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普智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36 【介紹】: 即菩提達摩?;蜃鬟_磨。高僧。南朝梁時南天竺國王子。姓剎帝利,本名菩提多羅。師從般若多羅尊者,為西土禪宗二十八世傳人。梁武帝大通元年泛海至廣州。普通中迎至金陵與談佛理。談不契合,乃渡江入魏傳布佛教。居嵩山少林寺面壁參禪九年,人莫測其玄妙。傳《楞伽經(jīng)》及其心法于慧可,于是禪宗得流傳中國。世稱中土禪宗初祖。
全后魏文·卷六十
菩提達磨姓剎帝利,天竺王子。梁大通元年(即普通八年)。來至東土,與梁武語,機緣不契,度江來歸,止嵩山少林寺,明年終(大通二年即孝莊建義元年)。梁武帝追慕為碑,昭明為祭文,是為初祖。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三 傳宗科
南天竺香至國王之季子也。
剎帝利種。
資性開朗。
神慧無方。
志存大乘本名菩提多羅。
后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
游化其國。
受王供養(yǎng)。
以神通力。
知其密跡。
使與二兄月凈多羅功德多羅。
辨所施珠。
而磨才智無礙。
二兄不能屈。
尊者因謂之曰。
汝于諸法。
已得通量。
夫達磨者。
通大之義也。
宜名達磨。
以承統(tǒng)寄。
磨恭稟教義。
服勤左右。
垂四十年。
迨尊者順世。
遂躬行闡導。
破伏六宗。
然觀震旦。
有大乘氣象。
故附舶東來。
閱三寒暑。
達于南海。
時梁大通元年也。
廣州既備禮迎接。
即驛奏武帝。
帝詔至。
慰勞勤渥。
問曰。
朕自御極以來。
造寺寫經(jīng)度僧。
有何功德。
答曰。
人天小果耳。
上曰。
何謂大乘功德。
答曰。
妙圓。
體自空寂。
如是功德。
不于世求。
上曰。
如何是圣諦第一義。
答曰。
廓然無圣。
上曰。
對朕者誰。
答曰不識。
上終無所領(lǐng)悟。
乃北抵魏。
寓止嵩山少林寺。
面壁危坐。
終日嘿然。
人競以壁觀婆羅門稱之。
時則孝明帝武泰元年也。
帝欽磨道德。
三詔不起。
就賜摩衲袈裟。
金缽銀水瓶。
以致供養(yǎng)。
俄有沙門惠可道副道育尼總持者。
從其誨勵九年。
乃命之曰。
時至矣。
汝等宜各言其所得乎。
副曰。
如我所見。
不執(zhí)文字。
不離文字。
而為道用。
磨曰。
汝得吾皮。
尼總持曰。
我今所解。
如慶喜見阿閦佛國。
一見更不再見。
磨曰。
汝得吾肉。
道育曰。
四大本空。
五陰非有。
而我見處。
無一法可得。
磨曰。
汝得吾骨。
慧可禮拜后。
依位而立。
磨曰。
汝得吾髓。
于是顧謂慧可曰昔如來。
以王法眼藏。
付迦葉大士。
展轉(zhuǎn)囑累。
以至于吾。
我今付汝。
汝當護持。
拜授袈裟。
以表信。
聽吾偈曰。
吾本來茲土。
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
結(jié)果自然成。
又曰吾觀震旦。
惟楞伽經(jīng)。
可以印心。
汝等宜加勉。
乃往禹門千圣寺。
端坐示滅。
即太和十九年丙辰歲。
十月五日也。
其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葬熊耳山之定林寺。
塔其上焉。
后三歲。
奉使宋云自西域回。
遇磨蔥嶺手??只履。
翩然獨邁。
問之曰。
西天去云歸以聞。
詔啟。
壙視之。
僅只履而已。
唐代宗朝追謚圓覺禪師。
塔曰空觀。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六 習禪初
菩提達摩。南天竺婆羅門種。神慧疏朗。聞皆曉悟。志存大乘冥心虛寂。通微徹數(shù)定學高之。悲此邊隅以法相導。初達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隨其所止誨以禪教。于時合國盛弘講授。乍聞定法多生譏謗。有道育慧可。此二沙門。年雖在后而銳志高遠。初逢法將知道有歸。尋親事之經(jīng)四五載。給供咨接。感其精誠誨以真法。如是安心謂壁觀也。如是發(fā)行謂四法也。如是順物教護譏嫌。如是方便教令不著。然則入道多途。要唯二種。謂理行也。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蛪m障故。令舍偽歸真。疑住壁觀。無自無他凡圣等一。堅住不移不隨他教。與道冥符寂然無為名理入也。行入四行萬行同攝。初報怨行者。修道苦至當念往劫。舍本逐末多起愛憎。今雖無犯是我宿作。甘心受之都無怨對。經(jīng)云。逢苦不憂。識達故也。此心生時與道無違。體怨進道故也。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苦樂隨緣??v得榮譽等事。宿因所構(gòu)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隨緣心無增減。違順風靜冥順于法也。三名無所求行。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道士悟真理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zhuǎn)。三界皆苦誰而得安。經(jīng)曰。有求皆苦。無求乃樂也。四名稱法行。即性凈之理也。摩以此法開化魏土。識真之士從奉歸悟。錄其言誥卷流于世。自言年一百五十馀歲。游化為務(wù)不測于終。
神僧傳·卷第四
菩提達磨。南天竺婆羅門種。神慧疏朗聞皆曉悟。志存大乘冥心虛寂。通微徹數(shù)定學高之。梁武帝普通初至廣州。刺史表聞。武帝遣使詔迎至金陵。帝親問曰。朕即位以來造寺舍經(jīng)度僧不可勝數(shù)。有何功德。師曰。并無功德。帝曰。何以并無功德。師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雖有非實。帝曰。如何是真功德。師曰。凈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問。如何是圣諦第一義。師曰。廓然無圣。帝曰。對朕者誰。師曰。不識。帝不省玄旨。師知機不契。十九日遂去梁。折蘆一枝渡江。二十三日北趨魏境。尋至雒邑。初止嵩山少林寺。終日面壁而坐九年。遂逝焉。葬熊耳山。魏宋云奉使西域回。遇師于蔥嶺。見手攜只履翩翩獨逝。云問何去。曰西天去。又謂云曰。汝主已厭世。云聞之茫然別師。東邁暨復命明帝已登遐矣。迨孝莊即位。云具奏其事。帝令起壙。惟空棺一只革履存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3—? 【介紹】: 宋僧。杭州于潛人,俗姓何氏,號參寥子。居杭州西湖智果寺,能文章,尤善作詩,為時推重。性傲僻寡合,與蘇軾、秦觀、陳師道諸士人為友。軾守杭州時,嘗赴智果精舍居之,相與賦詩作記?;兆诔鐚幠?,歸老江湖。嘗賜號妙總大師。有《參寥子集》。
全宋詩
釋道潛,本名曇潛,號參寥子,賜號妙總大師。俗姓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續(xù)骫骳說》)。一說姓何,于潛(今浙江臨安西南)人(《咸淳臨安志》卷七○)。幼即出家為僧,能文章,尤喜為詩。與蘇軾、秦觀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紹圣間,蘇軾貶海南,道潛亦因詩獲罪,責令還俗?;兆诮ㄖ芯竾辏ㄒ灰弧鹨唬貫橹q解,復為僧。崇寧末歸老江湖。其徒法穎編有《參寥子詩集》十二卷,行于世。參寥子詩,以《四部叢刊》三編影印宋刻《參寥子詩集》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參校明崇禎八年汪汝謙刻本(簡稱汪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二一四
道潛(一○四三——?
),號參寥子,俗姓何,杭州于潛(今屬浙江臨安)人。
以童子誦《法華經(jīng)》得度為比丘。
初授業(yè)于治平寺,后住杭州智果寺。
道潛于內(nèi)外典無所不窺,能文章,尤喜為詩。
與蘇軾、秦少游等為方外交,蘇甚重之。
后蘇謫居黃州,參寥不遠二千里相訪。
為當路所嫉,得罪返初服。
建中靖國初,詔復為僧,賜號「妙總大師」。
崇寧末歸老于潛山。
有《參寥子集》十二卷存世。
見《咸淳臨安志》卷七○,《補續(xù)高僧傳》卷二三,蘇過《斜川集》卷五《送參寥道人南歸序》。
補續(xù)高僧傳·雜科篇
道潛。字參寥。杭于潛何氏子。幼試法華得度。于書無所弗窺。能文章。尤喜為詩。與秦太虛蘇長公。為方外交。蘇甚重之。以書告文與可謂。其詩句清絕。與林逋相上下。而通了大義。見之令人肅然。蘇謫居齊安。師不遠二千里相訪。留期年。移汝海。同游廬山。復歸于潛山中。及蘇守錢塘。卜兆山智果精舍。率賓客十六人。各賦一詩。送入院。后南遷。師欲轉(zhuǎn)海訪之。蘇以書固止之。當路亦捃師詩語。謂有譏刺。得罪返初服。建中靖國初。曾肇在翰院。言其非辜。詔復為僧。賜號妙總大師。崇寧末。歸老于潛山。有參寥子集。行世。人謂師之詩。雅淡真率。上欲窺陶白。而下有雁行蘇黃句。即未脫子瞻煙火。雅不樂與宋人同煙火。如參寥自有為參寥。非第以子瞻重也。斯言得之。 宋景濂。作育王山寺碑。謂。大覺璉日。與九峰韶公。佛國白公。參寥潛公。講道一室。扁曰蒙堂。叢林取則焉(可入傳記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91—1379 【介紹】: 明僧。浙江天臺人,號東溟,俗姓賈。出家于天臺廣嚴寺。元至正中住上天竺寺。元順帝賜號慈光妙應(yīng)普濟。洪武二年奉詔赴蔣山法會,奏對稱旨。以年老白眉,太祖呼以“白眉”而不名。
大明高僧傳·卷第三 解義篇第二之三
釋慧日號東溟。
天臺賈氏子。
即宋相賈似道之諸孫。
及似道責戍師尚幼。
志求出家依縣之廣嚴寺平山和尚。
數(shù)年落發(fā)受具戒。
年二十二聞柏子庭講臺教于赤城師趨座下。
未幾能領(lǐng)大義。
子庭嘆曰。
投丸于峻坂不足以喻其機之疾也。
吾道藉子其大昌乎。
自是師之學沈浸醲郁而名重一時矣。
一旦假寐。
恍見竹橫地下竹上凝者白粥粲然。
師臥地食之。
既覺言于子庭。
庭為解曰。
竹與粥同音。
子得就地而食。
殆非緣在上下天竺乎。
于是渡錢塘謁竹屋凈法師于上竺。
所處房頗卑濕。
乃作詩風之。
竹屋見詩謂眾曰。
此子不凡。
異日當主茲山。
不可以小年易之也。
故乃遇如賓友。
無何命典客寮尋掌僧籍。
竹屋化去時湛堂澄公繼其席。
器師延居后堂。
年馀出主吳山圣水。
元至正四年住薦福。
歷三?下天竺災。
元臣高納麟請師新之。
寺宇告成王溍為之記。
四年遷上竺。
師知緣在夙夜罔怠。
凡寺中所制一重緝之。
元順帝聞特賜慈光妙應(yīng)普濟之號。
并金襕衣以徵之。
十六年退隱于會稽巖壑間。
人無識者。
元相達識帖穆爾遣使。
物色得之力請還山。
凡兩住上竺二十五年。
至我皇明太祖洪武二年詔赴蔣山佛會。
命禮部給饌。
明日召見奉天殿。
百僚咸集僧若魚貫。
惟師臘最高朱顏白眉班居前列上親問升濟沈冥之道。
師備奏稱旨 太祖顧謂僧眾曰。
邇來學佛者惟飽餐優(yōu)游沈薶歲月。
如金剛楞伽心經(jīng)皆攝心之要與。
何不研窮其義。
今有不通者當質(zhì)諸白眉法師。
自后召見太祖但以白眉呼之而不名也。
嘗與別峰同法師金碧峰禪師輩賜食禁中。
因奏瓦棺寺乃隋智者大師釋法華之所不可從廢太祖命就天界別建室廬以存其跡。
詔即開山說法。
五年孟春復于鐘山建水陸大齊。
命師說毗尼戒太祖親率百僚臨聽。
事竣辭歸上竺。
謝院事日修彌陀懺以臻凈業(yè)。
十二年秋七月一夕夢。
青蓮花生方池中芬芳襲人。
寤告眾曰。
吾生凈土之祥見矣。
于人間世殆不遠乎。
后四日趺坐合爪而寂。
世壽八十九。
僧臘七十三。
越十日奉全身藏于寺之西峰妙應(yīng)塔院。
師生軀干脩偉。
眉長寸馀。
目睛閃閃射人。
而人無老少見師入城。
咸呼曰。
我白眉和尚來也。
爭持香花以散其上。
師面嚴冷言不妄發(fā)。
嘗對王公大臣未出一軟媚語。
至于誘引后學其辭色溫如春曦。
故人多悅從其學。
嗣法有思濟行樞允鑒允忠良謹普智文會元秀景梵等若干人。
皇明名僧輯略
師諱慧日。號東溟。天臺赤城人。洪武初年。召入京。奏對稱旨。后辭歸杭之天竺。修西方凈業(yè)。洪武十二年七月朔日。謂弟子言。吾夢青蓮華池中清芬襲人。吾殆將去乎。四日坐逝。世壽八十九。僧臘七十。師對王公大臣。未嘗出一軟媚語。至于誘進后學。溫然如春陽云。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號東冥。天臺賈氏子。即宋相賈似道之諸孫。及似道責戍師尚幼。志求出家。依縣之廣嚴寺平山和尚。落發(fā)受具。年二十二。聞柏子庭講臺教。于赤城。師趨座下。未幾能領(lǐng)大義。子庭嘆曰。投丸于峻坂。不足以喻其機之疾也。吾道藉子大昌乎。一日假???;幸娭駲M地下。竹上凝者。白粥粲然。師臥地食之。既覺。言于子庭。庭為解曰。竹與粥同音。子得就地而食。殆非緣在上下天竺乎。于是渡錢塘。謁竹屋凈法師。于上竺。命典客寮。掌堂僧籍。竹屋化去。時湛堂澄公繼其席。廷師居后堂。年馀出主吳山圣水。元至正四年。住薦福。歷三?。下天竺災。元臣高納麟。請師新之。寺宇告成。王溍為之記。四年。遷上竺。師知緣在。夙夜罔怠。凡寺中所制一重緝之。元順帝聞。特賜慈光妙應(yīng)普濟之號。并金襕衣以徵之。十六年。退隱于會稽巖壑間。人無識者。元相達識帖穆爾遣使物色得之。力請還山。凡兩住上竺。二十五年。至于明朝。太祖洪武二年。詔赴蔣山佛會。命禮部給饌。明日召見奉天殿。百僚咸集。僧若魚貫。惟師臘最高。朱顏白眉。班居前列。上親問升濟沉冥之道。師備奏稱旨太祖顧謂僧眾曰。邇來學佛者。惟飽餐優(yōu)游。沉埋歲月。如金剛楞伽心經(jīng)。皆攝心之要典。何不研窮其義。今有不通者。當質(zhì)諸白眉法師。自后召見。太祖但以白眉呼之。而不名也。嘗與別峰同法師。金碧峰禪師輩。賜食禁中。因奏瓦棺寺。隋知者大師。釋法華之所。不可廢。太祖命就天界。別建室廬以存其跡。詔師開山說法。五年孟春。復于鐘山。建水陸大齋。命師說毗尼戒。太祖親率百僚臨聽。事峻辭歸上竺。謝院事。日修彌陀懺。以臻凈業(yè)。十二年秋七月。一夕夢青蓮花。生方池中。芬芳襲人。窹告眾曰。吾生凈土之祥見矣。后四日。趺坐合爪而寂。世壽八十九。僧臘七十三。越十日。奉全身藏于寺之西峰妙應(yīng)塔院。
補續(xù)高僧傳·義解篇
慧日。號東溟。天臺赤城人。軀干修偉。眉長三寸。目光射人。嘗從柏子庭和尚習教。解悟甚深。有戒行。人師法之。洪武初。以有道徵。上御奉天殿引見。時丞相御史大夫。暨百僚咸在。而僧伽魚貫而上。師年最高。白眉朱顏。其班前列。上親問勞之。顧眾而言曰。邇來學佛者。唯飽食優(yōu)游。沉霾歲月。如金剛楞伽諸經(jīng)。皆攝心之要典。何不研窮某義。茍有不通。質(zhì)諸白眉法師可也。自后數(shù)召見。從容問道。字而不名。及建鐘山法會。請師敦說戒法。聞?wù)唛_懌。既而辭歸杭。居上天竺。一志安養(yǎng)。冥心合道。不雜馀念。洪武十二年七月朔。夢青蓮華生方池中。華色敷腴。清芬襲人。既寤。召弟子妙修曰。此生凈土之祥也。吾將行矣。至四日。趺坐書頌。合爪而寂。閱世八十九。僧臘七十。師居常面嚴冷。片言不妄發(fā)。對王公大臣。未嘗出一軟媚語。至于誘進后學。溫然如春陽云。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三
釋慧日,號東溟,天臺賈氏子,即宋相賈似道之諸孫。
及似道責戍,慧日尚幼,志求出家,依縣之廣嚴寺平山數(shù)年,落發(fā)受具戒。
年二十二,聞柏子庭講臺教于赤城,即趨座下。
未幾,能領(lǐng)大義。
子庭嘆曰:“投丸于峻坂,不足以喻機之疾也,吾道藉子其大昌乎?
”自是為學沈浸醲郁,而名重一時。
一旦假寐,恍見竹橫地下,竹上凝者,白粥粲然,因臥地食之。
既覺,言于子庭,庭為解曰:“竹與粥同音,子得就地而食,殆非緣在上下天竺乎?
”于是渡錢塘,謁竹屋凈于上竺,所處房頗卑濕,乃作詩風之。
竹屋見詩,謂眾曰:“此子不凡,異日當主茲山,不可以少年易之也。
”故乃遇如賓友,無何,命典客寮,尋掌僧籍。
竹屋化去時,湛堂澄繼其席,延居后堂,年馀,出主吳山圣水。
元至正四年,住薦福,歷三?,下天竺災,慧乞高納麟請新之,寺宇告成,王溍為之記。
四年遷上竺,知緣在此,夙夜罔怠,凡寺中所制一重緝之。
元順帝聞其名,特賜“慈光妙應(yīng)普濟”之號,并金襕衣以徵之。
十六年退隱于會稽巖壑間,人無識者。
元相達識帖穆爾遣使物色得之,力請還山。
凡兩住上竺,二十五年。
至明太祖洪武二年,昭赴蔣山佛會,命禮部給饌,明日召見奉天殿,百僚咸集,僧若魚貫,惟慧日臘最高,朱顏白眉班居前列,太祖親問升濟沈冥之道,奏對稱旨。
太祖顧謂僧眾曰:“邇來學佛者,惟飽餐優(yōu)游,沈薶歲月,如《金剛》、《棱伽》、《心經(jīng)》皆攝心之要典,何不研窮其義?
今有不通者,當質(zhì)諸白眉法師。
”自后召見,太祖但以白眉呼之,而不名也。
嘗與別峰同金碧峰輩賜食禁中。
因奏瓦官寺,乃隋 智者大師釋《法華》之所,不可從廢,太祖命就天界別建室廬,以存其跡,詔即開山說法。
五年孟春,復于鐘山建水陸大齋,命說毗尼戒,太祖親率百僚臨聽。
事竣,辭歸上竺,謝院事,日脩彌陀懺以臻凈業(yè)。
十二年秋七月,一夕夢青蓮花生方池中,芬芳襲人,寤告眾曰:“吾生凈土之祥見矣,于人間世殆不久也。
”后四日趺坐,合爪而寂,世壽八十九,僧臘七十三。
越十日,奉全身藏于寺之西峰妙應(yīng)塔院。
慧日軀干脩偉,眉長寸馀,目睛閃閃射人。
而人無老少,見其入城,感呼曰:“我白眉和尚來也。
”爭持香花以散其上。
慧日狀甚嚴冷,言不妄發(fā),嘗對王公大臣未出一媚語,至于誘引后學,其辭色溫如春曦,故人多悅從其學。
嗣法有思濟、行樞、允鑒、允忠、良謹、普智、文會、元秀、景梵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