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宋統(tǒng)殷

相關(guān)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簡介

維基
李玄,別號含真,陜西西安府同州軍籍。
明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萬歷三十四年丙午科陜西鄉(xiāng)試舉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三甲147名進士,四十八年任山西陽曲縣知縣,天啟二年(1622年)四月考選,授廣東道御史,三年十二月,巡視長蘆鹽課。
五年十二月,吏科都給事中趙興邦追論癸亥察典,以御史練國事為趙南星、張問達之黨,挺擊一案以御史李玄為王之采之黨,紅丸一案以御史王祚昌為孫慎行、王紀之黨;又以御史霍锳薦楊漣、左光斗而參黃克纘、范濟世,為黨邪楊新期疏請開礦為釀禍。
得旨:練國事、李玄、王祚昌、霍锳、楊新期五員雖各有本末,但議論既差,俱系邪黨,不必分別,都著削籍為民,當差仍追奪誥命。
崇禎元年八月,起補湖廣道御史,巡按山東、直隸。
三年二月,疏參山東巡撫王從義,四年五月,疏劾山西撫臣宋統(tǒng)殷撫晉以來,流寇之禍日甚一日。
同年改浙江道御史。
羅世錦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羅世錦(?
—1644年),號煥宇,陜西鞏昌府兩當縣人。
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陜西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
授臨淄令,調(diào)蓬萊,治行卓卓有名,崇禎元年考選,擢廣西道監(jiān)察御史,二年巡視南城,三年巡按山西,興利除弊不少避,四年養(yǎng)病。
崇禎五年(1632年),流賊陷山西蒲州永寧,且大掠,巡撫宋統(tǒng)殷提兵援剿,巡按御史羅世錦歸咎于秦,謂以鄰為壑;給事中裴君賜,晉人也,上言請責成秦鎮(zhèn)撫驅(qū)之回秦,后再議剿撫,識者笑之。
尋被削籍為民。
崇禎十四年補應(yīng)天府簡較(檢校),十五年升掌醞署監(jiān)事。
十七年甲申李自成率軍攻入山西,羅世錦被逼餉拷斷其足而死,清朝順治十一年知縣蔣大震為志其患烈于墓。
弟羅奇錦,字關(guān)之,崇禎間知四川安居縣,革馬政,禁截糧,有政聲。
楊正奇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楊正奇,別號問亭,湖廣武昌府武昌縣軍籍。
曾祖楊晊。
祖楊時中。
父楊燧。
母衛(wèi)氏。
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天啟五年十月,升兵部武選司郎中楊正奇為四川按察司副使。
崇禎四年三月,山西巡撫宋統(tǒng)殷以分守冀南道參政王國相患病,請將分巡副使楊正奇改補,章下所司。
升楊正奇為山西左參政。
趙京仕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趙京仕,號開吾,陜西漢中府城固縣人。
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陜西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
授山西平陽府襄陵縣知縣,調(diào)洪洞縣,崇禎元年(1628年),擢工科給事中,疏參山西巡撫宋統(tǒng)殷陷城喪師,玩誤軍機。
又疏紏衰極之臣禮部尚書李騰芳、庸極之臣右通政馬鳴起,乞令自退以終其藏,帝責其疏詞展轉(zhuǎn),非奏對體,姑不究。
四年八月升四川右參議,后官通政司左參議,崇禎末升左通政。
福王立南京,崇禎十七年(1644年)十二月,刑部尚書解學龍定從賊之罪,趙京仕列留北后定奪者。
入清任太仆寺卿,順治二年升工部右侍郎,四年六月轉(zhuǎn)左侍郎,五年七月調(diào)戶部左侍郎、總督倉場,六年十月恩詔加都察院右都御史,七年以年老令致仕。
墓在城北二里邯鄲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13—1685 【介紹】: 明末清初浙江嘉興人,字秋岳,一字潔躬,號倦圃,別號金陀老圃。明崇禎十年進士,官御史。清順治元年,授原官,后屢起屢躓,至廣東布政使,降山西陽和道,以裁缺去官。工詩。富藏書。有《劉豫事跡》、《靜惕堂詩集》、《靜惕堂詞》、《倦圃蒔植記》等。(⊙ 《清史列傳》卷七八)
晚晴簃詩匯·卷二十
曹溶,字潔躬,號秋岳,嘉興人。明崇禎丁丑進士,官御史。入國朝,歷官戶部侍郎,降廣東布政使,再降山西陽和道。康熙戊午舉博學鴻詞,以丁憂未赴。有《靜惕堂集》。
詞學圖錄
曹溶(1613-1685) 字潔躬,一字鑒躬,號秋岳,又號倦圃。浙江秀水人。其詞為浙西詞派之先河,合情景之勝,與龔鼎孳領(lǐng)袖一時。有《靜惕堂集》。詞集名《靜惕堂詞》。
清詩別裁集
字潔躬,浙江嘉興人。崇禎丁丑進士。國朝官至戶部侍郎。著有《靜惕堂詩》?!鹬ヂ撮L于近體,秋岳長于古詩,而古詩之中,五言尤勝,惟著述太多,不免良枯并見耳。芟而薙之,是在持擇者。
槜李詩系·卷二十三
溶字潔躬,號秋岳;平湖人,居秀水。
崇禎丁丑進士,由行人授御史。
入本朝,以御史視學畿內(nèi),歷副都御史、戶部侍郎,外轉(zhuǎn)廣東布政使。
后降補山西陽和道,裁缺還里。
甲寅逆藩叛,閣臣薦為邊才,隨征福建,丁母憂,不受職而歸。
戊午,以宏博徵,復薦修明史,俱辭不赴。
乙丑八月卒,年七十三。
溶天性梗直,為御史劾輔臣謝升,削籍,熊開元密參、周延儒,廷杖。
溶疏白其冤。
甲申為流賊所執(zhí),拷掠三晝夜,委廄中,得不死。
后任副憲時,遇熱審,多平反。
居塞上五年,歲饑,力請賑救。
生平長于經(jīng)濟,未竟其用,乃獨肆力于文章,諸體雄駿,而尺牘尤多長箋小幅,人爭寶之。
其詩源本少陵,蒼老之氣,一洗嫵調(diào)。
與合肥龔鼎孳齊名,世稱龔曹。
晚年自號鋤菜翁,筑室范蠡湖,顏曰倦圃。
蒔花種竹,置酒倡和無虛日。
愛才若渴,四方之士倚為雅宗者四十年。
家多藏書,勤于誦覽。
嘗以明季門戶紛爭,是非失實,輯續(xù)獻徵錄六十卷。
又痛崇禎朝輔相失人,著五十輔臣傳五卷。
外有靜愓堂詩文集三十卷。
年來予每從倦圃游,始嘆先民風流未墜。
茲錄其詩,概置巳刻者,惟取閩游集及癸亥迄乙丑之作用冠斯卷,一代鉅公,足以起衰式靡矣。
維基
曹溶(1613年—1685年),字潔躬,號秋岳,晚號倦圃、鋤菜翁、金陀老人,浙江嘉興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藏書家,同進士出身。生于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崇禎九年(1636年)舉浙江鄉(xiāng)試第三名,崇禎十年(1637年)聯(lián)捷丁丑科第三甲第三名,官至監(jiān)察御史。明亡仕清,仍為御史,官至戶部侍郎、廣東布政使,后左遷至山西陽和道。與錢謙益、吳偉業(yè)、龔鼎孳、陳之遴并列“江浙五不肖”。曹溶歷仕明清兩朝,雖為貳臣,卻與明遺民顧炎武、屈大均交往甚密,并幫助傅山化解官司。顧炎武與曹溶交情篤厚,《靜惕堂詩集》收有曹溶酬贈顧炎武的九題十一首詩。順治十三年,朱彝尊曾于為曹溶廣東布政使的幕僚,其后又隨曹溶至山西大同。康熙五年(1666年)六月,曹溶時任山西按察副使,與顧炎武至雁門訪李因篤??滴趿辏?667年)秋,告老辭官,從此不再涉入仕途,曾被舉博學鴻詞科而不就。喜好宋元文人集,收藏甚廣,筑有“靜惕堂”。朱彝尊《竹垞詩話》稱曹溶“博征文獻,集三百年名公卿手書墨跡,裝璜成冊,多至七百家?!蓖砟曜蕴栦z菜翁,筑室范蠡湖??滴醵哪辏?685年)卒。

人物簡介

維基
裴君賜,號純一,山西平陽府解州安邑縣人。
詩四房,庚寅九月二十九日生。
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山西鄉(xiāng)試第九名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會試八十一名,三甲三百一名進士。
刑部觀政,四年授中書舍人。
崇禎元年(1628年)四月授戶科給事中,二年巡視光祿寺,三年巡視十庫。
崇禎五年,流賊陷山西蒲州、永寧,且大掠;巡撫宋統(tǒng)殷提兵援剿。
山西巡按御史羅世錦歸咎于秦,謂以鄰為壑。
給事中裴君賜,晉人也,上言請責成秦鎮(zhèn)、撫驅(qū)之回秦后,再議剿撫;識者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