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掌握“八月槎”典故的由來和用法

作者:搜韻工作室

典故

八月槎(又作:乘槎、犯斗槎、秋槎、靈槎等)

出處

舊說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每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于槎上,多赍糧,乘槎而去。十馀日中猶觀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覺盡夜。去十馀月,奄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有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為說來意,并問此是何處,答云:“君還至蜀都,訪嚴君平,則知之?!本共簧习?,因還如期。后至蜀,問君平,君平曰:“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牽牛宿?!庇嬆暝拢巳说教旌訒r也。(晉·張華《博物志》卷十)

簡釋

槎就是竹木制成的筏子。傳說天河與海相通,住在海邊的人,每年八月都能看到有人乘著筏子來來往往,從不失期。有人志向不凡,突發(fā)奇想,在筏子上立了座高閣,帶上許多食物,乘筏走了。剛開始的十來天還能看見星辰日月,之后便茫然一片。過了十來月,便到了一處像城郭一樣的地方,房舍緊密。遠遠看見宮室中有個織布的婦人,又看到一個男子在河邊喂牛喝水。牽牛人看見乘槎客非常吃驚,問到:“你是怎么來到這兒的啊?”乘槎客說明此行緣由后,也問牽牛人這是哪里?牽牛人告訴他:你回去以后,去蜀都問嚴君平就知道了。那人也沒有上岸,如期回來了。之后這人去蜀地拜訪嚴君平,君平說: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牽牛宿。算算時間,正是這人到天河之時。原來,此人泛海之后到了天河,見到的人其實是牽牛星與織女星。

在詩文中多以“乘槎客”代指游仙之人;而“星槎”也多用來比喻出行乘坐的舟船。

示例

秋興·其二(唐·杜甫)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華。

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槎。

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

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

簡釋

這首詩頷聯(lián)的對句“奉使虛隨八月槎”就用了乘槎的典故。乘槎這個典故還有另一個版本:傳說漢武帝讓張騫去尋找黃河的源頭,后來張騫乘槎到了天河。

“奉使”一句化用了這兩個典故,以張騫比嚴武,用乘槎到天河類比回到長安。嚴武為劍南節(jié)度使鎮(zhèn)守蜀地時,曾經(jīng)辟杜甫為參謀。杜甫本有機會追隨嚴武還朝,不料次年嚴武去世,還朝的愿望便落空了。詩中用“奉使虛隨八月槎”一句,既傷悼嚴武,也是對自己不得回京的身世的悲慨。

更多例句

安知天漢上,白日懸高名。??腿ヒ丫?,誰人測沉冥。 —— 李白《古風之十三》

乘槎斷消息,無處覓張騫。 —— 杜甫《有感五首之一》

年來若有乘槎客,為吊波靈是楚臣。 —— 王初《銀河》

坐久忽疑槎犯斗,歸來兼恐海生桑。 —— 韓偓《六月十七日召對自辰及申方歸本院》

豈知卜肆嚴夫子,潛指星機認海槎。 —— 韓偓《南安寓止》

穩(wěn)想海槎朝犯斗,健思胡馬夜翻營。 —— 韓偓《喜涼》

壇高已降三清鶴,海近應通八月槎。 —— 羅隱《寄西華黃煉師》

我要分享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