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程歸則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夫潮之生。因乎日也。其盈其虛。系乎月也。古君子所未究之。將為之辭。猶憚人有所未通者。故先序以盡之。肇始窺堯典。見歷象日月以定四時。乃知圣人之心。蓋行乎渾天矣。渾天之法著。陰陽之運不差。陰陽之運不差。萬物之理皆得。萬物之理皆得。其海潮之出入。欲不盡著。將安適乎。近代言潮者。皆驗其及時而絕。過朔乃興。月弦乃小嬴。月望乃大至。以為水為陰類。牽于月而高下隨之也。遂為濤志。定其朝夕。以為萬古之式。莫之逾也。殊不知月之與海同物也。物之同。能相激乎。易曰。天地暌而其事同也。男女暌而其志通也。夫物之形相暌。而后震動焉。生植焉。譬猶烹飪。置水盈鼎。而不爨之。欲望膳羞之熟。成五味之美。其可得乎。潮亦然也。天之行健。晝夜復焉。日傅于天。天右旋入海。而日隨之。日之至也。水其可以附之乎。故因其灼激而退焉。退于彼。盈于此。則潮之往來。不足怪也。其小大之期。則制之于月。大小不常。必有遲有速。故盈虧之勢。與月同體。何以然。日月合朔之際。則潮殆微絕。以其至陰之物。邇于至陽。是以陽之威不得肆焉。陰之輝不得明焉。陰陽敵。故無進無退。無進無退。乃適平焉。是以月之與潮。皆隱乎晦。此潮生之實驗也。其朒其朓。則潮亦隨之。乃知日激水而潮生。月離日而潮大。斯不刊之理也。古之人或以日如平地執(zhí)燭。遠則不見。何甚謬乎。夫日之入海。其必然之理乎。且自朔之后。月入不盡。晝常見焉。以至于望。自望之后。月出不盡。晝常見焉。以至于晦。見于晝者。未嘗有光。必待日入于海。隔以映之。受光多少。隨日遠近。近則光少。遠則光多。至近則甚虧。至遠則大滿。此理又足證夫日至于海。水退于潮。尤較然也。肇適得其旨。以潮之理。未始著于經(jīng)籍間。以類言之。猶乾坤立。則易行乎其中。易行乎其中。則物有象焉。物有象而后有辭。此圣人之教也。肇觀乎日月之運。乃識海潮之道。識海潮之道。亦欲推潮之象。得其象亦欲為之辭。非敢衒于學者。蓋欲請示千萬祀。知圣代有苦心之士如肇者焉。賦曰。
開圓靈于混沌。包四極以永貞。
赩至陽之元精。作寒暑與晦明。
截穹崇以高步。涉浩漾而下征。
回龜鳥于兩至。曾不愆乎度程。
其出也。天光來而氣曙。
其入也。海水退而潮生。
何古人之守惑。謂茲濤之不測。
安有夫虞泉之鄉(xiāng)。沃焦之域。
棲悲谷以成暝。浴濛汜而改色。
巨?隱見以作規(guī)。介人呼吸而為式。
陽侯玩威于鬼工。伍胥泄怒乎忠力。
是以納人于聾昧。遺羞乎后代。
曾未知海潮之生兮自日。而太陰裁其小大也。
今將考之以不惑之理。著之于不刊之辭。
陳其本則晝夜之運可見其影響。言其徵則朔望之候不爽乎毫。
豈不謂乎有耳目之疾。而?將判乎神醫(yī)者也。
粵若太極。分陰分陽。
陽為日。故節(jié)之以分至啟閉。
陰為水。故霏之以雨露雪霜。
雖至賾而可見。雖至大而可量。
豈謂居其中而不察乎渺漠。亡其外而不考其茫洋者哉。
故水者陰之母。日者陽之祖。
陽不下而昏曉之望不得成。陰不升而云雨之施不得睹。
因上下之交泰。識洪濤之所鼓。
胡為乎歷象取其枝葉而迷其本根也。策其涓滴而喪其泉源也。
于是欲抉其所迷而論之。采其所長而存之。
光乎廓乎。汨磅礡乎。
差瀴溟之無際。曷鴻濛而可以盡度乎。
乃知夫言潮之初。心游六虛。
索蜿蜒乎乾龍。駕轇轕乎坤輿。
知六合之外。洪波無所泄。
識四海之內(nèi)。至精有所儲。
不然。何以使百川赴之而不溢。
萬古揆之而靡馀也。是乃察乎濤之所由生也。
駭乎哉。彼其為廣也。
視之而蕩蕩矣。彼其為壯也。
欱乎其沆沆矣。其增其嬴。
其難為狀矣。當夫巨浸所稽。
視無巔倪。洶涌澒洞。
窮東極西。浮厚地也體定。
半圓天而勢齊。謂無物可以激其至大。
故有識而皆迷。及其碧落右轉(zhuǎn)。
陽精西入??剐弁氃?。
卻眾柔之繁濕。高浪瀑以旁飛。
駭水洶而外集。霏細碎以霧散。
屹奔騰以山立。巨泡邱浮而迭起。
飛沬電烻以驚急。且其日之為體也。
若熾堅金。圓徑千里。
土石去之。稍邇而必焚。
魚龍就之。雖遠而皆靡。
何海水之能逼。而不澎濞沸渭以四起。
故其所以凌鑠。其所以薄激者。
莫不魄落焯爍。如爨巨鑊。
赩兮不可探乎蓅蓅之內(nèi)。呀焉若天地之有齦腭。
其始也。漏光迸射。
虹截宇縣。拂長庚而尚隱。
帶馀霞而未殄。其漸沒豿兮。
若后羿之時。平林載馳。
驅(qū)貙虎與兕象。懾千熊及萬羆。
呀偃蹇而矍鑠。忽劃礫而????。
其少進也。若兆人繽紛。
填城溢郭。蹄相蹂蹙。
轂相摩錯。閧闉澶漫。
凌彊侮弱。倏皇輿之前蹕。
孰不奔走而揮霍。及其勢之將極也。
涾兮若牧野之師。昆陽之眾。
定足不得。駭然來奔。
騰千壓萬。蹴搏沸亂。
雄棱后閼。懦勢前判。
懾仁兵而自僵。倏谷呀而巘斷。
此者皆海濤遇日之形。聞?wù)呖梢宰R其畔岸也。
賦未畢。有知元先生諷之曰。
斯義也。古人未言。
吾將揮乎文墨之場。以貽永久。
為天下稱揚。爰有博聞之士。
駭潮之義。始盱衡而抵掌。
俄?齘而愕眙。攬衣下席。
蹈足掀臂。將欲致詰。
領(lǐng)畫天地。久之而乃謂先生曰。
伊潮之源。先賢未言。
枚乘循涯而止記其極。木華指近而未考其垠。
焉有末學后塵。遽荒唐而敢論。
先生矍然而疑。乃因其后。
推車捧席。執(zhí)腒伺顏。
言之少間。請見徵之所如。
客乃曰。人所不知而不言。
不謂之訥。人所未識而不道。
不謂之愚。彼亦何敢擅談天之美。
斡究地之羭。指溢漭之難悟。
欲蠱聽于偫儒。今將盡索乎彼潮之至理。
何得與日月而相符。且大章所步。
東西有極。容成叩元。
陰陽巳測。陽秀受乎江政。
元冥佐乎水德。莫不窮海運。
稽日域。及周公之為政也。
則土圭致晷。周髀作則。
裨灶窮情乎天象。子云贊數(shù)于幽默。
張衡考動以鑄儀。淳風述時而建式。
彼皆凝神于經(jīng)緯之間。極思乎圓方之壸。
胡不立一辭于茲潮。以明乎系日之根本也。
先生茍奇之。胡不思之。
先生將寶之。胡不考之。
茍由日升。當若準若繩。
何春夏差小。而秋冬勃興。
其逾朔也當少進。何遽激而斗增。
其過望也當少退。何積日而馮陵。
晝何常微。夜何常大。
何錢塘洶然以獨起。殊百川之進退。
何仲秋忽爾而自興。異三時之霶霈。
日之赫焉。猶火之烈。
火至水中。其威乃絕。
入洪溟以深漬。何日光而不滅。
潮之往來。既云因日。
日惟一沉。潮何再出。
萬流之多。匪江匪河。
發(fā)自畎澮。往成天波。
終古不極。盍沉四國。
何成彼潮。而小大一式。
為潮之外。水歸何域。
又云水實浮地。在海之心。
日潛其下。而逢彼太陰。
且其土厚石重。山峻川深。
投塊置水。靡有不沉。
豈同其芥葉。而泛以蹄涔。
繄坱圠之至大。何水力之能任。
吾聞之。天地噫氣。
有吸有呼。晝夜成候。
潮乃不踰。豈由日月之所運。
作誇誕以相誣者哉。先生閱賦之初。
深通厥旨。及聞客論。
?然啟齒。于是謂客徐坐。
善聽厥辭。蓋聞南越無頒冰之禮。
鄭人有市璞之嗤。常桎梏于獨見。
終沉溺于偫疑。既別白而不悟。
爰提耳而告之。然事有至理。
無爭無勝。猶權(quán)衡之在懸。
審錙銖而必應(yīng)?;3敝畩W旨。
諒余心之足證。當為子窮幽而洞冥。
豈止于揆物而稱哉。夫日北而燠。
陽生于復。離南斗而景長。
邇中都而夜促。當是時也。
氣蒸川源。潤歸草木。
既作云而泄雨。乃襄陵而溢谷。
魚龍發(fā)坼于胎卵。鳥獸含滋于孕育。
且水生之數(shù)一。而得土之數(shù)六。
不測者雖能作于溟渤。茍窮之當無羨于升掬。
其散也為萬物之腴。其聚也歸四海之腹。
歸則視之而有馀。散則察之而不足。
春夏當氣散之時。故潮差而小也。
及其日南而涼。陰生于姤。
退東井而延夕。遠神州而減晝。
當是時也。草木辭榮。
風霜入候。水泉閉而土涸。
滋液歸而下湊。瘁萬物以如燖。
運大澤而若漏??s于此者盈于彼。
信吾理之非謬。秋冬當氣聚之時。
故潮差而大也。兩曜之形。
大小唯敵。既當朔以制威。
陽雖盛而難迫。其離若爭。
其合如擊。始交綏而并斗。
終摩壘而先釋。日沮其雄。
水凝其液。既冒威于一朝。
信畜怒乎再夕。且潮之所恃者月。
所畏者日。月違日以漸遙。
水畏威而乃溢。亦猶偫后納職。
來造王門。獲命以出。
望寧而奔。引百寮而盡退。
何一跡之敢存。此潮象之所以逾朔二日而斗增也。
黃道所遵。遐邇巳均。
肆極陽而不礙。故積水而皆振。
自朔而退。退為順式。
自望而進。進為干德。
伊坎精之既全。將就晦而見逼。
勢由望而積壯。故信宿而乃極。
此潮之所以后望二日而方盛也。自曉至昏。
潮終復始。陽光一潛。
水復迸起。復來中州。
逾八萬里。其勢涵澹。
無物能弭。分晝于戌。
作夜于子。子之前日下而陰滋。
子之后日上而陽隨。滋于陰者。
故鑠之于水而不能甚振。隨于陽者。
故迫之為潮而莫肯少衰。此潮之所以夜大而晝稍微也。
嘗信彼東游。亦聞其揆。
賦之者究物理。盡人謀。
水無遠而不識。地無大而不搜。
觀古者立名而可驗。何天之造物而難籌。
且浙者折也。蓋取其潮出海屈折而倒流也。
夫其地形也。則右蟠吳而大江覃其腹。
左挾越而巨澤灌其喉。獨茲水也。
夾偫山而遠入。射一帶而中投。
夫潮以平來。百川皆就。
浙入既深。激而為斗。
此一覽而可知。又何索于詳究。
偫陰既歸。水與天違。
當宵分之際。避至烈之輝。
因圓光之既對。引大海以偫飛。
夫秋之中而陰盛。亦猶春之半而陽肥。
事茍稽于已著。理必辨于猶微。
故濤生于八月之望者。尤岌岌而巍巍也。
萬物之中。分日之熱。
叩琢鉆研。其火乃烈。
吹煙得燄。傳薪就爇。
附于堅則難消。焚于槁則易絕。
所依無定。遇水乃滅。
太陽之精?;鸱瞧淦?。
至威無燄。至精無質(zhì)。
入四海而水不敢濡。照八纮而物莫能屈。
就之者咸得其光輝。仰之者不知其何物。
其體若是。豈比夫寒灰死炭。
遇濕而同漂汨哉。方輿之下。
陽祖所回。歷亥子而右盛。
逾丑寅而左來。右激之遠兮遠為朝。
左激之遠兮遠為夕。既因月而大小成。
亦隨時而前后隔。此日之所以一沉。
而潮之所以兩析也。天地一氣也。
陰陽一致也。其虛其盈。
隨日之經(jīng)。界寒暑之二道。
將無差于萬齡。故小大可法。
而乾坤永寧也。若夫云者雨者。
風者霧者。為雪為霜者。
為雹為露者。雷之所鼓者。
龍之所赴者。偫生之所賦者。
萬物之所附者。彼皆與日而推移。
所以就其衰而成其茂也。然后九圍無馀。
而萬流為之長輔。談未竟。
客又剿而言曰。若乃寒暑定而風雨均也。
吾聞之洪范云。豫常燠。
急常寒??衲岁幱隇闆l。
僭則陽氣來干。茍日月之躔一定。
又何遠于王政之大端。彼有后問。
姑紓前言。夫三才者。
其德之必同。天以陽為主。
地以陰為宗。參二儀之道。
在一人之功。一人行之。
三才皆協(xié)。德順時則雨霽均。
行逾常則兇荒接。僭慢所以犯陽德也。
故暴尪莫之哀??窦彼苑戈幍乱病?div id="df5dvxz"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237_1375195_comment'>
故離畢為之災。此則為政之所致。
非可以常度而剸裁也??驮晃ā?div id="wjgnvd6"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239_1375195_comment'>
其馀如何。復從而解之曰。
惟坤與乾。余常究焉。
清者浮于上。濁者積于淵。
濁以載物為德。清以不極為元。
載物者以積鹵負其大。不極者以上規(guī)奠其圓。
故知鹵不積則其地不能載。元不運則其氣無以宣。
夫如是。山岳雖大。
地載之而不知其重。華夷雖廣。
鹵承之而不知其然也。氣之輕者。
其升乃高。故積云如岳。
不駐鴻毛。輕而清也。
而物莫能勞。及其干霄勢窮。
霏然下墜。隨坳壑而虛受。
任畎澮之疏潰。著則重也。
故舟楫可以浮寄。至夫離九天。
堙九地。作重陰之膠固。
自堅冰以馴致。固可以乘鴻溟以自安。
受萬有而不圯者也。聽茲言。
較茲道。定一陽之所宗。
何眾理之難考。且合昏知暮。
而翰音司晨。安有懷五常之美。
預率土之濱。茍無諒乎此旨。
亦何足齒于吾人。子以天地之中。
元氣噫噦。為夕為朝。
且登且沒。泛辭波而甚雄。
處童蒙而未發(fā)。孰觀地喙乎深泉之涯。
孰指天吭乎巨海之窟。既無究于茲源。
寧有因其呼吸而騰勃者哉。客謝曰。
辭既已矣。欲入壸奧。
愿申一問。先生幸以所聞教之。
嘗居海裔。覿潮之勢。
或久往而方來?;蚝享扯嚯H。
曷舛互之若斯。今幸指乎所制。
先生撰屨旁眄。亦窮其變。
吾因訊夫墨客。當大索其所見。
彼亦告于余曰。日往月來。
氣回天轉(zhuǎn)。其激也大。
則體甚而相疏。其作也小。
則勢接而相踐。惟體勢之可準。
故合沓而有羨。其何怪焉。
客乃跽軀斂色。交袂而辭。
彼圓元方賾。古惑今疑。
嘆載籍之不具。恨象數(shù)之尚遺。
方盡迷于閫域。非先生親得于學者。
而孰肯論之。于是乎若卵判雛生。
鼓擊聲隨。雷電至而幽蟄起。
蛟龍升而云雨滋。形開夢去醒至酲離。
既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乃避席而稱詩為賀。演知元先生之辭。
辭曰。噫哉古人。
迷潮源兮。刓編齾翰。
曾未言兮。羅虛列怪。
無藩垣兮。名儒幽討。
理可尊兮。高駕日域。
窺天門兮。潮疑一釋。
永立言兮。若和與扁。
袪吾惛兮。昔之論者。
何其繁兮。意摩心揣。
祇為歡兮。陰陽數(shù)定。
水長存兮。進退與日。
游混元兮。一升一降兮寒暑成。
下凝濁兮上浮清。隨盈任縮兮浮四溟。
釜鎘蒸爨兮擬厥形。愿揚此辭兮顯為經(jīng)。
高誇百氏兮貽億齡。先生曰。
彼能賦之。子能演之。
非文鋒之破鏑。何以解乎偫疑。
客乃酣然自得。由然而退也。
苔賦(879年) 唐 · 陸龜蒙
江文通嘗著青苔賦。盡苔之狀則有之。懲勸之道。雅未聞也。如此則化下風上之旨廢。因復為之。以嗣其聲云。
天地閉。
風雨積。
門徑秋。
莓苔植。
離方抱圓。
累紫疊碧。
始分封于危亭之下。
終略地于荒畦之側(cè)。
侵竹塢而縱步。
占蘭疇而盈尺。
麗色何似。
嘉名孰為。
高有瓦松。
卑有澤葵。
散巖竇者石發(fā)。
補空田者垣衣。
在屋曰昔邪。
在藥曰陟釐。
質(zhì)被綠錢之美。
香聞艾納之奇。
或薄或●(艸直毛)
或蘚或菭。
諒含姿而是類。
斯感物以隨時。
則有衛(wèi)霍天姻。
金張世族。
侯以恩澤拜。
館以形勝筑。
壁僭涂椒。
階緣墄玉。
床丹徼之象盡。
帳蒼梧之翠禿。
謂爵祿不必仁守。
英髦可以力服。
行葉四兇。
身圖五福。
一日盈滿。
中年顛覆。
斯苔也。
染婕好之彗。
殆晚偏青。
封廷尉之門。
經(jīng)秋更綠。
彼失寵以亡家者。
鮮不慟哭。
則必林塘倚薄。
衡泌蕭條。
茅茨上古。
機格南朝。
晝偃則書淫畫圣。
歸則婦餉兒樵。
溝通壞塹。
路隔危橋。
雨霽而魚驚沫聚。
霜乾則鶴刷翎飄。
浪求名而蠖屈。
虛卜命而龜焦。
窗欹癭枕。
樹掛風瓢。
山無價買。
隱有詞招。
斯苔也。
周內(nèi)史宿酒壺邊。
煙翍思起。
屈大夫搗衣砧上。
黛點情饒。
彼遺形而放志者。
能無獨謠。
謠曰。
苔之生兮自若。
人有哀兮有樂。
哀者貴兮樂者賤。
貴者危兮賤者宴。
噫哀樂兮何時止。
貴賤循環(huán)兮而后已。
東來車騎豈君歸,我欲懸車歸則時。
仙女丹砂能不老,腐儒青簡亦難衰(自注:老弟自謂。)。
寧乖洛水田園計,且及燕山饋餉期(自注:大兄書中所及。)。
最課直當中秘閣,白頭相望更遲遲。
⑴ 自注:大兄自南充來,故及謝自然。
⑵ 四庫本注:不但于河池縣相望云耳。
后迎駕行(1127年4月) 宋 · 鄧肅
揮鞭沖曉露,歸鞍載夕陽。
一日復一日,不見御袍黃。
左衽須文繡,氈車奉圭璋。
作意禮樂盛,而乃訪毛嬙。
上皇襲太平,珍怪乘四方。
奇器驚鬼劃,舞要欲云翔。
端為大盜積,萬里來貪狼。
文移急星火,搜抉到毫芒。
伐柯則不遠,吾道其復昌。
君看天宇間,紫微已輝光。
躣馬今朝去,定拜御爐香。
惡衣供禹御,茅茨覆堯堂。
為邦消底物,人心歸則王。
記得爺爺,說與奴奴,陳郎俊哉。
笑世人無眼,老夫得法,官人易聘,國土難媒。
印信乘龍,夤綠葉鳳,選似揚鞭選得來。
果然是,西雍人物,京樣官坯。
鄭郎上馬三杯。
莫把離愁惱別懷。
那孤燈只硯,郎君珍重,離愁別恨,奴自推排。
白發(fā)夫妻,青衫事業(yè),兩句微吟當折梅。
彥章去,早歸則個,免待相催。
二年老翁泉,親酌石林壽。
林翁硬如石,跌宕杯舞手。
酡顏照湖山,麗藻濯花柳。
牛頭望蟆頤,隔闊幾煙岫。
江梅驛堪寄,湖水觴可侑。
林丘一曲閒,事業(yè)千載就。
屢空有真實,萬變無雜揉。
用之還帝師,歸則赤松友。
蟠桃堪一嘗,世味不同嗅。
得書方醉歌,癡絕記前守。
小石塘源 宋末元初 · 于石
① 源深幾百里,屬嚴之建德,接婺之浦江,民俗淳古,真避世之地
萬山郁回合,群木尤老蒼。
細路百盤折,崎嶇陟羊腸。
涼陰覆峭壁,縈回澗流長。
綠蘿下百尺,笑挹清泉香。
甘寒試一漱,齒頰凝冰霜。
拂石坐未去,樵叟來我傍。
云此澗中水,其源來浦陽。
浦陽婺屬邑,亦我父母邦。
欲我飲此水,而不忘故鄉(xiāng)。
叟言起予意,振衣欲飛揚。
便將隨水源,徑度千仞岡。
叟前挽我衣,遲留且勿忙。
吾家隔前坡,林居愧荒涼。
寒醅旋可壓,為子炊黃粱。
微徑行犖確,柴門隱松篁。
推戶拂塵席,延我入中堂。
呼兒出長揖,闊步何蹡踉。
問我從何來,驚顧走欲僵。
屢呼不復出,自起致茶湯。
坐不分賓主,高談到羲皇。
炊煙淡茅屋,勸我飲盡觴。
葫蘆爛鵝鴨,盤饤羅芥姜。
一飽共酣寢,此樂殊未央。
攝衣起謝叟,聽我歌慨慷。
風埃暗宇縣,干戈幾搶攘。
朽骨纏蔓草,呻吟臥殘創(chuàng)。
荒丘奔狐兔,斷礎(chǔ)悲蛩螀。
奔逃不相顧,流離各悽傷。
十年未返業(yè),幾人失耕桑。
而此源中民,熙然獨徜徉。
數(shù)家聯(lián)聚落,茅茨帶林塘。
笑語聲相聞,隔籬燈火光。
翁嫗各垂白,童稚紛成行。
嫁女必近鄰,生男不行商。
死徙無出境,耕織各有常。
地壚老瓦盆,竹幾素木床。
俗淳器亦古,豈識時世妝。
瓜瓠滿籬落,麻苧翳門墻。
缺竇出雞犬,平坡散牛羊。
豚蹄一盂酒,神休答豐禳。
村謳雜社鼓,醉舞衣淋浪。
晝無悍吏恐,夜無群盜狂。
生者遂所養(yǎng),死者得所藏。
其樂有如此,宜與世相忘。
叟前重致詞,為子言其詳。
使我居華屋,綺疏交洞房。
使我服鮮麗,翠襦繡羅裳。
食必具水陸,飲必酣瓊漿。
出則盛車騎,錦韉紫游韁。
歸則擁歌吹,粉黛環(huán)姬姜。
貴封侯萬戶,富儲粟千倉。
如此豈不樂,患至難豫防。
利者禍之的,何地非戰(zhàn)場。
況有吏椎剝,寧免盜陸梁。
安貧即樂土,多財必遺殃。
人生守常分,世事胡可量。
我聞重嘆息,臨風幾徬徨。
林霏掩蒼翠,回首路杳茫。
遠山銜落日,慘慘塵沙黃。
因思桃源中,人多壽而康。
山深事簡寡,居安俗淳良。
不與外人接,別在天一方。
兒孫自生長,古今任興亡。
世以為神仙,此說誠荒唐。
平生志遠游,恨不窮八荒。
去家百里近,絕境見未嘗。
邈與桃源居,異世遙相望。
安知千載下,以我非漁郎。
獨恨無桃花,夾岸搖紅芳。
花落春水漲,一葦或可航(以上《紫巖詩選》卷一)
夫惟君子之出處,關(guān)時運之通塞。
遇文明而隱晦,非經(jīng)濟之大德。
當亂世而干進,豈保身之良策。
或行而或違兮,隨世道之憂樂。
若夫朝陽既升,淑氣方長。
風云畢會,魚水一堂。
拱堯舜于紫極,坐皋夔于巖廊。
喜鴻毛之順風,歌鹿鳴之雅章。
是君子樂行之時兮,宜濟世于雍穆。
及夫天地暗晦,上下否隔。
北風其涼,青蠅止棘。
玉乃慮于俱焚,金亦憂其眾鑠。
嘆雨雪之霏霏,詠十畝之閑閑。
是君子憂違之時兮,宜鏟彩于林間。
縱行違之不同,究其歸則一也。
信知世治而潔其身兮,等膠柱而鼓瑟。
世亂而務(wù)求進兮,亦未免于干澤。
況初九之君子,乃勿用之潛龍。
固不利于攸往,庶用靜之無兇。
宜乎圣人之贊易,示隱見之大節(jié)。
等百世之人物,孰于斯而有得。
不屑就兮,孤竹子之清風。
不屑去兮,柳下惠之大同。
然未免隘與不恭兮,豈行藏之得中。
彼其耕莘野之云,釣渭濱之月。
或萬鐘之不顧,或避紂而晦跡。
及湯文之作興,任行道以為責。
上功格于皇天,下澤潤于民物。
是庶乎樂行憂違兮,為后人之所式者也。
余亦喜身逢于昭代兮,冀行道于當日。
為善無近名,不見古人,遜天下躬耕。
逃之渭水,洗耳見輕。
又言為惡無近刑,不見古人,佯狂漆身。
清質(zhì)濁文,卒稱逸民。
桓文假仁,乃霸四海。
盜蹠脯肝,以牖下死。
乾坤失信,剛?cè)岚布o。
五星背躔,焉所照理。
我欲為善,善不可為。
我欲為惡,惡非所知。
刑名之間,余其庶而。
何以導之,儀狄我?guī)煛?div class="ruhzrer" id='poem_sentence_11_446644_comment'>
棲山得玉,將刖而足。
泅海得珠,將剖而肉。
不如種田畝,得秫與粟。
家蓄五母雞,二母彘。
一日一飽,三日一醉。
出則止野,歸則止舍。
不知有天,無論在地。
東鄰送喪,西鄰生兒。
寒暑為壚,風雨鼓之。
銷冶紅顏,以就衰羸。
曠視今古,曷如蜉蝣。
智者亡何,聊以不憂。
王孫達生,厥師莊周。
莊周怖死,抑孰與儔。
補亡詩 南陔三章(乾隆乙丑) 清 · 弘歷
四言詩
我逝南陔,言陟其岵。
昔我行役,瞻望有父。
欲養(yǎng)無由,風木何補。(一章)

我逝南陔,言陟其屺。
今我行役,瞻望有母。
母也倚閭,歸則寧止。(二章)

南陔有筍,籜實包之。
孱孱孩提,孰喔咻之。
慎爾溫凊,潔爾旨肴。
今爾不養(yǎng),日月其慆。(三章)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