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史朝富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通都無羊腸,壚中有羊腸。
都人有羊腸,壚人無羊腸。
發(fā)原馬之肝,委蛇豸之背。
曲曲達(dá)藍(lán)橋,意與仙靈會。
靜夜非笙簧,依微送天籟(清王錫祺《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四帙《游壚山記》)
遺像人猶思后主(清黃宗羲《匡廬游錄》(《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四帙))。
永樂三年春正月丁未上將祀南郊誓戒群臣致齋三日百官既受誓各就宿別館于是侍讀曾公日章修撰錢公仲益徐公孟昭檢討蘇公伯厚沈公民則暨無錫王公孟端與予凡七人皆會宿于翰林之公署于時天宇澄霽月色清朗諸君子相與秉燭坐于公署之東偏沈公善琴因請鼓之作商調(diào)數(shù)引舒徐安適淳古澹泊有三代之遺音坐者聽之莫不心暢神怡乃相與分韻賦詩以紀(jì)其事且要孟端為之圖云
禁直夜迢遞,齋居澹無為。
同心聿來集,良友具在茲。
歡言適嘉會,秉燭坐彈棋。
華月照虛牖,微風(fēng)動綺帷。
上客發(fā)幽興,援琴揮素絲。
一彈孤鶴舞,再鼓心神怡。
清商既激烈,雅調(diào)亦舒遲。
秋鴻?quán)h(yuǎn)空,猗蘭芳葳蕤。
俯仰極馀韻,邈與高山期。
燕賞亦云洽,傾耳遂忘疲。
沉吟永終夕,逍遙起遐思。
仰觀庭戶間,爛然明星垂。
旭景不知曙,永言歌此辭。
《墨緣匯觀》:王紱《齋宿聽琴圖》,白紙本中掛幅,長三尺七寸九分,闊一尺四寸八分,中心四周烏絲界一方欄,徑九寸,內(nèi)水墨寫虛堂煙月、剪燭鳴琴,其松竹坡石,筆墨蒼潤秀逸,為孟端佳作。左下押「孟端王氏」白文印,烏絲欄外右下角自題五言長詩一首,款「無錫王孟端」下押「九龍山中道士」、「孟端」二白文印,紙首上一段畫烏絲界行,鄒緝撰序,楷書精工,前書《翰林院齋宿聽琴詩序》,其序云:「永樂三年春正月丁未,上將祀南郊誓戒,群臣致齋三日,百官既受誓,各就宿別館。于是侍讀曾公日章,修撰餞公仲益、徐公孟昭,檢討蘇公伯厚、沈公民則暨無錫王公孟端與予凡七人,皆會宿于翰林之公署。于時天宇澄霽,月色清朗,諸君子相與秉燭,坐于公暑之東偏?;蜣钠澹蛸x詩,或談?wù)f古今,辨論人品賢否得失,亦雜然而并舉。然皆以為此雖君子之所樂,而未足以極一時之歡也。沈公故為云間人,善鼓琴,其傳得之于其郡人劉仲禮。前數(shù)年間,仲禮以善琴聞,當(dāng)時沈公蓋得其妙。因請鼓之,沈公欣然就坐,為作商調(diào)數(shù)引,舒徐安適,疏越和暢。其淳古淡泊,若有三代之遺音;其清厲激烈之思。若孤鶴宵唳、高崖瀉泉,而馀音鏘然震發(fā)也,坐者聽之,莫不為之心暢神怡,有不知夫邪慢之氣之去其體者。然后知琴之為妙,不特可以為君子之至樂,而又足以蕩滌人之私慮也,此古之君子所以無故琴瑟不去于前歟!昔三代學(xué)者,于《詩》、《書》、六藝之教,以樂為治心養(yǎng)性成德之本。未嘗一日舍之而不習(xí)。故其息焉游焉之際。必取適于琴瑟之間。所以和悅其心志、動蕩其精神、且以是為文武張弛之道。則琴之為用,固非茍悅其音聲之謂也。今諸君子獲為斯會,而樂其心于是琴,豈非幸之至者歟!夫君子會而能樂者既難,樂而得其所以樂者又難。琴雖予未有暇學(xué),而心竊好之、況又為諸君子之所同欲者乎!乃相與分韻賦詩,以記述其事,且要孟端為之圖,而予僭序其端云。」翰林侍講承直郎廬陵鄒緝撰。」下押「范陽世家」「鄒緝仲熙」印,二印皆白文。前首有尚友齋」白文小長印,下有「幼裳」白文小方印,又燕山曾日章,番陽徐旭、錫山錢仲益三人排書各五言長詩一首,曾、錢二人皆端楷,徐旭篆書,俱佳。畫右鄒緝又楷書題五言長詩一首,款「廬陵鄒緝」。畫左烏絲欄蘇伯厚楷書題五言長詩一首,款「建安蘇伯厚」。下曾棨題七言長詩一首,楷書類宋克,款「江西曾棨」。又廬陵周孟簡、沈度五言長詩各一首,周書行楷,沈書隸古,諸題皆有印章,因其繁多,未及全錄。
《石渠隨筆》:王黻《齋宿聽琴圖》軸,畫七人雜坐,秉燭。橫琴,庭軒月色。掩映竹樹。此蓋永樂三年正月,南郊諸公齋宿翰林院者。侍讀曾日章、修撰錢仲益、徐孟昭、檢討蘇伯厚、沈民則、王孟端、鄒仲熙共七人。鄒仲熙作詩序,彈琴者為沈民則。幅內(nèi)諸人皆題詩,惟民則無詩。其不在圖內(nèi)而題詩者,又有永豐曾棨、吉水周孟簡二人。此可補(bǔ)一則翰林典故也。
田按:安氏《墨緣匯觀》所紀(jì),與《石渠隨筆》小有不同,考明人倡和圖凡在列者,家有一軸。此《齋宿聽琴圖》人間合有數(shù)軸。詳略不同,不足怪也。恭讀高宗純皇帝文集,安氏書畫。乾隆年間多入內(nèi)府,此軸當(dāng)別是一本。今將諸公詩可考者,并錄于此。蘇伯厚詩云:「玉署宿齋居,盍簪諧素約。坐中有鳴琴,宮商時間作。波澄楚江秋。露下九皋鶴。流泉響幽澗,靈籟起寥廓。維時雨初霽。微月映疏箔。爐薰輕煙裊,燭花紅燼落。春風(fēng)送馀寒,夜久覺衣薄。清談雜今古,亦足資一噱。相對竟忘眠,更取茶歐瀹。雞鳴整朝冠,晨鐘動高閣。」錢仲益詩云:「圣皇重郊祀,聞戒恒兢兢。齋宿玉堂署,共集金蘭朋。談柄方亹,熒煌燦華燈。今夕復(fù)何夕,同此瀛洲登。聽鼓綠綺琴,拂拭朱絲繩。初如鳴岡鳳,嗈嗈日初升。又如幽澗泉,泠泠瀉春冰。杳渺不可狀,掩抑情何勝!虞歌悵既遠(yuǎn),襄教亦莫徵。知音無高士,絕調(diào)沈《廣陵》。寥寥太古音,千載誰復(fù)能?若人抱奇才,令譽(yù)眾所譝。下指發(fā)妙意,于何得師承。況今文明運,禮樂方當(dāng)興。以茲弦歌化,至和庶其凝。嗟予臨老大,世紛非所膺。忽聞《陽春曲》,坐使煩襟澄。于時春風(fēng)微,夜寒襲青綾。曲罷殘月落,馀暉轉(zhuǎn)觚棱。分題紀(jì)佳會,用以書剡藤?!?br />
縱忙須暫住,周覽更何時。
山色千年在,人生百歲期。
香斜風(fēng)入榭,花落鳥爭枝。
瀹茗澆吟吻,山僧汲小池(寺有泉出石間極清冷寺僧甃石為小方池作亭覆之名曰玉壺冰)
家藏劉松年小方 明 · 祝允明
七言律詩
暗門終日痼煙霞,寫得東南處處佳。
湖上煙波志和宅,山陰風(fēng)雪戴逵家。
老僧引澗穿新竹,童子和云掃落花。
揖客入門如有影,石墻松蓋夕陽斜。
雪白蓮花出水開,陶家仙令好徘徊。
縱令無酒攢眉去,且為薰風(fēng)五柳來。
州東前夕歡過從,郡樓急鼓寒鼕鼕。
冷朋無事會宜數(shù),邀我更聽東塔鐘。
塵事牽嬲足若裹,恨不相隨東野龍。
諸君轟然叢一笑,作詩皆道尋無蹤。
前于后禺出金石,粲若東序陳鐘鏞。
而我不到亦可矣,衛(wèi)風(fēng)何復(fù)論邶鄘。
于時小雪已過大雪近,窮巷失意情惺忪。
殘氈猬伏忍饑凍,縱一弄筆頹無鋒。
人生不得行胸臆,雖壽百歲知何庸。
頭巾于我何有哉,曷不改計工而農(nóng)。
朝吟暮唶太無謂,靴紋換卻冰雪容。
思與諸君共酩酊,琥珀光凸琉璃鐘。
極知斷酒辭酒伴,怕以醒眼觀殘冬。
君不聞相如親著犢鼻裈,滌器甘作酒家傭。
由來識字劇憂患,我輩何法逃閔兇。
可惜公車太局促(謂柘坡。),騷壇莫續(xù)偏師攻。
不然招共錢萚石,臘釀重擘黃泥封。
客居殊不樂,在家歲將闌。
西風(fēng)怪我在,蠖屈空林園。
所思勞慰藉,海鷗盟豈寒。
招攜共陶寫,話深更箭殘。
人生雖多營,不離出處間。
瞥焉過四十,剝床恐膚連。
上水亦有船,逆風(fēng)亦有牽。
四瞻寡所詣,益覺棲棲然。
知音未云稀,歌者良自難。
歌成竟何如,百悲無一歡。
老葉霜后脫,病菊雨中鮮。
且勿孤此夕,得酒開新顏。
舉眼良宵,不覺低頭,余懷渺然。
算月如無恨,圓須休缺,秋之為氣,涼易催寒。
檄可驅(qū)風(fēng),詩能已瘧,多謝良方仆病難。
頻搔首,盼方壺縹緲,飛夢江關(guān)。

何時笑口團(tuán)圞。
奈粥飯酬來未判年。
嘆一錐漂泊,立還無他,孤云掩冉,飛去何天。
炊黍光陰,轉(zhuǎn)輪身世,不話前塵佛也憐。
拚歸日,索鞭驢湖畔,重省枯禪小方壺,厚石書齋名。)。
暫出忽即歸,復(fù)行亦何憂。
租田弗能種,本不如彼牛。
報恩未識所,此劍元無讎。
迢迢向寒雨,觀者盍我籌。
萬物之所苦,一士之所愁。
浩蕩參與商,老大沈與浮。
白日不相借,影為長夜留。
中庭戀巢羽,濕宿忘啾啾。
共 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