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空藏

相關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簡介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六 感通下
阇提斯那。
住中天竺摩竭提國。
學兼群藏。
藝術異能通練于世。
以本國忽然大地震裂。
所開之處極深無底。
于其坼側獲一石碑。
文云。
東方震旦國名大隋。
城名大興。
王名堅意建立三寶起舍利塔。
彼國君臣欣感嘉瑞相慶希有。
乃募道俗五十馀人。
尋斯靈相。
初發(fā)祖送并出王府。
路遠賊掠。
所遺蕩盡惟馀數(shù)人。
逃竄達此。
以仁壽二年至仁壽宮。
計初地裂獲碑之時。
即此土開皇十四年也。
行途九載方達東夏。
正逢天子感得舍利諸州起塔。
天祥下降地瑞上騰。
前后靈感將有數(shù)百。
闔國稱慶佛法再隆。
有司以事奏聞。
帝以事符大夏陳跡東華。
美其遠度疑是證圣。
引入大寶殿。
躬屈四指顧問群僚。
解朕意不。
僉皆莫委。
因問斯那。
又解意不。
答曰。
檀越意謂貧道為第四果人耶。
實非是也。
帝甚異之。
乃置于別館。
供給華重膳夫以酒酵和面擬為餅調(diào)候時不起因以問那。
答曰。
此不合食。
便用水溲煮之。
與常酵者不異。
上問。
今造靈塔遍于諸州。
曹陜二州特多祥瑞。
誰所致耶。
答曰。
陜州現(xiàn)樹地藏菩薩。
曹州光花虛空藏也。
又問。
天花何似。
答曰。
似薄云母。
或飛不委地。
雖委地而光明奇勝。
帝密以好云母及所獻天花各一箱。
用示諸人。
無有別者。
恰以問那。
那識天花而退云母。
及獻后云崩。
空發(fā)樂音。
并感異香。
具以問由。
答曰。
西方凈土名阿彌陀。
皇后往生。
故致諸天迎彼生也。
帝奇其識鑒。
賜綿絹二千馀段。
辭而不受。
因強之。
乃用散諸福地。
見感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河東虞鄉(xiāng)人,俗姓梁。年十三,初聽《涅槃經(jīng)》,即通文旨。及長,廣讀各經(jīng),義解益深,德行兼善,為海內(nèi)名僧所重。太宗貞觀八年,召住弘福寺。有《涅槃經(jīng)》、《攝大乘論》等義疏。
全唐文·卷九百四
靈潤。俗姓梁氏。河東虞鄉(xiāng)人。隋仁壽中出家太岳靈巖寺。貞觀八年住京師宏福寺。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九 持志科
俗姓梁。
河東虞鄉(xiāng)人也。
家十兄弟。
皆同產(chǎn)。
其間三者愿入道。
父曰。
但習誦觀音經(jīng)。
茍先憶持則聽。
潤執(zhí)卷從旦至午。
即憶持。
不少忘。
遂獲落發(fā)。
依靈粲法師住興善寺。
年十三稟涅槃。
年十五。
登座。
如宿齒。
仁壽間。
詔其師粲。
送舍利于懷州造塔。
而潤徒行相隨。
乞食自給。
悉辭去官費。
議者韙其持守。
過泰山。
從靈巖寺副師。
習般舟定。
于時同志五百人。
獨潤于行坐無替。
頃之受攝論于道奘法師。
仍事奘師。
為和尚。
而登具焉。
年二十三。
反錫京邑。
會智念法師。
方弘小論。
又摳衣輪下。
有辨相法師者。
學兼小大。
于凈影寺造攝論疏五卷。
門人五百。
其能豎義者二百。
相與徵詰。
而潤始造之。
奮發(fā)奇論。
一座嘆伏。
辨行法師尤欽挹。
大業(yè)初忽屬風疾。
后雖勿藥而虛幻之相愈益厭。
卜終南之北。
澧鄠之間。
玉山之下逝。
將與沙門空藏慧琎智信智光等。
游于叢祠野冢。
鬼魅群號族嘯之地。
以終其身。
大業(yè)十年。
詔入鴻臚館。
教授三韓僧。
并于所居寺。
翻譯經(jīng)本。
季年。
四海橫潰。
有司禁僧。
毋外出。
于是歸隱興善寺之西院。
自課迄三年。
遷藍田之感化寺。
偕慧定禪師。
沙門志超等。
一食燕嘿。
終十五載。
時歲薦饑。
賓侶過從。
菽麥共餐。
法會之盛。
雖靈粲師亦歆羨焉。
唐興詔任興善住持事。
潤以素所托跡。
不敢辭。
貞觀八年。
詔遷弘福寺。
就翻譯。
仍職證義。
此其大略也。
若其間患難困苦。
皆適有天幸。
不至狼狽。
豈非其善緣所感。
陰相之力耶。
嘗以護法罪流歡州。
詔安置洛東。
道俗趨向如初。
疏報京邑。
門人云云仆射房玄齡見之嘆曰。
詞理懇款。
有其名者。
必有其實。
信哉。
講涅槃七十馀遍。
攝大乘論三十馀遍。
維摩勝鬘起信等論。
不算。
皆有義疏行世。
其義疏如攝論之黎耶。
真俗無相無生觀等。
特異諸說。
弟子凈元嗣。
沙門智衍。
其族侄也。
幼承教勖。
善涅槃攝論住藍田之法池寺。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五 義解篇十一
釋靈潤。
俗姓梁。
河東虞鄉(xiāng)人也。
家世衣冠鄉(xiāng)閭望族。
而風格弘毅統(tǒng)擬大方。
少踐清猷長承馀烈。
故能正行倫據(jù)不肅而成。
昆季十人秀美時譽。
中間三者齊慕出家。
父告子曰。
但誦觀音。
先度即當許也。
潤執(zhí)卷便誦。
一坐不起。
從旦至中。
文言遂徹。
便預公度。
依止靈粲法師住興善寺。
粲有正行備于別傳。
年十三。
初聽涅槃妙通文旨。
將及志學銷會前聞括悟新理。
便登講座宣釋教意。
部分科宗英秀諸僧。
咸欣其德。
加又欽重行禁。
動靜惟安。
不妄游從常資規(guī)矩。
所以興善大德海內(nèi)名僧。
咸相顧而言曰。
此沙彌發(fā)蹤能爾堪住持矣。
于后深心至道通贍群師。
預在見聞包蘊神府。
當即斧藻人法圭璋解行。
皆統(tǒng)其本支該其成敗。
仁壽感瑞懷州造塔。
有敕令往。
官供驛乘隨師東赴。
乞食徒行獨無受給。
既達河內(nèi)。
道俗服其精通敬其行范。
所有歸戒并從于潤。
當即名厲河北譽滿京師。
聞泰岳靈巖寺僧德肅清四方是則。
乃杖策尋焉。
既睹副師遂從咨訓。
乃習般舟行定。
無替晨昏初經(jīng)三七情事略疲。
自斯已后頓忘眠倦。
身心精勵遂經(jīng)夏末。
于時同侶五百馀人。
各奉行之互相敦勵。
至于解坐同行無幾。
惟潤獨節(jié)秀出情事莫移。
皆不謀同詞敬稱徽績。
時父任青州益都令。
外祖吳超任懷州懷令。
堂祖吳同任齊州山薦令。
姨夫侯援任曹州金鄉(xiāng)令。
并潤之宗族內(nèi)外親姻。
雖經(jīng)還講肆游其所部。
事逾行路一無過造。
及生緣背喪。
或有悲慕邀延者。
潤情若風傳。
不往登踐。
斯割愛從道。
皆此類也。
有道奘法師。
擅名海岱講攝大乘。
又往尋焉。
時未具戒早飛聲采。
周流法席文義圓通。
問難深微稱傳元宰。
預是同席心共揖之。
既承師有本。
即奉奘以為和上。
大戒已后方詣律司。
十地諸經(jīng)略觀文體。
年二十三還返京室。
值志念法師正弘小論。
將欲博觀智海。
預在聽徒。
有辯相法師。
學兼大小聲聞于天。
攝論初興盛其麟角。
在凈影寺創(chuàng)演宗門。
造疏五卷。
即登敷述京華。
聽眾五百馀僧。
豎義之者數(shù)登二百。
潤初從關表創(chuàng)預講筵。
祖習異聞遂奮奇論。
一座驚異側目嘉之。
登有辯行法師。
機論難擬處眾高謝而敬憚焉。
雖則負譽帝京。
而神氣自得。
或譏毀達其耳者。
曾若不聞。
以道鎮(zhèn)心情無喜怒。
末法攸寄誠可嘉焉。
大業(yè)初歲風疾暴增。
后復本心更精新業(yè)。
又恐報傾旦夕不守本懷。
講導世流往還煩雜。
遂脫略人事厭俗歸閑。
遂往南山之北西極澧鄠東漸玉山。
依寒林頭陀為業(yè)。
時與沙門空藏慧琎智信智光等。
京邑貞干同修出離。
既處叢塳。
鬼神斯惱。
或被推蕩偃仆。
或揚聲震叫者。
潤獨體其空寂宴坐如空。
諸被嬈者皆來依附。
或于深林曠野狼虎行處。
試心安止都無有畏。
當遵此務盡報傳持。
屬大業(yè)末年不許僧出。
遂虧此行。
乃還興善托于西院。
獨靜資業(yè)一食入凈。
常講涅槃眾經(jīng)。
有慧定禪師等。
歸依受業(yè)相率修課。
不出院宇經(jīng)于三年。
結侶漸多行清動眾。
時僧粲法師。
一寺頂蓋。
銳辯無前抗衡京國。
乃率諸翹望五十馀僧。
來至法會詳其神略。
人并投問玄隱之義。
潤領宗酬答位判泠然。
咸共欣賞妙符經(jīng)旨。
爾后譽傳光價。
眾聚相從。
既懿業(yè)內(nèi)傳。
將流法味。
大業(yè)十年。
被召入鴻臚教授三韓。
并在本寺翻新經(jīng)本。
并宗轄有承不虧風采。
會隋氏亂倫道光難緝。
乃隱潛于藍田之化感寺。
首尾一十五載。
足不垂世。
離經(jīng)專業(yè)。
眾請便講以示未聞。
春秋入定還遵靜操。
沙門志超。
抗節(jié)禪府。
聞風造展。
遂等宿交。
相師念定欣從語默。
時天步饑餒道俗同沾。
化感一寺獨延賓侶。
磨谷為飯菽麥等均。
晝夜策勤弘道為任。
故四方慕義歸者云屯。
周贍精粗無乖僧法。
共餐菜果遂達有年。
斯誠至德冥符。
兼濟有日矣。
潤以化洽外流道聲載路。
興善本寺敬奉芳塵。
上陳敕使請充寺任。
便不守專志。
就而維之。
貞觀八年敕造弘福。
復被徵召。
即現(xiàn)翻譯證義須明。
眾所詳準又當斯任。
至于詞理有礙。
格言正之。
同倫糺位。
斯人最上。
京邑釋門寔惟僧杰。
初潤隋末在興善院感魔相嬈。
定志不移。
冥致善神捉去。
經(jīng)宿告曰。
昨日魔子依法嚴繩。
深知累重自感而死。
若此徵應其量難紀。
武德七年時住化感。
寺主智信為人所告。
敕使圍寺大顯威權。
潤曰。
山居行道心不負物。
賢圣所知計非所告使人逾怒。
忽有大風雷震。
山崩樹折。
吹其巾帽坐席。
飄落異處。
人眾喪膽遂求悔過。
潤曰。
檀越有福能感幽靈。
斯之祥徵昔來未有。
使者深愧釋然事解。
貞觀年中與諸法侶登山游觀。
野燒四合眾并奔散。
惟潤安行如常顧陟。
語諸屬曰。
心外無火火實自心。
謂火可逃無由免火。
及火至。
潤熸馀自斂。
據(jù)事以量。
知人難矣。
后住弘福。
有僧因事奉敕還俗。
復經(jīng)恩蕩情愿出家。
大德連名同舉得度。
上聞天聽。
下敕深責投諸南裔。
驩州行道。
于時諸僧創(chuàng)別帝里無非慟絕。
潤獨安然容儀自若。
顧曰。
三界往還由來恒理。
敕令修道何有悲泣。
拂衣東舉忻然而趣。
道俗聞見莫不嘆服。
尋爾敕追洛東安置。
化行鄭魏負帙排筵。
弘闡涅槃十有馀遍。
奧義泉飛惠流河洛。
乃報京邑門人疏曰。
吾今東行略有三益。
一酬往譴。
二順厭生。
三成大行。
吾有宿累蒙天慈責。
今得見酬則業(yè)累轉(zhuǎn)滅。
惟加心悅何所憂也。
愚夫癡愛隨處興著。
正智不爾。
厭不重生。
夫凈穢兩境同號大空。
凡圣有情咸惟覺性。
覺空平等何所著也。
自度度人俱利之道。
舉人出家依道利物。
愿在三有普濟四生常無退轉(zhuǎn)。
三益如是汝等宜知。
各調(diào)諍根業(yè)與善而住。
吾無慮矣。
仆射房玄齡遇之。
稱嘆累息曰。
大德樹言詞理俱至。
名實之副誠所望也。
不久敕追還住弘福。
居宗揚化。
涅槃正義惟此一人。
然其爰初入道。
奉節(jié)不虧持操攝儀。
魁質(zhì)雄雅形器八尺。
動靜溫和挺超聯(lián)類。
十三離俗更不重臨。
二親既崩弟兄哀訴。
情守自若曾無動容。
但為修冥福設會千僧。
再度盡京。
施悲田食而已。
至于世情得喪浮艷彫華。
既不附心口亦無述。
時俗往還直知敘對。
皆絕供給隨言將遣。
前后所講涅槃七十馀遍。
攝大乘論三十馀遍。
并各造義疏一十三卷玄章三卷。
自馀維摩勝鬘起信論等。
隨緣便講各有疏部。
而玄義備通頗異恒執(zhí)。
至如攝論黎耶。
義該真俗。
真即無念性凈諸位不改。
俗即不守一性通具諸義。
轉(zhuǎn)依已后真諦義邊即成法身。
俗諦義邊成應化體。
如未轉(zhuǎn)依作果報體。
據(jù)于真性無滅義矣。
俗諦自相有滅不滅。
以體從能染分義滅分能異體慮知不滅。
及資糧章中。
眾師并謂。
有三重觀。
無相無生及無性性也。
潤揣文尋旨無第三重也。
故論文上下惟有兩重。
舍得如文。
第一前七處舍外塵邪執(zhí)。
得意言分別。
第八處內(nèi)舍唯識想得真法界。
前觀無相舍外塵想。
后觀無生舍唯識想。
第二剎那即入初地。
故無第三。
筌約三性說三無性。
觀據(jù)遣執(zhí)惟有兩重。
至如本識三相自相受熏。
依他性中說有總別三滅。
又四涅槃離合義異。
兩處三種熏習體無有別。
諸如此等有異諸師。
存廢之旨陳具章疏。
弟子凈元。
神睿卓越。
博要之舉振績京畿。
講釋經(jīng)論亟經(jīng)載紀。
銓辯名理響逸學門。
加以性愛林泉捐諸名利。
弊衣粗食談玄為本。
元以潤之立義。
建志尋求。
轉(zhuǎn)解傳風被于當世。
有僧法御。
道定人也。
夢見凈元。
兩手極大執(zhí)印憑案。
若有所通。
寤以告之。
正披此義。
即因而遂廣。
乃成王路矣。
沙門智衍。
即潤之猶子也。
幼攜入道勖以教宗。
承明詞義深有會擊。
講攝論涅槃。
近住藍田之法池寺。
統(tǒng)律成匠亟動時譽。
然有法以來。
師資傳道其宗罕接。
惟潤之緒。
繼美前修亞跡安遠。
斯塵難濟。
見于今日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09—707 【介紹】: 唐僧。
中印度人,梵名戍婆揭羅僧訶。
十三歲應嗣王位,讓位于兄,出家,師事達摩掬多,授總持瑜伽三密教。
睿宗時負經(jīng)來華。
玄宗時尊為教主。
開元五年,奉詔于菩提院翻譯。
譯有《虛空藏求聞持法》、《大毗盧遮那經(jīng)》、《蘇婆呼童子經(jīng)》、《蘇悉地揭羅經(jīng)》。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五 傳宗科(三)
華言凈師子。
又言善無畏。
蓋義翻也。
一名輸波迦羅。
華言無畏。
亦義翻也。
其先以國難。
自中天竺分王烏荼。
父佛手王。
以畏有神姿異藝。
夙禪位焉。
已而兄弟鬩墻。
統(tǒng)戎平定。
宜行軍法。
義不忍誅。
乃??淚白母。
以位讓兄入道。
母哀而許之。
且密以傳國寶珠。
為分器去。
師事中天竺國那爛陀寺達磨掬多。
為本師。
仍舍寶珠。
瑩之像額。
一日侍次。
有僧持缽至。
而油餌尚溫。
粟飯猶暖。
曰方從震旦乞得。
畏由是知其座下之人皆果證云。
掬多戒畏。
勿復言。
因盡得其總持瑜伽三密教法。
辭而游歷。
摧破外道九十宗。
聞母氏以見憶喪明。
附信問安。
朗然如故。未幾。
還省。
掬多曰汝于震旦有緣。
行矣毋滯。
登雪山體殊不安。
忽掬多飛空至。
謂曰。
菩薩身同世間。
不舍生死。
汝久離相。
寧有病耶。
東近唐境。
有神人現(xiàn)形辭曰。
此寔文殊師利所護神州赤縣地也。
非弟子所能攝。
開元四年。
丙辰奉梵夾屆長安。
詔居興福寺。
徙西明寺。
先是帝夢與相見。
御丹青肖其貌殿壁。
及廷謁。
與夢所見。
無小異。
五年詔翻譯。
菩提寺沙門悉達度語。
無著筆受。
出虛空藏求聞持法經(jīng)一卷。
十二年隨駕入洛。
出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jīng)七卷。
蘇婆呼童子經(jīng)三卷。
蘇悉地揭羅經(jīng)三卷。
沙門寶月度語。
一行筆受。
蓋得之京師華嚴寺。
者昔有沙門無行西游。
學畢言歸。
卒于北印。
獲梵夾悉留華嚴云。
至是始選取而譯之。
畏尤開定業(yè)。
而稟承者日至。
平居神異莫測。
嘗手出成模鑄銅塔。
作火之日。
或懼其庭宇湫隘。
致災變。
畏曰無苦。
當自知。
塔成而雪凍冱。
及爐炭。
上以夏暑旱。
使畏禱雨。
曰民病且死。
雖風雷亦足快意。
使中官高力士候望。
畏不立壇。
持小刀攪缽中水。
誦祝數(shù)百言。
有物如龍。
大如指。
赤色矯首瞰。
水面。
復潛缽底。
畏且攪且祝。
頃之白氣自缽起。
徑上數(shù)尺。
稍稍遠引。
畏謂力士曰。
亟去雨至矣。
力士疾馳去。
顧見白氣旋轉(zhuǎn)。
自講堂而西。
如匹素。
既而昏霾。
大風震電。
而隨驟。
大木皆拔。
力士入奏。
而衣盡沾濕矣。
二十年乞西還。
不允。
二十三年乙亥十月七日卒。
壽九十九。
臘八十。
贈鴻臚卿遣鴻臚承李現(xiàn)。
具威儀賓律師護喪。
二十八年十月三日。
葬全身龍門西山廣化寺之庭。
宋高僧傳·卷第二 譯經(jīng)篇第一之二
釋善無畏。
本中印度人也。
釋迦如來季父甘露飯王之后。
梵名戍婆揭羅僧訶。
華言凈師子。
義翻為善無畏。
一云輸波迦羅。
此名無畏。
亦義翻也。
其先自中天竺。
因國難分王烏荼。
父曰佛手王以畏生有神姿宿赍德藝故歷試焉。
十歲統(tǒng)戎。
十三嗣位。
得軍民之情。
昆弟嫉能稱兵構亂。
鬩墻斯甚。
薄伐臨戎。
流矢及身掉輪傷頂。
天倫既敗軍法宜誅。
大義滅親忍而曲赦。
乃抆淚白母。
及告群臣曰。
向者親征恩已斷矣。
今欲讓國全其義焉。
因致位于兄固求入道。
母哀許之。
密與傳國寶珠。
猶諸侯之分器也。
南至海濱。
遇殊勝招提得法華三昧。
聚沙為塔。
僅一萬所。
黑蛇傷指。
而無退息。
復寄身商船往游諸國。
密修禪誦口放白光。
無風三日舟行萬里。
屬商人遇盜危于并命。
畏恤其徒侶默諷真言。
七俱胝尊全現(xiàn)身相。
群盜果為他寇所殲。
寇乃露罪歸依指蹤夷險。
尋越窮荒。
又逾毒水才至中天竺境。
即遇其王。
王之夫人乃畏之女兄也。
因問舍位之由。
稱嘆不足。
是日攜手同歸。
慈云布陰一境丕變。
畏風儀爽俊聰睿超群。
解究五乘道該三學。
總持禪觀妙達其源。
藝術伎能悉聞精練。
初詣那爛陀寺。
此云施無厭也。
像法之泉源眾圣之會府。
畏乃舍傳國寶珠瑩于大像之額。
晝?nèi)缭缕且谷絷剌喲伞?div id="cswesni" class='inline' id='people_13956_2_59_comment'>
寺有達摩掬多者。
掌定門之秘鑰。
佩如來之密印。
顏如四十許。
其實八百歲也。
玄奘三藏昔曾見之。
畏投身接足。
奉為本師。
一日侍食之次。
旁有一僧。
震旦人也。
畏現(xiàn)其缽中見油餌尚溫粟飯猶暖。
愕而嘆曰。
東國去此十萬馀里。
是彼朝熟而返也。
掬多曰。
汝能不言真可學焉。
后乃授畏總持瑜伽三密教也。
龍神圍繞森在目前。
其諸印契一時頓受。
即日灌頂為人天師。
稱曰三藏。
夫三藏之義者。
則內(nèi)為戒定慧。
外為經(jīng)律論。
以陀羅尼總攝之也。
陀羅尼者。
是菩提速疾之輪。
解脫吉祥之海。
三世諸佛生于此門。
慧照所傳一燈而已。
根殊性異燈亦無邊。
由是有百億釋迦微塵三昧。
菩薩以綱總攝于諸定。
頓升階位鄰于大覺。
此其旨也。
于時畏周行大荒遍禮圣跡。
不憚艱險。
凡所履處皆三返焉。
又入雞足山為迦葉剃頭。
受觀音摩頂。
嘗結夏于靈鷲。
有猛獸前導。
深入山穴。
穴明如晝見牟尼像。
左右侍者如生焉。
時中印度大旱。
請畏求雨。
俄見觀音在日輪中手執(zhí)軍持注水于地。
時眾欣感得未曾有。
復鍛金如貝葉寫大般若經(jīng)。
镕中金為窣睹波。
等佛身量焉。
母以畏游方日久。
謂為已歿。
旦夕泣淚而喪其明。
洎附信問安。
朗然如故。
五天之境自佛滅后外道崢嶸。
九十六宗各專其見。
畏皆隨所執(zhí)破滯析疑。
解邪縛于心門。
舍迷津于覺路。
法云大小而均澤。
定水方圓而任器。
仆異學之旗鼓。
建心王之勝幢。
使彼以念制狂即身觀佛。
掬多曰。
善男子。
汝與震旦有緣。
今可行矣。
畏乃頂辭而去。
至迦濕彌羅國。
薄暮次河。
而無橋梁。
畏浮空以濟。
一日受請于長者家。
俄有羅漢。
降曰。
我小乘之人。
大德是登地菩薩。
乃讓席推尊。
畏施之以名衣。
升空而去。
畏復至烏萇國。
有白鼠馴繞日獻金錢。
講毗盧于突厥之庭。
安禪定于可敦之樹。
法為金字列在空中。
時突厥宮人以手按乳。
乳為三道飛注畏口。
畏乃合掌端容曰。
我前生之母也。
又途中遭寇舉刃三斫而肢體無傷。
揮劍者唯聞銅聲而已。
前登雪山大池。
畏不悆。
掬多自空而至曰。
菩薩身同世間不舍生死。
汝久離相寧有病耶。
言訖沖天。
畏洗然而愈。
路出吐蕃。
與商旅同次。
胡人貪貨率眾合圍。
畏密運心印而蕃豪請罪。
至大唐西境夜有神人曰。
此東非弟子界也。
文殊師利實護神州。
禮足而滅。
此亦猶迦毗羅神送連眉也。
畏以駝負經(jīng)至西州涉于河。
龍陷駝足沒于泉下。
畏亦入泉三日。
止住龍宮宣揚法化。
開悟甚眾。
及牽駝出岸。
經(jīng)無沾濕焉。
初畏途過北印度境。
而聲譽已達中國。
睿宗乃詔若那及將軍史獻。
出玉門塞表以候來儀。
開元初。
玄宗夢與真僧相見。
姿狀非常。
躬御丹青寫之殿壁。
及畏至此與夢合符。
帝悅有緣。
飾內(nèi)道場尊為教主。
自寧薛王已降皆跪席捧器焉。
賓大士于天宮。
接梵筵于帝座。
禮國師以廣成之道。
致人主于如來之乘。
巍巍法門于斯為盛。
時有術士。
握鬼神之契。
參變化之功。
承詔御前角其神異。
畏恬然不動。
而術者手足無所施矣。
開元四年丙辰。
赍梵夾始屆長安。
敕于興福寺南院安置。
續(xù)宣住西明寺。
問勞重疊錫貺異常。
至五年丁巳。
奉詔于菩提院翻譯。
畏奏請名僧同參華梵。
開題先譯虛空藏求聞持法一卷。
沙門悉達譯語。
無著筆受綴文。
繕寫進內(nèi)。
帝深加賞嘆。
有敕畏所將到梵本并令進上。
昔有沙門無行西游天竺。
學畢言歸。
方及北印不幸而卒。
其所獲夾葉悉在京都華嚴寺中。
畏與一行禪師。
于彼選得數(shù)本。
并總持妙門。
先所未譯。
十二年隨駕入洛。
復奉詔于福先寺譯大毗盧遮那經(jīng)。
其經(jīng)具足梵文有十萬頌。
畏所出者撮其要耳。
曰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jīng)七卷。
沙門寶月譯語。
一行筆受刪綴辭理。
文質(zhì)相半。
妙諧深趣。
上符佛意下契根緣。
利益要門斯文為最。
又出蘇婆呼童子經(jīng)三卷。
蘇悉地揭羅經(jīng)三卷。
二經(jīng)具足咒毗柰耶也。
即秘密禁戒焉。
若未曾入曼荼羅者。
不合輒讀誦。
猶未受具人盜聽戒律也。
所出虛空藏菩薩能滿諸愿最勝心陀羅尼求聞持法一卷。
即金剛頂梵本經(jīng)成就一切義圖略譯少分耳。
畏性愛恬簡靜慮怡神。
時開禪觀獎勸初學。
奉儀形者蓮華敷于眼界。
稟言說者甘露潤于心田。
超然覺明日有人矣。
法侶請謁。
唯尊奉長老寶思惟三藏而已。
此外皆行門人之禮焉。
一行禪師者。
帝王宗重時賢所歸。
定慧之馀陰陽之妙。
有所未決亦咨稟而后行。
畏嘗于本院鑄銅為塔。
手成模范。
妙出人天。
寺眾以銷治至廣庭除深隘。
慮風至火盛災延寶坊。
畏笑曰。
無苦自當知也。
鼓鑄之日。
果大雪蔽空。
霧塔出壚瑞花飄席。
眾皆稱嘆焉。
又屬暑天亢旱。
帝遣中官高力士。
疾召畏祈雨。
畏曰。
今旱數(shù)當然也。
若苦召龍致雨。
必暴適足所損。
不可為也。
帝強之曰。
人苦暑病矣。
雖風雷亦足快意。
辭不獲已。
有司為陳請雨具。
幡幢螺鈸備焉。
畏笑曰。
斯不足以致雨。
急撤之。
乃盛一缽水以小刀攪之。
梵言數(shù)百。
咒之須臾有物如龍。
其大如指。
赤色矯首瞰水面復潛于缽底。
畏且攪且咒。
頃之有白氣自缽而興。
徑上數(shù)尺。
稍稍引去。
畏謂力士曰。
亟去雨至矣。
力士馳去。
回顧見白氣疾旋自講堂而西。
若一匹素翻空而上。
既而昏霾大風震電。
力士才及天津橋。
風雨隨馬而驟。
街中大樹多拔焉。
力士入奏。
而衣盡沾濕矣。
帝稽首迎畏。
再三致謝。
又邙山有巨蛇畏見之嘆曰。
欲決潴洛陽城耶以天竺語咒數(shù)百聲。
不日蛇死。
乃安祿山陷洛陽之兆也。
一說畏曾寓西明道宣律師房。
示為粗相。
宣頗嫌鄙之。
至中夜宣捫虱投于地。
畏連呼律師撲死佛子。
宣方知是大菩薩。
詰旦攝衣作禮焉。
若觀此說。
宣滅至開元中僅五十載矣。
如畏出沒無常非人之所測也。
二十年求還西域。
優(yōu)詔不許。
二十三年乙亥十月七日。
右脅累足奄然而化。
享齡九十九。
僧臘八十。
法侶凄涼皇心震悼。
贈鴻臚卿。
遣鴻臚丞李現(xiàn)具威儀。
賓律師護喪事。
二十八年十月三日。
葬于龍門西山廣化寺之庭焉。
定慧所熏全身不壞。
會葬之日涕泗傾都。
山川變色。
僧俗弟子寶畏禪師明畏禪師滎陽鄭氏瑯邪王氏痛其安仰如喪考妣焉。
乾元之初唐風再振。
二禪師刻偈。
諸信士營龕。
弟子舍于旁。
有同孔墓之戀。
今觀畏之遺形漸加縮小。
黑皮隱隱骨其露焉。
累朝旱澇皆就祈請。
徵驗隨生且多檀施。
錦繡巾帕覆之如偃息耳。
每一出龕置于低榻香汁浴之。
洛中豪右爭施彈帕凈巾澡豆以資浴事。
上禳禱多遣使臣往加供施。
必稱心愿焉。
神僧傳·卷第七
釋無畏三藏。本天竺人。讓國出家。道德名稱為天竺之冠。所至講法必有異相。初自天竺至。所司引謁于玄宗。玄宗見而敬信焉。因謂三藏曰。師不遠而來故倦矣。欲于何方休息耶。三藏進曰。臣在天竺時。嘗聞大唐西明寺宣律師持律第一。愿往依止焉。玄宗可之。宣律禁戒堅苦焚修精潔。三藏飲酒食肉言行粗易。往往乘醉喧競穢污茵席。宣律頗不能甘之。忽中夜宣律捫虱將投于地。三藏半醉連聲呼曰。律師律師撲死佛子耶。宣律方知其為異人也。整衣作禮而師事焉。在洛時有巨蛇高丈馀長且百尺。其狀甚異。蟠繞出于山下。洛民咸見之。畏語曰。此蛇欲決水潴洛城。即說佛書義。其蛇至夕則駕風露來。若傾聽狀。畏責之曰。爾蛇也。當居深山中用安其所。何為將欲肆毒于世耶。速去無患生人。其蛇聞之若有慚色。遂俯于地頃而死焉。其后安祿山據(jù)洛陽盡毀宗廟。果符其言。開元十年七月旱。帝遣使詔無畏請雨。畏持滿缽水以小刀攪之。誦咒數(shù)番。即有物如蚪龍從缽中矯首水面。畏咒遣之。白氣自缽騰涌。語詔使曰。速歸雨即至矣。詔使馳出。頃刻風雷震電。詔使趨入奏。御衣巾已透濕。霖雨彌日而息。又嘗淫雨逾時。詔畏止之。畏捏泥媼五軀向之作梵語叱罵者。即刻而霽。嘗過龍河以一橐駝負經(jīng)沒水。畏懼失經(jīng)遽隨之入水。于是龍王邀之入宮講法。為留三宿而出。所載梵夾不濕一字。其神異多類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1 【介紹】: 宋僧。天竺摩伽陀國人。宋初至鄜州,與河中梵學僧法進共譯經(jīng)義,始出《無量壽經(jīng)》、《尊勝經(jīng)》、《七佛贊》。太祖建隆六年召見,賜紫衣師號,入譯經(jīng)傳法院。太宗雍熙二年改名法賢。真宗咸平元年復進所譯新經(jīng),真宗為之制序。卒謚玄覺法師。
補續(xù)高僧傳·譯經(jīng)篇
天息災。北天竺迦濕彌羅國人也。太平興國中。與烏填曩國三藏施護。至京師。時梵德前后疊來。各獻梵筴。集置甚富。上。方銳意翻傳。思欲得西來華梵淹貫器業(yè)隆善者。為譯主。詔于太平興國寺西。建譯經(jīng)傳法院。以須之。先是。有梵德法天者。中天竺國人。妙解五明。深入三藏。初至蒲津。與通梵學沙門法進。譯無量經(jīng)七佛贊。守臣表上之。上覽之大悅曰。勝事成矣。與天息災施護同召見。問佛法大意。對揚稱旨。賜紫方袍。并居傳法院。賜師號天息災明教大師。法天傳教大師。施護顯教大師。令先以所將梵本。各譯一經(jīng)。詔梵學僧法進常謹清沼。筆受綴文。光祿卿楊說。兵部員外郎張洎潤文。殿直劉素監(jiān)護。所須受用。悉從官給。三師述譯經(jīng)儀式上之。且請。譯文有與御名廟諱同者。前代不避。若變文回護。恐妨經(jīng)旨。詔答。佛經(jīng)用字。宜從正文。廟諱御名。不須回避。未一月新譯經(jīng)成。天息災上圣佛母經(jīng)。法天上吉祥持世經(jīng)。施護上如來莊嚴經(jīng)各一卷。詔兩街。選義學沙門百人。詳定經(jīng)義。時左街僧錄神曜等言。譯場久廢。傳譯至艱。三師。即持梵文先翻梵義。以華文證之。曜眾乃服。上覽新經(jīng)。示宰臣曰。佛氏之教。有裨政理。普利群生。達者自悟淵源。愚者妄生誣謗。朕于此道。微識其宗。凡為君正心無私。即自利行。行一善以安天下。即利他行。如梁武舍身為奴。此小乘偏見。非后代所宜法也。車駕幸譯經(jīng)院。賜坐慰勞。增什物給童子。悉出禁中所藏梵本。令其翻譯。復選梵學沙門。為筆受。義學沙門十人。為證義。自是每歲誕節(jié)。必獻新經(jīng)。皆召坐賜齋。以經(jīng)付藏頒行。適西國有進大乘祝藏經(jīng)。詔法天詳定。天奏。此經(jīng)是于闐書體。非是梵文。況其中無請問人。及聽法眾。前后六十五處。文義不正。帝召天諭曰。使邪偽得行。非所以崇佛教也。宜焚棄此本。以絕后惑。下詔曰。朕方隆教法。用福邦家。其內(nèi)外諸郡童行并與剃度。時新經(jīng)陸續(xù)以進上如次披覽。謂宰臣曰。天息災等。妙得翻譯之體。詔除天息災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法天施護朝奉大夫試鴻臚卿。法天改名法賢。并月給酥酪錢有差。上親制三藏圣教序以賜之。用冠新譯之首。中云。法師天息災等。常持四忍。早悟三空。翻貝葉之真詮。續(xù)人天之圣教。芳猷重啟。偶運當時。潤五聲于文章。暢四始于風律。堂堂容止。穆穆輝華。曠劫而昏蟄重明。玄門昭顯。軌范而宏光妙法。凈界騰音。及真宗即位。禮部侍郎陳恕。以譯院久費供億為言。上不聽。且制序文。命置先帝序后。從法賢請也。咸平三年八月。天息災示寂。謚慧辯。敕有司具禮祭葬。次年法賢亡。謚玄覺。禮視慧辯。施護先逝。三師遭逢圣世。首隆譯場。續(xù)獅弦之響。發(fā)空谷之音。闡宣之功。無忝前哲矣。
新續(xù)高僧傳·譯經(jīng)篇第一之一
釋法天,一曰法賢,中天竺摩伽陀國人。
宋初,至鄜州,與河中梵學僧法進共譯經(jīng)義,始出《無量壽經(jīng)》、《尊勝經(jīng)》、《七佛贊》。
州牧王龜從潤色之,獻闕下。
太祖建隆六年八月,召見賜紫。
初興譯事,詔童子五十人習梵書。
法天所譯,《大方等總持寶光明經(jīng)》五卷,《佛說未曾有正法經(jīng)》六卷、《外道問圣大乘法無我義經(jīng)》二紙馀,《佛說一切如來烏瑟膩沙最勝總持經(jīng)》七紙馀,《佛說圣曜母陀羅經(jīng)》三紙半,《圣無能勝金剛大陀羅尼經(jīng)》三紙半,《佛說大乘圣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jīng)》五紙,《毗俱胝菩薩一百八名經(jīng)》三紙馀,《諸佛心印陀羅尼經(jīng)》一紙半,《圣虛空藏菩薩陀羅尼經(jīng)》六紙馀,《佛說慈氏菩薩誓愿陀羅尼經(jīng)》一紙弱,《佛說大護明大陀羅尼經(jīng)》五紙,《佛說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羅尼經(jīng)》七紙,《佛說普賢菩薩陀羅尼經(jīng)》二紙強,《最上大乘金剛大教寶王經(jīng)》二卷,《妙臂菩薩所問經(jīng)》四卷,《佛說金剛菩薩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經(jīng)》三卷,《圣多羅菩薩一百八名陀羅尼經(jīng)》六紙馀,《佛說寶藏神大明曼拿羅儀軌經(jīng)》二卷,《大寒林圣拿羅陀羅尼經(jīng)》四紙馀,《最勝佛頂陀羅尼經(jīng)》二紙強,《無能勝大明陀羅尼經(jīng)》七紙半,《無能勝大明心陀羅尼經(jīng)》一紙半,《佛說圣寶神儀軌經(jīng)》二卷,《七佛贊唄伽陀》二紙強,《佛說文殊師利一百八名梵贊》三紙半,《佛說圣觀自在菩薩梵贊》二紙弱,《犍椎梵贊》七紙半,《佛說長者施報經(jīng)》六紙馀,《佛說七佛經(jīng)》一卷,《毗婆尼佛經(jīng)》二卷,《佛說大三摩惹經(jīng)》四紙半,《妙法圣念處經(jīng)》八卷,《佛說分別緣生經(jīng)》一紙馀,《嗟襪曩法天子受三歸依獲免惡道經(jīng)》三紙馀,《佛說諸形有為經(jīng)》一紙強,《佛說目蓮所問經(jīng)》二紙弱,《佛說苾芻五法經(jīng)》四紙馀,《佛說苾芻迦尸迦十法經(jīng)》二紙半,《菩提心觀釋》二紙馀,《佛一百八名贊》二紙馀,《勝軍化世百喻伽陀經(jīng)》七紙弱,《六道伽陀經(jīng)》五紙。
綜上所譯,都四十四種,大小百一十九紙,成帙者三十五卷,其所敷者博,而功亦勤矣。
自太祖以來,迄于真宗,四十馀年中,累承恩錫,賜天竺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號曰“傳教大師”。
太宗雍熙二年,帝覽新譯經(jīng)已,改其名曰法賢。
蓋天、賢皆譯音,本疊韻也。
咸平元年,復進所譯新經(jīng),真宗為之制序。
今大藏載法賢所譯經(jīng)共六十馀部,中有《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jīng)》七卷,共二十五品,首列圣教序。
以咸平四年五月示寂。
謚玄覺法師,敕送終,如慧辨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