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鸞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7 首
僧鸞歸蜀寧親 唐 · 張喬
五言律詩
歌詩精外學(xué),天子是知音。
坐夏宮鐘近,寧親劍閣深。
高名徹西國,舊跡寄東林。
自此棲禪者,因師滿蜀今。
天以鳥鳴春,鳥聲不敢止。
天以人鳴道,斯人其可已。
爾鳥固無知,喧啾亦何利。
鼓弄枝頭晴,瀾翻林外起。
不學(xué)九皋鳴,聲聞可止此。
不學(xué)千仞翔,一鳴來瑞世。
古以鳥名官,列職有理致。
只有歸去兮,陶公不爾愧。
人豈不如鳥,鳴則震天地。
不鳴千圣傳,則鳴千古事。
詩翁莫浪鳴,文武道未墜。
百舌吟 元末明初 · 胡奎
眾鳥皆一舌,爾鳥百舌聲關(guān)關(guān),青春白日鳴花間。
綠窗佳人怨離別,脈脈閒愁向誰說。
東家鸚鵡鎖金籠,讓爾百舌當(dāng)春風(fēng)。
菟裘之西,蒼髯高峙。
有鳥來巢,卵化三子。
始黃口之鷇勃,終雪衣之習(xí)飛。
初若翩于尋丈,忽欲凌乎希夷。
狀窈窕而可觀,聲瀏湸而宜聞。
背鴻鵠而不伴,豈燕雀之為群。
晝啄平蕪,夜宿舊林。
同雙鳧之往來,異沙鷗之浮沈。
我憐衣雪,朝夕出看。
乃命童子,以戒機關(guān)。
詫健翼之無羈,抱明心而自適。
吾愛爾之軒昂,擬青田之神鶴。
如何不懼,浪游澤國。
虞人備機,知撮偏塞。
童子驚告,大鳥被攫。
爭觸手而拔毛,染紅血于縞衣。
顧六翮之已摧,向九霄而含悲。
余謂大鳥,何至此極。
即呼蒼頭,往救其急。
叱咤取來,畜我中庭。
羽毛雕盡,嗚咽吞聲。
背秋風(fēng)而蹭蹬,堪忍饑而休啄。
安知萬里之禽,遽見兩手之得。
天耶人耶,爾鳥何愚。
畢戈網(wǎng)羅,旁羅以候。
爾自就罹,余又誰尤。
爾不聞蓬萊千仞,海上一碧。
絕人間之機事,淡方壺之風(fēng)月。
瑯玕肉芝,可以療饑。
嗟爾大鳥,爾胡不歸。
昆崙玄圃,閬月梧桐。
世網(wǎng)不到,但見靈蹤。
天禾玉梅,可以得唼。
嗟爾大鳥,爾胡不適。
又不聞剛風(fēng)世界,去天一握。
神雀逍遙,養(yǎng)其氣力。
雖有繒繳,尚安得施。
嗟爾大鳥,爾胡不之。
大鵬圖南,扶搖羊角。
萬里凌風(fēng),六月一息。
槍榆斥鴳,仰見奚及。
嗟爾大鳥,爾胡不若。
謾要肥而賈禍兮,得無愧于鸑鷟。
卷道德于覆巢之邦,乃哲人之炳幾。
爾既有羽毛之美,胡不卷而避機。
噫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物之有材,禍之所會。
蚌之剖兮以珠,桂之伐兮以食。
籠鸚鵡者以語,鞲鷹隼者以摶。
茍自安于不材,庶可終乎天年。
櫟社老而免斧,鷦鷯小而能全。
天胡畀汝以美質(zhì),又胡不與其所安。
然則乃何,吾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
鷟鸑爾(乾隆癸未) 清 · 弘歷
五言排律
尚書阿桂還自伊犁以所獲鷟鸑爾鳥進色正黝尾中散白點如雪糝赤睛黃匡翎戢戢駢半雉扇然詢其名既無義可索或請按鳥譜近似者當(dāng)之予曰否否昔夏后羽毛作貢廑中土職方恒產(chǎn)厥后吉光生翠又不越嶺表炎洲而止且名率侈艷弗深考乃者新域既屯既城綏遠所徵繄志實是賴則思曩日剡笴之雄風(fēng)紀(jì)今時鳴岐之雅則不其韙乎爰仍其名命郎世寧為之圖而系以詩
鷟鸑爾何出,伊犁沙水潯。
戍還因致此,鳥譜絕難尋。
項背如鹠雉,間關(guān)學(xué)戴鵀。
白斑黑尾點,黃暈赤睛深。
忽得羾京闕,能無憶故林。
聊將紀(jì)殊域,非是寶珍禽。
割麥插禾,今年雨多,官道成河。
行人踟躕不敢過,回馬踐我隴上禾。
踐我隴上禾,食我場中麥。
麥?zhǔn)沉铖R肥,新苗蹂躪將奚為。
年年耕田傍官道,割麥插禾不得飽,底用空言聞爾鳥。
物藏 清 · 姚燮
五言律詩
物藏天意逸,秋去客心平。
轉(zhuǎn)覺海山闊,都蠲蕭瑟聲。
寂林能守夢,落日未妨情。
爾鳥巢無恙,查查為底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