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5,分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典故
楊妃捧硯

相關人物
李白
 
李隆基(唐玄宗)
 
楊玉環(huán)(楊貴妃)


《摭遺》
李白失意游華山,過縣,宰方開門決事,白乘醉跨驢過門,宰怒,不知太白也。引至庭下曰:「汝何人?輒敢無禮!」白乞供狀,狀無姓名,曰:「曾龍巾拭吐,御手調(diào)羹,貴妃授硯,力士抹靴,天子門前尚容走馬,華陽縣里,不得我騎驢?」宰驚起,揖曰:「不知翰林至此?!固卓珏慷?。
典故
夜霖鈴

相關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楊玉環(huán)(楊貴妃)


《楊太真外傳》卷下
上發(fā)馬嵬……又至斜谷口,屬霖雨涉旬,于棧道雨中聞鈴聲,隔山相應。上既悼念貴妃,因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
典故
永新嬌小

相關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樂府雜錄》
開元中,內(nèi)人有許和子者,本吉州永新縣樂家女也,開元末選入宮,即以永新名之,籍于宜春院。善歌,能變新聲。遇高秋朗月,臺殿清虛,喉囀一聲,響傳九陌。
《開元天寶遺事》
宮妓永新者善歌,最受明皇寵愛。每對御奏歌,則絲竹之聲莫能遏。帝嘗謂左右曰:「此女歌直千金?!?/span>
典故
相關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太平御覽》卷五百六十八〈樂部六·宴樂〉~2698~
《樂府雜錄》:「雨淋鈴者,因唐明皇駕回至駱谷,聞雨淋鑾鈴,因令張野狐撰為曲名。」又曰:「還京樂者,唐明皇自蜀返正樂官,張野狐撰此曲?!?/span>
《碧雞漫志》卷五
〈雨淋鈴〉,《明皇雜錄》及《楊妃外傳》云:「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彌旬。棧道中聞鈴聲,帝方悼念貴妃,采其聲為《雨淋鈴》曲以寄恨。時梨園弟子惟張野狐一人,善篳篥,因吹之,遂傳于世?!褂杩际芳爸T家說,明皇自陳倉入散關,出河池,初不由斜谷路。今劍州梓桐縣地名上亭,有古今詩刻記明皇聞鈴之地,庶幾是也。羅隱詩云:「細雨霏微宿上亭,兩中因感雨淋鈴。貴為天子猶魂斷,窮著荷衣好涕零。劍水多端何處去,巴猿無賴不堪聽。少年辛苦今飄蕩,空愧先生教聚螢?!故纻髅骰仕奚贤?,雨中聞牛鐸聲,悵然而起,問黃幡綽:「鈴作何語?」曰:「謂陛下特郎當?!固乩僧敚追Q不整治也。明皇一笑,遂作此曲?!稐铄鈧鳌酚州d上皇還京后,復幸華清,從宮嬪御多非舊人。于望京樓下,命張野狐奏〈雨淋鈴〉曲。上四顧悽然,自是圣懷耿耿,但吟「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發(fā)與真同。須臾弄罷寂無事,還似人生一世中」。杜牧之詩云:「零葉翻紅萬樹霜,玉連開蕊暖泉香。行云不下朝元閣,一曲淋鈴淚數(shù)行?!箯堨镌娫疲骸赣炅茆徱箙s歸秦,猶是張徽一曲新。長說上皇和淚教,月明南內(nèi)更無人?!箯埢占磸堃昂??;蛑^祜詩言上皇出蜀時曲,與《明皇雜錄》、《楊妃外傳》不同。祜意明皇入蜀時作此曲,至兩淋鈴夜卻又歸秦,猶是張野狐向來新曲,非異說也。元微之〈琵琶歌〉云:「淚垂捍撥朱弦濕,冰泉嗚咽流鶯澀。因玆彈作雨淋鈴,風雨蕭條鬼神泣?!菇耠p調(diào)〈雨淋鈴慢〉,頗極哀怨,真本曲遺聲。
典故
張徽一曲

相關人物
張徽
 
李隆基(唐玄宗)


《明皇雜錄》補遺〈雨霖鈴曲〉~46~
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屬霖雨涉旬,于棧道雨中聞鈴,音與山相應。上既悼念貴妃,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時梨園子弟善吹觱篥者,張野狐為第一,此人從至蜀,上因以其曲授野狐。洎至德中,車駕復幸華清宮,從官嬪御多非舊人。上于望京樓下命野狐奏雨霖鈴曲,未半,上四顧凄涼,不覺流涕,左右感動,與之歔欷,其曲今傳于法部。