷,霜月凄白,孤臣畸士,慟哭于山澤蒼涼之間。
而聞者莫不隕涕焉。
哀思之切,何其一至此乎。
在昔先王之世,四方乂寧,民各保其室家,頌聲洋溢播之郊廟。
及其衰也,政賦日逼,士困于行,役而不能歸,至有陟屺岵以望其父母與諸弟者。
說者謂其思之切而哀之至,況子章兵難相仍,非特行役之勞而已。
親沒家燬,非特不能歸而已,宜其情之所觸有不能自已也。
夫以子章之才之美,不生于太平無事之日,以頌清廟閟宮之盛,顧獨馳騁于變風之末。
嗚呼!
其命也耶,其命也耶。
雖然,否與泰相為循環(huán)者也。
今天已厭亂,戈甲將向息矣。
子章方宣嘉猷以著勞烈,其必吐和平之音,以鳴天下之盛耶。
子章名奎,淮南人,金華宋濂序。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子章,以字行,巢縣人。朱文正開大都督府節(jié)鎮(zhèn)江西太祖命奎參謀文正得罪坐誅有望云集
明詩紀事·甲簽·卷二十一
奎字子章,以字行,巢縣人。明初朱文正開府南昌,奎以儒士為參謀。文正得罪,坐不諫誅。有《望云集》五卷。 (《四庫總目》:奎當干戈擾攘之際,仗劍從軍,備嘗險阻,蒼涼激楚,一發(fā)于詩。五言古體原本漢、魏,頗得遺意;七言古體,時近李白;五言律體,純?yōu)樘普{(diào);七言律體,稍雜宋音,絕句則在唐、宋之間。元末明初可云挺出。趙汸、宋廉皆為之序,推崇甚至,良不誣矣! 《詩談》:郭掾史子章興洽情真,固是逸才,如「落日平淮樹,春潮帶皖城」,「東鄰茅屋新煙起,南澗石橋春水生」,此例佳甚。 田按:參謀詩天才挺拔,俊逸不凡,郁塞磊落之氣,時露毫端。如《亡家》云;「杖策鄧生猶未遇,亡家韓信定誰依?淩風欲便乘槎去,天上秋虹跨海飛?!埂陡怀亟谝共础吩疲骸溉A發(fā)青燈共一船,聞一雞獨起看龍泉,風云未遂平生志慚愧周瑜長十年?!埂覆菝劣⑿弁泻睿瑝糁腥呵?。功名總被儒冠誤,兩岸猿啼夜愁?!埂赌峡党埂吩疲骸甘昕蜏I不曾乾,丘隴成行骨肉殘。為報淮南兄與弟,紫髯憔悴未為官?!股踬x《感土不遇》矣?。?/blockquote>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24—1491 【介紹】: 明蘇州府昆山人,字蘊章。
正統(tǒng)十三年進士。
歷刑部主事、員外部、郎中。
錦衣衛(wèi)指揮門達羅織人罪,瓊多所平反。
中官牛玉養(yǎng)子犯法,以囑瓊,瓊執(zhí)法不少貸,由是積怨,坐他事謫戍遼陽。
成化初復職,乞歸。
居家篤守禮度,所居樸陋,而處之裕如。
維基
孫瓊(1424年—1491年),字蘊章,直隸蘇州府昆山縣人,民籍。進士出身。應天府鄉(xiāng)試第十名。正統(tǒng)十三年(1448年)戊辰科會試第一百三十三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七十四名,歷刑部郎中,因得罪錦衣衛(wèi),被貶謫戍遼陽,成化初復職,乞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湖北蘄州人,字祥人。咸豐三年進士,授刑部主事,遷兵部郎中,充馬館監(jiān)督。出為雅州知府,累擢署四川按察使,勸民事,理冤獄,設(shè)養(yǎng)濟院。后以老罷歸。主講鐘山、江漢書院數(shù)年。卒年八十。
人物簡介
黃云鵠(1819—1898年),黃侃之父。
字蕓谷、翔云、緗蕓,湖北蘄春縣青石鎮(zhèn)大樟樹村人, 北宋黃庭堅十七代世孫,咸豐三年癸丑科(1853年)進士,官至四川鹽茶道,清廷二品大員。
是晚清著名學者,一生著述甚豐,有多部著作傳世。
他主張“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為官清廉正直,執(zhí)法嚴謹,不畏強暴,被世人譽為“黃青天”。
因與當時官場不同流合污,得罪了權(quán)勢,黃云鵠的官越做越小, 最后辭官返籍,回湖北潛心經(jīng)學、書法。
為兩湖、江漢、經(jīng)心三個書院院長,是晚清重臣張之洞的密友。
黃云鵠著書有《歸田詩抄》、《學易淺說》、《清畫家詩史》、《益州書畫錄續(xù)篇》等。
編纂《粥譜》流傳甚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