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道安

相關人物:共 19 位。
共 19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釋僧實 朝代:北周

人物簡介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六 習禪初
釋僧實。
俗姓程氏。
咸陽靈武人也。
幼懷雅亮。
清卓不倫。
嘗與諸僮共游狡戲。
或摘葉獻香。
或聚砂成塔。
鄉(xiāng)閭敬焉。
知將能信奉之漸也。
親眷愛結不許出家。
喻以極言久而方遂。
年二十六乃得剃落。
有道原法師。
擅名魏代。
實乃歸焉。
隨見孝文便蒙降禮。
大和末從原至洛。
因遇勒那三藏。
授以禪法。
每處皇宮咨問禪秘。
那奇之曰。
自道流東夏。
味靜乃斯人乎。
于是尋師問道備經循涉。
雖三學通覽。
偏以九次調心。
故得定水清澄禪林榮蔚。
性少人事退跡為功。
所以高蓋駟馬未曾流目。
清流林竹顧便忘返。
加又口繞黑子欹若升形。
目有重瞳光明外射。
腋懷鳳卵七處俱平。
奇相超倫有聲京洛。
兼又道契生知化通關壤。
聽業(yè)未廣而無問不明。
能勤整四儀靜修三法。
可憲章于風俗。
足師表于天人。
周太祖文皇。
以魏大統(tǒng)中下詔曰。
師目麗重瞳偏同虞舜。
背隆傴僂分似周公。
德宇純懿軌量難模。
可昭玄三藏。
言為世寶篤志任持。
故有法相之宜興。
俗務之宜廢。
發(fā)談奏議事無不行。
至保定年。
太祖又曰。
師才深德大。
宜庇道俗以隆禮典。
乃躬致祈請為國三藏。
實當仁不讓默而受之。
是使棟梁斯在儀形攸寄。
周氏有國重仰玄風。
禮異前朝受于歸戒。
逮太祖平梁荊后。
益州大德五十馀人。
各懷經部送像至京。
以真諦妙宗條以問實。
既而慧心潛運南北疏通。
即為披決洞出情外。
并神而服之。
于是陶化京華久而逾盛。
忽一旦告僧曰。
急備香火修理法事。
誦觀世音以救江南某寺堂崩厄也。
當爾之時。
楊都講堂正論法集。
數(shù)百道俗充滿其中。
聞西北異香及空中妓樂。
合堂驚出同共聞聽。
堂欻摧壞大眾無損。
奏聞梁主。
乃移以問周。
果知實祐。
大送珍寶賜遺相續(xù)。
而實但取三衣什物而已。
馀隨散之。
由爾名振三國事參至圣。
以保定三年七月十八日。
卒于大追遠寺。
春秋八十有八。
朝野驚嗟人天變色。
帝哀慟泣之。
有敕圖寫形像。
仍置大福田寺。
即以其日窆于東郊門外滕公酈食綦。
塳南。
碑石尚存。
弟子曇相等。
傳燈不窮彌隆華實。
以業(yè)有從。
爰于墓所立寺。
還名福田。
用崇冥福。
并建碑于寺野二所。
大中興寺釋道安。
及義城公庾信制文。
今在苑內。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程。咸陽靈武人。幼懷雅亮。清卓不偷。嘗與諸僮共戲?;蛘~獻香。或聚砂成塔。知為信奉之漸。親眷愛結。年二十六。乃得剃落。有道原法師。擅名魏代。實往歸焉。隨見孝文。便蒙降禮。大和末。從原至洛。因遇勒那三藏。授以禪法。每處皇宮。咨問禪秘。于是尋師問道。備經循涉。雖三學通覽。偏以九次雕心。故得定水清澄。禪林榮蔚。兼又道契生知?;P壤。勤整四儀。靜修三法。周太祖文皇。以魏大統(tǒng)中。下詔曰。師目麗重瞳。偏同虞舜。背隆傴僂。分似周公。德宇純懿。軌量難模??烧研亍Q詾槭缹?。至保定年。太祖又曰。師才深德大。宜庇道俗。以隆禮典。乃躬致祈請。為國三藏。實受之。益州大德。五十馀人。各懷經部。送像至京。以真諦妙宗。條以問實。既而慧心潛運。南北疏通。即為披決。洞出情外。并神而服之。于是陶化京華。久而逾盛。忽一旦告僧曰。急備香火。修理法事。誦觀世音。以救江南。某寺堂崩厄也。當爾之時。揚都講堂。正論法席。數(shù)百道俗。充滿其中。聞西北異香。及空中妓樂。合堂驚出。同共聞聽。堂歘摧壞。大眾無損。奏聞梁主。乃移以問周。果如實祐。大送珍寶。錫遺相續(xù)。而實但取三衣什物而已。馀隨散之。由爾名振二國。事參至圣。以保定三年七月十八日。卒于大追遠寺。春秋八十有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一作慧光。北齊僧。長盧人,俗姓楊。少有神慧,年十三從佛陀禪師出家,人號圣沙彌。精律部、《地論》,通南北方言。參與譯場,溝通譯主菩提流支、勒那等三家分歧,完成譯業(yè)。為《地論》師南道派開創(chuàng)者,又為四分律宗開山祖。東魏時任國僧都。北齊時,遷鄴都,任國統(tǒng)。年七十卒于鄴城大覺寺。有《十地經論疏》、《四分律疏》等。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三 傳宗科
生定州長廬楊氏。年十三。隨父入洛。以四月八日。從佛陀禪師。受三歸戒。陀強其父留之曰。此兒目光外射。必可教。因令誦習。光執(zhí)卷攬文。若宿授。是歲夏末即為薙落。遽復演說所習辭理華贍。時輩號之圣沙彌。所獲利養(yǎng)。則盡以施人。陀壹聽之而弗詰。已而還鄉(xiāng)里。登具陀使先學律曰。律為慧基經論所由入也。茍以經論先之。必將慢律。是障道之源已。自是因循多學律部。先有道覆律師者。創(chuàng)開四分制疏。惟科提舉宏綱。未之聞也光既登具之四夏。講僧祇聽者云合。然后究經論于辨公。攻字音于洛邑。著述以代憶持。而業(yè)弘矣。他日陀見其所作之文。召而告之曰。吾以果向期子今子區(qū)區(qū)。方事世諦語言。僅足為高明法師耳。對之流涕。會陀任少林寺主職勒那翻譯事。光時獲廁其席。久之詔充國僧都。屬歲大旱。禱雨嵩岳。沾洽。被詔入鄴都。以綏緝功。轉國統(tǒng)。爾朱世隆舉兵北討乏軍興。稅僧尼以充之。督責嚴酷。諫者斬。光直前詆世隆曰。若行此。恐非國家之福。遂寢一時名賢。如高傲曹高隆之令孤子儒等。皆禮敬焉。馮袞冀士也。淹貫經史。以州貢。觀光京師。自以未知釋宗。欲候光適值光講。乃坐聽大愜服。因求隸門下。不肯去。后于光門下。大著功行。號馮居士。光一日乘車。將坐曹。才出門。梁木忽裂。坐而署事。塊墜于前。察之亦莫知所從來也。由是臥疾。迨四旬而化于鄴之大覺寺。壽七十。光平生于華嚴涅槃維摩十地地持等。則疏其奧旨。于勝鬘遺教溫室仁王般若等。則注釋其義又重疏四分律百二十紙。刪定羯磨戒本。撰玄宗論。大乘義。律義章。仁王七誡。僧制十八條。弟子道云道暉等。云撰律疏九卷。暉略為七卷。故諺以為云公頭。暉公尾。洪理中間著所以。并存亡不可考。光之終也。見天宮來下。乃曰。吾愿生安養(yǎng)。生天豈吾愿哉。天宮遂隱。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一 明律上
釋慧光。
姓楊氏。
定州盧人也。
年十三隨父入洛。
四月八日往佛陀禪師所從受三歸。
陀異其眼光外射如焰。
深惟必有奇操也。
苦邀留之且令誦經。
光執(zhí)卷覽文曾若昔習。
旁通博義窮諸幽理。
兼以劇談譎詭態(tài)新奇。
變動物情時談逸口。
至夏末度而出家。
所習經誥便為人說。
辭既清靡理亦高華。
時人號之圣沙彌也。
因獲利養(yǎng)受而還施。
師為掌之尋用復盡。
佛陀曰。
此誠大士之行也。
便縱而不禁。
咨請教誡敬而異之。
然其雅量弘方不拘小節(jié)。
贊毀得失聲色不渝。
眾益器之。
而美其遠度。
陀曰。
此沙彌非常人也。
若受大戒宜先聽律。
律是慧基。
非智不奉。
若初依經論必輕戒網。
邪見滅法障道之元。
由是因循多授律檢。
先是四分未廣宣通。
有道覆律師。
創(chuàng)開此部。
制疏六卷。
但是科文。
至于提舉宏宗。
無聞于世。
故光之所學惟據(jù)口傳。
及年登冠肇。
學行略周。
嘗聞言不通華發(fā)戒便阻。
乃往本鄉(xiāng)進受具足。
博聽律部隨文奉行。
四夏將登講僧祇律。
初以唱高和寡。
詞理精玄漸染津流。
未遂聽徒云合。
光知學功之所致也。
義須廣周群部。
乃從辯公參學經論。
聽說之美聲飏趙都。
后入洛京搜揚新異。
南北音字通貫幽微。
悉為心計之勞。
事須文記。
乃方事紙筆綴述所聞。
兼以意量。
參互銷釋。
陀以他日密睹文言。
乃呼而告曰。
吾之度子。
望傳果向于心耳。
何乃區(qū)區(qū)方事世語乎。
今觀神器已成。
可為高明法師矣。
道務非子分也。
如何自累。
因而流涕。
會佛陀任少林寺主。
勒那初譯十地。
至后合翻。
事在別傳。
光時預沾其席。
以素習方言通其兩諍。
取舍由悟綱領存焉。
自此地論流傳命章開釋。
四分一部草創(chuàng)基茲。
其華嚴涅槃維摩十地地持等。
并疏其奧旨而弘演導。
然文存風骨頗略章句故千載仰其清規(guī)。
眾師奉為宗轄矣。
司徒高傲曹仆射高隆之。
及朝臣司馬令狐子儒等。
齊代名賢重之如圣。
嘗遇亢旱。
眾以聞光。
乃就嵩岳池邊燒香請雨。
尋即流霔原隰。
民皆利之。
又爾朱氏舉兵北伐。
徵稅僧尼用充軍實。
先立嚴刑。
敢諫者斬。
時光任僧官。
顧五眾屯塞。
以命直往語世隆曰。
若當行此稅。
國事不存。
言既克明事亦遂免。
其感致幽顯為若此也。
初在京洛任國僧都。
后召入鄴綏緝有功。
轉為國統(tǒng)。
將終前日。
乘車向曹。
行出寺門。
屋脊自裂即坐判事。
塊落筆前尋視無從。
知及終相。
因斯乖悆。
四旬有馀。
奄化于鄴城大覺寺。
春秋七十矣。
光常愿生佛境。
而不定方隅。
及氣將欲絕。
大見天宮來下。
遂乃投誠安養(yǎng)。
溘從斯卒。
自光立志貞靜堅存戒業(yè)。
動止安詳衣裳附帖。
晝夜存道。
財無盈尺之貯。
滌除便穢。
誓以報盡為期。
偏重行宗四儀無妄。
其法潔己獨立。
七眾深崇其操。
自正道東指。
弘匠于世。
則以道安為言初。
緇素革風廣位聲教。
則慧光抑其次矣。
凡所撰勝鬘遺教溫室仁王般若等。
皆有注釋。
又再造四分律疏百二十紙。
后代引之為義節(jié)。
并羯磨戒本咸加刪定。
被于法侶今咸誦之。
又著玄宗論大乘義律義章仁王七誡及僧制十八條。
并文旨清肅見重時世。
學士道云。
早依師稟。
奉光遺令專弘律部。
造疏九卷為眾所先。
成匠極多流衍彌遠。
加以威容嚴肅動止有儀。
談吐慈和言行相檢。
又光門人道暉者。
連衡云席。
情智傲岸不守方隅。
略云所制以為七卷。
間以意會。
揵度推焉。
故諺云。
云公頭。
暉公尾。
洪理中間著。
所以是也。
并存亡有緒嘉績莫尋。
可為悲哉。
時光諸學士翹穎如林。
眾所推仰者十人。
揀選行解入室惟九。
有儒生憑袞。
光乃將入數(shù)中。
袞本冀人。
通解經史。
被貢入臺用擬觀國。
私自惟曰。
玄素兩教頗曾懷抱。
至于釋宗生未信重。
試往候光欲論名理。
正值上講因而就聽。
矚其威容聆其清辯。
文句所指遣滯為先。
即坐盡虔傷聞其晚。
頓足稽顙畢命歸依。
然攻擊病源。
深明要害。
我為有本。
偏所長驅。
每有名勝道俗。
來資法藥。
袞隨病立治。
信者銜泣。
故其言曰。
諸行者不得信此。
無明昏心覓長覓短。
聽經學問嚴飾我心。
須識詐賊覓他道惡。
不求其長則吾我漸歇。
特須分疏勿迷自他。
我過常起熾然法界。
他道少過便即瞋也。
常須看心自臣多過。
若思量者雖在世間。
無有滋味終無歡心。
以未喪我何由有樂。
此心將我上至非想。
還下地獄。
常誘誑我。
如怨家。
如愛奴。
豈可學問長養(yǎng)賊心。
巧作細作。
使覓名利造疽妒也。
故經云。
當為心師不師于心。
八歲能誦百歲不行。
不救急也。
時有私寫其言者。
世號捧心論焉。
亦有懷本于胸逢境終忘者。
無勤勵故耳。
袞在光門低頭斂氣。
常供廚隸日營飯粥。
奉僧既了。
蕩滌凝淀溫煮自資。
微有香美便留后供。
夜宿灶前取蒿一束。
半以藉背半以坐之。
明相才動粥便以熟。
無問陰晴此事常爾。
午后擔食送彼獄囚。
往還所經識者開路。
或至綢人廣眾。
率先供給。
若水若火若掃若帚。
隨其要務莫不預焉。
口隨說法初不告倦。
遂卒光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34—578 【介紹】: 北周僧。滎陽人,俗姓鄭。初習經史,為鄭氏子弟冠。后游觀寺見地獄圖有所悟,立志出家,從瓦棺寺和禪師受戒。又從景法師習《大智度論》。后入陜復從天竺僧親學十載,乃隱居終南山。時武帝用道士張賓言,欲廢佛法。靜藹詣闕論諍,帝不納,遂攜門人入終南,依巖據(jù)險處造寺二十七所,使逃逸僧眾居之。悲大法凋零,自剸而死。撰有《三寶集》。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五 護教科
姓鄭氏。
榮陽人。
少習經史。
為書生。
諸鄭之魁岸者。
咸賞異之。
嘗偕其黨游僧舍。
觀地獄圖變相。
嘆曰。
此業(yè)報之必然者也。
欲免斯酷。
其惟般若乎。
遂辭二親。
依和禪師于瓦棺寺薙落。
年十七。
受具戒。
俄聽景法師大智度論一聞神悟。
世無足以愜其意者。
乃擯影嵩岳。
究尋論指其中百十二門等四。
論極為用心。
徙白鹿山勘正黃老莊慧之說。
時東西魏方用兵。
關塞之沮。
非忘生死者。
莫或往來。
藹以欲見西竺異僧。
直抵咸陽宿留十年。
遁居終南山避世峰。
以求其志。
善類影從。
卒成叢社。
地素乏水。
適見虎跑于前。
就以掘之。
甘洌觱沸。
今之虎跑泉是也。
藹每以前之四論。
敷導來學。
其規(guī)模端恪。
必取繩床安坐。
四眾致敬。
而后披釋令喻。
有未喻者。
重述勿辭。
且自訟曰。
予昔以厭法慢法故。
生茲末世。
不值佛時。
況敢小縱汝輩情欲哉。
沙門智藏嘗負米造山。
見樹之橫枝礙行路。
因折去之。
藹召而責其損生物。
斥不共住。
又曇??道安者。
玄門之二杰也。
亦以教體之爭。
求辨于藹。
而伏其部決。
遂相與跪而請曰。
大師解達天監(jiān)。
應出世利生。
今獨善其身。
韜德泉石。
未睹其可。
會武帝惑道士張賓衛(wèi)元嵩之贊。
必欲廢滅釋教。
建德三年。
藹詣闕上疏。
諫不聽。
尋與門人四十馀輩。
入山造寺二七所。
以待諸僧之逃逸者。
復著三寶集二十卷。
弘贊大乘。
宣政元年七月十六日。
詭以他事。
使侍者慧宣下山曰。
明日當早歸。
先是藹別處一巖。
幽夐絕人跡。
而人亦不敢輒造。
明日慧宣歸見。
藹骨坐盤石上。
肉條縷滿。
布其前。
腸懸樹枝。
如蛇蛻。
五藏皆外見。
手足頭面筋肉刳盡。
心雖已割。
而猶以兩掌捧持。
獨堅完可愛。
略無血。
白乳凝漬。
草木失顏色。
春秋四十有五矣。
乃即其地。
累石而窆焉。
慧痛山頹之莫仰。
悲梁壞之無依。
爰述芳猷。
樹碑塔。
所茲并錄其遺偈。
以貽永久。
其文曰。
諸有緣者。
在家出家。
若男若女。
皆悉好住。
于佛法中。
莫生退轉。
若退轉者。
即失善利。
吾以三因緣。
舍此身命。
一見身多過。
二不能護法。
三欲速見佛。
輒同古圣。
列偈敘之。
無益之身。
惡煩人功。
解形窮石。
散體巖松。
天人脩羅。
山神樹神。
有求道者。
觀我舍身。
愿令眾生。
見我骸骨。
煩惱大船。
皆為覆沒。
愿令眾生。
聞我舍命。
天耳成就。
菩提究竟。
愿令眾生。
憶念我時。
具足念力。
多聞總持。
此身無樂。
毒蛇之篋。
四大圍繞。
百病交涉。
又名苦聚。
老病死藪。
身心熱惱。
多諸過咎。
此身無我。
以不自在。
無實橫計。
凡夫所宰。
久遠迷惑。
妄倒所使。
喪失善根。
畜生同死。
棄舍百千。
血乳成海。
骨積泰山。
當來兼倍。
未曾為利。
虛受勤苦。
眾生無益。
于法無補。
忍痛舍施。
功用無邊。
誓不退轉。
出離四淵。
舍此穢形。
愿生凈土。
一念華開。
彌陀佛所。
速見十方。
諸佛賢圣。
長辭三途。
正道決定。
報得五通。
自在飛行。
寶樹餐法。
證大無生。
法身自在。
不斷三有。
殄除魔道。
護法為首。
十地滿足。
神化無方。
德備四圣。
號稱法王。
此偈得于崖隒石壁間。
后題云。
初欲以血書。
而血忽變白色。
私意其魔業(yè)致然。
遂易之以墨。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三 護法上
釋靜藹。
姓鄭氏。
榮陽人也。
夙標俗譽。
以溫潤知名。
而神器夷簡卓然物表。
甫為書生博志經史。
諸鄭魁岸者咸賞異之謂興吾宗黨其此兒矣。
與同伍游寺。
觀地獄圖變顧諸生曰。
異哉。
審業(yè)理之必然。
誰有免斯酷者。
便強違切諫。
二親不能奪志。
鄭宗固留。
藹決烈愛縛。
情分若石。
遂獨往百官寺。
依和禪師而出家。
時年十七。
具戒已后承仰律儀。
護持明練時所戴重。
又從景法師聽大智度論。
一聞神悟謂敞重幽。
更習先解便知濫述。
周行齊境顧問知津。
講席論堂亟陳往復詞令詳雅理趣清新。
皆略無承導。
終于世累。
乃撫心曰。
余生年不幸。
會五濁交亂。
失于物議得在可鄙。
進退惟谷高蹈可乎。
遂心口相吊擯影嵩岳。
尋括經論用忘寤寐。
然于大智中百十二門等四論。
最為投心所崇。
馀則旁纘異宗。
成其通照。
言必藻繢珠連。
書亦草行相貫。
高為世重罕不華之。
后自悟曰綺文爽理華寔亂真。
豈流宕忘返不思懲艾乎。
自爾誓而斷之。
惟以釋道東騖并味前聞。
恐涉邪津悔于晚學。
又入白鹿山。
逖觀黃老。
廣攝受之途。
莊惠詭駁標寓言之論。
未之尚也。
聞有天竺梵僧碩學高行世之不測西達咸陽。
藹求道情猛欣所聞見。
私度關塞載離寒暑。
既至渭陰。
未及洗足。
即申謁敬。
昔聞今見。
見累于聞。
大鼓徒揚。
資訪無指。
乃潛形倫伍陶甄舊解。
蕪沒遜遁知我者希。
掩抑十年。
達窮通之數(shù)。
體因緣之理。
附節(jié)終南有終焉之志。
煙霞風月用祛亡反。
峰名避世依而味靜。
惟一繩床廓無庵屋。
露火調食絕諸所營。
召彼癘徒誨示至理。
令其致供日就啖之。
雖屬膿潰橫流。
對泣而無厭惡。
由是息心之眾。
往結林中。
授以義方郁為學市。
山本無水須便飲澗。
嘗于昏夕學人侍立。
忽降虎來前掊地而去。
及明觀之漸見潤濕。
乃使洮淈飛泉通注。
從是遂省下澗。
須便挹酌。
今錫谷避世堡虎掊泉是也。
藹立身嚴恪達解超倫。
據(jù)林引眾講前四論。
意之所傳樂相弘利。
其說法之規(guī)。
尊而乃演。
必令學侶袒立合掌慇勤鄭重經時方遂。
乃敕取繩床。
周繞安設致敬坐訖。
藹徐取論文。
手自指摘。
一偈一句披釋取悟。
顧問聽者所解云何。
令其得意方進后偈。
旁有未喻者更重述之。
每日垂講此法。
無怠。
常自陳曰。
余厭法慢法。
生不值佛世。
縱聞遺教心無信奉。
恒懷怏怏。
終須練此身心。
有時試縱惟欲。
誠心造惡。
有時攝念。
惟愿假修相善。
如此不名安身。
如此不名清心。
故約己制他。
誠非正檢。
然末世根緣多相似耳。
必厭煩屈者須住。
不辭具儀者離此。
其開蒙敦勵。
皆此類也。
有沙門智藏者。
身相雄勇智達有名。
負糧二石造山問道。
因見橫枝格樹。
戲自稱身。
遇為藹見。
初不呵止。
三日已后方召責云。
腹中他食何得輒戲。
如此自養(yǎng)。
名為兩足狗也。
藏銜泣謝過。
終不再納。
遂遣出山。
沙門曇延道安者。
世號玄門二杰。
當時頂蓋名德相勝。
及論教體紛諍由生。
咨藹取決。
讓謝良久方為開散。
兩情通悅不覺致禮。
各嗚一足跪而啟曰。
大師解達天鑒。
應處世攝導。
今則獨善其身。
喪德泉石。
未見其可。
藹曰。
道貴行用不即在言。
余觀時進退。
故且隱居求志耳。
爾后事故入城。
還歸林野。
屬周武之世。
道士張賓。
譎詐罔上冒增榮寵。
潛進李氏欲廢釋宗。
既縱倖紫宸蠅飛黃屋。
與前僧衛(wèi)元嵩唇齒相副。
帝精悟朗鑒內烈外溫。
召僧入內七霄禮懺。
欲親睹僣犯冀申殿黜。
時既密知各加懇到。
帝亦七夕同僧不眠。
為僧贊唄并諸法事。
經聲七囀莫不清靡。
事訖設會。
公陳本意。
有猛法師者。
氣調高拔。
躬抗帝旨。
言頗激切。
眾恐禍及其身。
帝但述懷曾無??退。
藹聞之嘆曰。
朱紫雜糅狂哲交侵至矣。
可使五眾流離四民倒惑哉。
又曰。
餐周之粟飲周之水。
食椹懷音寧無酬德。
又為佛弟子。
豈可見此淪湑坐此形骸晏然自靜。
寧大造于像末。
分俎醢于盜蹠耳。
徑詣闕上表理訴。
引見登殿。
舉手唱言曰。
來意有二。
所謂報三寶慈恩。
酬檀越厚德。
援引經論子史傳記。
談敘正義。
據(jù)證顯然。
然旦至午。
言無不詣。
明不可滅之理。
交言支任抗對如流。
梗詞厲色鏗然無撓。
百僚近臣代之戰(zhàn)慄。
而神氣自若不阻素風。
帝雖愜其詞理。
而滅毀之情已決。
既不納諫又不見遣。
藹又進曰。
釋李邪正人法混并。
即可事求未煩圣慮。
陛下必情無私隱涇渭須分。
請索油鑊。
殿庭取兩宗人法俱煮之。
不害者立可知矣。
帝怯其言乃遣引出。
時宜州沙門道積者。
次又出諫。
俱不用言。
乃與同友七人。
于彌勒像前禮懺七日。
既不食已一時同逝。
藹知大法必滅不勝其虐。
乃攜其門人三十有馀入終南山。
東西造二十七寺。
依巖附險。
使逃逸之僧得存深信。
及法滅之后。
帝遂破前代關東西數(shù)百年來官私佛法。
掃地并盡。
融刮圣容焚燒經典。
禹貢八州見成寺廟出四十千。
并賜王公充為第宅。
三方釋子減三百萬。
皆復軍民還歸編戶。
三寶福財其貲無數(shù)簿錄入官。
登即賞費分散蕩盡。
初于建德三年五月行虐關中。
其禍既畢。
至六月十五日罷朝。
有金城公任氏部。
于所治府與諸左右彷徉天望。
忽見五六段物飛騰虛空在于鳥路。
大者上摩青霄。
大如十斛囷許。
漸漸微沒。
自馀數(shù)段小復低下。
其色黃白。
卷舒空際類幡無腳爾日天清氣靜纖塵不動。
但增炎曦而已。
因往冬官府道經圓土。
北見重墻上有黃書橫拖棘上。
及往取之乃是摩訶般若經第十九卷。
問其所由。
答云。
從天而下飛揚墜此。
于時三寶初滅刑法嚴峻。
略示連席之官。
乃藏諸衣袖。
還緘篋笥。
屬隋興運轉牧冀州。
爰命所部從事趙絢。
敘之曰。
有清信大士。
具官。
身嬰俗累。
恕崇法理。
精感明靈神化斯應。
遂使群經騰翥。
等扶搖之上升。
只卷飄返。
若丹烏之下降。
其去也明惡世之不居。
其來也知善人之可集。
應瑞乎如彼。
圣著乎如此。
我皇出震乘乾更張琴瑟。
親臨九服躬總八荒。
知三寶之可崇。
體四生之不固。
遂頒海內修凈伽藍。
是使像法氤氳同諸舍衛(wèi)。
僧尼隱軫還類提河。
特以此經像明靈著。
自非積善焉能致斯。
敢事旌表傳芳后葉。
初武帝知藹志烈。
欣欲見之。
乃敕三衛(wèi)二十馀人。
巡山訪覓氈衣道人。
朕將位以上卿共治天下。
藹居山幽隱追蹤不獲。
后于太一山錫谷潛遁。
睹大法淪廢道俗無依。
身被執(zhí)纏無力毗贊。
告弟子曰。
吾無益于世。
即事舍身。
故先相告。
眾初不許。
慕從聞法。
便開覽大小諸乘。
撰三寶集二十卷。
假興賓主會遣疑情。
抑揚飛伏廣羅文義。
弘贊大乘光揚像代。
并錄見事指掌可尋。
冀藏諸巖洞。
庶后代之再興耳。
自藹入法行大慈門。
繒纊皮革一無踐服。
惟履毳布終于報盡。
后厭身情迫獨據(jù)別巖。
敕侍者下山。
明當早至。
藹加坐盤石留一內衣。
自條身肉。
段段布于石上。
引腸掛于松枝。
五藏都皆外見。
自馀筋肉手足頭面。
剮折都盡。
并惟骨現(xiàn)。
以刀割心捧之而卒。
侍人心驚通夜失寐。
明晨走赴。
猶見合掌捧心。
身面西向加坐如初。
所傷馀骸一無遺血。
但見白乳滂流凝于石上。
遂累石封外。
就而殮焉。
即周宣政元年七月十六日也。
春秋四十有五。
弟子等有聞當世。
具諸別傳親侍沙門慧宣者。
內外博通奇有志力。
痛山頹之莫仰。
悲梁壞之無依。
爰述芳猷樹碑塔所。
后有訪道思賢者。
入山禮敬循諸崖險。
乃見藹書遺偈在于石壁。
題云。
初欲血書。
本意不謂變?yōu)榘咨?div id="r91gre5" class='inline' id='people_11941_2_344_comment'>
即是魔業(yè)不遂。
所以墨書其文。
曰諸有緣者。
在家出家若男若女。
皆悉好住于佛法中莫生退轉。
若退轉者即失善利。
吾以三因緣舍此身命。
一見身多過。
二不能護法。
三欲速見佛輒同古圣。
列偈敘之。
無益之身  惡煩人功  解形窮石 散體巖松  天人修羅  山神樹神 有求道者  觀我舍身  愿令眾生 見我骸骨  煩惱大船  皆為覆沒 愿令眾生  聞我舍命  天耳成就 菩提究竟  愿令眾生  憶念我時 具足念力  多聞總持  此報一罷 四大彫零  泉林徑絕  巖室無聲 普施禽獸  乃至蜫蟲  食肉飲血 善根內充  愿我未來  速成善逝 身心自在  要相拔濟  此身不凈 底下屎囊  九孔常流  如漏堤塘 此身可惡  不可瞻觀  薄皮裹血 垢污涂漫  此身臭穢  猶如死狗 六六合成  不從花有  觀此臭身 無常所囚  進退無免  會遭蟻螻 此身難?! ∮忻剌敗 『撬?終成蟲蛆  天人男女  好丑貴賤 死火所燒  暫見如電  死法侵人 怨中之怨  吾以為讎  誓斷根源 此身無樂  毒蛇之篋  四大圍繞 百病交涉  有名苦聚  老病死藪 身心熱惱  多諸過咎  此身無我 以不自在  無實橫計  凡夫所宰 久遠迷惑  妄倒所使  喪失善根 畜生同死  棄舍百千  血乳成海 骨積大山  當來兼倍  未曾為利 虛受勤苦  眾生無益  于法無補 忍痛舍施  功用無邊  誓不退轉 出離四淵  舍此穢形  愿生凈土 一念花開  彌陀佛所  速見十方 諸佛賢圣  長辭三途  正道決定 報得五通  自在飛行  寶樹餐法 證大無生  法身自在  不斷三有 殄除魔道  護法為首  十地滿足 神化無方  德備四勝  號稱法王 愿舍此身已  早令身自在 法身自在已  在在諸趣中 隨有利益處  護法救眾生 又復業(yè)應盡  有為法皆然 三界皆無常  時來不自在 他殺及自死  終歸如是處 智者所不樂  應當如是思 眾緣既運奏  業(yè)盡于今日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 利物科
姓姜氏。
鄜之內部人。
性質樸。
有操守。
然于竺墳魯誥。
無所治習。
而人知向慕。
抵坊州。
一日偶見光發(fā)西南山谷間。
從得石趺一于澗底。
且遠望其旁。
有臥石如像者。
土掩其半。
就掘之則固像也。
雖相好完美。
而色正黑。
自踵至頂。
高馀三丈。
明即率眾扶舉。
莫能勝。
時武帝已崩。
天元嗣歷。
明因秉爐祝曰。
若佛法重興。
蒼生有賴。
?,F(xiàn)威靈。
得遂其愿。
俄像起行。
徑趨石趺。
卓然而立。
見者駭嘆。
有司以其事聞。
上大喜為復教。
仍改年為大象。
以紀其瑞。
詔復以其地構寺。
額大像。
而明獲居之。
又若徐州吳寺之太子思惟像。
京師崇義寺之石影像。
襄陽金像寺之丈六無量壽像。
荊州長沙寺像。
高齊定州之觀音像。
及高王經。
襄陽彌天釋所鑄之金像。
揚都長干寺之育王像。
梁祖所事等身金銀二像。
僧護石像。
皆靈驗莫測。
茲因略述。
以曉流俗 太子思惟像者。
蓋以其狀言也。
昔沙門法顯于東晉時。
游歷西。
域。
會有微疾。
心思鄉(xiāng)里粳稻飯。
投一伽藍。
主人款遇殊勤至。
為敕沙彌。
取粳飯以進。
顧沙彌。
踵血猶濕。
云頃往彭城吳蒼鷹家分衛(wèi)。
而犬嚙之。
顯始寤其瞬息數(shù)萬里。
豈亦常僧可能哉。
后東還。
訪蒼鷹于彭城。
入門見血涂闔上。
問之則曰。
某年月日嘗有僧。
乞食至此。
而犬嚙之爾。
計其年月。
不小誤。
顯謂蒼鷹曰。
此羅漢圣僧血。
謹護之勿去也。
于是蒼鷹。
即其宅創(chuàng)寺。
以懺咎。
求像于揚都。
方濟江。
舟傾側欲覆。
忽有二骨長丈許。
隨流騰入舟中。
遂濟無撓。
及岸視之。
則龍齒也。
卒輸之官府。
未幾。
蒼鷹獲像于婆羅門僧。
初蒼鷹偶憩林樹間。
僧持像至云。
欲施徐州吳蒼鷹供養(yǎng)也。
蒼鷹曰。
我身是也。
僧忻然付之。
今在相州鄴縣大慈寺 石影像者。
其石崇一尺。
徑六寸。
紫色八觚。
內外映徹。
而如來菩薩。
浮圖伽藍。
天人山海。
帳蓋床座。
三涂苦趣。
變現(xiàn)不一。
或前后相類。
或每楞不同。
隱顯靡恒。
豈得而槩論哉。
梁大清中。
天竺沙門。
奉以入貢。
會侯景之亂。
置之廬山西林寺像頂而去。
隋開皇十年。
煬帝以晉王鎮(zhèn)淮海。
遣使王延壽。
取之。
王寶玩特甚。
遇有他役。
則函之以自隨。
入登儲貳。
藏于曲池日嚴寺。
非外人所得瞻睹也。
武德七年。
歸崇義寺。
貞觀六年。
詔入內。
無量壽像者。
東晉沙門道安
于寧康三年。
八月八日造。
明年季冬。
嚴飾既就。
刺史郗恢創(chuàng)蒞此蕃。
而像獨步趨萬山。
恢率眾迎還其寺。
而夕復出。
住寺外。
梁普通三年。
詔于建興苑。
鑄金銅趺。
以承之。
高六尺。
廣一丈。
劉孝儀制贊立碑 長沙寺像者。
晉太元間。
現(xiàn)于城北。
高七尺。
光相奇特。
人有遇其夜行者。
謂非類。
以刀擊之。
且視則像有刀痕。
梁祖命使。
迎以供養(yǎng)訖。
三日送同泰寺。
后寺被火。
堂塔并盡。
唯像居殿中巋然 定州像者。
元魏孫敬德。
防州人也。
居家事觀音像謹。
天平中。
應募定州。
為劫盜所妄指。
逮系京獄。
困拷掠誣伏。
且即刑。
敬德夜坐獄中。
泣誓曰。
被枉如此。
當是曩宿枉他所致爾。
今幸償畢。
則愿代受一切眾生。
枉屈禍也。
既而假寐。
一沙門見夢曰。
觀音救生經。
皆諸佛名。
卿能誦滿千過者。
可免死厄。
復教誦數(shù)過。
敬德既寤。
無所遺忘。
竟誦不輟口。
比明滿百過。
頃焉牽赴市。
且行且誦。
僅千過。
而刑者三折其刀。
至三易刀。
膚體無小損。
丞相歡聞而異之。
遽奏免其罪。
詔傳其經于世。
敬德既歸防。
徐視其像。
則項上三刀痕故在也。
敬德大感慟 襄陽金像者。
晉太元十九年。
歲次甲午比丘道安。
于襄陽西郭。
造丈八金像。
此像更三周甲子。
越百八十年。
而后滅。
此記書之像腋下。
倒垂衣褶中。
周武建德三年。
甲午之歲。
開府長孫哲。
鎮(zhèn)荊州。
太原王乘副之。
哲性兇暴。
甫視事。
先令毀像。
眾進諫則愈益怒。
胥卒奔走從命。
謾以繩系像頸。
率百馀人挽之。
像屹立不動。
哲謂其弗力。
杖監(jiān)者百。
復挽如故。
猶不動。
乃益人至五百。
始踣。
聲震地撼。
人物駭慄。
哲獨喜躍不自勝。
亟命镕冶。
唱快。
遽馳馬。
往報太原公。
忽墮馬。
傷敗肢骨。
失音直視。
至夜而卒。
驗其所記年月。
若合符節(jié)。
則世相定業(yè)之說當矣 長干寺育王像者。
光趺身相。
祥瑞通感。
具如前傳。
亢陽之歲。
必駕御輦。
迎像入宮。
上加油帔前導羅蓋。
僧眾從后。
初雖炎赫。
像至中途。
則每霶??霢霂。
生物濡洽矣。
國家所賴。
以有年也。
陳禎明中。
像忽西向。
直月監(jiān)堂。
屢移向南。
晨起視之。
復西向。
事聞。
詔迎入太極殿。
設齋行道。
先是像戴七寶冠。
珠玉飾之。
重約百斤。
復以錦冒加其上。
翌旦則冠掛像手。
而冒猶覆頂也。
上使為戴冠覆冒。
如常時。
因膜拜以禱之曰。
茍國家有不祥者。
宜再脫冠。
明起視之復然。
隋開皇九年陳亡。
詔致像大內供養(yǎng)。
上對之。
每不敢坐。
蓋以像立故也。
久之詔曰。
朕年老。
不堪久立侍像。
其今有司造坐佛。
如育王像者。
可送本像于興善寺供養(yǎng)。
像偉特。
所在莫能容。
移置北面以圖遷奉。
明日像則南面。
或疑人所為者。
乃剎之北面。
而扄鐍其戶。
且視之。
像面南如昨。
眾懼皆禮謝 梁祖等身金銀二像者。
奉之重云殿。
晨夕禮敬者五十年。
侯景之篡。
太尉王僧辨既誅景。
謀迎貞陽侯淵明于齊而立之。
猶豫未定。
僧辨使女婿杜龕。
宿衛(wèi)宮闕。
龕性貪悍。
欲毀二像。
鑄金銀鋌。
初殿周匝為閣道。
號三休閣。
而像頂正出閣上。
龕遣數(shù)十人。
登閣镵像頂。
像并回顧。
眾驚悚。
皆默瘖昏醉。
龕隨遍身青腫。
如見擊狀。
號呼數(shù)日。
創(chuàng)爛而死。
陳有江南武帝昉徂落。
臨川王茜。
入承大統(tǒng)。
方治葬具。
造辒辌車。
時以國用窘乏。
詔取像殿寶帳。
珩佩珠玉。
以充給之有司部集人力將事屏撤。
而云氣滃郁。
擁殿內外交暗。
其馀方所。
霽景明朗。
觀者四合。
競駭其異。
而雨注電射。
煙焰歘漲。
眾見殿像騰舉。
高薄霄漢。
漸遠漸微。
焂然而沒。
頃之云斂雨過。
就視其地則惟柱礎存焉。
后或見之海上 僧護石像者。
高齊時造長丈八。
始護發(fā)愿為之。
然未得石。
會于寺北谷中。
見石仆地。
約如其數(shù)。
顧工營治。
涉期而僅了面腹。
以背著地。
勢未易。
具眾力翻之。
卒莫之動。
明日石忽自轉。
以就磨琢。
及成。
移置殿中。
周師之破齊也。
像先流汗。
晉州陷。
盡火諸寺。
像獨完美。
雖饒人牛力。
終不仆。
尋有僧周。
壘瓦木土塹。
以營護之。
須臾失僧所在。
或以木折像二指。
見夢于人曰。
吾指痛。
且而續(xù)其指。
開皇十年。
盜歸像殿幡蓋云。
夜每夢。
丈八人責讓之。
已上并戴旌異記。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九 興福篇第九
釋僧明。
俗姓姜。
鄜州內部人。
住既山棲。
立性淳素。
言令質樸敘悟非任。
而能守禁自修。
不隨鄙俗。
雖不閑明經誥。
然履操貞梗。
有聲時俗。
因游邑落往還山谷。
見一陭岸屢有異光。
怪而尋討上下循擾。
乃見澗底石跌一枚。
其狀高大。
遠望岸側臥石如像。
半現(xiàn)于外。
遂加功發(fā)掘。
乃全像也。
形同佛相。
純如鐵磺。
不加鏨琢宛然圓具。
舉高三丈馀。
時周武已崩。
天元嗣歷。
明情發(fā)增勇不懼嚴誅。
顧問古老無知來者。
其地久荒榛梗。
素非寺所。
明自惟曰。
當是育王遺像散在人間。
應現(xiàn)之來故在斯矣。
即召四遠同時拖舉。
事力既竭全無勝致。
明乃執(zhí)爐誓曰。
若佛法重興。
蒼生有賴者。
?,F(xiàn)威靈得遂情愿。
適發(fā)言已。
像乃忽然輕舉。
從山直下徑趣趺孔。
不假扶持卓然峙立。
大眾驚嗟得未曾有。
因以奏聞。
帝用為嘉瑞也。
乃改元為大像焉。
自爾佛教漸弘。
明之力也。
又尋下敕。
以其所住為大像寺。
今所謂顯際寺是也。
在坊州西南六十馀里。
時值陰暗更放神光。
明重出家。
即依此寺盡報修奉。
大感物心。
以開皇中年卒于彼寺。
余以為興福之來。
事有機會。
感見奇跡。
其相彌隆。
略引五三用開神理。
至如徐州吳寺太子思惟瑞像者。
昔東晉沙門法顯。
厲節(jié)西天歷觀圣跡。
往投一寺。
小大承迎。
顯時遇疾心希鄉(xiāng)飯。
主人上坐親事經理。
敕沙彌為取本鄉(xiāng)齋食。
倏忽往還。
腳有瘡血。
云往彭城吳蒼鷹家求食。
為犬所齧。
顯怪其旋轉之頃而游萬里之外。
方悟寺僧并非常也。
及隨船還。
故往彭城訪吳蒼鷹。
具知由委。
其犬齧馀血涂門之處猶在。
顯曰。
此羅漢圣僧血也。
當時見為取食。
何期犬遂損耶。
鷹聞懺咎。
即舍宅為寺。
自至揚都。
廣求經像。
正濟大江船遂傾側。
忽有雙骨各長一丈。
隨波騰漾奄入船中。
即得安流升岸以事奏聞。
有司觀檢。
乃龍齒也。
鷹求像未獲。
溯江西上。
暫息林間。
遇見婆羅門僧持像而行。
云往徐州與吳蒼鷹供養(yǎng)。
鷹曰。
必如來言。
弟子是也。
便以像付之。
鷹將像還至京。
詔令模之。
合造十軀。
皆足下置字。
新舊莫辯。
任鷹探取。
像又降夢示其本末。
恰至鷹取還得本像。
乃還徐州。
每有神瑞。
元魏孝文請入北臺。
高齊后主遣使者常彪之迎還鄴下。
齊滅周廢。
為僧藏弆。
大隋開教還重興世。
今在相州鄴縣大慈寺也。
又京師崇義寺石影像者。
形高一尺徑六寸許。
八楞紫色內外映徹。
其源梁武太清中。
有天竺僧赍來謁帝。
會侯景作亂。
便置江州廬山西林寺大像頂上。
至開皇十年。
煬帝作鎮(zhèn)江海。
廣搜英異。
文藝書記并委讎括。
乃于雜傳得影像記。
即遣中使王延壽往山推得。
王自虔奉在內供養(yǎng)。
在蕃歷任。
每有行往函盛導前。
初無寧舍。
及登儲貳乃送于曲池日嚴寺。
不令外人瞻睹。
武德七年。
廢入崇義。
像隨僧來。
京邑道俗備得觀仰。
其中變現(xiàn)斯量難準。
或佛塔形像。
或賢圣天人。
或山林帳蓋。
或三途苦趣。
或前后見同。
或俄頃轉異。
斯并目矚而敘之。
信業(yè)鏡而非謬矣。
貞觀六年。
下敕入內。
外遂絕也。
又梁襄陽金像寺丈六無量壽瑞像者。
東晉孝武寧康三年二月八日。
沙門釋道安之所造也。
明年季冬嚴飾成就。
刺史郗恢創(chuàng)蒞此蕃。
像乃行至萬山。
恢率道俗迎還本寺。
復以其夕出住寺門。
合境同嗟。
具以聞奏。
梁普通三年。
敕于建興苑鑄金銅花趺高六尺廣一丈。
上送承足。
立碑贊之。
劉孝儀為文又荊州長沙寺瑞像者。
晉太元年。
此像現(xiàn)于城北。
光相奇特具如前傳。
形甚瑰異高于七尺。
昔經夜行。
人謂非類以刀擊之。
及旦往視乃金像也。
刀所擊處文現(xiàn)于外。
梁高奉法情欲親謁。
雖加事力終無以致。
后遣侍中廣赍香供丹款。
既達。
夜忽放光似隨使往。
旦加延接還復留礙。
重竭請祈方許從就。
去都十八里。
帝躬出迎。
竟路放光相續(xù)不絕。
白黑欣慶。
在殿供養(yǎng)。
三日已后從大通門送同泰寺。
末被火燒堂塔并盡。
惟像居殿巋然獨存。
又高齊定州觀音瑞像。
及高王經者。
昔元魏天平定州募士孫敬德。
于防所造觀音像。
及年滿還。
常加禮事。
后為劫賊所引。
禁在京獄。
不勝拷掠。
遂妄承罪。
并處極刑。
明旦將決。
心既切至。
淚如雨下。
便自誓曰。
今被枉酷。
當是過去曾枉他來。
愿償債畢了。
又愿一切眾生所有禍橫。
弟子代受言已少時依俙如睡。
夢一沙門教誦觀世音救生經。
經有佛名。
令誦千遍。
得免死厄。
德既覺已。
緣夢中經。
了無謬誤。
比至平明已滿百遍。
有司執(zhí)縛向市。
且行且誦。
臨欲加刑誦滿千遍。
執(zhí)刀下斫。
折為三段。
三換其刀。
皮肉不損。
怪以奏聞。
承相高歡。
表請免刑。
仍敕傳寫被之于世。
今所謂高王觀世音是也。
德既放還。
觀在防時所造像項。
有三刀跡。
悲感之深慟發(fā)鄉(xiāng)邑。
又昔彌天襄陽金像。
更歷晉宋迄于齊梁。
屢感靈相。
聞之前紀。
周武滅法。
建德三年甲午之歲。
太原公主秉。
為荊州副鎮(zhèn)將。
上開府長孫哲。
志性兇頑不信佛法。
聞有此像先欲毀之。
邑中士女被廢僧尼。
掩淚痛心無由救止。
哲見欽崇彌至。
瞋怒彌盛。
逼逐侍從。
速令摧殄。
令百馀人以繩系項。
牽挽不動。
哲謂不用加力。
便杖監(jiān)事。
人各一百牽之如故。
鏗然逾固。
進三百人牽猶不動。
哲怒彌盛。
又加五百牽引方倒。
聲振地動。
人皆悚慄。
哲獨喜勇。
即遣镕毀之。
都無慚懼。
自又馳馬欲報刺史。
裁可百步堛然落地。
失瘖直視。
四支不勝。
至夜而卒。
道俗唱快。
當毀像時。
于腋下倒垂衣內銘云。
晉太元十九年。
歲次甲午。
比丘道安于襄陽西郭造丈八金像此像更三周甲午百八十年當滅。
計勘年月。
興廢悉符同焉。
信知印手圣人崇建容范。
動發(fā)物心。
生滅之期世相難改。
業(yè)理之致復何虛矣。
又揚都長干寺育王瑞像者。
光趺身相祥瑞通感。
五代侯王所共遵敬。
具如前傳。
每有亢陽之歲。
請像入宮。
必乘御輦上加油帔。
僧眾從像以蓋自遮。
初雖炎赫洞天。
像出中途無不雨流滂注。
家國所幸。
有年斯賴所以道俗恒加雨候。
至陳氏禎明年中。
像面轉西。
直月監(jiān)堂屢回正南。
及至晨起還西如故。
具以奏聞。
敕延太極殿。
設齋行道。
先有七寶冠在于像頂。
飾以珠玉可重百斤。
其上復加錦帽。
經夜至曉。
寶冠掛于像手。
錦帽猶加頭上。
帝聞之乃燒香祝曰。
若必國有不祥。
還脫冠也。
仍以冠在頂。
及至明晨脫掛如故。
上下同懼莫惻其徵。
及隋滅陳降。
舉朝露首面縛京室。
方知其致。
文帝后知乃遣迎接大內供養(yǎng)。
以像立故帝恒侍奉不敢對坐。
乃下敕曰。
朕年老不堪久立侍佛。
可令有司造坐像。
其相還如育王本像。
送興善寺。
既達此寺。
形相偉壯不會即機。
遂置于北面。
及明見像乃在南面中門。
眾咸異焉。
還送北面堅封門鑰。
明旦更看像還在南。
僉皆愧悔謝其輕侮。
即見在寺。
圖寫殷矣。
又梁高祖崇重釋侶。
欣尚靈儀。
造等身金銀像二軀。
于重云殿晨夕禮敬。
五十許年初無替廢。
及侯景纂奪。
猶在供養(yǎng)。
太尉王僧辯。
誅景江南。
元帝渚宮復沒。
辯乃通款于齊。
迎貞陽侯為帝。
時江左未定。
利害相雄。
辯女婿杜龕。
典衛(wèi)宮闕。
為性兇捍。
不見后世。
欲毀二像為金銀挺。
先遣數(shù)十人上三休閣。
令镵佛項。
二像忽然一時回顧。
所遣眾人失瘖如醉。
不能自勝。
杜龕即被打筑。
遍身青腫惟見金剛力士怖畏之像。
競來打擊略無休息。
呻號數(shù)日洪爛而死。
及梁運在陳。
武帝崩背。
兄子陳茜嗣膺大業(yè)。
將修葬具造辒辌車國創(chuàng)新定未遑經始。
敕取重云殿中佛像寶帳珩佩珠玉鎣飾之具。
將用送終。
人力既豐四面齊至。
但見云氣擁結圍繞佛殿。
自馀方左白日開朗。
百工聞怪同本看睹。
須臾大雨橫注。
雷電震吼。
煙張鴟吻火烈云中。
流光布焰高下相涉。
并見重云殿影二像峙然四部神王并及帳座一時騰上。
煙火相扶歘然遠逝。
觀者傾都咸生深信。
雨晴之后覆看故所。
惟見柱礎存焉。
至后月馀有從東州來者。
是日同見殿影東飛于海。
今有望海者時往見之。
近高齊日。
沙門僧護。
守道直心不求慧業(yè)。
愿造丈八石像。
咸怪其言。
后于寺北谷中見一臥石可長丈八。
乃雇匠營造。
向經一周面腹粗了。
而背者地。
以六具拗舉之。
如初不動。
經夜至旦忽然自翻。
即就營訖移置佛堂。
晉州陷日像汗流地。
周兵入齊燒諸佛寺。
此像獨不變色。
又欲倒之。
人牛六十馀頭挽不可動。
忽有異僧。
以瓦木土墼壘而圍之。
須臾便了。
失僧所在。
像后降夢信心者曰。
吾患指痛。
其人寤而視焉。
乃木傷其二指也。
遂即補之。
開皇十年。
有盜像幡蓋者。
夢丈八人入室責之。
賊遂慚怖悔而謝焉。
其像現(xiàn)存。
并見旌異記及諸僧錄。
然斯通感佛教備彰。
但是福門無非靈應。
竊以像避延燒狩驚邪道。
影覆異術經焚不灰。
靈骨之放神光。
密跡之興弘護。
其相大矣。
具在前聞。
至如貞觀五年梁州安養(yǎng)寺慧光師弟子母氏。
貧窶內無袒衣。
來入子房取故袈裟。
作之而著。
與諸鄰母同聚言笑。
忽覺腳熱。
漸上至腰。
須臾雷震擲鄰母百步之外。
土泥兩耳悶絕經日方得醒悟。
所用衣者遂被震死。
火燒焦蜷題其背曰。
由用法衣不如法也。
其子收殯又再震出。
乃露骸林下方終銷散。
是知受持法服。
惠及三歸之龍。
信不虛矣。
近有山居僧。
在深巖宿。
以衣障前。
感異神來形極可畏。
伸臂內探欲取宿者。
畏觸袈裟礙不得入。
遂得免脫。
如是眾相不可具紀。
如上下諸例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38—611 【介紹】: 隋僧。吳郡錢塘人。俗姓范,字圣達。幼聰敏,博覽經史,工詩文,能琴棋。后出家,住杭州天竺寺。文帝開皇十四年,郡亢旱,州刺史劉景延請講海龍王經。尋驟雨滂沱,旱情得解。煬帝大業(yè)七年感夢而逝。著有詩賦碑集等五十余卷。(《高僧傳二集》卷四〇)
全隋文·卷三十四
真觀字圣達,俗姓范,吳郡錢唐人。陳時,住泉亭光顯寺。入隋,住靈隱山天竺寺,大業(yè)中卒。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
字圣達。
吳郡錢唐人。
姓范氏。
祖延蒸給事黃門侍郎。
父兌通直散騎常侍。
母桓氏。
念無嗣息。
因誓誦藥師觀世音金剛般若等經。
以求智子。
又刻寫定林上寺迦毗羅王像事之。
躬效祈禱。
依藥師經七日行道。
至第三夕。
游光照身。
自爾有娠。
及生。
左右掌文。
成仙人字。
口流津液。
膚體潤澤。
雖老未嘗患渴。
舌有羅綺紋。
音吐如鐘。
辨說敏給。
五歲即蔬素。
坐衣篋上。
揮扇帚戲。
效諸德開講。
八歲能和庾尚書林擒詩。
十六淹貫孔老典章之言。
旁涉琴奕。
嘗遇善風鑒者。
迎拜曰。
少年當為人天師。
宜自愛。
后專誦凈名般若。
丐父母脫俗。
父母難之。
迦毗羅降夢。
乃許焉。
既獲詔旨并賜衣缽。
興陽生法師落發(fā)。
云陽真律師任和尚授戒。
俄從華林國法師受成實。
且欲憶持法華。
日一卷。
感夢曰。
汝大乘根器。
毋自滯。
遽聽摩訶衍于興皇朗公輪下。
開善大忍法師。
慝影鐘山。
時從扣激忍。
嘆曰。
龍樹之道東矣。
辨勇二師。
頻挹重席。
叢林為之語曰。
錢唐出真觀。
當天下一半。
洪偃者儒英釋杰也。
面譽之曰。
顴高多智。
耳白有名。
我有四絕。
汝具八能。
由是王公貴游。
咸愿納交。
始興王將之國邀以俱。
于時興皇義集。
眾推其先。
登座之頃。
開二諦宗。
百難縱橫。
一言水泮。
學士傅縡喟曰。
三千稱首。
七十當初。
彼上人者難為酬對。
既至會稽。
住香嚴寺。
闡大涅槃。
興皇遣書三度召之。
曰。
燕趙齊秦引領翹足。
法門所寄。
惟在于子。
子宜速返。
時以伐周失律。
議括沙門之無名者罷道。
觀奮致書于仆射徐陵。
命遂寢。
江夏王鎮(zhèn)越。
復固邀之。
朗公哽咽言曰。
能住三年者。
請以講堂相委。
然終不可以留也。
若夫特進杜棱永陽鄱陽二王。
皆極延仰。
東浙法輪屢動。
天臺智者名行絕倫。
年臘斯等。
義諧昆季。
共歸秦嶺陵云舊房。
朝談慧照。
夕安禪寂。
及智者就微。
觀復敷演。
永陽還朝。
亟稱其德。
尋加特詔。
而陳祚告終。
隋文三遣皇華。
秦王再延帥府。
悉辭以疾。
齊王于江浦。
躬伸頂禮。
傳以香火。
送居故邑之眾善寺。
開皇十四年旱。
刺史劉景安謁觀禱雨。
為講海龍王經。
序王竟驟霔。
而東南之民。
敬之若神。
縣南有靈隱山。
昔與道安禪師頭陀石室。
檀越陳仲寶。
率侶拓基。
構立精舍。
號南天竺。
后文宣造塔。
亦于此者。
則其幽勝可知矣。
大業(yè)七年四月八日。
司馬李子深講大涅槃經。
至現(xiàn)病品。
夢三人容服甚盛。
執(zhí)幡禮云。
凈居遣迎。
六月六日方臥病。
夢與智者同輿。
翼佛還山。
寤而嘆曰。
吾六十二當終。
以講法華。
獲延一紀。
今七十四。
尚復奚求。
即集徒垂訓。
爾月適天臺致書送香蘇石蜜。
觀覽書曰。
是為最后信。
豈非宿世因緣邪。
命以一如意報之。
七月一日。
中夜盥漱整服。
跏趺而坐。
忽自語曰。
有人請講菩薩戒。
遂怡然而滅。
明日午時。
??頂猶煖。
右手內屈三指。
流汗遍身。
信宿而止。
至四日入龕。
時屬流火。
炎威尚熾。
而股體柔軟。
容色不變。
二十五日。
四方道俗咸華。
皆就靈手傳香表別。
香華供獻。
日有千群。
齊日開龕。
色相光潔。
眉毛更長。
二十六日。
遷龕窆于靈隱山。
觀開成之跡。
繼踵昔賢。
匡護之功。
比肩前哲。
開皇十一年。
王師平江南。
有猖獗者。
卒為厲階。
元師楊素。
反旆而驅。
因悉瓦解。
俘虜誅剪。
三十馀萬。
以觀名聲昌盛。
囚有妄指其為檄者。
時與金陵才士鮑亨謝瑀俱被逮系。
不俟訊鞠。
即將斬決。
素臨而責之曰。
道人當坐禪讀經。
何因為作檄書。
以干刑憲。
死奚所辭。
觀曰。
道人所學。
誠如公言。
然不作檄書。
無辜就死。
惟公明鑒。
素怒示以檄曰。
此誰作耶。
觀讀畢徐曰。
茍如此。
焉能動人。
觀不作爾。
使觀果作必勝此。
因指擿其語三五處曰。
可上紙乎。
顧皆庸妄所為。
公毋遽信也。
素頗以為然。
觀歷數(shù)鮑謝等三十馀人于素前。
而謂之曰。
是并觀國賓王之流。
愿公加慮。
使無怨辜。
素笑曰。
道人不自愁。
而更愁他人乎。
觀曰。
生死常也。
何足愁。
然陷人于非辜。
乃可愁耳。
素曰。
久被系必愁。
宜作愁賦。
顧左右給紙筆。
觀攬筆驟書如流。
頃之紙盡。
命更進。
素隨讀之驚異。
遽起立。
呼使對坐。
以盡其辭。
文多不載。
觀平昔謹操履。
每盥遺??。
地不為濡。
居眾善寺。
皋亭神姓陳名重。
附巫語請講法華。
遺以錢物。
且舍廟堂五間創(chuàng)殿。
門人玄鏡。
寔克荷負。
續(xù)高僧傳·卷第三十 雜科聲德篇第十
釋真觀。
字圣達。
吳郡錢唐人。
俗姓范氏。
祖延蒸給事黃門侍郎。
父兌通直散騎常侍。
母桓氏溫良有德。
嘗悱憤無胤。
潔齋立誓。
誦藥師觀世音金剛波若。
愿求智子紹嗣名家。
時獻統(tǒng)所圖迦毗羅王者。
在上定林寺。
巨有靈異。
躬往祈禱。
刻寫容影。
事像若真。
依藥師經七日行法。
至于三夕覺游光照身。
自爾志性非恒。
言輒詣達。
豈非垂天托人寄范弘釋者也。
及其誕育。
奇相不倫。
左掌仙文右掌人字。
口流津液充閏榮府。
從幼至終未嘗患渴。
故體膚光偉雖老不衰。
舌文交加狀如羅綺。
故得含章蘊辯開神明晤。
又聲韻鐘鈴。
捷均風雨。
其見聞者莫不驚異。
小有大概。
五歲能蔬齋。
或登衣篋。
或執(zhí)扇帚。
戲為談講。
八歲通詩禮。
和庾尚書林檎之作。
十六儒道群經柱下河上無所遺隱。
時又流涉棋琴。
暢懷文集。
日新月異。
師友驚忻。
嘗共友人逍遙津渚。
有善相者迎而拜曰。
年少當為大法師。
后即專誦凈名般若。
志存入道。
伺機承色。
二親弗許。
乃曰。
迦毗降夢。
子欲開籠。
拘令在網。
此非黠慧。
父母咸開心隨喜。
啟敕降言并賜衣缽。
義興生法師行潔小震。
躬為剪落。
大功德貞律師道藹云陽。
請任和上。
研思十誦一遍能述。
又從華林園法師受成實論。
十遍十覆超振前標。
自謂解成。
可填以行也。
始誦法華。
日限一卷。
因斯通夢。
汝有大根忽守小道。
深可惜也。
遂往興皇聽摩訶衍。
質疑明難唐突玄門。
朗公精通綽然復加脂粉。
吾出講八年。
無一問至此。
能使妙義開神。
真吾師矣。
仍從北面數(shù)載研尋。
開善大忍法師。
匿影鐘山游心方等。
將欲試瞻先達問津高士。
因操桴扣寂用程玄妙。
乃嘆曰。
龍樹之道方興東矣。
辯勇二師當涂上將。
頻事開折亟經重席。
時人語曰。
錢唐有真觀。
當天下一半。
沙門洪偃。
才邁儒英。
鉤深釋杰。
面相謂曰。
權高多智耳目有名。
我有四絕爾具八能。
謂義導書詩辯貌聲棋是也。
由此王公貴游多所知識。
始興王東臨禹井。
請以同行。
于時興皇講筵。
選能義集。
觀臨途既促。
咸推前次。
既登高座開二諦宗百并縱橫一言冰泮。
學士傅繹在席嗟曰。
三千稱首七十當初。
是上人者當為酬對。
金陵道俗見知若此。
既達東夏住香嚴寺。
講大涅槃。
四方義集復增榮觀興皇又三追曰。
吾大乘經論。
略已弘通。
而燕趙齊秦。
引領翹足。
專學雖多。
兼該者寡。
宜速反東蕃法門相寄。
于斯時也征周失律朝議括僧無名者休道。
觀乃傷迷嘆曰。
夫剎利居士皆植福富強。
黎庶廝小造罪貧弱。
欲茂枝葉反剋根本。
斯甚惑矣。
人皆惜命偷生。
我則亡身在法。
乃致書仆射徐陵。
文見別集。
陵封書合奏。
帝懔然動容。
括僧由寢。
據(jù)斯以言。
非但梁柱佛法。
亦乃明略佐時矣。
江夏王出鎮(zhèn)于越。
復請同行。
朗師吞咽良久言曰。
能住三年。
講堂相委。
復屬英王尚法利益。
深不可留也。
仍于禹穴屢動法輪。
特進杜棱。
請歸光顯傳教學徒。
及永陽鄱陽二王司空司馬消難。
并相次海運延仰浙東。
故得涂香慧炬以業(yè)以煥頂敬傾心盡誠盡節(jié)。
天臺智者名行絕倫。
先世因緣敦猷莫逆。
年臘既齊為法兄弟。
共游秦嶺凌云舊房。
朝陽澄景。
則高談慧照。
夕陰匿采。
則深安禪寂。
及智者徵上闕庭。
觀便孤園敷說。
大流法味。
載廣俗心。
永陽還京仰奏清德。
舉朝僧正同請絲綸。
遂逢祚終斯事便寢。
隋祖尚法惟深。
三敕勞問。
秦王蒞蕃。
二延總府。
皆辭以疾。
確乎不就。
齊王晚迎江浦。
躬申頂禮。
傳以香火。
送還舊邑之眾善寺。
開皇十四年時極亢旱。
刺史劉景安。
請講海龍王經。
序王既訖驟雨滂霔。
自斯厥后有請便降。
吳越宗仰其若神焉。
縣西有靈隱山者。
舊曰仙居。
峰吐蓮華洞藏龍穴。
信江東之秀岳也。
觀既仁智內冥山水外狎。
道安禪師頭陀石室。
檀越陳仲寶。
率諸同侶開藏拓基。
構立精舍號南天竺。
遂即去邑還谷。
棲止終焉。
眾善講堂付門人玄鏡。
鏡承瓶瀉相從不絕。
及文皇造塔。
形勝所歸不謀同集。
取決于觀。
乃指崔嵬高石。
塔基。
雖發(fā)誠言孰為可信。
俛仰穿鑿洞穴。
自然狀似方函。
宛如奩底。
天工神匠冥期若符。
自爾在山常講法華。
用為心要。
受持讀誦躬自書弘。
五種法師于斯乎在。
又特于經旨明練深趣。
談吐新奇非尋紙墨。
智思擊揚迥飛文外。
又感盥洗遺渧地不為濡。
事理異人。
經之力也。
睪亭神姓陳名重。
降祝請講法華一遍。
遺以錢物。
又降祝舍其廟堂五間。
為眾善佛殿。
據(jù)斯以言。
感靈通供誠希有也。
大業(yè)七年四月八日。
司馬李子深。
更延出邑。
講大涅槃。
初出天竺。
自標葬地。
至現(xiàn)病品。
夢見三人容服甚盛把幡俱禮云。
凈居遣仰。
至六月六日以疾而臥。
又夢與智者同輿。
夾侍尊像。
翼佛還山。
覺已嘆曰。
昔六十二應終。
講法華力。
更延一紀。
今七十四復致斯應。
生期畢矣。
即集內眾。
訓將來事曰。
欲生善道。
欲備神力。
欲出生死。
欲具佛法。
宜須持戒修定學慧弘通正法。
勿令空過無所得也。
爾日天臺送書并致香蘇石蜜。
觀覽書曰。
宿世因緣最后信矣。
命兩如意。
一東向天臺。
一留西法。
志諸雜服式吾眼自分。
一還僧羯磨。
二成第五僧施。
嘗有人夢。
飛殿來迎。
沙門寶慧又聞空中鼓樂。
至七月一日中夜跏坐。
盥嗽整服曰。
有人請講菩薩戒也。
端坐怡然。
不覺已滅逝于眾善之舊寺。
從子至午心頂俱煖。
身體柔軟顏色不變。
右手內掘三指。
信宿流汗遍身。
至四日移入禪龕。
時屬流火。
焰氣尚嚴。
而儼若生存。
寔資神力。
從此至二十五日。
四方輻湊六縣同集。
道俗公私一期咸萃。
皆就尸手傳香表別。
敘德號慕悲起纏云。
追惟戒德泣垂零雨。
至香花供獻日有千群。
隨次大齋開龕瞻奉而色相光潔。
眉毫更長。
倍異生前。
咸加奇嘆。
至二十六日。
乃永窆于靈隱山。
真容掩方墳。
寫狀留天竺。
是日四部亙一由旬。
香蓋成蔭幢幡蔽野。
存亡榮慶非可勝言。
初觀聲辯之雄。
最稱宏富。
江表大國莫敢爭先。
自正法東流。
談導之功。
衛(wèi)為其稱首。
自爾詞人莫不宗猷于觀。
是知五百一賢代興有日。
佛法榮顯寔賴斯乎。
開皇十一年。
江南叛反。
王師臨吊。
乃拒官軍。
羽檄競馳兵聲逾盛。
時元帥楊素。
整陣南驅。
尋便瓦散。
俘虜誅剪三十馀萬。
以觀名聲昌盛光揚江表。
謂其造檄。
不問將誅。
既被嚴系無由申雪。
金陵才士鮑亨謝瑀之徒。
并被擁略將欲斬決。
來過素前。
責曰。
道人當坐禪讀經。
何因妄忤軍甲。
乃作檄書。
罪當死不。
觀曰。
道人所學誠如公言。
然觀不作檄書。
無辜受死。
素大怒將檄以示。
是爾作不。
觀讀曰。
斯文淺陋未能動人。
觀實不作。
若作過此。
乃指擿五三處曰。
如此語言何得上紙。
素既解文。
信其言也。
觀曰。
吳越草竊出在庸人。
士學儒流多被擁逼。
即數(shù)鮑謝之徒三十馀人。
并是處國賓王。
當世英彥。
愿公再慮。
不有怨辜。
素曰。
道人不愁自死。
乃更愁他。
觀曰。
生死常也。
既死不可不知。
人以為深慮耳。
素曰。
多時被縶。
叵解愁不。
索紙與之令作愁賦。
觀攬筆如流。
須臾紙盡。
命且將來更與一紙。
素隨執(zhí)讀。
驚異其文。
口唱師來。
不覺起接。
即命對坐。
乃盡其詞。
故賦略云。
若夫愁名不一。
愁理多方。
難得覼縷。
試舉宏綱。
或稱憂憒。
或號酸涼。
蓄之者能令改貌。
懷之者必使回腸。
爾其愁之為狀也。
言非物而是物。
謂無象而有象。
雖則小而為大。
亦自狹而成廣。
譬山岳之穹隆。
類滄溟之滉瀁。
或起或伏。
時來時往。
不種而生。
無根而長。
或比煙霧。
乍同羅網。
似玉葉之晝舒。
類金波之夜上。
爾乃過違道理。
殊乖法度。
不遣喚而輒來。
未相留而忽住。
雖割截而不斷。
乃驅逐而不去。
討之不見其蹤。
尋之靡知其處。
而能奪人精爽。
罷人歡趣。
減人肌容。
損人心慮。
至如荊軻易水。
蘇武河梁。
靈均去國。
阮叔辭鄉(xiāng)。
且如馬生未達。
顏君不遇。
夫子之詠山梁仲文之撫庭樹。
并?慸于胸府。
俱贊揚于心路。
是以虞卿愁而著書。
束皙憑而作賦。
又如蕩子從戎倡婦閨空。
悠悠塞北。
杳杳江東。
山川既阻夢想時通。
高樓進月傾帳來風。
愁眉歇黛淚瞼銷紅。
莫不咸悲枕席結怨房櫳。
乃有行非典則。
心懷疑惑。
未識唐虞之化。
寧知禹湯之德。
霧結銅柱之南。
云起燕山之北。
箭既盡于晉陽。
水復乾于疏勒。
文多不載。
素大嗟賞。
即坐釋之。
所達文士免死而為仆隸。
觀以才學之富。
弘導不疲講釋開悟。
榮光俗塵具于前敘。
其所講大乘四十二載。
又造藏經三千馀卷。
金銅大像五軀。
搆塔五層。
五僧德施。
造寺二所。
著諸導文二十馀卷。
詩賦碑集三十馀卷。
近世竊用其言眾矣。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師名真觀。字圣達。錢塘范氏。世本顯仕。師生有奇相。舌紫羅紋。手左右掌為仙人字。出家通經律論。時彥曰。錢塘有真觀。佛法當天下一半。尋謁天臺智者。請受禪觀。智者以師齊年。止為法兄弟。開皇十五年。于靈隱山頭陀石室宴坐。眾于南去建南天竺寺請師居焉。是為開山始祖。常講法華。以為心要。感皋亭神請講。舍祠宇為佛殿。每盥洗馀滴。地不為濡。人尤異之。師有雅操。文帝三徵。秦王兩延。皆以疾辭。大業(yè)中。因山行。自標葬地。未幾示寂。夢與智者同輩翼佛還山。覺而嘆曰。吾六十二應終。以講法華力延一紀。今七十四。生期畢矣。中夜入寂。塔在東岡。久廢不治。天禧中。慈云重修。 贊曰。 一乘妙法  闡自臺祖  年齊道同  宜襲其武 徵命頻繁  弗移砥柱  清風凜然  可激千古
僧羅云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42—616 【介紹】: 隋僧。南郡松滋人,俗姓邢。初于上明東寺出家。年十六,講無常義,容色無撓。后于荊州創(chuàng)還鄉(xiāng)寺,傳三論奧義。改住龍泉寺,歷五十余年,常坐不臥。煬帝詔召入,以病退。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七 攝念科
姓邢氏。
南郡松滋人。
出家隸上明東寺。
時揚都道朗。
于興皇盛業(yè)四論。
因鉆仰焉。
年十六。
與其徒。
論常無常義。
而辭色和祥。
賓主允暢。
眾咸嘉尚。
朗乃以所服帔賞之。
聞譽由爾益進。
后從福緣寺亙法師所解亦然。
于是以三論奧旨。
未被荊南。
鄉(xiāng)里之念。
有不能免。
而棲禪寺陟禪師者。
定慧兼脩。
注心利益。
又力助之。
方當六合混一之初。
玄侶競臻。
郁成盛席。
總管。
宜陽公王世積。
詔使舍人蕭子寶。
尤加敬慕。
居龍泉寺。
馀五十年。
常坐不臥。
豈非模范之不易得者哉煬帝承名。
詔邀至。
固以疾辭。
道士俞氏講莊老。
妄用內典。
云命門人。
慧成道勝。
往折之。
坐定道士曰。
人天交接兩得相見。
成曰。
脫珍御服。
著斃垢衣。
習近窮迷。
將開漸化。
又俞諱成呼先生。
成謂。
如是則請去先字。
仍依姓。
呼之俞生。
可乎。
道士慚。
云輪下眾盈五百。
皆成勝類也。
神山云所生地。
一夏安居。
養(yǎng)母其上。
始開四經三論于上明東寺。
其法堂十二間。
道安曇翼所造。
云兄道颙亦隸寺出家。
嘗造重閣于安公驢廟之北。
古老傳以為安公乘赤驢。
自襄陽檀溪。
一夕返上明。
撿校東西兩寺。
及四層塔。
驢廟即系驢處也。
云兄弟五人 俱出家為法師。
而云其季者。
大業(yè)十二年。
四月二十三日。
端坐遷神于龍泉寺房。
壽七十五。
弟子椿詵澄憩等。
荊南經朱粲??擾。
寺多殘毀。
獨龍泉完美至今。
續(xù)高僧傳·卷第九 義解篇五
釋羅云。
姓邢氏。
南郡松滋人。
初從上明東寺出家。
志操所懷附參成德。
承金陵道王索隱者若林。
遂輕千里遠追勝侶。
會楊都道朗盛業(yè)興皇。
乃傾首法筵鉆仰徽烈。
一乘四論大剖津途。
于時常令學徒括究幽隱。
云年十六。
甫在幼沖。
銳志前驅。
問常無常義。
而容色無撓。
賓主綽然眾咸嘉賞。
朗乃以所服帔處眾贈之。
自此名稱踰遠所在傳之。
而樂法不窮如愚莫滯。
自朗遷后廣訊所聞。
又從福緣寺亙法師采酌遺逸。
亙縱解無遺任其鉆仰。
云以三論奧義未被荊南二障多阻。
誓當弘演。
有遷禪寺陟禪師。
定慧兼修注心開剖。
于時六合混壹三楚全盛。
眾若稻麻人多杞梓。
云創(chuàng)還鄉(xiāng)寺。
乘此應機。
居端座為請益之師。
吐清言為住法之首。
總管宜陽公王世積。
詔使舍人蕭子寶。
躬臨法席咸誦德音。
有龍泉寺。
地隔囂塵心存閑曠。
乃居之五十馀年。
修緝棟宇常坐不臥。
領徒五百時呈翹楚。
煬帝承名有敕追入。
避跡鑿壞以病而退。
釋道安于上州東寺造堂七間。
曇翼后造五間。
連甍接棟橫列十二。
云此堂中講四經三論各數(shù)十遍。
不于文外別有撰述。
皆心思口演冰釋理順。
故得空有兩忘教義雙舉。
時松滋有道士姓俞(抽祐反)者。
學冠李宗業(yè)該儒史。
常講莊老私用內經。
云命門人慧成道勝曰。
彼道士蜂飛蟻聚掠牛盜法。
情實難容。
爾傳吾旨摧彼邪蹤。
成等詣彼而坐。
道士曰。
人天交接兩得相見。
成曰。
脫珍御服著弊垢衣。
習近窮迷將開漸化。
時以為名答。
成前呼俞為先生。
俞瞋曰。
我非俗士。
那詺我為先生。
成曰。
汝既諱喚先生。
請除先字。
還依舊姓名曰俞生。
所以句句之中常銜俞生。
于時大眾欣笑無已。
道士負慚折角。
云奉執(zhí)高尚雅鎮(zhèn)時俗。
迎送慶吊一無預焉。
或負榮傲道者聞而往造。
及見參禮汗流心戰(zhàn)。
生緣在神山之下。
一夏居止靜處思玄。
母日自赍登上供設。
有問其故。
答曰。
即此為報母之劬勞也。
昔朱粲寇擾荊南。
寺多焚毀。
惟云所造龍泉獨存。
以賊中總管云曾授戒。
所以尊師重法。
寺獲存焉。
云兄弟五人。
皆為法師。
而云最小神彩特達。
入室弟子十人。
椿詵澄憩等。
傳道開化。
岷蜀江淮故未敘歷。
以隋大業(yè)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端坐遷于寺房。
春秋七十五。
中書令岑文本制碑。
沙門道颙即云之兄也。
學通大小名聞道俗。
于上明東寺起重閣。
安公驢廟北。
傳云。
安公乘赤驢從上明往襄州檀溪。
一夕返覆撿挍兩寺并四層三所人今重之名為驢廟。
此廟即系驢處也。
釋道暀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生周氏。汝南人。幼出家。志尚高潔。負笈居金陵高座寺。善阿毗曇心。凡所講記。非其好也。隋開皇十二年。因偕大將軍周羅睺。遠游廬岳。寓止東林精舍。沙門法擁勸引之。遂棲遁。不復涉世。弘道度人。修治祠塔。未嘗告倦。雖季歲??擾。猶匡獎徒眾自若。貞觀二年九月屬疾。越旬浹。忽大星隕西閣池水中。山谷大明。如秉千炬。二十三日方午食。謂弟子曰。僧食訖未。答曰未也。曰喚上座來。遽委以后事竟卒。時諸殿閣門頓開。異香滿寺七日。春秋八十二矣。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五 習禪六
釋道暀。
姓周。
汝南人。
幼而精確。
希志尚聞。
古跡勝人心愿齊之。
負笈金陵。
居高座寺聽阿毗曇心妙達關鍵。
非其好也。
欽匡山遺軌每逸言前。
隋開皇十二年。
依大將軍周羅侯。
遠屆廬岳止東林精舍。
心愿匿跡無事音塵。
山寺法擁勸引非一。
遂不拒命弘道度人。
修建僧坊四時無絕。
隋季寇擾華戎薦臻。
獎?chuàng)衢T徒如初不替。
貞觀二年九月。
身示有疾。
曾未浹旬。
忽有大星天墮正在西閣大水池中。
照朗山谷逾千炬火。
二十三日。
僧正中食謂弟子曰。
僧食訖未。
答曰未竟。
又曰。
且喚上座來。
依言既至。
委以后事跏坐而卒。
諸殿閣門一時自開。
異香滿寺七日便歇。
年八十二矣釋法顯。
姓丁氏。
南郡江陵人。
十二出家。
四層寺寶冥法師服勤累戴咨詢經旨。
有聞欲界亂地素非道緣。
既已生中如何解網。
冥曰。
眾生并有初地味禪。
時來則發(fā)。
雖藏心種歷劫不亡。
有顗禪師者。
荊楚禪宗。
可往師學。
會顗隋煬徵下回返上流。
于四層寺大開禪府。
徒侶四百蔚爾成林。
遂依座筵聞所未悟。
但夙有成惠通冠玄蹤。
霜鐘暫扣已傳秋駕。
顗師去后。
更求明智成彥習皓等諸師。
皆升堂睹奧。
盡斲磨之思。
及將冠具歸依皓師。
誨以出要之方。
示以降心之術。
因而返谷靜處閑居。
二翼之外一無受畜。
屬炎靈標季薦羅戎火。
餒殘相望眾侶波奔。
顯獨守大殿確乎卓爾。
旦資蔬水中后絕漿。
賊每搜求莫之能獲。
自非久入慈室已抽毒箭。
焉能忍茲???。
漏此兇威。
自爾宴坐道安梅梁殿中三十馀載。
貞觀之末乃出別房斯則追善吉之息嫌。
蹈空生之秘行也。
此堂有彌勒像。
并光趺高四十尺。
八部圍繞。
彌天之所造也。
其寶冠華帳供具經臺。
并顯所營。
堂中五燈晝夜不絕。
忽一燈獨熾焰高丈馀。
又一夜著五色衣人。
持一金瓶來奉。
又夢見一僧威容出類。
曰可往蘄州見信禪師。
依言即往雙峰更清定水矣。
而一生染疾并信往業(yè)。
受而不治。
衣食節(jié)量柔順強識。
所住之寺。
五十馀年。
足不出戶。
永徽三年十二月八日。
夢身坐寶殿授四眾戒。
因覺漸疾。
至四年正月十一日午時遷化。
時年七十有七。
顯以昨日申時自能起止神彩了亮。
踞禪床盥浴剃發(fā)。
就床跏坐儼然便絕。
其月十七日葬于大明寺之北原。
未終之前。
門人見室西壁大開白光遍滿。
夜有白云亙屋南北。
二道堂中佛事并搖動。
明日方絕。
自終及葬嶷然匡坐。
合境道俗奔湊凄零。
荊州都督紀王。
夙傳歸戒欽仰清暉。
命右記室郭瑜。
銘之于彼。
僧無礙 朝代:北周至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52—645 【介紹】: 隋唐間僧。潤州建業(yè)人,生于成都,俗姓陳。十歲入學,隨聞不忘,尋于長安出家。北周毀佛時,退跡陸沉。隋初出住秦州永寧寺。尋入長安,研習群經。復歸秦隴。文帝開皇十年,為永寧寺任。煬帝大業(yè)二年,召入洛陽,于四方館刊定佛法。復西歸,煬帝曾賜彩百段。隋末秦州亂,入京住莊嚴寺。唐高祖武德八年歸秦州,以禪習為務。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九 持志科
其先中州陳氏。
晉永嘉南渡。
寓建鄴。
父曠。
為梁元帝學士。
承圣元年。
遂生礙于成都。
神姿特異。
見者知為今器。
九歲能應對。
十歲入家塾。
輒強記不廢忘。
嘗至長安。
道安法師。
與語。
奇之。
勸使出家。
始習太子應瑞經。
追慕不自勝。
至于涕泣。
天和三年。
以周武納后。
恩獲薙落。
建德三年。
詔廢教。
因陸沈塵埃中。
然戒操愈益謹。
隋開皇初。
遂與興復。
詔住永寧寺。
即趨齊。
依超法師。
聽智度論。
未幾。
入長安。
學十地阿毗曇等。
時興善體法師。
方開大論。
命攝講義無擁滯。
而文句或稍遺失。
于是極晝夜。
熟誦本文六十卷。
而心疾作矣。
尋歸永寧以醫(yī)。
十年總管河間王俾知寺任。
大業(yè)二年。
詔刊定佛法于洛陽四方館。
五年煬帝西征。
過之召見。
勞問賜予有加。
十三年。
唐受隋禪。
至京師住莊嚴寺。
眾以其識達。
請知寺任。
如永寧。
非其好也。
武德八年。
反永寧以無相理觀。
調伏心疾。
貞觀十九年二月二十八日。
無所痛是而終。
春秋八十四。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五 習禪六
釋無礙。姓陳氏。有晉永嘉。中原喪亂。南移建業(yè)。父曠梁元帝徵蕃學士。以承圣元年礙生成都。神姿特異知有濟器。九歲便能應對。十歲入學隨聞不忘。入長安遇姚秦道安法師。安與語怪其意致。勸令出家。即依言欣喜。令誦太子瑞應經。思尋圣跡哀泣無已。天和三年。周武皇后入朝。投名出家先蒙得度。雖有弱冠戒操逾嚴。建德三年。法門大壞隨緣陸沈。乃值泥涂情逾冰王。開皇開法即預搜揚。便住永寧。于齊大德超法師所聽智度論。一聞教義神思豁然。財食頓清形心俱遣。又入長安學十地阿毗曇等。時休法師于興善寺命講大論。辯析分明義端無擁。然于文句頗滯弘通。因誦本文獲六十卷。因抱心疾獎眾斯睽便還秦隴。開皇十年??偣芎娱g王。特屈寺任統(tǒng)御遺法。大業(yè)二年。召入洛陽。于四方館刊定佛法。后還永寧依前綱理。大業(yè)五年。煬帝西征。躬受勞問賜?二百段。十三年州破入京住莊嚴寺。眾以素知寺任識達機緣還欲請之。任非所好。以武德八年還返故寺。以無相觀而自調伏。貞觀十九年二月二十八日。無疾而終。春秋九十四。道俗哀慟。若喪厥親焉。
釋慧成 朝代:西梁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三 傳宗科
姓段。
澧陽人。
夙隸十住寺緇剃。
誦法花維摩勝天王等大乘經二十馀部。
進具后。
造建鄴。
依靈公究成實者十年。
文理稍通。
將旋鄉(xiāng)邑。
會顗師侍南岳思公。
匡化廬山。
一見欣仰。
愿從之游。
思問所業(yè)。
具以對。
思曰卿一生學問。
與吾炙手。
猶未得暖。
虛喪工夫。
惜哉。
成自返。
良久曰。
承大師善知來意。
請嘗試之。
思因以犀如意手巾線履送與之。
成遽焚棄章鈔筆硯。
而專志習定。
時先達者數(shù)十人。
成恐不能及。
以夜繼晝。
常瞪目而坐者。
十有五年。
略無所證。
思令入方等觀音法花般舟道場。
懺罪銷障。
如是三年。
而魔事散釋。
然后戮力玄寂。
凝心空妙。
獲證眾生語言三昧。
想念不生。
靜亂齊壹。
較之閉目者。
觀道雖明。
見境則失。
其進退陪蓰矣。
思曰。
智顗慧成。
寂照解行正等。
思既示滅。
至技江。
造禪慧寺。
于沙渚上明之間。
西挹德鸞肥遁之風。
東接道安創(chuàng)構之躅。
言幽勝者歸焉。
湘東王為建禪眾寺居之。
大殿闕梁木。
一夕江漲。
成使人取材于水中。
如素有云。
精舍主段弘死。
其家。
請成觀之。
弘忽蘇曰。
始被逮至王所。
俄禪師廷立曰。
吾方與此人營樹功德。
必赦其罪。
王起禮足聽命。
遂放還。
陳主屢召不就。
督江總往強之。
才入船。
成躍身立水上。
總等扣首泣曰。
且粉身柰何。
幸悲攝。
乃一至都。
為陳主受戒而還。
成在南岳。
偶冬夜。
同常律師宿。
常投虱于地。
明日別。
成謂常曰。
昨一檀越被凍。
可憫也。
常憮然。
成將終。
戒門人。
急砌殿基。
吾當講涅槃。
未幾而智者自玉泉寺至。
談論久之。
終于禪眾寺。
壽七十三。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六 習禪初
釋惠成。姓段。澧陽人。出家住十住寺。誦法華維摩勝天王等大乘經二十馀卷。進具后。為荊南佛法希鮮承都下大弘法席。有心遠慕。遂因商舡往造建業(yè)。正值成實云講。學者肩聯(lián)。一聽十年文理略盡。將施本邑。至匡山寺顗師相見。承南岳思禪師匡化山中引眾波動。試往看之。既見欣仰欲學定業(yè)。思曰。卿一生學問。與吾炙手猶不得暖。虛喪功夫惜哉。成素憑文疏依他生解。忽今自檢茫若霧游??拗醪豢傻靡病D宋ㄔ?。承大師善知來意。今試驗之。見犀如意及手巾線履欲得之。思命令送與。成遂忽燒卻章抄捐擲筆硯。專志攻擊以必達為期。當時造禪門者數(shù)十人。皆先達者。成以后至恐不相及。乃以夜達晝。開眼坐禪。經十有五年。思令入方等觀音法華般舟道場。歷銷障三年依行。魔業(yè)禪鬼頗因散絕。乃示以正法。專思玄寂。久遂解眾生語言三昧。精思通爽靜亂齊焉。彼閉口者觀道雖明。開眼便失。與成比校天地懸殊。思云。智顗先發(fā)三昧。后證于持法成反之。二子寂照行解齊矣。大師化往上至枝江造禪惠寺。所營土木咸依俗有。德行所招不久便說。其地西望沙渚德鸞棲遁之地。眺上明彌天立寺之所。湘東王承風迎請為建禪眾。仍構大殿。闕梁不成。六月江漲。于一夜中。成曰。有木中梁可往江接。尋語往看果如所示。有清信士段弘者。為精舍主。忽然氣絕。家人召成至宅。弘乃穌曰。初執(zhí)至王所。見禪師上殿。曰與此人立功德未了。愿赦之。王起禮足。如言被放。陳主聞而往召。卓然不往。又令江總等往迎。若不允心不勞返也。王人雨淚強引入舡。成乃奮身入水立于江上。又請若不蒙下??偟确凵頍o地。從之至都受戒而返。乃賜所住名禪慧寺。不久市朝遷革。有常律師者。欲往南岳遇成同宿。夜中投虱于地而密知之。及明告別。成曰。昨夜一檀越被凍困苦。常漸之永誡。將終語門人曰。急砌殿基。吾當講涅槃也。聞皆給手恰竟。而智者王泉寺至。宣相符會共談玄理。良久氣絕。以年月坐亡于禪眾。禪師在道場。年七十三矣。湘東王宮內立碑。今見在城中。
僧彥琮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57—610 【介紹】: 隋僧,趙郡柏人人,俗姓李。少聰敏,過目不忘。十歲出家,改名道江。年十二在鄉(xiāng)寺講《無量壽經》,趙郡佐王邵,聽而慕之,乃相友善。北周武帝時毀佛,更名彥悰。宣帝時授以禮部職官,不就。與朝士王劭、辛德源、陸開明等相善,號為文外玄友。入隋,召入京師掌翻譯。文帝仁壽中奉敕撰《眾經目錄》、《西域傳》。自著有《沙門名義論》、別集等。
全隋文·卷三十三
彥琮俗姓李,趙郡柏人人。初名道江,齊武平中為都講。入周,更今名。隋開皇中,召住大興善寺,又住日嚴寺。大業(yè)六年,卒。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五 護教科
趙郡柏人。李氏子。世衣冠。性姿強記。十歲禮信都邊法師出家。名道江聽十地論。十二歲誦法華經于巏嵍山。頃之游鄴都歷諸講席。仍反鄉(xiāng)寺。開無量壽經。時郡佐太原王邵尤敬仰焉。齊武平初。入晉陽。會文宣西幸。承其譽。詔講仁王經于宣德殿。帝及太后六宮。文武寮穼咸會。侍中高元海掖江升座。國統(tǒng)僧都接侍。徒眾二百皆英髦。江神氣談吐堅朗。剖析無底滯。帝驚異以為希有。時年才十四。年十六丁父憂。且進具戒。戒本萬言。次日晡皆暗誦。周武黜釋尚老。江始更前名??v發(fā)變服。以大易老莊。陪奉廷論。而帝之所著道書。無上秘要者。亦與力焉。宣帝尤嘉。賞。屢授官弗就。朝士王邵辛德源陸開明唐怡等。交善。號文外玄友。大像二年。稍為諸賢談般若。大定九年。同沙門曇延等。得請依舊薙染。于是隋文帝方位冢宰。而琮年二十又五矣。二月十三日。帝受周禪。建元開皇。詔講筵四時。相繼勿怠。沐道者萬計。著內典文會集。??正沙門唱導法。三年帝幸道壇。見老子化胡晝像怪之。詔沙門道士對誥。且詔蘇威楊素何妥張賓等詳定。時琮亦與焉。道士伏其妄。作辨教論二十五條。援據(jù)切實。詔贊譯新至梵夾。駕東巡。詔扈從。時煬帝在晉邸。出總河北。旋途并部上謁。講金光明勝鬘般若等經。秦王俊鎮(zhèn)太原。居其宅。一夕夢。人身金色三丈。授玻瓈酒碗曰??娠嫚?。辭以律所遮不敢。至是見王所事像如之。 十二年。詔住大興善寺。掌翻譯。每設大齋。琮為宣導。曲盡衷誠。帝顧之感動。住晉王日嚴寺。日閱大品法華楞伽維摩攝論十地等。仁壽初。送舍利葬并州開義寺。末年又葬復州龍蓋寺。瑞應莫殫紀。作舍利瑞圖經。國家祥瑞錄。大業(yè)二年。東都新治。沙門詣闕賀。詔特留敘舊。詔處洛陽上林翻經館林邑平。獲經五百六十四甲。一千三百五十馀部。多梨樹葉昆崙書者。詔送館。琮披攬。而編錄之為五卷。又分七例。所謂經律贊論方字雜書也。必用隋言譯。則當成二千二百馀卷云。共裴矩脩天竺記。前后譯經。凡二十三部。一百許卷。素患虛。冷六年七月二十四日發(fā)痢卒于館。年五十四。喪歸柏人葬。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 譯經篇二
釋彥琮。
俗緣李氏。
趙郡柏人人也。
世號衣冠。
門稱甲族。
少而聰敏才藻清新。
識洞幽微情符水鏡。
遇物斯覽事罕再詳。
初投信都僧邊法師。
因試令誦須大拿經。
減七千言。
一日便了。
更誦大方等經。
數(shù)日亦度。
邊異之也。
至于十歲方許出家。
改名道江。
以慧聲洋溢如江河之望也。
聽十地論。
榮譽流振。
州邑所推。
十二在巏嵍山誦法華經。
不久尋究。
便游鄴下因循講席。
乃返鄉(xiāng)寺講無量壽經。
時太原王邵任趙郡佐。
寓居寺宇。
聽而仰之。
友敬彌至。
齊武平之初。
年十有四。
西入晉陽。
且講且聽。
當爾道張汾朔。
名布道儒。
尚書敬長瑜及朝秀盧思道元行恭邢恕等。
并高齊榮望。
欽揖風猷。
同為建齋講大智論。
親受披導嘆所未聞。
及齊后西幸晉陽。
延入宣德殿講仁王經。
國統(tǒng)僧都用為承奉。
聽徒二百。
并是英髦。
帝親臨御筵。
文武咸侍。
皇太后及以六宮。
同升法會。
敕侍中高元海。
扶琮升坐。
接侍上下。
而神氣堅朗。
希世驚嗟。
析理開神。
咸遵景仰。
十六遭父憂。
厭辭名聞游歷篇章。
爰逮子史頗存通閱。
右仆射陽休之。
與立林館諸賢。
交共款狎。
性愛恬靜。
延而方造。
及初進具。
日次晡時。
戒本萬言誦試兼了。
自爾專習律檢。
進討行科。
及周武平齊。
尋蒙延入。
共談玄藉深會帝心。
敕預通道觀學士。
時年二十有一。
與宇文愷等周代朝賢。
以大易老莊陪侍講論。
江便外假俗衣。
內持法服。
更名彥琮。
武帝自纘道書號無上秘要。
于時預沾綸綜。
特蒙收采至宣帝在位。
每醮必累日通宵。
談論之際因潤以正法。
時漸融泰頗懷嘉賞授禮部等官并不就。
與朝士王邵辛德源陸開明唐怡等。
情同琴瑟。
號為文外玄友。
大象二年。
隋文作相。
佛法稍興。
便為諸賢講釋般若。
大定元年正月。
沙門曇延等。
同舉奏度方蒙落發(fā)。
時年二十有五。
至其年二月十三日。
高祖受禪改號開皇。
即位講筵四時相續(xù)。
長安道俗咸拜其塵。
因即通會佛理。
邪正沾濡。
沐道者萬計。
又與陸彥師薛道衡劉善經孫萬壽等一代文宗。
著內典文會集。
又為諸沙門撰唱導法。
皆改正舊體。
繁簡相半。
即現(xiàn)傳習祖而行之。
開皇三年。
隋高祖幸道壇。
見畫老子化胡象。
大生怪異。
敕集諸沙門道士。
共論其本。
又敕朝秀蘇威楊素何妥張賓等。
有參玄理者。
詳計奏聞。
時琮預在此筵當掌言務。
試舉大綱未及指覈。
道士自伏陳其矯詐。
因作辯教論。
明道教妖妄者。
有二十五條。
詞理援據(jù)宰輔褒賞。
其年西域經至。
即敕翻譯。
既副生愿欣至泰然。
從駕東巡旋途并部。
時煬帝在蕃任總河北。
承風請謁延入高第。
親論往還允愜懸佇。
即令住內堂。
講金光明勝鬘般若等經。
又奉別教撰修文疏。
契旨卓陳足為稱首。
又教住大興國寺。
爾后王之新詠舊敘恒令和之。
又遣簫懿諸葛穎等群賢。
迭往參問。
談對名理宗師有歸。
隋秦王后作鎮(zhèn)太原。
又蒙延入安居內第。
敘問殷篤。
琮別夜寐夢見黃色大人身長三丈。
手執(zhí)頗梨碗授云。
碗內是酒。
琮于夢中跪受之曰。
蒙賜寶器。
非常荷恩。
但以酒本律禁。
未敢輒飲。
寤已莫知其由。
及后王躬造觀音畫像張設內第。
身量所執(zhí)宛同前夢。
于是私慰素抱。
悲慶交并。
至十二年。
敕召入京。
復掌翻譯。
住大興善。
厚供頻仍。
時文帝御寓盛弘三寶。
每設大齋皆陳懺悔。
帝親執(zhí)香爐。
琮為宣導。
暢引國情恢張皇覽。
御必動容竦顧。
欣其曲盡深衷。
其言誠感達如此類也。
煬帝時為晉王。
于京師曲池營第林。
造日嚴寺。
降禮延請永使住之。
由是朝貴明哲數(shù)增臨謁。
披會玄旨屢發(fā)信心。
然而東夏所貴。
文頌為先。
中天師表。
梵音為本。
琮乃專尋教典。
日誦萬言。
故大品法華維摩楞伽攝論十地等。
皆親傳梵書受持誦讀。
每日闇閱要周乃止。
仁壽初年。
敕令送舍利于荊州。
時漢王諒。
于所治城。
隔內造寺。
仍置寶塔。
今所謂開義寺是也。
琮初至塔所。
累日云霧晦合。
及至下晨。
時正當午。
云開日耀天地清朗。
便下舍利痤而藏之。
又感瑞云夾日五色相間。
仁壽末歲。
又敕送舍利于復州方樂寺。
今名龍蓋寺也。
本基荒毀南齊初立。
周廢頹滅才有馀址。
而處所顯敞堪置靈塔。
令人治剪。
忽覺頭上癢悶。
因檢發(fā)中。
獲舍利一粒。
形如黍米光色鮮發(fā)。
兩斧試之。
上下俱陷而舍利不損。
頻更椎打。
光色逾盛。
掘深七尺又獲塼藏。
銅銀諸合香泥宛然。
但見清水滿合。
其底蹤跡似有舍利。
尋覓不見。
方知發(fā)中所獲。
乃是銀合所盛。
又覓石造函。
遍求不獲乃于竟陵縣界感得一石。
磨治既了忽變?yōu)橛瘛?div id="6nnd6my" class='inline' id='people_12044_3_223_comment'>
五色光潤內徹照見旁人。
又于石中現(xiàn)眾色象。
引石向塔。
又感一鵝飛至函所。
自然馴狎。
隨石去住初無相離。
雖見同群了無顧眄。
逐去還來。
首尾十日恒在輿所。
有人將至馀處。
便即鳴叫飛翔踰院而入。
及至埋訖便獨守塔繞旋而已。
又感塔所前池有諸魚鱉并舉頭出水北望舍利。
琮便為說法。
竟日方隱。
又感塔所井水十五日間自然涌溢。
埋后乃止。
四月八日云滿上空。
正午將下收云并盡。
惟馀塔上團圓如蓋。
五色間錯映發(fā)日輪。
至藏舍利其云乃散。
琮欣感嘉瑞。
以狀奏聞。
帝大悅錄以為記。
藏諸秘閣。
仁壽二年下敕更令撰眾經目錄。
乃分為五例。
謂單譯重翻別生疑偽。
隨卷有位。
帝世盛行。
尋又下敕。
令撰西域傳。
素所暗練周鏡目前。
分異訛錯深有徵舉。
故京壤名達。
多尋正焉。
有王舍城沙門。
遠來謁帝。
事如后傳將還本國請舍利瑞圖經及國家祥瑞錄。
敕又令琮翻隋為梵。
合成十卷。
賜諸西域。
琮以洽聞博達素所關心。
文章騰翥京輦推尚。
凡所新譯諸經。
及見講解大智釋論等。
并為之序引。
又著沙門名義論別集五卷。
并詞理清簡。
后學師欽。
大業(yè)二年。
東都新治。
與諸沙門詣闕朝賀。
特被召入內禁。
敘故累宵談述治體呈示文頌。
其為時主見知如此。
因即下敕。
于洛陽上林園。
立翻經館以處之。
供給事隆倍逾關輔。
新平林邑所獲佛經。
合五百六十四夾。
一千三百五十馀部。
并昆崙書。
多梨樹葉。
有敕送館。
付琮披覽。
并使編敘目錄。
以次漸翻。
乃撰為五卷。
分為七例。
所謂經律贊論方字雜書七也。
必用隋言以譯之。
則成二千二百馀卷。
敕又令裴矩共琮修纘天竺記。
文義詳洽條貫有儀。
凡前后譯經。
合二十三部。
一百許卷。
制序述事備于經首。
素患虛冷發(fā)痢無時。
因卒于館。
春秋五十有四。
即大業(yè)六年七月二十四日也。
俗緣哀悼歸葬柏人。
初大漸之晨。
形羸神爽。
問弟子曰。
齋時至未。
對曰未也。
還瞑目而臥。
如此再三。
乃回身引頸向門視日曰。
齋時已至。
吾其去矣。
索水盥手焚香。
迎彌勒畫像。
合掌諦觀。
開目閉目乃經三四。
如入禪定奄爾而終。
持纊屬之方知已絕。
且琮神慧夙成。
彰于孩稚。
奉信貞恪松梓其心。
本師五臺山沙門道最。
最亦風采標映。
故琮不墜其門。
凡所游習澹然獨靜。
雖經物忤曾無言及。
抑道從俗。
敕附文館。
屢逢光價能無會情。
斯乃立操虛宗。
游情靡測。
講誦相沿初未休舍。
會夢入地獄。
頗見苦緣。
由念經佛等名。
蒙得解脫。
送往山樓之上。
尋又歷觀諸獄。
備睹同講名僧。
五苦加之。
具言其狀。
為說十善。
良久方覺。
至后數(shù)年更夢前事。
由稱佛菩薩名。
又蒙放免。
高祖具聞。
敕琮錄出賜諸道俗永為警誡。
自爾專思罪累。
屏絕人事。
息意言筌行方等懺。
供給貧病。
晚以所誦梵經四千馀偈十三萬言。
七日一遍用為常業(yè)。
然琮久參傳譯。
妙體梵文。
此土群師皆宗鳥跡。
至于音字詁訓。
罕得相符。
乃著辯正論。
以垂翻譯之式。
其詞曰。
彌天釋道安每稱。
譯胡為秦。
有五失本三不易也。
一者胡言盡倒而使從秦。
一失本也。
二者胡經尚質。
秦人好文。
傳可眾心非文不合。
二失本也。
三者胡經委悉。
至于嘆詠丁寧反覆。
或三或四不嫌其繁。
而今裁斥。
三失本也。
四者胡有義說。
正似亂詞。
尋檢向語文無以異。
或一千或五百。
今并刈而不存。
四失本也。
五者事以合成將更旁及。
反騰前詞已乃后說而悉除此。
五失本也。
然智經三達之心。
覆面所演。
圣必因時時俗有易。
而刪雅古以適今時。
一不易也。
愚智天隔圣人叵階。
乃欲以千載之上微言。
傳使合百王之下末俗。
二不易也。
阿難出經去佛未久。
尊大迦葉令五百六通迭察迭書。
今雖千年而以近意量截。
彼阿羅漢乃兢兢若此。
此生死人平平若是。
豈將不以知法者猛乎。
斯三不易也。
涉茲五失經三不易。
譯胡為秦。
詎可不慎乎。
正當以不關異言傳令知會通耳。
何復嫌于得失乎。
是乃未所敢知也。
余觀道安法師。
獨稟神慧高振天才。
領袖先賢開通后學。
修經錄則法藏逾闡。
理眾儀則僧寶彌盛。
稱印手菩薩豈虛也哉。
詳梵典難易。
詮譯人之得失。
可謂洞入幽微能究深隱。
至于天竺字體悉曇聲例。
尋其雅論亦似閑明。
舊喚彼方總名胡國。
雖遠識未變常語。
胡本雜戎之胤。
梵惟真圣之苗。
根既懸殊。
理無相濫。
不善諳悉多致雷同。
見有胡貌即云梵種。
實是梵人漫云胡族。
莫分真?zhèn)瘟伎砂г铡?div id="ubjov7u" class='inline' id='people_12044_3_435_comment'>
語梵雖訛比胡猶別。
改為梵學知非胡者。
竊以佛典之興。
本來西域。
譯經之起。
原自東京。
歷代轉昌迄茲無墜。
久云流變稍疑虧。
動競逐澆波。
鮮能回覺。
討其故事。
失在昔人。
至如五欲順情。
信是難棄。
三衣苦節(jié)定非易忍。
割遺體之愛入道要門。
舍天性之親出家恒務。
俗有可反之致忽然已反。
梵有可學之理何因不學。
又且。
發(fā)蒙草創(chuàng)。
伏膺章簡。
同鸚鵡之言。
仿邯鄲之步。
經營一字為力至多。
歷覽數(shù)年其道方博。
乃能包括今古網羅天地。
業(yè)似山丘文類淵海。
彼之梵法大圣規(guī)摹。
略得章本通知體式。
研若有功解便無滯。
匹于此域固不為難。
難尚須求。
況其易也。
或以內執(zhí)人我外慚咨問。
枉令秘術曠隔神州。
靜言思之憫而流涕。
向使法蘭歸漢僧會適吳。
士行佛念之儔。
智嚴寶云之末。
才去俗衣尋教梵字。
亦沾僧數(shù)先披葉典。
則應五天正語充布閻浮。
三轉妙音并流震旦。
人人共解。
省翻譯之勞。
代代咸明。
除疑網之失。
于是舌根恒凈。
心鏡彌朗。
藉此聞思永為種性。
安之所述大啟玄門。
其間曲細猶或未盡。
更憑正文助光遺跡。
粗開要例。
則有十條字聲。
一句韻。
二問答。
三名義。
五經論。
五歌頌。
六咒功。
七品題。
八專業(yè)。
九異本。
十各疏其相。
廣文如論。
安公又云。
前人出經。
支讖世高。
審得胡本。
難繼者也。
羅叉支越。
斲鑿之巧者也。
竊以得本開質斲巧由文。
舊以為鑿今固非審。
握管之暇試復論之。
先覺諸賢高名參圣。
慧解深發(fā)功業(yè)弘啟。
創(chuàng)發(fā)玄路早入空門。
辯不虛起義應雅合。
但佛教初流方音鮮會。
以斯譯彼仍恐難明。
無廢后生已承前哲。
梵書漸播真宗稍演。
其所宣出窮謂分明。
聊因此言輒銓古譯。
漢縱守本猶敢遙議。
魏雖在昔終欲懸討。
或繁或簡理容未適。
時野時華例頗不定。
晉宋尚于談說。
爭壞其淳。
秦梁重于文才。
尤從其質。
非無四五高德緝之以道。
八九大經錄之以正。
自茲以后迭相祖述。
舊典成法且可憲章。
展轉同見因循共寫。
莫問是非誰窮始末。
僧鬘惟對面之物。
乃作華鬘。
禪本合掌之名。
例為禪定。
如斯等類固亦眾矣。
留支洛邑義少加新。
真諦陳時語多飾異。
若令梵師獨斷。
則微言罕革。
筆人參制。
則馀辭必混。
意者寧貴撲而近理。
不用巧而背源。
儻見淳質請勿嫌怪。
昔日仰對尊顏瞻尚不等。
親承妙吼聽之猶別。
諍論起迷。
豫??涅槃之記。
部黨興執(zhí)。
懸著文殊之典。
雖二邊之義佛亦許可。
而兩間之道。
比丘未允其致。
雙林早潛一味初損。
千圣同志九旬共集。
雜碎之條。
尋訛本誡水鵠之頌。
俄舛昔經。
一圣才亡法門即減。
千年已遠人心轉偽。
既乏寫水之聞。
復寡懸河之說。
欲求冥會詎可得乎。
且儒學古文變猶紕繆。
世人今語傳尚參差。
況凡圣殊倫東西隔域。
難之又難論莫能盡。
必慇勤于三覆。
靡造次于一言。
歲校則利有馀。
日計則功不足。
開大明而布范。
燭長夜而成務。
宣譯之業(yè)未可加也。
經不容易理藉名賢。
常思品藻終慚水鏡。
兼而取之。
所備者八。
誠心愛法志愿益人不憚久時其備一也。
將踐覺場先牢戒足不染譏惡。
其備二也。
筌曉三藏義貫兩乘不苦闇滯。
其備三也。
旁涉墳史工綴典詞不過魯拙。
其備四也。
襟抱平恕器量虛融不好專執(zhí)。
其備五也。
沈于道術澹于名利不欲高衒。
其備六也。
要識梵言乃閑正譯不墜彼學。
其備七也。
薄閱蒼雅。
粗諳篆隸。
不昧此文。
其備八也。
八者備矣。
方是得人三業(yè)必長其風靡絕。
若復精搜十步應見香草。
微收一用時遇良材。
雖往者而難儔。
庶來者而能繼。
法橋未斷夫復何言。
則延鎧之徒。
不回隆于魏室。
護顯之輩。
豈偏盛于晉朝。
或曰。
一音遙說四生各解。
普被大慈咸蒙遠悟。
至若開源白馬。
則語逐洛陽。
發(fā)序赤烏。
則言隨建業(yè)。
未應強移此韻始符極旨。
要工披讀乃究玄宗。
遇本即依真為篤信。
案常無改世稱仰述。
誠在一心非關四辯。
必令存梵詎是通方。
對曰。
談而不經旁慚博識。
學而無友退愧寡聞。
獨執(zhí)管錐未該穹壤。
理絕名想彌難穿鑿。
在昔圓音之下神力冥加。
滿字之間利根回契。
然今地殊王舍人異金口。
即令懸解定知難會。
經音若圓雅懷應合。
直餐梵響何待譯言。
本尚虧圓譯豈純實。
等非圓實不無疏近。
本固守音譯疑變意。
一向能守十例可明。
緣情判義誠所未敢。
若夫孝始孝終治家治國。
足宣至德堪弘要道。
況復凈名之勸發(fā)心。
善生之歸妙覺。
奚假落發(fā)剪須苦違俗訓持衣捧缽頓改世儀。
坐受僧號詳謂是理。
遙學梵章寧容非法。
崇佛為主。
羞討佛字之源。
紹釋為宗。
恥尋釋語之趣。
空睹經葉弗興敬仰總見梵僧例生侮慢。
退本追末吁可笑乎。
象運將窮斯法見續(xù)。
用茲紹繼誠可悲夫。
文多不載。
琮師尚宗據(jù)深究教源。
故章抄疏記諸無所及。
述制書論不敘丘墳。
著福田論僧官論慈悲論默語論鬼神錄。
通極論辯圣論通學論善知識錄等。
并賦詞弘瞻精理通顯。
初所著通極者。
破世術諸儒不信因果。
執(zhí)于教跡好生異端。
此論所宗。
佛理為極。
言辯圣者。
明釋教宣真孔教弘俗。
論老子教不異俗儒。
靈寶等經則非儒攝。
言通學者。
勸引儒流遍師孔釋。
令知內外備識俗真。
言善知識者。
是大因緣登圣越凡。
不因善友無人達也。
門人行矩者。
即琮兄之子。
為立行記流之于世。
矩少隨琮學。
咨訓葉經。
東西兩館并參翻譯。
為性頗屬文翰。
通覽墳素。
夙為左仆射房玄齡所知。
深見禮厚。
貞觀初。
奏敕追入。
既達京室將事翻傳。
遂疾而終。
不果開演。
鄉(xiāng)族流慟接柩。
趙州所譯眾經。
具在馀錄。
共 19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