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凈戒

相關(guān)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釋善柔 朝代:

人物簡介

補(bǔ)續(xù)高僧傳·解義篇
善柔。
董氏。
德興之永興人。
七歲事永安廣行大師。
默誦金剛楞嚴(yán)諸經(jīng)。
二十入華嚴(yán)圓頓法門。
領(lǐng)廣嚴(yán)傳戒大師戒法。
去滋味絕華好。
日課金光明經(jīng)一部。
禮佛百拜。
深惟靜念。
孤征獨(dú)詣。
人莫能津測淺深。
憲宗聞其名。
賜號弘教通理大師。
命主清涼大會于臺山。
釋教都總統(tǒng)寶集壇主秀公。
慕其德聘。
攝華嚴(yán)講席于京師。
又傳菩薩戒。
于佛子山。
及蔚羅黃樓諸剎。
自是門人加進(jìn)。
法道半天下矣。
師解悟深遠(yuǎn)。
勇于為善。
遑遑如不及。
經(jīng)之闕者。
勒而補(bǔ)之。
寺之廢者。
撤而新之。
甃圮橋完壞路。
為之不一而足。
其于身也。
蔬食飲水。
敝衲容身而已。
論者謂。
師淵然若虛。
退然若藏。
蕭條靜深。
無所愿乎。
其外至于誘引慈濟(jì)。
則孳孳搰搰。
如抱漏甕沃焦釜。
得其法者。
莫不飽滿慰喜。
若涉萬里而還其家。
師之道。
其可得而思耶。
晚年住持奉圣州法云蘭若。
遂終焉。
壽七十有二。
僧臘三十有八。
塔于寺之旁。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雜識篇第十之二
釋圓護(hù),字念庵,大理人也。
因讀《證道歌》有悟,段氏稱為“弘辯大師”。
護(hù)初號“無念”,后游大方見中峰,便以羅什捧缽,永嘉無念無生之旨扣之。
護(hù)曰:“我之無念,異乎?
其所聞什師過在絕念不起,永嘉過在任念自起,二者皆有念也。
我無念者,心體靈明,湛寂不動,如水鑒像,如鏡顯物,未嘗毫發(fā)隱也。
惟洞徹法源者叵測,未易與纏情縛識者語也。
”峰乃肯之,為作《無念字說》,并授三聚凈戒而歸,《廣錄》稱為護(hù)藏主也。
嘗夢神人授書法,與松雪老人筆意同入三昧,為世所珍。
聞其右手,自肘至腕,瑩白如玉,然則筆力之精妙,信非偶然,故人稱為“玉腕禪師”。
所著有《磨鏡法》,并所書《證道歌碑》及“佛都”二字,大徑數(shù)尺,皆其真跡。
釋圓瓏 朝代: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四
釋圓瓏,字大覺,姓鄭氏,武林人也。
往來無極講席間,與雪浪度門相友善,而紹覺承執(zhí)弟子禮唯謹(jǐn),各侍一母,稱兩睦州。
時寄寓土橋民廬,因奉母也。
有古松英者,兄弟同出家凈慈,瓏日與英語,夜宿英寮如家,唱和揮灑,墻壁幾遍,自謂寒山拾得,人莫之許。
所寄廬地僅方丈,而集海內(nèi)名士,座為之滿。
梵筴止一度一架,取讀之,恍入龍藏,入無量法門矣。
自題栗主于案,欲以謝客,客至且疑且悲,低回久之,漸入其寢,突遇瓏乃相視莞然。
嘗讀《宗鏡》有省,與其徒承手錄百卷,示鄰居士虞長孺曰:“吾得掃除宗鏡堂,為壽師役,足可無憾,來時虛空包法界,去時法界包虛空耳。
”逝時喃喃二語不絕,時《宗鏡》唯梵本,妙峰福燈閱之而悟,因勸藩王刻其書于秦,而瓏始傳寫于吳,吳中士人多喜讀之。
妙峰亦駐錫南屏,與筠泉蓮為友,皆遠(yuǎn)嗣永明壽云。
有真界,字幻居者,槜李人,亦來吳中,棲止南屏松壽堂,注解《金剛經(jīng)》,視古今百家注無當(dāng)旨者,獨(dú)會祖意而為之注,直指人心而不襲舊語。
蓋六祖、中峰于此頓悟,非直注則經(jīng)屬于論矣。
注成,六夢居士序之,去隱西溪,無何端坐而化。

人物簡介

補(bǔ)續(xù)高僧傳·解義篇
慧進(jìn)。
字棲巖。
號止翁。
山西霍州靈石人。
姓宋氏。
生于元至正乙未年。
幼稚諳習(xí)佛語。
甫九歲。
遭兵失恃怙。
編荊孝養(yǎng)祖父母。
祖父母復(fù)沒于草莽。
志慕出家。
禮邑元大云寺漸公。
落發(fā)執(zhí)經(jīng)。
繇洪武新恩得度。
入汴依古峰。
究通華嚴(yán)宗旨。
傍達(dá)唯識百法諸論。
意解心融。
眾所欽服。
遂得法主之稱。
太宗皇帝知之。
遣中官馳驛。
召至南京。
備問楞嚴(yán)大義。
應(yīng)對稱旨。
賜紫衣。
命住天界寺。
選俊秀僧徒從學(xué)。
更命于靈谷率高僧。
篹修三藏法數(shù)。
及隨駕之北京。
居海印寺。
被詔。
領(lǐng)袖天下僧眾。
于大明門外。
修普度大齋。
越月。
演說三聚凈戒。
利益幽顯。
其斛頂幡竿。
并放異光。
賜璽書金襕衣。
升左覺義。
總督海內(nèi)文學(xué)儒士高僧。
于海印經(jīng)館。
較大藏經(jīng)。
因奏。
刊行藏教。
以輔治化。
當(dāng)述諸序。
昭示遐遠(yuǎn)。
上從之。
親制經(jīng)序十三篇。
佛菩薩贊跋十二篇。
召至香殿賜坐。
賜梵相釋迦。
刻絲觀音。
水晶數(shù)珠。
七佛之偈。
諭曰。
依是修行。
升左闡教。
而先后遭遇。
凡十七載。
洪熙改元仁宗皇帝淘汰教職。
唯師獨(dú)膺嘉獎。
敕曰。
佛氏以能仁為教。
化導(dǎo)愚類。
以陰翊皇度。
利安庶品。
總教事者。
必在得人。
不以輕授。
爾左闡教慧進(jìn)。
究明宗旨。
嚴(yán)潔行。
簡授茲任。
修習(xí)彌勤。
朕用爾嘉錫之敕命。
爾其益懋精進(jìn)。
振乃宗風(fēng)。
以稱朕命。
欽哉。
宣德紀(jì)元宣宗皇帝。
待以國老。
賜毗盧冠織金磨衲。
詔于內(nèi)翰。
因多官并僧眾。
對寫金字華嚴(yán)般若寶積涅槃四大部經(jīng)。
尚膳供饌飲竣事。
灌頂凈覺大國。
師奏請隆善開。
講楞嚴(yán)會解。
聽受緇素萬馀指。
年彌高德彌邵。
耳。
目清明。
顏貌奇古。
性直而儉。
道舊榮國恭靖姚公國師。
譯主光公。
講經(jīng)隱峰琮公。
獨(dú)芳蓮公。
月庭朗公。
手度高弟。
左闡教兼大興隆住山廣通。
萬佛住山廣辯。
雞鳴住山廣載。
壇宗師廣嚴(yán)。
學(xué)徒。
左善世廣議。
右覺義廣銘。
承旨講經(jīng)道深。
馀不盡舉。
而其世壽八十有二。
僧臘七十有三。
于正統(tǒng)元年閏六月。
示寂于慶壽丈室。
訃聞。
上遣禮部諭祭。
茶毗于阜城。
舍利靈骨。
立塔于渾河之西。
敕賜萬佛山之原。
以褒異焉。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雜識篇第十之三
善緣,字了心,侯官姚氏子。
七歲依城東寶峰庵無塵出家,參鼓山藍(lán)田,后住南京靈谷寺,禮僧錄闡教幻居大師。
永樂三年,鼓山虛席,領(lǐng)檄主之,建千佛閣。
五年春,詔設(shè)廣薦大會于蔣山,徵天下名僧,善緣應(yīng)詔入京,說法稱旨,恩賚甚渥,賜號“成就”。
秋歸,舉任都綱,后寺燬于火。
善緣重興殿閣及諸寮舍。
宣德庚戌,還珠閣壞,更為募建,明年落成,十月示微疾,十九日沐浴更衣,口述生平行業(yè),命侍僧書之,所積金谷,悉委其徒,命創(chuàng)大殿、三門,語終而寂,塔于獅峰。
著有《靈源集》,蓋取鼓山前代老宿事實,編為敘傳及名人文藝,為《山志》之權(quán)與。
后黃用中、徐興公相繼纂輯,即本于善緣。

人物簡介

補(bǔ)續(xù)高僧傳·護(hù)法篇
祖淵。
字天泉。
雨庵其號也。
廬陵楊氏之子。
生有異質(zhì)。
永樂癸未。
具戒于青原山。
上金陵謁幻居戒公。
多所啟發(fā)。
號入室弟子。
嘗對眾稱之。
師不以小得自滿。
然臂香。
篤志求道。
至廢寢食者五年。
始得微悟。
若開云霧行虛空。
無所留閡。
遂振錫觀方。
遍禮祖塔。
所至叢林畏敬之。
聲稱隱然。
起同輩間。
壬寅。
還天界。
刺血書雜華經(jīng)。
宣德改元。
住山闡教。
月山公嘉其行。
延置座端。
為龍象表率。
尋為僧錄司。
舉住雪峰。
未幾。
天童虛席。
移師居之。
百廢具興。
化道大行。
甲寅。
被召入京。
命為左覺義。
時敕建大功德寺成。
住持難其人。
命師兼之。
僧眾聞之。
皆樂從展缽如云。
上悅。
賜田四百馀頃。
以贍焉。
師念禪講教三宗。
名不可不正。
奏以大功德。
大慈恩。
大隆善三寺為之。
繇是。
三宗弟子。
各有依歸。
傳道受業(yè)。
而綱緒始無紊亂矣。
又以天下寺多廢。
繇學(xué)徒未廣。
于嘗度正額外。
增其數(shù)五之一。
一時受度者。
如川匯云委。
其徒之繁昌。
廢剎多繇是而興。
升右善世。
發(fā)上所賜物。
建大剎于江寧之鳳翔山。
賜額曰普寧禪寺。
萬善壇成。
命師為傳戒宗師。
天下學(xué)者。
聞師。
皆知所守。
而行不離道。
寺左道。
北山阻。
溝水泥淖。
往來者苦之。
師同太監(jiān)興安。
拓地三百畝。
甃石作安和橋。
筑庵橋側(cè)。
命僧守之。
以濟(jì)眾。
于是。
寒不病涉。
暑則供茗飲。
人歸德焉。
師氣宇弘深。
制行潔白。
蓋湛然淵澄。
浩然海蓄。
凡諸世緣。
無一可以動其意。
其為國家祝釐。
則洞洞然盡其誠。
為諸弟子說法。
則懇懇然發(fā)其趣。
蓋忠于事上。
勤以接下。
一時尊而仰之。
如泰山北斗云。
所度弟子。
以萬計。
嗣興教事。
及主名山。
住大剎者又若干人。
生于洪武己巳二月四日。
化于正統(tǒng)己巳三月七日。
壽六十一。
僧臘四十七。
卒之時。
沐浴更衣而坐。
索筆書偈曰。
觀世間六十一。
一即是三三即一。
團(tuán)團(tuán)爍破去來蹤。
白日虛空轟霹靂。
書畢瞑目而逝。
異香滿室者數(shù)日。
太上皇聞之。
遣太監(jiān)吳弼。
賜以白金香幣鈔萬緡。
又遣禮部主事林璧賜祭。
朝之公卿大夫。
莫不致祭。
茶毗于都城之西山。
貴賤耄耋送者萬馀人。
得舍利盈掬。
藏于功德院。
靈骨。
奏還南京普寧。
建大窣堵波藏焉。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四
釋祖淵,字天泉,號雨庵。
姓楊氏,廬陵人也。
明永樂癸未,受具青原山,謁幻居戒,多所啟發(fā),稱入室弟子。
然 臂明心,篤志求道,至忘寢食,孜孜五載,塵妄俱空。
始出游參,遍禮叢林。
壬寅還天界,刺血書經(jīng)。
宣德改元,聲譽(yù)遠(yuǎn)暢,四方學(xué)者,視作表率,尋為僧錄司舉住靈峰。
值天童虛席,乃移居之。
甲寅應(yīng)召入京,命為左覺義,時敕建大功德寺成,命淵兼之。
僧徒云集,復(fù)賜田四百馀頃。
淵念禪講教三宗,名不可不正,奏以大功德、大慈恩、大隆善三寺為之,由是三宗弟子,受業(yè)各有依歸。
又以天下寺廢,多由學(xué)徒未廣,請于常度正額外,增五分之一,廢剎多因是而興。
未幾,遷右善世,發(fā)上所賜物,建大剎于江寧鳳翔山,賜額曰“普寧禪寺”,萬善壇成,命為傳戒宗師。
又以寺左行道阻溝,往來苦之,乃拓地甃石,作橋建庵,其傍施茗利濟(jì),行者德焉。
以正統(tǒng)己巳三月七日示寂,臨化書偈,擲筆悠然,異香滿室。
上聞,遣太監(jiān)吳弼,以金鈔香幣賜吊,又遣禮部主事林瑩致奠。
茶毗得舍利盈掬,藏于大功德寺,奏請靈骨歸塔南都普寧。

人物簡介

補(bǔ)續(xù)高僧傳·興福篇
福登。別號妙峰。山西平陽人。姓續(xù)氏。春秋續(xù)鞠居之后也。七歲。父母值兇歲死。無斂具。薦席而已。師無依倚。為里中富人牧羊。十二出家。十八攜缽至蒲坂。先是。山陰王。建文昌閣于郡之東山。延僧朗公居之。師至。日行乞于市。晚投宿于閣中。適王出游。見之問朗。朗告之故。王曰。當(dāng)善視此子。他日必成大器。朗遂留為弟子。會地大震。師被壓不死。王聞奇之。謂師曰。子幸免大難。何不痛念生死大事乎。遂入中條山。閉關(guān)習(xí)華嚴(yán)觀。取刺棘貼四壁。不設(shè)床坐。日夜鵠立棘中。如此三年。稍有開發(fā)。乃作偈一首呈山陰。山陰嘆曰。此子見處早如是。不折之。他日或狂。因取宮人敝屣。割其底洗凈。封寄之。附一偈曰。這片臭鞋底。封將寄與你。并不為別事。專打作詩嘴。師見之。即對佛作禮。以線系于頂上。自此絕無一言矣。三年破關(guān)往見王。則具大人相。王甚喜。乃曰。子雖知自己本分事。但未聞佛法??謮櫺耙?。時介休山中。有法師講楞嚴(yán)。促師往聽。受具戒。作務(wù)而聽。年二十七也。時王深敬三寶。居嘗自恨不能瓢笠遠(yuǎn)游。一日謂師。為僧不游方。如井蛙耳。南方多知識。子宜往參。歸來可當(dāng)老夫行腳也。師遂行。遍歷叢席。至南京天界。于無極老人座下。作凈頭。打掃糞穢。洗滌籌杖。眾怪其處潔凈異嘗。知凈頭有道者。莫知為誰。憨師。時為副講。偵之累日始得之。與納交。且期同行參訪。不旬日覓之。已潛行矣。師歸見王。王喜問所參何人。師具述之。師意在居山。復(fù)入中條最深處。誅茆吊影。辟谷飲水者三年。大有開悟。王日重三寶。南山建大梵剎成。強(qiáng)出師居之。且欲求北藏經(jīng)。欲師親往。師住山日久。發(fā)長未剪。乃俗扮入京。藏板貯大內(nèi)。非奉旨不可得。且久閉不發(fā)。師得之如掇焉。時憨師。先已至都下。聽忠法師講法。師于馬上識之。下馬相勞苦笑。謂憨曰。視我何如。憨曰。本來面目自在。因拉憨隨藏出京。曰。子之宿愿耳。遂入五臺龍翻石。冰雪堆中。得老屋數(shù)椽。共棲之。師夜游五頂。遣昏散。日刺舌血。書華嚴(yán)經(jīng)。經(jīng)完起無遮大會。結(jié)文殊萬圣緣于塔院寺。凡一百二十日。九邊八省緇白。赴會者路踵相繼。法筵之盛。前所未有也。兩宮賢師德。溫旨屢降。私念大名之下難久居。因入蘆芽結(jié)庵。將終身焉。圣母求師得之。為建大華嚴(yán)寺于蘆芽絕頂。命師居之。更造萬佛鐵塔七成。紫柏尊者。手書法華經(jīng)一部。安奉其中。尋奉慈圣懿旨。送藏云雞足山。道出峨眉。禮銀色光。密矢銅殿之愿。人弗知也。自滇還山陰。請修萬固寺大殿。殿高十三丈。闊九丈。渭河病涉。行者苦之。大中丞李公。請建橋其上。師住二年。修橋十三孔。復(fù)受請建宣府大河橋兩重。重三十二孔。大河。自胡地入中國。水勢洶涌。最難為力。師竟成之。有若神助焉。二橋與殿。所費(fèi)數(shù)百萬金。師寔空手無一文。信施云集雨合。莫知所從來。福緣成就。殆不可思議也。既還蘆芽。開石窟于寧化所??呱顝V高下。各三丈五尺。鐫華嚴(yán)世界十方佛剎圖。萬佛菩薩像。精巧細(xì)密。遂成一大道場。沈藩見而喜曰。勝因成就。好息心住山矣。師白峨眉未了之愿。王乃??萬金于師。取棧道入蜀。適王中丞象乾??傊破涞?。迎師問心要。因笑謂師曰。三大士兄弟行也。師于普賢如此。不慮觀自在文殊。謂師不平等耶。師曰。貧道不過空拳。效奔走耳。若如所云。自有公等有力大人在。王曰。唯唯。師一言而三銅殿巋然矣。隨殿各有滲金諸像。峨眉五臺各一。普陀者不果行。安置南京之華山。兩宮頒旨。為三山護(hù)持。復(fù)舉七處九會道場。于臺山永明寺。慶贊之。嗣后建太原之塔。修阜平之橋。又辟茶藥庵于龍龍關(guān)。上親書其額。又修滹沱河大橋。長五里。又修省城大塔寺。尋還臺山。料理所建上下道場。立為十方叢林。不留法屬一人。萬歷庚申八月。賜金佛繡冠千佛磨衲紫衣。并真來佛子之號。是冬十二月。示微疾。群鳥悲鳴。異光匝地。師乃集眾開示畢。端坐而逝。年七十三。臘五十一。訃聞。兩宮遣中嘗侍致祭賜葬于永明之西岡。立塔焉。慈宮。別賜舉葬之費(fèi)。師貌不勝衣。語不出口。始以小王助道。終致圣天子圣母諸王為檀越。凡所營建。應(yīng)念云涌。投足所至。遂成寶坊。動費(fèi)輒累鉅萬。悉聽能事有實行者主之。師蕭遠(yuǎn)自如。一衲之外無長物。飄然若浮云之聚散。孤鶴之往來。茍非深證唯心。遇緣即宗。其能爾耶。侍御蘇云浦。嘗問道于師。深有契于心。乃曰。人以妙師。為福田善知識。而實不知其超悟處也。大司馬汪伯玉。嘗謂憨師。方今無可為公師者。唯妙峰耳。故憨師。傾心服之嚴(yán)事之。亦無兩人也。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七
釋福登,字妙峰。
姓續(xù)氏,平陽人,續(xù)鞠居之裔也。
生秉奇姿,唇掀齒露,鼻昂喉結(jié)。
七歲失怙恃,為里人牧羊。
年十二祝發(fā),攜一瓢至蒲坡,行乞村市,夜棲文昌閣廡下,閣為山陰王所建。
一日,王晨出游,值登裴回階間,見而異之,謂閣僧曰:“是子五官皆露,而神凝骨堅,他日造詣,殊未可量,曷善視之。
”頃之,地大震,屋宇傾覆,登壓于下,三日不死。
王聞,益奇之,因修中條棲巖蘭若,使居焉。
登乃閉關(guān)習(xí)禪,取棘剌列四旁,以絕依倚,不設(shè)床坐,盡夜鵠立,三年心忽開悟。
始至介休山,聽講《楞嚴(yán)》,遂受具戒。
策杖南走,遍參知識,浮南海禮普陀而歸。
復(fù)于中條深處,誅茆辟谷,日飲勺水。
又三年,大有會心,山陰王建梵宇于南山,延登居之。
登每念二親,幽靈未妥,卜吉遷葬。
剌舌血書《華嚴(yán)經(jīng)》一部,欲報劬勞,藉感人天。
復(fù)下山設(shè)無遮大會,結(jié)文殊萬圣緣。
時明神宗御極,皇儲久虛,遣官武當(dāng),禱祈請乞,禮視高媒。
登聞之乃曰:“吾徒凡所為,皆為國報本,今宜專誠盡忠,為皇上祈子。
”乃啟會至百二十日,九邊八省,緇白奔赴者,道路不輟。
事畢,一缽飄然,結(jié)庵蘆芽。
期年,皇長子生。
奉敕就蘆芽建華嚴(yán)寺,造萬佛鐵塔于山巔,加賜金帛,命往秦晉中州飯僧已,忽念故山,往修萬固寺,三載,塔殿樓閣,煥然一新。
渭川河水病涉,宣府西院議建大河橋。
登應(yīng)命至,度之,水闊沙深,乃建橋二十三孔,亦竟成。
嘗愿范金成三大士像,以銅為殿,送三名山,各就其顯化之地祀焉。
己亥春,杖錫潞安,謁藩王。
王適造滲金普賢像,送峨嵋。
登言銅殿事,王問:“費(fèi)幾何?
”登曰:“每座須萬金。
”王欣然,愿造峨嵋者,即具緇重,送登至荊州,聽其監(jiān)制,用取足于王。
殿高廣丈馀,滲金雕鏤,諸佛菩薩像,精妙絕倫,世所未有。
殿成,送至峨嵋。
大中丞霽宇王公撫蜀,聞登至,請見,問心要有契,公即愿助南海者。
乃采銅于蜀,就匠氏于荊門,工成,載至龍江。
時普陀僧力拒之,不果往,遂卜地于南都之華山,奏圣母賜建殿宇安置,遂成一大剎。
登乃造五臺者,所施皆出于民間,未幾亦就,乙巳春躬送至五臺,議建臺懷顯通寺。
上聞,遣御馬太監(jiān)王忠,圣母遣近待太監(jiān)陳儒,各賚帑金往視,卜地建殿安奉。
以丙午夏五月興工鼎新,創(chuàng)立大殿,前后六層,周匝樓閣,重重列聳,規(guī)模壯麗,賜額“大護(hù)國圣光永明寺”。
工竣,先事蛾嵋,繼事南海。
會倭夷搆難,海氛未靖,中途而止。
乃三卜三吉,至得寶華山,詣京都奏請,特敕許之,賜予有加,慈圣太后更賜造寺金及藏經(jīng)、佛像、幢幡之屬。
落成乃之五臺,鳩工庀材。
帝與太后復(fù)賜內(nèi)帑建寺賜額,建華嚴(yán)七處九會道場,所費(fèi)悉出內(nèi)帑。
初五臺山路崎嶇,行者苦之,至是平鋪石片,三百馀里,溪有津梁,道有亭院,以相接待,迄今利賴。
造橋于阜平縣,賜名曰“普濟(jì)”。
筑庵于龍關(guān)外,敕曰“惠濟(jì)院”。
渴飲病醫(yī),皇慈施舍,歲費(fèi)帑金。
御書著妙峰額之于院,隨頒龍藏,起閣供之。
更創(chuàng)七如來殿。
又于阜平立長壽莊,為太后祈福,建殿閣七層,賜“慈佑圓明”額,以尊異之。
他如修會城道路石橋,皆人力所不能,登一一成之,人服其神。
忽以微疾還山。
一日,鳥雀翻飛,繞檐喧噪,逐之不去。
登曰:“百鳥哀鳴,吾將行矣。
”即命治龕,眾見紅光接引,端然而逝,壽七十有三。
帝聞,賜葬祭,建塔于永明之西,御書封號“真正佛子妙峰高僧之塔”。
太后賜金千兩,布五百匹,供葬事。
登起于孤微,刻志苦修,終身脅不著席,一衲外無長物。
足跡所至,屢有建立,動費(fèi)億萬,天子圣母王侯卿相,皆樂助其成,豈偶然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蘇鎮(zhèn)洋人,字蘭如。
汪彥國妻。
后學(xué)佛,持凈戒,自號慈愿。
精梵理。
有《愿香室筆記》。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凈讀篇第八之七
釋覺源,字性海。
姓張氏,定遠(yuǎn)人。
幼穎異,九歲五經(jīng)具成誦,弱冠入縣學(xué),文名藉甚。
顧無心仕進(jìn),每作出世想。
因親老未能遽舍,為取妻生一子。
居常究心內(nèi)典,閱《華嚴(yán)》、《法華》諸經(jīng),多有契悟。
無何,父母相繼逝,始決志出家。
依金陵耆阇寺克靜祝發(fā),禮封崇皓清受具足戒,時年已四十矣。
自以學(xué)道遲暮,樂行苦行,堅持戒律,口不妄語,不非時食,手不觸金銀寶物,身不著獸毛蠶絲,四者尤為今時所難。
嘗于閱藏,行二時頭陀,遍參知識。
聞焦山借庵禪師為洞下名德,因往參叩,機(jī)綠契合,遂承印記。
復(fù)住山中藏,蓋深入教海,而于華嚴(yán)奧旨,獨(dú)有會心,乃自別其號曰“一真法界”,以志慶幸,由是覃精《華嚴(yán)》,手披不暇,數(shù)百過乃至背誦,不遺一字。
嘗為四眾講演大義,抉幽剔微,聽者豁然。
重訂《普門觀懺儀》,晝夜六時行法,脅不著席十?dāng)?shù)年。
居心質(zhì)直,其正見知如永明、云棲,以凈土為歸宿,日誦彌陀名號十萬聲,每禮懺畢,必回向凈土。
從學(xué)弟子數(shù)十人,皆一時之雋。
多主席名山,而源乃虛懷若谷,愿居學(xué)地,有云棲風(fēng)。
嘗南游天臺四明,西謁九華,過舒州禮三祖塔,登妙高峰,所至道俗敬禮,請求開示。
源隨機(jī)利導(dǎo),莫不得其益以去,以是皈信者眾。
雖未曾主席一方,而恒為諸方留止,主人必為設(shè)普明觀壇場,四事供養(yǎng)無闕,其道德感人深矣。
晚年石谷成禪師延居高旻,屏絕諸緣,一意安養(yǎng)。
舊患足瘡,至是增劇,而六時禮拜無少間,復(fù)于普明懺后,加禮彌陀四十八愿,禮已即持名號不絕。
從學(xué)伺便請益,更無他語,唯以西方凈業(yè),諄諄勸勉而已。
源一生精力,注于木叉、凈業(yè)二事。
既以自為,即以為人,又理勝辭達(dá),命人一歷耳根,頓獲解脫。
嘗輔戒焦山,或問:“自性清凈名為戒體,今師精究律部,敢問和尚是戒耶?
阿阇黎是戒耶?
白四羯磨是戒耶?
”源答曰:“和尚非戒,然非和尚亦不得自性凈戒。
阇黎非,然非阇黎亦不得自性凈戒。
羯磨非,然非羯磨亦不得自性凈戒。
譬如玉在石中,必玉人雕琢而后成。
金在礦中,必金師煆煉而后凈。
佛性在煩惱中,必凈戒遮止而后見。
”一時以為名言。
武昌陳熙愿傾必皈依,信仰尤篤,將歸乞其指示,手書天悟《凈土詩》一首,有句云:“普賢獨(dú)發(fā)愿,何事再相疑。
”且言“欲了生死,不外禪凈一門。
然而豎出難,而橫超易。
則今時修行切要,唯在凈土一門耳。
”石谷禪師,嘗有《禪凈百偈》之刻,源為之?dāng)?,略云:“參禪時法法歸禪,念佛時法法歸佛。
所以《普門》云:生滅既滅,寂滅現(xiàn)前。
《勢至》云:總攝六根,凈念相繼。
是知參禪要全身放下,不放下則六根動被遮蔽。
念佛要念念提起,不提起則種現(xiàn)乘間而出。
以念佛之心參禪,則參禪即歸凈土,以參禪之心念佛,則念佛即是深禪。
”其發(fā)明禪凈分合之義,徹了無馀。
嘉興精嚴(yán)灝融緣禪師,雖禪門宗匠,亦持木叉,而修凈業(yè)者。
輿源為同參契友,謂:“源以念佛為往生正因,以持戒為決定往生正因,以讀誦大乘、解第一義為往生上品正因,總成就一往生因緣。
”其言諒哉。
源之居蓃灣十馀載,道俗欽慕,奉為規(guī)法。
嘉慶二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示寂,世壽六十有九。
是年夏即辭歸焦山,石谷堅留不可歸。
逾月而示微疾,自知期至,晨起索浴,浴畢端坐念佛,安然化去。
茶毗時,瑞云盤空,有光成五色,從火際道透虛空,獲舍利子三瑩凈如玉。
塔于潤州八公山,其徒供其舍利于山寺書藏樓。
所著有《普明觀法》一卷,《宗鏡目錄》二卷,《畢竟毗尼》二卷,《出世上上禪》一卷,《反約集》一卷,凈土詩百首,寂后借庵搜其遺稿,刻為《拾遺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