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景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24 【介紹】: 明河南永城人,字彭伯。萬歷二十九年進(jìn)士。由荊州推官入為吏部主事。累遷太常少卿。天啟元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貴州。時奢崇明已陷重慶,次年安邦彥亦圍貴陽。三善駐沅州調(diào)兵食,進(jìn)屯平越,決策進(jìn)兵,解貴陽圍。次年,督師深入,破安邦彥軍,進(jìn)克大方。屯兵日久,以食盡退師,被圍兵敗,自刎不死,被執(zhí)遇害。
維基
王三善(1565年—1624年),字彭伯、尤名,河南省永城人,在貴州巡撫任內(nèi),殉難于奢安之亂,崇禎時追贈兵部尚書、太子少保。
據(jù)考中國傳奇故事《蘇三起解》,蘇三的夫婿王景隆原型即是王三善。
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進(jìn)士,由荊州府推官入為吏部主事,歷考功文選郎中,進(jìn)太常寺少卿。
天啟元年(1621年)十月擢右僉都御史,巡撫貴州。
天啟二年(1622年),奢安之亂,安邦彥軍隊進(jìn)圍貴陽。
至十二月,王三善三路進(jìn)兵,以二萬人破敵十萬,解貴陽之圍。
后率軍直搗大方,敵方安位偕母奢社輝逃離,安邦彥逃往織金。
三善屯大方日久食盡,不得已而退師,遂于天啟四年(1624年)正月,盡焚大方退軍,被安邦彥追擊,中軍參將王建中、副總兵秦民屏戰(zhàn)死。
王三善被詐降的陳其愚故意沖擊落馬,欲自殺卻被被俘,最后遇害。
同知梁思泰、主事田景猷等四十馀人皆死 。
崇禎初年,賜王三善兵部尚書,世蔭錦衣衛(wèi)僉事。
崇禎九年,贈太子少保。
著《周易象注》、《四書解》、《醉石軒詩集》,皆佚。

人物簡介

全臺詩
趙鐘麒(1863~1936),字麟士,號云石,別署畸云,晚號老云、老云,清臺灣府治清水寺街(今臺南市)人。
幼時曾入府城富紳吳朝宗家塾,與其長子吳天誠共讀詩書古籍,并習(xí)書法。
光緒四年(1878)入泮,列邑庠生,曾入臺南崇文及蓬壺兩書院就讀,同時為蒙館師。
與郡城青年名流吳國華、蘇哲如、王景、陳春木、張嵌等交游。
光緒十三年(1887)因歲試成績優(yōu)異,補廩生;其后四次赴福建參加鄉(xiāng)試,皆未能如愿取中。
光緒十七年(1891)與許南英、蔡國琳、胡殿鵬、陳渭川等于臺南創(chuàng)立「浪吟詩社」。
乙未割臺后,任臺南地方法院通譯。
明治三十年(1897)許南英返鄉(xiāng)掃墓,趙氏邀之與蔡國琳、胡殿鵬重振「浪吟詩社」。
明治三十九年(1906)又與蔡國琳、連雅堂、胡殿鵬等臺南詩友創(chuàng)辦「南社」,并繼蔡國琳之后于明治四十二年(1909)擔(dān)任社長,直至昭和十一年(1936)過世,始由黃欣接任。
昭和五年(1930),趙氏與連雅堂、洪鐵濤等友人創(chuàng)辦休閒性質(zhì)的雜志《三六九小報》,由長子趙雅福(劍泉)任發(fā)行人兼主編。
王國璠《臺灣先賢著作提要》謂趙氏有《畸云小稿》詩集,由臺南銓文堂刊印,不著發(fā)行年月,共計詩一百九十二首,古、今體詩兼善,惜今尚未得見。
〖參考盧嘉興〈記臺南府城詩壇領(lǐng)袖趙云石喬梓〉,《臺灣研究匯集》第十五輯,1976年9月30日;石萬壽〈趙云石喬梓詩文初輯—詩〉,《南瀛文獻(xiàn)》,二十八卷,1983年6月。
〗今趙氏詩作乃自《臺灣新報》、《臺灣日日新報》、《慶饗老典錄》、《鳥松閣唱和集》、《采詩集》、《臺灣文藝叢志》、《壽星集》、《櫟社課卷》、《臺灣時報》、《開元寺徵詩錄》、《東閣倡和集》、《三六九小報》、《詩報》、《東寧擊缽吟前后集》、《臺灣詩醇》、《鐵峰詩話》、《拾零集》、《瀛海詩集》、《潛園寓錄》、《蕉窗隨筆》、《南瀛詩選》、盧嘉興〈記臺南府城詩壇領(lǐng)袖趙云石喬梓〉(簡稱盧本)、石萬壽〈趙云石喬梓詩文初輯—詩〉(簡稱石本)等報刊雜志及其他相關(guān)研究論文,輯錄編校,并依寫作時間先后呈現(xiàn)。
(施懿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